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後進補要先調理脾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9日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人們的食慾開始增加了,但是,怎樣更加健康的渡過秋天?又該如何進補呢?這些是留給人們秋季養生的課題。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季進補如果想要有更好的效果,一定要先調理脾胃。如果脾胃不好,你進補再多有營養的食物,都起不到作用,而相反可能會成為身體的負擔。

  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

  心肝脾肺腎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脾雖然在五臟裡的地位最低,但是它是管身體運化的,缺少不得,而胃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消化的好壞決定了吸收的好壞,如果吸收功能不好,吃進來的食物無法吸收和利用,那對健康還是不利的。

  那白露過後又該如何調理脾胃呢?聽一下專家的建議。初秋進補更適合“清補”,不要過於滋膩,建議適當食用具有健脾、清熱、利溼的食物或藥物,如綠豆粥、荷葉粥、紅豆粥、大棗蓮子粥、山藥粥 等。

  對於老年人和慢性胃炎、腸炎患者,由於脾胃功能弱,不可盲目進補,更忌進食大量含有阿膠、鹿角膠的補品,否則會因“虛不勝補”而加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 症狀。

  白露過後,早晚的溫差會加大,因此有晨練習慣的中老年人不宜過早出門,宜待太陽升起後進行鍛鍊。因為早晚較涼,因此不宜赤膊鍛鍊以免著涼,身邊最好備有增添的衣物以防氣溫驟變。

  在風速大的日子裡,花粉過敏者應當儘量避免外 出,或外出時帶上口罩,少去花草植物眾多的野外公園,可選用薄荷 葉泡茶、溫水泡服蜂蜜等可以緩解花粉過敏症狀,嚴重者應服用抗過敏藥物。

  溫度雖然降低,但是白天還是依然炎熱,所以還要在室內關閉門窗,使用空調。因此,這樣的情況下更需要注意室內清新和空調內部清潔了。

  秋天會相對的乾燥,因此預防秋燥,飲食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心肝脾胃。專家建議多吃辛潤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蔔、銀耳、蜜棗等。也可以經常用藥膳來進補,如新鮮百合蒸老鴨、蓮子百合煲、薏苡仁菱角粥、銀耳枸杞蓮子大棗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白露節氣如何養生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一到,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

  各地有不同的養生飲食習俗,在福建福州等地,白露這天習慣上要吃龍眼進補。從前江蘇南京人十分青睞“白露茶”,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而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當每年白露一到時,則家家釀白露米酒。

  白露時節,秋高氣爽,是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期。選擇運動專案應因人而異,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在進行以上運動鍛鍊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練功法,可靜坐閉目養神,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鍛鍊身體,做到動靜和諧。

藥膳可調治過敏性鼻炎
白露飲食之關於面板保溼
相關知識
白露後進補要先調理脾胃
白露後養生要注意些什麼
調理脾胃補氣血的粥
調理脾胃的方法
調理脾胃按摩哪些經絡
如何調理脾胃虛弱
按摩調理脾胃的方法
老人調理脾胃的飲食原則
兒童調理脾胃促食慾食譜分享
兒童調理脾胃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