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陶行知先生是偉大的教育學家,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教育方法,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一,解放兒童的創造力,培養髮揮兒童的創造精神。陶行知認為,“兒童是有創造力的,這是千千萬萬祖先,至少經過五十萬年與環境適應鬥爭所獲得而傳下來之才能之精華”。

  只有承認兒童創造力,才能談得解放兒童的創造力。所以,教育者要啟發培養兒童的創造力,首先真誠地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瞭解兒童,發現兒童的創造力,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他提倡的“教學做合一”實際上就是理論聯絡實際。他提出要引導人去做,引導人去想,引導人產生新的價值的,有助於培養創造性的新的教科書來。教學中,育才學校貫徹理論與實踐結合和學以致用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引導,因材施教。

  他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提出了兒童創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撕掉束縛兒童創造的迷信、成見、曲解、幻想的層層裹頭布,讓兒童去想、去思考,解放兒童的雙手,打破封建教育不讓兒童動手,摧殘兒童創造力的舊傳統,給孩子以動手的機會,使他們在手腦並用中發展創造力;解放兒童的眼睛,不要讓兒童“帶上封建的有色眼鏡,使眼睛能看事實”。

  教育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兒童脫離社會實際生活的做法,應培養兒童對大自然界、大社會進行觀察和分析,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兒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鍛鍊;解放兒童的嘴,陶行知認為“兒童應當有言論自由,有話直接和先生說,而且高興和心甘情願和先生說。首先先生知道兒童們的一切痛苦”。

  兒童只有有了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1924年,他在《每事問》一詩中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人工勝天工,只有每事問。”發明創造的起點就是問;解放兒童的空間,因為創造需要廣博的基礎,鳥籠式的學校不利於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解放了空間,才能蒐集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揮其內在之創造力”;解放兒童的時間,“創造的兒童教育首先要為兒童爭取時間之解放,時間的解放,可以使兒童有時間從容地消化、思考所學知識,去接受自然和社會的寶貴知識,積極去創造”。

  解放兒童的創造力,是為了培養髮揮兒童的創造力。如何培養?陶行知提到了充分的營養、良好的習慣及因材施教三點:首先要為兒童創造力的發展提供體力的與心理的充分的營養,包括健康的體魄,清醒的頭腦,淵博的知識,創造的慾望,事業心以及意志、求知慾、自我批評精神等個性特徵,因為創造力是架在個性與才能之間的橋樑。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有助於學習和思維,以利於發揮創造力。

  再次要注意“因材施教”,這猶如“松樹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他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指出“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處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育才的學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特長進不同的專業組。育才中學施教的原則至今仍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第二,善於組織集體生活,培養創造能力。陶行知認為培養、創造有創造力的學生集體,既有“自動的能力”、又有“自覺的紀律”來影響和引導著全體學生,它能夠以集體的努力共同探討追求真理,以集體的力量培養有創造能力的學生。1941年6月,他在《育才二週歲前夜》一文中,論述了他在育才學校所實施的有關豐富集體生活的措施:

  1採用民主集體制,培養學生的集體自治精神。推行集體的“五路探討”即“體驗、看書、求師、訪友、思考”。

  2在集體創造上學習創造。1941年6月,他提出開展“集體創造月”活動,進行四大創造活動即:創造健康之堡壘;創造藝術之環境;創造生產之園地;創造學問之氣候。這種注重集體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影響的教育觀念中已含有了許多諸如主體性教學、合作學習等現代教育的理念,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和預見性。

  第三,培養學生的自動力,注重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探求。儘管陶行知十分強調集體創造,但他更清楚的是,進入創造過程後創造是學生個體或團體本身的自動。他動、他助和他導,都是服從自動的,是處於次要地位的。陶行知之所以注重自動的創造教育方法是因為創造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必須有從自己經驗裡發生出來的知識做根,然後別人相類的經驗才能接上去。倘使自己對於某事毫無經驗,我們決不能瞭解或運用別人關於此事之經驗。

  人類全體的經驗和個人經驗有些分別,但是我們必須有個人經驗做基礎,然後才能瞭解或運用人類的全體經驗”。他認為凡不是自己經驗裡發出來的知識,都不是創造。所以,他強調學生是創造的主體,創造教育的方法,必須使這個主體自動,身體力行,躬親實踐。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動力,使學生勇於探索未知領域的知識?陶行知指出,學生的創造“倘使都能自動,不是自發行動。自發的行動是自然而然的原始行動,可以不學而能。而自覺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動力,要在“自動上培養自動力。”他把“在自動上培養自動力”作為創造教育的根本方針。

