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七夕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溫州有著自己的七夕節特色習俗,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龍灣 舅舅給外甥送巧食

  七夕節,當地一般是舅舅給外甥送禮,包括米餅、九層糕、巧食等物品。以前在農村,家家戶戶在七夕前幾天就開始忙開了,磨米粉,製作這些送禮的點心,一些大戶人家也會從糕餅店直接購買。

  不過,在龍灣一帶,當地人將巧食改稱為“巧舌”***如市區稱鴨舌***,因為“食”字的本地話諧音折本的“折”***舌***,反倒是“舌”字在本地話中和“賺”是同音。這和當地人重商的文化有密切關係,尤其在永嘉場一帶***永強舊稱***表現得特別明顯。

  有些人家還會將臉盆裡裝滿水,放在瓦背上,第二天早上拿下來洗手洗眼睛,表示洗了以後會眼明手快。

  孩子們則會在天井鋪上竹板床,一邊聽長輩給他們指認天河、牛郎星、織女星,一邊等著看牛郎織女相會,不過常常等著等著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就十分懊惱,互相發誓明年一定得堅持不睡覺,觀賞這一奇景,十分有意思。

  樂清 七月七,送巧人兒

  樂清有“七月七,送巧人兒”的習俗,也是一個長輩給晚輩送禮的節日。

  以前,我曾經聽說清末時期,樂清本地有很多大戶人家的小姐到了七夕晚上,會用綵線穿針乞巧的。不過,普通人家一般就是在七夕晚上,大人們搖著蒲扇,坐在道坦裡,教孩子念一些和七夕相關的兒歌,如“天上星、亮晶晶;七月七, 巧人***方言音‘能’***大家分。巧人分成雙。園裡種株瓜;餈麻少,分阿嫂,餈麻多,分阿大***音‘豆’***。園裡種株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泰順 七夕拜馬仙

  每年七月初七,泰順家家戶戶都會組織年輕人祭祀馬仙。馬仙是從麗水一帶傳來的,也稱馬仙娘娘、馬天仙、馬氏三顯真仙娘娘等。據民間傳說和《景寧縣誌》記載,馬仙原本是麗水市***古稱處州***景寧縣鸕鶿鄉人,因其孝順父母,受到朝廷***唐代***敕封,為“唐孝婦”,人們於此建馬天仙殿,作為求子的地方。

  七夕清晨五六點,祭祀的人就帶著祭品去馬仙宮,除了傳統的香燭外,還要帶上時令水果、魚鯗、雞蛋、肉、茶葉、酒等物品,最重要的是要帶上一種叫“明尖”的年糕製品,這種用米粉製成的糕點原來是做成小人狀的,現在會做成圓錐體、鶴形等各種形狀,一般會帶上三五個,但也有人家特意做個特大的年糕,這種年糕製作不易,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如果做得不好就容易開裂,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七夕求巧的寓意。

  馬仙宮還會有社戲表演,意思是“請神看戲”,通常會演一個早上。中午,祭祀結束後,大家將祭品帶回家分給孩子們吃,求個吉祥如意,女孩子們還會求心靈手巧。有去祭祀的人家還會請客人到家裡來吃祭品。

  泰順的孩子對周時,還會在孩子的手上繫上紅繩,男孩系左手,女孩系右手,當地稱為“綁蹄”,到第二年七夕節當天,再將紅繩取下,主要就是希望小孩子的手以後能拿筆穩一點,做事手巧一點。

  洞頭:扎七星亭、拜七仙女

  全國各地的七夕節風俗多半和牛郎織女有關。而洞頭的七夕節在經歷漫長的歷史發展後融入了更多的民俗元素,除具有情人節元素外,更具有兒童節、成人節、乞巧節、女兒節、祈福節、感恩節的成分,其中兒童節、成人節的成分最重,這也和洞頭特殊的地理環境,漁業生產的高危險性有關,要求青少年必須早日成人,承擔起家庭和社會責任,有十分鮮明的漁村特色。

