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營拉練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當前,正值部隊開展冬季訓練之際,拉練行軍是冬訓必不可少的訓練專案。那麼,面對嚴寒的天氣、高強度的訓練,長途拉練的參訓官兵怎樣才能遠離傷病的困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

  1、如何做好冬季行軍的衛生保障

  冬季行軍容易發生凍傷、感冒、摔傷及扭傷等。由於防寒服裝的增加,負荷量隨之加大,行軍時產熱出汗,休息時遇冷服裝便會凍結。嚴寒條件下行軍,走起來易凍臉,停下來易凍腳,掉隊迷路易凍僵,冰坡險路易摔傷。

  預防的方法是:行軍前加強防凍教育,檢查禦寒裝備,抓好防凍組織和急救治療措施。行軍中隊形要密集,順風行軍要紮好袖口、褲腳口,休息時應選避風向陽處,增加小休息次數,縮短小休息時間,防止久坐受涼。休息時不宜結衣脫帽,適當活動手腳,用手搓耳、面及易凍部位。宿營時熱水燙腳,更換潮溼的鞋襪並及時烤乾,冬季行軍能量消耗增加,除保證每日3餐熱食外,有可能時適當增加脂肪的供給量,增加富含VB2和VC的食物。

  2、凍傷的預防

  凍傷主要是由於寒冷刺激引起,特別是當身體或身體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時,極易形成凍傷,凍傷的部位多是手、足、耳廓等。當空氣中的溼度較大,即使溫度不太低也有可能發生凍傷,有些在野外駐訓的官兵,往往沒什麼感覺就凍傷了,就是這個原因。凍傷的發生還與人的體制、營養等有關。對凍傷現象來說,重點是做好預防,在寒冷的環境中活動時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工作,穿著一定要暖和。多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戶外鍛鍊,這有助於提高肌體的耐寒能力;養成用冷水洗漱的習慣,不要因為冬季寒冷而忽視了冷水的作用;注意自自己的膳食結構,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保證合理的營養供給。另外,在行軍時要注意經常性地揉搓自己的手、臉及耳廓等易凍部位,行軍前要簡單的做一下肢體活動,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行軍結束後要及時更換自己的溼衣服。雖然這樣,有時我們一定要學會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對於凍傷較輕者,如手、腳、耳等區域性較輕的傷凍發生時,立即進入暖和的屋子裡,注意對凍傷部位進行保暖,用40度左右的溫水熱敷凍傷部位,並反覆的揉搓***力度不可過大***,以加速血液的迴圈。同時也可根據醫生的要求外塗一些藥物,以加快凍傷部位的恢復。但如果凍傷部位比較嚴重,要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途中注意對凍傷部位進行保暖,千萬不可用較大的力量進行揉搓,同時也禁止用火烤或熱水燙。

  3、如何預防行軍“摩襠”?

  摩襠是由於褲襠瘦小,褲頭太小太緊,行軍時上下前後摩擦,造成大腿內側面板損傷所致。“摩襠”多見於熱區或夏季行軍時,由於出汗多、雨水多,衣褲常被浸溼,使褲襠緊貼大腿,以致引起“摩襠”。“摩襠”的主要表現:開始為大腿內側皮膚髮紅、充血,若不及時採取預防措施,繼而患處表皮糜爛,溢位漿液性分泌物。接觸患處有疼痛感,對行軍有妨礙。

  “摩襠”的預防措施:行軍中儘量穿半舊褲頭和長褲,腰帶系在髖關節以上2-3cm處為宜,使褲襠寬大部分儘量降到腹股溝以下部位,以免摩擦;行軍中若大腿內側有摩擦痛感時,應在患處塗上凡士林等油劑,以減輕區域性的摩擦。

  4、腳泡預防知多少?

  腳泡是影響部隊行軍能力,增加疲勞的一個重要因素,其發生原因是由

  於長時間的行走,腳底汗溼使表皮軟化,腳底著力部位長時間摩擦,促使區域性組織液滲出而形成腳泡。通常行軍頭幾天發生較多,以後隨鍛鍊適應,腳泡發生率逐步降低,與襪有褶皺、鞋襪潮溼,鞋號過小、負重不均、走路不穩、掉隊追趕、道路情況、行軍鍛鍊、足疾等因素有關。

  預防措施:

  ***1***加強行軍鍛鍊:行軍鍛鍊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加行軍速度和負重,行程先近後遠。實踐證明有鍛鍊的老戰士,行軍腳泡發生率較低。

  ***2***鞋襪要合適:鞋子大小要合適,最好是半新解放鞋且要大一號。襪子要合腳,並保持清潔、柔軟、乾燥、平坦、無泥沙。

  ***3***行軍速度要均勻:行軍時不能時快時慢,步伐平穩均勻,要全腳掌著地。走公路時兩邊的佇列要經常調換,佇列的末尾較累,必要時調整行軍序列。

  ***4***宿營後用熱水燙腳:用熱水燙腳可促進區域性的血液迴圈,對易發生腳泡的部位加以按摩。

  5、如何預防腳腫?