  第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設疑辨難的能力。設疑辯難是通向創造的第一步階梯,是創造教育的重要方法。陶行知指出:“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並明確地說,“這個疑字我當重用它”。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疑難,並嚴格遵循如下幾個步驟:

  1要使學生對於一個問題處在疑難的地位;

  2要使他審查所遇見的究竟是什麼疑難;

  3要使他想辦法去解決,使他想出種種可以解決這疑難的方法;

  4要使他推測各種解決方法的效果;

  5要使他將那最有成效的方法試用出去;

  6要使他審查試用的效果,究竟能否解決這個疑難;

  7要使他印證,使他看這試用的法子,是否屢試屢驗。

  陶行知認為,有了疑難,就是成功的一半,疑難是創造之師,是學生追求真理、創造的內驅力,有了它,教師勿庸頻揮教鞭,學生仍自進不息。如果兒童自學或聽講產生不了疑難,不僅表明兒童消極被動,學而無益,不能創造,而且也說明教師治教無方,不能引導創造。

  創造教育的研究,對於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起著十分重大的推動作用,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及實踐是創造教育研究領域的瑰寶,對它的研究將是人類教育史上一個最具價值的永恆主題。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觀點

  一陶行知的兒童觀與現代的師幼觀

  幼兒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理念, 最高境界是理念的提升。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幼兒的發展。這實質上是一個確立正確兒童觀的問題。兒童觀直白地說就是教師如何看待兒童和對待兒童, 即如何認識兒童、發現兒童和如何教育兒童的觀點。在對待師幼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幼兒,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幼兒,讚賞每一位幼兒的獨特性、興趣和愛好,讚賞每一位幼兒所取的成績。而陶行知的兒童觀在以下幾方面啟發並支撐著當代課程的改革。對兒童的認識,陶行知說“ 人人都說小孩小, 誰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子還要小”、“ 兒童和青年, 在我們的世界裡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要大。”、小孩之大,在於他們在於他們有著無限的創造潛能,是祖國的希望。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觀與新的課程結構

  社會、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課程資源觀。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 社會即學校”的主張, 對課程資源認識的視野極為廣闊。他說“ 我們的實際生活, 就是我們全部的課程我們的課程, 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 “ 全部的課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 一切生活都是課程。” “ 家庭、店鋪、茶館、輪船碼頭, 都是課堂。” “ 您必須以大自然為您的生物園”。陶行知課程視野中的課程資源觀是豐富的, 是多元的, 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學觀上有許多真知灼見, 是他課程觀和教育思想中的寶貴資源。 這次新課程改革強調幼兒接觸生活,參加實踐增進幼兒園與社會之間的聯絡,培養幼兒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強調學科的綜合性,注重聯絡幼兒的自身經驗和生活實際。新的課程結構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幼兒經驗的整合

  三“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與新的教學觀

  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這一理論很有針對性,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主要教師的教,還要注意學生的學。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是師幼雙方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和補充。新課程改革強調的教學不是機械灌輸式的而是互動的過程。現代心理學表明:幼兒的學習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新課程強調幼兒探索知識的經歷和獲得知識的經歷。陶行知還主張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主張對兒童因材施教等,這與新課程的要求是一致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教學做合一——實踐性原則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此書中,陶先生有四篇文章專門闡述了教學做合一。這是當時陶先生創立的曉莊師範學校的校訓。教學做合一,我從文中讀出的是“做”是第一位的,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所有的一切知識都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並且,在論述這個問題時,陶先生說了這樣一段話:P232

  仔細品讀,感到陶先生是提倡在勞力中勞心,讓學生在勞動中自己獲得知識,在幹事情的過程中來思考,也是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比如,我校的東籬園,在建設的過程中,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耕耘、播種,澆水,施肥,提高了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通過在勞動與技術教育基地上的實踐活動,鍛鍊和提升了學生實踐探究的能力,挖掘了學生的身心潛能,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在勞技教育中碩果累累。比如說,在剛栽下菜苗的這段時間,天氣特熱,師生天天堅持了給菜苗澆灌,可各班的菜苗卻總是不見長,這是什麼原因呢?如何來解決呢?經過師生的討論、分析,確定問題出在土地太貧瘠上,提出的解決方法是通過追施長效肥和速效肥相結合來試試看。八二班的師生採取給菜苗澆摻了尿的水,結果菜苗長得特好,全校師生紛紛仿效。勞動場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萌發了求知的慾望。學生總是無比興奮和好奇,他們經常會問,這是什麼,這是為什麼。也在這時,學生才發現學不夠用,然後問同學,問老師,問父母,問老農……在還是問不明白的情況下,自然就想到了書,求助於書本,加上老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此外,讓學生的思想在親身體會、認識中得到昇華,深刻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在勞動過程中,培養了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樂於助人的精神。在學生勞動的時候,我們隨時可以看見他們之間的那種友好禮貌的微笑和言語或空手的同學給提水的同學讓路或高年級的同學給低年級的同學幫忙。實踐活動真正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勞力上勞心”的教育思想。