  洞頭總人口12.6萬,其中五分之三講閩南語,其先人從福建泉州、惠安等地遷入,居民以漁業生產為主。“七夕”習俗最早從福建泉州隨著人口遷徙傳入洞頭,主要分佈在講閩南語的北嶴鎮、東屏鎮、元覺鄉和霓嶼鄉等50個村居。習俗的祭拜程式、製作技藝等一直保留完整,原生態的民俗傳承300多年,在當地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東嶴村被列為市級“非遺”專案傳承基地。

  洞頭和閩南地區一樣,在七夕節當天要祭拜七仙女***口語上尊稱為七星娘媽,文學作品寫作七星夫人***,這源於洞頭島上廣泛流傳的古老傳說。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體察人間疾苦善惡。王母扮成乞丐下凡,見有人用糯米飯搗油灰來砌墳墓,上前乞討卻遭到一頓鞭打。王母大怒,驚異世人如此糟踐糧食、勢利寡情。玉帝降災人間,連旱三年,五穀不生,六親不認,讓大家“人吃人”!七仙女得知,半信半疑,也化作乞丐下凡人間,向一擺渡老伯乞討,得知用糯米飯搗油灰砌墳墓的是財主,而很多窮苦人連糠菜餅都不一定吃得上。七仙女拿著糠菜餅上報天庭,但是君令如山,不能更改。於是七仙女再次下凡代行天令,用米粉印成人形餜餅,施捨給百姓,瘦小的孩子吃了後長得又高又壯。人們感念七仙女的恩德,把這種印有人形的餜餅取名“巧人兒”餜,年年七月初七製作;為了給七仙女下凡以後有個遮風擋雨的歇息地,於是就扎出了“七星亭”,祭拜七仙女。大家盼望自家孩子能得到七仙女的關照,快長大,便有了成人節的儀式。

  在洞頭,七夕來臨前半個月左右,就有一些匠人做成“七星亭”售賣。凡有16歲以下孩子的家庭都要買。如果孩子剛好滿16歲,就一定要買“圓亭”***有兩層***,如果孩子不足16歲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則買個扁亭***即平亭單層***亦可。近年來,大家的經濟條件都提高了,所以扁亭幾乎都沒人買,匠人們也都不做了,反而是三層的圓亭風靡起來,更講究的家庭還會買五層或七層的圓亭。

  “七星亭”是用蔑扎紙糊彩描製成的,無論哪一種“七星亭”,都貼有七仙女像,還有少數“七星亭”裡會有一種叫做“磨喝樂”的泥偶,頭是用泥做的,但因為製作麻煩,除非買家有要求,否則很少有匠人會做。

  七夕傍晚五六點鐘左右,島上居民就開始準備在天井或家門口祭拜七星娘娘,貢品有七星亭、“巧人兒”餜、紅龜、紅圓、一盤花***7朵,一般為染指甲的鳳仙花,講究一點的家庭會用玫瑰、康乃馨等***,彩色絲線七條***古時候,女兒出嫁都會用絲線來開臉,即用綵線將臉上的絨毛刮乾淨,而這綵線便是給七星娘娘開臉用的***、香粉七塊***給七星娘娘化妝用的***、蛋***必須煮熟切成七瓣***、紅繩串起來的銅錢、貝殼、長壽麵、紅棗等乾果、時令水果、熟食等。有16歲孩子的家庭必須要殺一隻公雞做祭品,如果家庭經濟困難,可以用米雞代替,家裡有屬雞的孩子如果剛好遇到雞年,也要用米雞代替。

  祭拜時口唸祈福歌謠,與孩子一起禱告,焚燒七星亭。也有將七星亭放在第二年焚化的,講述者曾經在半屏一帶的一戶人家裡看到,他家因為孩子從小體弱多病,就將七星亭一起放在平時供奉土地、財神的供桌上,初一十五燒香,求七星娘娘保佑孩子平安長大,到了第二年七夕,買新的七星亭替換,再將老的焚化,年復一年,直到孩子16歲成人。

