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睡眠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7月03日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是最好的節能,也是最好的儲備及充電,更是恢復疲勞、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睡眠的重要性

  戰國時名醫文摯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

  清代醫家李漁曾指出:「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

  長期睡眠不良的危害

  眼部疾病:肝開竅於目,過子時不睡易引起肝虛,出現視力模糊、老花、迎風流淚等症狀,還會形成青光眼、白內障、眼底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等眼疾。

  肝膽方面疾病:子時膽要更替膽汁,膽經旺時人若不睡,膽汁更替不利,過濃而結晶成石,久之即得膽結石。現在廣州平均5個人左右就有一個乙肝病毒攜帶者,大都是因為違反自然規律過了子時不睡覺造成的。乙肝病毒攜帶意味著將來其中40﹪-60﹪的肝硬化,嚴重的則形成肝癌。

  情志方面的疾病:過子時不睡易耗傷膽氣,《黃帝內經》講「氣以壯膽」,膽氣一虛人就容易惕惕不安,多疑、膽怯,久之則形成抑鬱、焦慮症等情志方面的問題,甚而厭世、自殺。現在青少年患抑鬱症甚至自殺者越來越多,大都是因為經常熬夜傷了肝膽氣。

  心血管系統疾病:過子時不睡覺,可引起肝血不足。由於心主一身之血脈,肝的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受損,會造成心臟供血不足,從而引起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肺臟方面:過子時不睡覺,無法滋陰潛陽,肝陰虧損,引起肝火過盛灼肺,出現乾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症狀,易導致牛皮癬等各種面板病。

  腎臟方面:亥子丑時為一天的「冬季」。冬應腎,腎主藏精,肝腎同源,過子時不睡易耗傷肝氣、腎氣,從而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糖尿病、腎衰竭、不孕不育等疾病。

  的方法

  子時:***晚上 11 點到凌晨 1 點*** :睡眠時間最重要的起點

  《黃帝內經》:凡十一髒皆取於膽。

  表明「膽經」是影響人健康最重要的源頭,而每天的「子時」就是膽經最旺的時候,這時候安靜的躺下準備就寢,對健康最有幫助。假如這時候不睡覺,長期下來膽經就容易出問題,會出現「口苦、容易嘆氣、胸痛、面無光澤、面板乾燥」等等狀況,所以常有女生說要「睡美容覺」確實是有道理的。而且,膽經的作用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記憶力,所以早睡才能保持記憶力與思緒的清澈。

  這時如果失眠的話,可以按摩「申脈穴」***在足外踝下***

  丑時***凌晨 1 點到凌晨 3 點*** :肝臟最需要休息的時間

  《黃帝內經》:臥則血歸於肝。

  肝臟大家都知道是沒有痛覺神經的,假如這個時間不睡覺,長期下來眼睛容易疲勞、視力衰退、且「脾氣容易暴躁不安」。這段時間一定要深度睡眠肝臟才能獲得休養。

  寅時***凌晨 3 點到凌晨 5 點*** :熟睡才能補足肺氣

  《素問 - 靈蘭祕典論》: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

  這個時間肺經當班運作,而肺經是調節臟腑之間很重要的管道,調節我們的身體。假如我們肺不好的話,這段期間就會比較淺眠,惡性迴圈之下,就會因為肺不健康而影響我們講話的氣道與做事的魄力。當然肺如果不好,自然也容易有呼吸方面的疾病。

  卯時***凌晨 5 點到凌晨 7 點*** :大腸經旺盛

  《素問 - 靈蘭祕典論》: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便祕是百病之源,常常很多人有便祕的問題,甚至累積了兩星期以上還無法順利排便,因為身體累積太多的有害物質,就很容易影響健康,建議大家在起床之後就養成習慣喝一杯水,然後如廁,養成習慣之後身體才會有通暢的管道。

  提高睡眠質量的法寶

  首先,應提倡睡子午覺。“子、午”時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陰及養陽。晚上11點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覺只需在午時***11點~13點***休息30分鐘即可,因為這時是“合陽”時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第二,睡前應注意減慢呼吸節奏。睡前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內守。

  第三,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因為人睡覺後,心臟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臟中,心臟最辛苦,所以適當地補益心陰將有助於健康。

  第四,失眠的病人別忘了睡前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心腎相交意味著水火相濟,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陰陽合抱,睡眠當然達到最佳境界。

中醫春季養生小常識
中醫時辰養生法
相關知識
中醫睡眠養生
中醫秋季養生小常識
中醫秋季養生知識
中醫秋天養生小常識
中醫傳統養生的方法
中醫飲食養生原則
中醫睡眠保健常識
中醫減肥養生小常識
中醫健康養生知識有哪些
中醫四季養生之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