  2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陶先生說做含有三種特徵:行動、思想和新價值之產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產生新價值。在這裡問題上,陶先生舉了兩個形象的例子。P390魯賓遜,P391賈寶玉

  這也讓我不僅想起前些日子和朋友的一段閒聊。朋友的兒子問爸爸, “蝸牛喜歡吃什麼?”爸爸說:“喂喂就知道。”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餵養,孩子們發現蝸牛喜歡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歡吃芹菜、黃瓜等。孩子們把蝸牛喜歡吃的食物畫出來貼在牆上,告訴全班同學。更有趣的是,孩子們發現蝸牛吃了草莓排出紅色的糞便,吃了橘子排出黃色的糞便。於是她們得出結論,蝸牛糞便的顏色與吃的食物有關。這種 “做中學”的方式受到孩子們的空前歡迎,也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實踐性的原則。

  二學生自治——動車組管理

  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這篇文章裡,陶先生從什麼是學生自治,學生自治的意義,治理不妥的弊端,自治範圍的標準,學生自治應注意的要點五個方面進行了講解。陶先生所倡導的學生自治有三個要點:P73

  並且,陶先生給學生自治這樣定位:P74

  關於學生自治的問題,其實和魏書生所倡導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有一脈相通之處,和我們現在倡導的“動車組”管理理念更是不謀而合。記得上學期期末,我校在進行特色班驗收,當時八六班申報的特色就是“自主管理特色班”,我們在驗收的時候發現,班級的每個同學都有班級管理的任務,非常的細緻,甚至南面的第幾個窗臺都有負責人,我現場提問某個同學,你管理什麼,他能熟練的說出:我負責我們這一行6個同學的語文作業本和粉筆槽的衛生。並且,他能很詳細的說出他每天都是怎麼做的。這個班級在學習、紀律、衛生各個方面一直變現都很優秀,我想,這和他們的自主管理是分不開的。本學期開學,我們更新校園文化,和往年不同,今年我們是向全體同學徵集校園文明溫馨提示語,兩天的時間,我們就徵集到了1123條,孩子們有的語言還很幼稚,有的文筆也不是很美,但她們的熱情都很高漲,尤其是,當我們把選中的溫馨提示語做成牌匾掛出後,孩子們三五成群的滿校園的找,看是否有自己和本班同學的入選了。我想,這個過程就是自治的過程,就是讓學生體會校園小主人的感受過程。

  此外,我們很多老師都嘗試過學生自己制定班規,每日班長等做法,大家的事情大家參與、規則大家共同制定,讓他們實行相互監督和自我約束。有的時候,學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學校裡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這種自治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

  陶先生說:“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將來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們有被治的習慣;共和國所需的公民,是要他們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國既號稱共和國,當然要有能夠共同自治的公民。想有能夠共同自治的公民,必先有能夠共同自治的學生。”所以,我們就應該構建班級崗位輪換和學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建設富有時代特徵、鮮明個性、創造性的班級文化。把責任和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校、班級的責任人。學生中人人有責任、個個都是“官”,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形成競爭、團結、自立、自強的氛圍。

   三每天四問——反思提升

  陶行知先生每天都會對自己提四個問題:第一問 我今天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健康第一”。沒有了身體,一切都完了!我們經常說:累了就歇會,但陶先生的說法是:“預防疲勞的休息”希望大家時時提示警覺,預防疲勞,不致使身體過分疲勞。天天能在興致勃勃中工作學習,健康必然在愉快中進步了。至於已經有人過分疲勞了,要快快作“恢復疲勞的休息”。適當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祕訣之一,萬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現在教師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缺乏運動,姿勢單一,所以,造成了頸椎病腰椎病與我們發生了“早戀”,有許多30幾歲的教師就已經每日飽受著頸椎腰椎的折磨。現在,我們要求全體教師每天和學生一樣,工作45分鐘,學生下課的時候必須簡單活動活動,每天的課間操和大課間時間,必須到操場和學生一起運動。我想長此堅持下去,必能有效的“預防疲勞”,進而遠離疾病,擁有健康。