  撤供後,公雞供16歲孩子食用,寓意快長快大;紅龜、紅圓分送親朋好友,告知孩子已“成丁”。拜七星娘娘的儀式從孩子一歲開始,一直到16歲成人,才結束。現在有些家庭是從家裡的媳婦懷孕就開始祭拜,一歲和16歲時的儀式最為隆重,家裡有一歲的孩子,祭拜時,紅龜和紅圓的數量是有規定的,一般為每樣12個,遇到閏年每樣準備13個,而孩子到了16歲祭拜時,紅龜和紅圓則是每樣16個。

  撤供後其他祭品由親友們一起分食,如今的祈福宴就是由此演變而來。今年,東嶴村的90桌七夕祈福宴已經被預訂滿了。今後,將在全縣範圍內推廣“祈福宴”,像泰順的“百家宴”一樣,進一步提升洞頭的文化旅遊品牌。

  講述者表示,她小時候的七夕晚上,女伴們會相約到葡萄架下,聽織女和牛郎說悄悄話,大家還會用明礬和鳳仙花染指甲。

  平陽:“巧舌”加“風消”

  平陽人會吃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甜餅,形似長形口舌,放在油裡炸過,遍體粘上芝麻餅條,叫“芝麻巧”或“巧舌”。還有一種,將糯米和糖炊熟搗韌,先做成半寸多高,一寸多闊,一尺多長的年糕,放在風裡稍晾乾,再用木刨刨成薄片,進一步晒後,放在油裡炸,當地人稱之為“風消”***也有叫烘燒、風尚、烘鞘等,都是讀音的關係***。樣子其實有點像蝦片,但蝦片是五顏六色的,味道是鹹的;而“風消”則是甜的,白色,邊緣有一道紅線,這也是七夕節孩子們最愛的零食。

  這兩道糕點都是媽媽送給女兒的,姑娘們一邊嘗吃巧食,一邊在月下做各種手藝,姑娘們相信織女會使她們的手更靈巧,同時心裡祈禱著仙女鵲橋會。或是外公外婆給外孫送巧食糕餅蓬包,寄託著長輩希望小孩子吃了巧食後聰明又伶俐,還有“巧合”的寓意。

  《平陽縣誌》記載:農曆七月初七日夜,傳說牛郎、織女渡銀河,過鵲橋相會。民間孩童食“巧食”和“烘燒”,均為米粉製成的甜食。晚,婦女在中庭設巧食、瓜果,向天祭拜,並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以五色絲線競穿繡花針,名為“乞巧”。平陽縣內很多地方的百姓有過七月七的習俗,並流傳一些歌謠,如昆陽、鰲江有“七月七風消和麥麥***蠶豆***”、蕭江有“七月裡來七秋涼,牛郎織女會鴛鴦;若要相會七月七,草橋排落河中央”。

  在鰲江還流傳著“七月七日吃巧食”的故事。話說明朝時,浙南某地有一姓朱的員外娶妻蘇氏,年屆四十才得一子,乳名朱墨貴,夫妻愛似掌上明珠。墨貴時至七歲,員外親自教子習文,可是這墨貴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之下,越來越笨拙。某年七月七,蘇氏再三向員外求情破例給兒子到舅父家做客一次,舅母用麥粉拌上紅糖芝麻做成長長餅條給他吃,墨貴非常喜歡,還請求舅母明年的七月七多給他送來麵粉餅條。舅父陪他遊山玩水,並帶他到田間學點農藝,這使他大開眼界,增加自然知識,心胸開闊。回家後在父親面前滔滔不絕說起農業栽種知識,頭腦比以前靈活輕巧許多,不比從前笨笨拙拙的樣子,遂改名朱巧軍。事後,老員外在大門上張貼四個大字“耕讀之家”。日間讓他田間勞動,晚上習文讀書,學業大進,舅父母得知也是萬分高興。於是每年七月七做起很多很多麥條,定名“巧食”,專給朱巧軍吃。後來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七月七送巧食也就蔚然成風,直到現在。

