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意雕刻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薄意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它比淺浮雕還要"淺",因雕刻層薄而且富有畫意,故稱"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畫理"而著稱,它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是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因此,優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特別富有欣賞價值。下面小編給你分享一下吧。

  

   圖1

   圖2

   圖3

   圖4

  薄意雕刻的相關知識

  薄意藝術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康熙時已初露端倪,雍正時臻於完善,到了同治、光緒年間,"西門"派藝人潘玉茂兄弟,專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礎。至清末民初,林清卿吸收中國畫藝術精髓,熔雕、畫於一爐,以刀代筆,別開生面地將薄意藝術提高到新的境地,作為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

  "薄意"雕刻的製品,一向以"重典雅、工精緻、近畫理"而著稱,它是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並且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薄意"藝術,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康熙時期這門獨特的藝術已經初露端倪,到了雍正的時候它已臻於完善。後來在同治和光緒年間,"西門"派藝人潘玉茂兄弟,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礎。二十世紀初期,雕刻大師林清卿在吸收中國畫藝術精髓的基礎上,熔雕刻、繪畫於一爐,以刀代筆,別開生面地將薄意藝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由此,薄意也就成為了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

  雖然薄意是一門高難度的雕刻藝術,但"無限風光在險峰",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壽山石雕刻家不畏艱難,勇攀藝術高峰,把薄意藝術發揚光大。清康熙年間,楊璇和周彬二人,常在印臺四周雕刻極淺的浮雕錦褥紋和環邊不斷紋或其它圖飾,開創了薄意藝術的先河。後來,"西門派"鼻祖潘玉茂繼承楊、周遣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種圖飾,以掩蓋石疵,這是薄意的雛形。從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福州壽山石雕藝術逐步發展。"西門派"大師林清卿年紀輕輕就小有名氣,自感藝術功底薄弱,為了專攻薄意,圖謀更大的發展和超前人,毅然放下雕刀,轉而拜師學習水墨畫,研究秦磚漢瓦、古代石刻和畫像以及書畫、金石篆刻等,從中領會中國畫的筆意、章法和畫理,歷時五年,學有所成,自覺融會貫通之後,才又重操舊業,專攻薄意,並將其推上巔峰,成為譽滿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師,被稱為"西門清"。

薄意雕刻作品
薄意雕刻圖案
相關知識
薄意雕刻圖片
薄意雕刻圖案
吉祥如意雕刻圖片
創意玉石吊墜雕刻圖片大全
創意玉石吊墜雕刻圖片
新奇創意的西瓜雕刻圖片欣賞
創意的西瓜雕刻圖片大全
創意的西瓜雕刻圖片欣賞
創意的西瓜雕刻圖片
字雕刻圖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