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項羽的作文素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以下是,歡迎大家閱讀!

  :

  一

  項羽,昔日的楚霸王,縱然有蓋世神功也無法改變楚國破滅的事實。烏江旁,他已被敵軍層層包圍,空氣中飄蕩著象徵繁盛的楚歌,悠遠婉轉。此刻,他剛毅無比的心開始脆弱起來,看到四處躺著的無數兄弟,他懊惱曾經的剛愎自用,悔恨楚國的大好局勢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裡。懷著深深的自責,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剎那間,血染紅了烏江河畔,倒映著半邊天空。殘陽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纏綿。一個巨人倒下,卻留給後人無限的感慨。

  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幾分哀愁,幾分無奈。在我看來,他是充滿稜角的多邊形,縱使有豪邁的氣概,稱霸的壯志,卻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時放縱形骸,蒼涼的歌頌只能讓滾滾的烏江為之伴奏,又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他的銳氣,他的突兀,他的彰顯,讓歷史也懼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諸侯”的始皇已將天下擾得惶惶不得終日,哪又容得項羽的“力拔山兮氣蓋世”?

  三 項羽欲學萬人敵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的項羽,生於楚國將官世家。小時候家裡請老師教他識字,沒認幾個他就不肯再學下去。再讓他學劍術,又沒學成。項羽的叔叔項梁十分生氣,罵他不長進。項羽袒露心跡說:“認字,能夠寫自己的名字,就足夠了;劍術,只能對付一個敵人,不值得去學。我要學就學對付千軍萬馬的本領!”於是項梁就教項羽學習兵法,終於成就了項羽“西楚霸王”的大業。

  分析:成功是諸多因素綜合的結果。項羽抓住了主要因素,距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話題:“人生設計”“努力的過程與結果”

  四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主捲土來?

  注:烏江亭在安徽和縣烏江浦。項羽垓下戰敗,逃至此地,烏江亭長駕船請他渡過江東。項羽說:“我當年與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最終以項羽垓下大敗,自刎烏江而降下帷幕。後人總想透過歷史的煙塵,剖析這位一代梟雄失敗的原因,從中引出某些歷史鑑戒。杜詩直截了當地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因此,出色的戰將自當勝不僑,敗不餒,尤其是在受重創、陷絕境時,更應該“包羞忍辱”,這才是真正的男兒。三、四兩句設想他當日如果能聽取烏江字長忠告,重返江東,再整旗鼓,那麼歷史或許會改寫。杜詩在為項羽的失敗同情、惋惜之餘,又對他的剛愎自用,缺乏自知不無諷刺。

  但尤其為人激賞的是,詩人借題發揮,道出一個頗有積極意義的命題:百折不撓,才能成功。王詩開篇以史實扣題,指出項羽的失敗實在是歷史的必然。三、四兩句以辛辣的反問指出:杜牧未免太天真了,即使項羽真能重返江東,但對這麼一個失盡人心而執迷不悟的人,江東子弟還肯為他拼死賣力嗎?“捲土重來”實在是痴人說夢而已。王詩辛辣冷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項羽失敗的最根本原因,頗具政治家的眼光。

  五、項羽

  看著站在烏江邊上的你,雄姿英發,豪情萬丈。相信人們忘記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銘記下來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與你的痴情。江邊自盡,是你的寬懷所致,所以人們只會記得你的寬厚,“鬼雄”之稱無愧。人們銘記著你,難怪李清照要說“至今思項羽”了。***2005年全國卷以“忘記和銘記”為話題。***

  “臉”,百姓的字典裡,它釋義為“面子”;英雄的視線中,它釋義為“尊嚴”。項羽曾經雄姿英發,豪情萬丈,而烏江邊的霸王,經受了四面楚歌的困擾,就為這一張“臉”,痛別虞姬,江邊自刎,遂成“鬼雄”。臉沒了,身何益?對於真正的英雄,命不足惜臉足惜!***2005年高考江西卷以“臉”為話題。***

  六、劉邦聽諫

  劉邦打進咸陽,進入皇宮,一看皇宮裡盡是寶貝,又有上千的美女,便想在宮裡快活。張良勸誡:“因為秦暴虐無道,您才能到這裡來為天下百姓除害。我們應該艱苦樸素反對奢侈才對。現在一進秦宮,就先講享受,這不是助紂為虐,也來當秦皇嗎?”劉邦接受了張良的意見,下令把秦宮封存起來,部隊全部回到霸上紮營。

  [拓展] 劉邦之所以最終成就千古之偉業,除了善於納言外,也與他的自律行為有關。

  [適應文題] “自律”“成功與失敗”“納言與成功”

  七、楚漢戰爭

  ——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為爭做皇帝,進行了將近四年的戰爭。戰爭初期,項羽在兵力上佔優勢。為擺脫劣勢,劉邦採取了一些措施,注意收攬人心,制定“約法三章”,重視人才,加上有富饒的關中作為根據地,劉邦於是逐漸由弱變強。而項羽則剛愎自用,不能昕取正確的建議,逐漸由優勢變成劣勢,以致四面楚歌垓下受圍,最後被迫在烏江自刎。

  ⑴如果立足於整個戰爭這一角度,我們會得出“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這一觀點。

  ***2***如果從項羽這一角度去看,我們就會認識到"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的道理。

  ***3***如果我們站在劉邦這一角度分析他由弱變強的原因,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①得民心者得天下。②嚴格的紀律是勝利的保證。③要學會尊重人才、重視人才、善於運用人才。

關於中秋的書法作品
清正廉潔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相關知識
關於項羽的作文素材
有關項羽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關於成功的作文素材3篇
關於馬雲的作文素材
關於良心的作文素材
關於思辨的作文素材高考範文
關於創新的作文素材高考範文
關於童心的作文素材
關於自信的作文素材
關於成熟的作文素材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