  平陽七月七習俗還與端午節習俗相關聯,端午當天,小孩子的手腕和腳腕上繫著的五色長命線,要在七月七剪下,並在剪下的線上繫好“巧食”拋到屋瓦上,好讓喜鵲叼去幫助牛郎織女搭鵲橋。也有小孩將時令果品陳於瓦上,並用小竹棒擊之,以慶牛、女相會,叫做“敲瓦翎”。

  在平陽鬧村還有“倉頭宮七月七廟會”, 當天要給馬仙娘娘拜壽。

  在平陽的農村,還延續“分七月七”的習俗。當年七月以前娶新媳婦的人家會給親戚和房族分巧舌、烘燒、麥麥等食物。這些東西都是新媳婦孃家提供的。

  瑞安、文成等地

  另外,瑞安、文成等地,會吃一種形狀、大小和手指類似的麵點。瑞安當地一般用米粉拌上紅豆,製作成手指般大小,蒸熟食用,以求“手巧”;而文成則是在麵點里加上薄荷等,夏天吃起來,有種涼涼的感覺。當地也把這些麵點稱為“巧食”。

  溫州七夕美食

  1、魚丸

  在溫州家喻戶曉,湯色澄清,魚丸有彈性,精選溫州本地新鮮的鮸魚肉加澱粉製成,多為不規則長條形,曾被定為中華名小吃之一。

  2、鍋貼

  溫州市民最喜歡的街頭小吃,既可下酒又是主食。獨到的製作工藝,口感集柔軟鮮美為一體,皮薄透軟韌,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餡味鮮美溢口。

  3、燈盞糕

  溫州最傳統的名小吃,歷史悠久。燈盞糕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剛出油鍋的燈盞糕,濃香撲鼻,金黃誘人,令人食慾頓生。

  4、溫州餛飩

  溫州家喻戶曉的傳統名小吃。製作精細,餛飩皮薄,餡肉用新鮮瘦肉,配以紫菜、蛋絲、肉鬆、浸酒蝦米,湯鮮味醇,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

  溫州七夕好去處

  1、大龍湫

  靈峰、靈巖和大龍湫又被稱為“雁蕩三絕”, 大龍湫在三絕中又被認為是獨佔鰲頭。南宋樓鑰有詩云:“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龍湫一派天下無,萬眾讚揚同一舌。”***《攻瑰集·大龍湫》***可見在宋代,大龍湫便已揚四海。 此區位於雁蕩山中部偏西,舊稱於“西內谷”以奇峰、巨嶂、飛瀑取勝。高聳天際的芙蓉峰,變態無窮的剪刀峰,雄偉如屏的連雲嶂,雲雨漠漠的經行峽,谷幽潭深的筋竹澗,皆為勝境。被譽為“天下第一瀑”的大龍湫,、變幻多姿,蔚為壯觀,更是令人叫絕。

  2、龍灣潭

  龍灣潭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浙江省永嘉縣東南部,處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楠溪江風景區上游。 公園境內山巒疊嶂、奇峰異巖,飛瀑碧潭、溪流紛爭,風景資源十分豐富。有各類自然景觀51處,彙集瀑、潭、澗、湖、峰、石為一體。 天下一絕“七折瀑”,在龍灣潭背上,七潭七瀑相連,飛瀑碧潭,蔚為壯觀;天下獨秀“天柱巖”,在龍灣潭左側,有一單體巖柱,形似擎天一柱。 公園內新建成的千米懸崖棧道和空中玻璃觀光平臺堪稱中國第一。站在300多米的高空,腳下是懸空的玻璃,在心驚肉跳的刺激之餘,眺望龍灣潭全景,真是美不勝收。
 

這個月幾號是七夕情人節
什麼時候是七夕
相關知識
溫州七夕習俗
溫州婚嫁習俗
溫州婚嫁習俗
溫州春節習俗介紹
溫州春節習俗介紹
萊州七夕節習俗
福州七夕節的習俗
蘇州立冬習俗有哪些
除夕習俗有哪些_除夕的來歷和習俗
除夕習俗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