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觀念有哪些
當今社會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經常犯錯,為了糾正廣大家長教育孩子的錯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觀念 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觀念
一、讓保姆或祖輩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不會說話也可以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和他說話。孩子需要不斷的交流,會變得比較聰明,對愛有安全感。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腦子會變得怪異呆滯。然後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嬰兒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還有,保姆、爺爺奶奶與孩子沒有切身厲害關係,他們只會把他照顧好,滿足他的衣食需求,也不會去管到底自己有沒有做對,也許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叫做對,甚至許多年輕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他們不懂得什麼是愛,於是把愛就變成了傷害!
例如,孩子摔倒後,奶奶會趕緊抱起孩子,爺爺會罵:“都怪你,摔了我寶貝!”這樣的教育,培養的是小孩的一種推卸意識:什麼都是別人的錯,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二、把孩子當炫耀的工具。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麼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好,實在是你的“基因”問題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這種比較和競爭的心裡,也導致中國人團體比較無法和諧合作做事。喜歡互鬥。對於能力強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來。學校的老師更是火上加油,整個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觀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則中國人的團隊合作永遠不如人。
孩子不是你的財產,也不是你的資本。他是你的生命的延續,因此,你要對他負起責任來!孩子不可以被用來充面子,那樣只會從心理上傷害了孩子。
例如父母帶小孩子去超市逛,小孩子看到喜愛的玩具會不走,甚至當父母不給買的時候會大哭,這時候呢,父母會覺得很沒面子:“小祖宗,不要哭了,給你買還不行嗎!?”看看產生了什麼結果:孩子明白了意見事情,那就是隻要哭,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不管對不對。根源在哪裡?對了,父母的面子,怕孩子哭丟自己的面子,於是沒有了原則。為什麼不這樣的,問問他:“寶寶,為什麼要這個玩具呢?”如果是合理的,去讚揚他再給他買,如果是不合理的,告訴他為什麼,僅僅需要這樣就可以了。
三、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很多父母抱著傳統的觀念,認為子女是屬於父母的。這種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個體的錯誤觀念,導致個人和社會的很多不良的後果。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隱私。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託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並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的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係,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理想。當子女長大回想起童年,盡是不快樂的回憶。要知道,孩子的肩膀是稚嫩的,怎麼可以承擔的起你的千斤重託?父母需要做的只是這樣的事情:教給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他身心健康的成長,培養他健全的人格。此外還需要關心他,支援他!別的,你相信他不會做嗎?
五、把學校成績當成一切表現的指標。
很多父母愚蠢地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標兩個,一是高考,二是留學。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肉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其實事實擺在面前。很多出國回來現在找不到工作。很多北大清華的現在也只能混口飯吃。在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認為早起好,睡覺就是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不足會影響發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違法讓孩子在週末學習或晚睡覺的教育人士應該用嚴厲的法律措施來禁止。嚴防使學習成績第一,超過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超過了他實際需要的一切!
七、認為孩子不應該做家務而只應該去學習。
社會學家調查的結果,在家常做家事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可能是因為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強。所以長大以後比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較能面對挫折。中國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剝奪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機會。剝奪了他學習工作,學習分擔責任,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中國父母應該讓子女充分分擔家事。學校應該全面減低作業份量。培養孩子不是為考學,培養他身心健康,明白事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去為了學習而學習。
八、缺乏幽默感和輕鬆的一面。
或許因為各種壓力,家庭的基本氣氛就是逼孩子學習。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輕鬆。一切都是逼,都是趕。親子或夫妻在這種缺乏輕鬆和幽默感的氣氛下,一個小挫折就會引爆衝突。
九、認為父母的愛可以是對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藉口。
男女之間,愛並不是為一切所欲為的藉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別把愛扯進來當擋箭牌。父母的要求應該要合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十、認為養孩子是堅苦的義務而不是享受。
中國父母,經過傳統的教育,習慣把養育兒女當成艱苦的義務。也因為這個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報,孝順。比較正確的態度是養孩子是一種上天賜予的享受。應該享受和子女相處的時光。享受看著他成長的樂趣。