  腳腫多發生於長途行軍的中期和後期。其主要原因是平時缺乏鍛鍊,當行軍強度大或負重量大時,以及走路不均,引起下肢肌肉過度疲勞,區域性血液迴流不暢,此外不同程度的扭傷,也可引起腫脹和疼痛。

  預防方法是加強行軍鍛鍊。行軍時應低抬腳、邁大步、步態溫,可以減輕肌肉的疲勞。鞋帶、褲帶、褲腳和踝、膝關節,宿營時熱水燙腳。已發生腳腫的應積極治療,可採用熱白酒、熱醋擦拭腫脹部位,也可用松節油、樟腦油等反覆塗擦患處,具有止痛消腫的作用。

  6、常見的挫傷與扭傷防治

  挫傷

  挫傷是外傷所致的面板和皮下組織損傷,面板無裂口,區域性青紫,皮下淤血、腫脹、壓痛,以四肢部位多見,可有功能障礙。嚴重挫傷可合併骨折、脫臼和內臟的損傷,以致發生休克、昏迷。應及時送有條件的醫院單位救治。對挫傷的一般處理如下:

  ***1***對面板有輕微擦傷者,消毒後,以無菌敷料包紮,並將患肢抬高休息。

  ***2***腫脹、疼痛明顯者,可外貼風溼跌打膏、傷溼止痛膏、萬應膏。

  ***3***若手指挫傷有甲下血腫時,可在區域性消毒後,針刺放出積血,外用紗布包紮。

  ***4***必要時給以抗菌藥物,以防感染。

  扭傷

  扭傷是關節附近的韌帶部分纖維斷裂,並伴有出血,受傷部位關節區域性腫脹、瘀斑、功能障礙及壓痛。扭傷常發生在踝部、腰部、頸部。踝關節扭傷時,應注意與踝部骨折、脫位相鑑別。對扭傷的一般處理如下:

  ***1***四肢關節扭傷早期,應冷敷治療,以減少區域性組織充血、出血、腫脹。患肢抬高休息。

  ***2***可用韭菜、鳳仙草***全草***、節骨草或山裡紅等搗爛外敷。內服跌打丸、舒筋活血片等。

  ***3***根據病情可採用推拿療法、針刺療法或普魯卡因封閉療法。踝關節扭傷可用3-4條膠布固定,使踝部翻向傷側位。

  ***4***扭傷24小時後,區域性可做理療或熱敷。

  7、住帳篷的衛生要求

  單層帳篷隔熱效能差,夏熱、冬冷;雨季帳篷內地面潮溼。在野外環境,帳篷仍為防止自然氣候不良影響的一種簡便、實用的裝備。帳篷的設定:冬季設在避風向陽處,周邊可用雪或土圍嚴,以利防風保暖。宿營較久時,帳篷地基可用沙土墊高夯實,四周堆砌30-50cm高的圍牆擋風。帳篷內取暖,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力求使帳篷內有一個較好的微小氣候環境。夏季帳篷宜架設在稀樹林內,亦可增大帳篷間的距離,以利通風。根據條件,白天可捲起帳篷底四邊,以利通風降溫。還可在帳篷上放溼樹枝葉,或在帳篷內灑水,以達降溫的目的。

  8、野營的飲水飲食衛生要求

  ***1***野營飲水衛生要求

  搞好野營飲水衛生是做好野營衛生防病工作的重要內容。部隊野營前,首先要搞好水源衛生偵查,包括水源型別、水量、水質及其周圍的衛生狀況等。同樣條件下,應優先選擇地下水源,如井水、泉水等。一般不需要沉澱、過濾處理,直接消毒消毒後即可引用。如無地下水源時,應擇優選擇地面水,一般認為山溪水-水庫水-江河水-湖水-雨雪水的順序選擇為宜,必須根據水質情況進行水質改善,確保引用安全。在野營中還要根據野營任務和環境條件採取快速、簡便、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保證供給部隊量足、質好、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並堅持“三消一保證”,即堅持飲水消毒、漱口水消毒、洗碗水消毒,保證開水供應,禁止喝生水。

  ***2***野營飲食衛生要求

  搞好野營飲食衛生是預防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和營養缺乏症的重要措施。野營訓練的飲食衛生條件發生了較大變化,很容易出現腸道傳染病、食物中毒等,影響野營訓練任務的完成。一是要選好廚房設定的位置,一般要求是靠近水源,遠離廁所、豬圈、汙水坑、糞場等汙染源,周圍環境要清潔。二是要進行衛生整頓,清除周圍垃圾,剷除雜草,填平坑窪,挖好排水溝,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殺蟲、滅鼠等,改善周圍環境。三是因陋就簡地建立一些衛生設施,如主副食架、防蠅簾罩、流水洗手洗完裝置等。四是堅持各項衛生制度,如經常保持廚房清潔整齊,生熟刀板分開使用等。五是努力改善伙食,選用營養價值高、且易於消化的食品,保證官兵在野營條件下,能吃飽、吃好、吃得衛生,以滿足集體熱能及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冬季野營拉練個人總結
北京哪裡能野炊
相關知識
冬季野營拉練常識
冬季野營拉練個人總結
部隊冬季野營拉練廣播稿
冬季養生飲食常識有哪些
野營拉練總結
冬季安全防火常識
冬季行車安全常識
冬季安全行車常識
冬季家庭防火常識
秋冬季安全防護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