  第二問我今天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學問是一切前進的活力的源泉”。 並提出幫助學問進步的五字要訣——“一”專一、“集”蒐集、“鑽”深入、“剖”分析、“韌”堅韌。有學問的教師應該是博覽群書、融通古今,學貫中西的。說得通俗一點,有學問的老師應該比一般人或一般教師讀的書更多,認識事物更透徹。有學問的教師不盲從,而是有自己獨立或獨到的看法。有學問的教師會因某種獨特的氣質或行為,使絕大多數學生和同行同時認同。我們現在很多學校都在打造書香校園,還有我們現在進行的書香講壇,我想都是基於這樣一種目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讓學問使我們的教育人生更加豐盈生動!

  第三問我今天的工作有沒有進步?關於工作,陶行知先生指出:第一點最要緊的是要“站崗位”。的確,各人所負的責任不同,在其位謀其政,這是盡責任的第一步。第二點最要緊的,是要“敏捷正確”。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工作效率。陶行知先生說“一件工作在別人做起來需要四小時,你只要二小時或三小時就做好了,而且做得很正確,這才算是工作的效力。”瞬息萬變的世界由不得我們“老牛拉破車”的腳步,我們必須快馬加鞭,高效優質地完成紛繁複雜的事務。第三點最要緊的是要“做好為止”。有些人做事,有起頭無煞尾,開始時信誓旦旦,精神飽滿,真正做起來卻往往丟三落四,不是一事無成,就是半途而廢。人生不可能完美,但至少我們應該努力的接近完美。

  第四問 我今天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陶行知先生把道德分為“公德”和“私德”,並指出“人人以公德為前提,則這一個集體,必然是日益穩固,日益興盛下來。否則,多數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這個集體的基礎必然動搖,並且一定是要衰敗下去!”讀到這裡,我想:其實,教師本身就是一份良心的工作,我們是在塑造人類的靈魂,是在為全人類“公德”而奉獻自己的智慧,那最好的垂範就應該塑造崇高的“私德”。

  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問”從本質上講就是每日“四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在反思自己一整天的表現。我校現在使用的德育作業本中的對照英雄反思卡,就是學生自問自醒的方法,長期堅持,必將會有利於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我們教師也應該用一顆虔誠的心把“每天四問”作為自己不斷進步的鞭尺。在此,我也想提醒自己,也提醒所有在場的同仁,每日臨睡前別忘了問問自己:今天我問了嗎?

  四創造教育——創新精神

  創造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立足點和歸宿。傳統的教育,特別是應試教育制度下的教師,不但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且還要扼殺這種創造力。陶行知深刻地揭露了這種現象。“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學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筆下有冤魂!你說瓦特庸,你說牛頓笨,你說像個雞蛋壞了的愛迪生。若信你的話,那兒來火輪?那兒來電燈?那兒來微積分”。陶行知在1943年10月16日的育才學校師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創造宣言》。提出教育者要研究教育的“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針對師生對教育創造的畏難情緒,陶行知滿懷信心地表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性之人”。

  關於創造教育,陶先生有很多精闢的論述。

  陶先生用了大量的事實指出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 我也在想,教師自身,同樣需要創新,就像我們中心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行的校長、主任、班主任、教師創新論壇,就是要讓領導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勤於動腦”“解放雙手”去開闢,“解放嘴巴”多質疑,在求是中求真,在求真中創新。當然,我們每一位教師也要主動“解放空間”、 “解放時間”,要超越固有經驗乃至習慣的束縛,及時充電,從繁忙的業務圈子裡跳出來,讀書看報上網,邁出課堂,走入社會,吸取先進的創新理論和創新經驗,豐富自己。

  陶行知先生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胸懷為我們指點迷津,指明方向。他很多的諸如“愛滿天下”“生活教育”等思想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我也不再細細羅列。但是,我想說,陶先生深厚的教育是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教育時間去實踐的,在此,我也想把我校在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上的一些設想和各位交流一下。

1.陶行知讀書心得體會3篇

2.陶行知教育故事觀後感

3.經典陶行知教育故事

4.關於陶行知的幼兒教育論文

5.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心得體會3篇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談談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相關知識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從小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三年級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科學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談談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德國媽媽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