父母教育孩子正確觀念
觀點1:家教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確的觀念與心態
家庭教育,從來就沒有可以完全複製的靈驗妙方。很多時候,當我們覺得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喜歡到處去請教,卻往往忘了問自己,忘了靜下心來好好和自己談談,和家人一起探討問題的根源。
1000個孩子有1000種教育方法。沒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法。成功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我們常說“婚姻如鞋”,家教同樣,好不好只有孩子知道,只有孩子有發言權,而我們又常常剝奪了孩子的發言權。
良好家教需要良好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基礎。而好的親子關係一定也有好的家庭文化做基石。家庭文化的建設遠遠超過具體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文化的打造來源於真心信奉和言傳身教,而且身教一定勝過言傳,“潤物細無聲”是最有用的方法。
良好家教需要正確觀點與心態。我們要培養的是一個適應社會,獨立自主的成熟個體,而非僅僅一個以優秀成績考入大學的孩子。一定要避免把孩子去和別的孩子比。沒有任何人經得起比較,我們自己同樣。珍惜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真心接納自己的孩子,真心欣賞自己的孩子。記住“真心”這兩個字,而不能只是把欣賞作為教育的手段。當你真的以自己的孩子為傲的時候,孩子也會真的成為你的驕傲,不一定是學習成績。“行行出狀元”絕對是真理。
良好家教需要合作而非對抗。所謂合作,不是單方面要求孩子合作,而是父母要把孩子作為合作者,共同解決面對的問題與難題,而非把孩子看成麻煩製造者,把孩子看成問題。
觀點2:家教必須超前引導,未雨綢繆,而不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子打子只是迫於無奈的臨時舉措。
作為家長,教育小孩應該有更多的預見性,在孩子認知的初期著手、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著手,超前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和行為方式,並不斷予以強化,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良好的思維方式,良好的行為習慣,讓這些陪伴孩子的人生路途。希望得到什麼果,就要種下什麼因。父母一開始必須認真思考,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什麼才是人生中必須具備的東西,然後,圍繞這些去對孩子進行教育,並且要堅持到底,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父母如何才有預見性?不要向外去尋求答案,而應該回首自己的童年與少年、青年時代,仔細思考自身當年的優缺點、個性以及各種行為舉止的得失,仔細思考這一切對你今天的生活的影響有多大,然後你就會有結論。因為孩子具備父母的血脈與基因,而遺傳是非常強大的力量,孩子繼承的,除了智力,還有個性,甚至行為方式。時代雖然變化,人性的變化卻是微乎其微。你當年有什麼感受,孩子同樣會有。你當年需要什麼感情支援,孩子同樣需要。回首當年,就能理解孩子*不離十。
觀點3: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自控力來保障。
能夠自控才能自我約束,才能自覺做到遵守規則,這是所有良好習慣的基礎,但人最難做到的就是自控。
訓練自控力的手段很多,但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遵守規則。我們認為,在目前這個社會,遵守規則的人可能會吃虧,但是絕對吃不了大虧,不遵守規則的人可能會佔便宜,但是也可能會吃大虧。遵守規則的前提是有規則可循。家庭裡面的規則,某些毫無疑問必須遵守,例如有關道德健康與身體健康方面的規則,某些應該和孩子一起制定,然後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遵守約定,而且帶頭遵守約定,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遵守規則,從而學會自我控制。
觀點4: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自愛意識,使孩子自身具備一種內心向上的力量。
家長要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人格的成人來看待,尊重孩子的合理意願,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支配權,通過孩子的自我管理,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自愛意識。
尊重孩子的自我決策權與選擇權,這樣可以訓練孩子的思辨能力,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分析事物,學會下判斷,做個有主見的人。這樣教育孩子會很辛苦,孩子有主見不聽父母話的時候也會讓人很頭痛,但這有巨大的好處,首先就是能預防青春期不辨是非地只聽朋友的話。其次,明辨是非對他以後的人生與工作有莫大好處。要記住,我們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一個有健康心靈、智慧的成年人,而非一個始終處於我們保護之中,時刻需要我們耳提面命的孩子。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金錢堆砌不來一個好孩子。現如今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索要東西,我們無條件的滿足,只是因為我們自已的對孩子的那份內疚和溺愛,總想補償他們,時間長了,孩子就覺得他們有權利享受這樣的待遇,都是應該得到的,但是金錢的付出卻並不和孩子的素質、良好的品德成正比,只會增加孩子的狂妄與自大等多種不良品格。
好的孩子,是不需要太奢華的金錢裝飾,金錢打造,只能讓他們充滿不切實際的慾望和心裡的不平衡,少一些金錢的誘惑,多一些關心和呵護,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空間。
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源。很多父母一味的去滿足孩子,卻從來不告訴他們自己多麼辛苦的上班掙錢,在孩子眼中,那一張張紙幣,就是從錢袋子裡來的,很容易就能拿到。實際上,讓孩子多瞭解自己的工作,甚至帶孩子去自己上班的地方看看,讓他們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麼,才能拿到錢去供養他們。
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只有付出才能有收穫,才能換取金錢,得知不易的金錢,要知道珍惜,不是想怎麼花掉就怎麼花掉的。
給孩子當家作主的機會。掙錢難,花錢很容易,說的容易,孩子們其實根本沒有理解,適當的給孩子們執政掌權的機會,讓他們體味生活,日常的開支記錄在小帳本上,看看一個月究竟能省下多少錢,真實的體會,孩子們才會真正的理解金錢的意義。
孩子愛花錢,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什麼是金錢,怎麼才會有金錢,而父母們不去正確的引導他們,只會一味的滿足,到孩子養成習慣,想改正卻改不了的時候,那才真正是後悔也晚了。
1.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理念有哪些
2.父母教育孩子的計劃有哪些
3.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3篇
4.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5.父母教育孩子的智慧故事有哪些
談談教育孩子有哪些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