女孩教養生活細節
每個女孩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值得家人用心的呵護和照料。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一年齡階段的女孩需要父母為她做決定
在這一年齡階段,女孩喜歡的東西會有很多,如漂亮的頭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但父母不能為她們提供過多的選擇,因為選擇太多,她們反而會感到無所適從。
例如,如果媽媽這樣問女孩:“你晚飯想吃點什麼?”這個問題對於還外在形象思維階段的人來說太難了,她們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但如果媽媽這樣問她:“寶貝,你晚飯是想吃饅頭,還是想吃包子?”這樣女孩就能很快做出決定。
有些父母認為,如果給女孩很多選項,讓她自己做出選擇,這不是很好的教孩子怎樣做決定的機會嗎?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為女孩提供的選擇範圍太寬泛了,她們會因不能理性思維而對這些選擇感到很困惑。
其實,在女孩7歲之前,許多事情必須由成人來做主,例如吃什麼水果、什麼時候刷牙、什麼時候睡覺等等。
又如,“你想去莉莉家玩嗎?”這種問題是小女孩無法自己決定的,這時,父母就要根據女兒平時是否喜歡和莉莉玩之類的線索來判斷,如果她確實喜歡,父母可以向她建議:“你可以去找莉莉玩一會呀!”這樣女兒就會高高興興地找小夥伴去玩。
很多父母也許會認為這樣養育女孩有點“專制”了,他們會問:“我們的女兒是怎樣想的?”“她自己喜歡怎樣做呢?”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如果還沒有理替她做決定。
如果父母在做決定時態度和藹而又堅決,是很容易贏得女兒的合作的,這樣會使她有安全感,因為她知道父母再為她負責。當然,當7歲之後,當女孩有了理性思維的能力,她就不再需要父母再為她做決定了。
:不要讓小女孩過早地進入成人世界
一位6歲女孩的母親曾這樣說起她的女兒:
我和丈夫離婚後,女兒已經和她的父親生活了兩年。但最近我發現,我6歲的女兒現在變得像個小妻子,她向我訴說爸爸的工作、爸爸的生活、爸爸對金錢的憂慮以及幾乎一切她爸爸過去總是跟我講的事情。
我的女兒剛剛6歲,我覺得這會對她的成長不利。於是,我和女兒在一起的時候,我會努力地使她感覺到輕鬆。如我會和她玩“過家家”、玩捉迷藏、對 她扮滑稽的鬼臉等,但我卻發現女兒已經不喜歡這些了。她喜歡同我像大人一樣聊天,詢問我現在的狀況等。我覺得這對她太不公平了。
的確,這對於只有6歲的小女孩來說是很殘忍的事情。如此小的年齡就被拉到成人的世界裡、就感受到了成人才能感受到的壓力,這對她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她甚至還會由於心理不堪重負而造成心理歪曲。
當然,這是一個很特殊的事例,這個小女孩生活在一個離異的家庭裡。但即使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父母也要遵循女孩正常的成長規律,不要過早地把她拉入到成人的世界裡。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使女孩受到成人生活中的煩惱和憂慮的影響呢?
首先,我們不能把小女孩看作一個小大人一樣來對她開玩笑,如:“你長大後打算找一個什麼樣的男朋友呀?”或者,稱她為小淑女,並希望她的行為像大人一樣,這些通常都會使這一年齡段的女孩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其次,當女孩做出一些符合她們年齡段的事情時,父母應該及時表揚她,這樣她才不會對成人世界感興趣,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吸引。
:尊重這一年齡段女孩的情緒
嬰兒時代,女孩常常用哭來表達她們感情上或身體上的痛苦。如尿布溼了,感覺到餓了、冷了,或者是孤獨了,女孩都會哭。
這時,由於女孩還不會表達,父母總會去耐心地尋找原因,直到嬰兒不哭不鬧為止。
當女孩會說話之後,她們哭鬧的原因也複雜起來,有時是因為她需要父母的關注、有時是她感覺父母不再愛她了、有時還可能是因為她與小夥伴之間發生了誤會等。但此時的父母開始不相信女孩,他們開始否認女孩的情緒。如他們經常這樣對女兒說:
“你一定不是這樣感
“你一定是裝的!”
“沒事的,打針一點都不痛!”
……
於是,在情緒被父母否定之後,女孩開始變得不再喜歡與父母合作,她們有時甚至會像小男孩那樣跟父母對著幹。這時,女孩的父母開始疑惑了:“我的女兒為什麼越來越不聽話呢?”
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女孩越來越不聽話,而是她們長大了,她們有了自我意識。當她們的感覺、情緒被父母否定後,她們就會不高興,於是便有了不與父母合作的行為。所以,要想讓我們的女孩一直做“乖乖女”,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她們的自我意識、尊重她們的情緒。
對此,一位明智的父親很有經驗:
一個4歲的小女孩對爸爸說:“爸爸,我不想去看醫生,醫生會傷害我的。”
“我知道,去看醫生,醫生就有可能給你打針。你很怕打針是嗎?”
“嗯,我不想打針,打針很痛。”小女孩很認真地說。
“爸爸知道打針很疼,爸爸小時候也這樣認為,不過你不用怕,爸爸會在你身邊一直陪著你的。”
終於,在爸爸的耐心引導下,小女孩同意去看醫生。
與男孩相比,女孩要敏感得多,當她的感覺和情緒被父母否定之後,她的反應要比男孩強烈得多。因此,有時,認同她的感覺和情緒,往往是促使女孩更樂意與父母合作的主要因素。
女性美容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