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歷史名人的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故事需要我們去銘記,那麼中國茶文化歷史上的名人有哪些人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陸羽:傳奇“茶聖”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陸羽精於茶道,有了陸羽,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間”和茶道的本質“天人合一”才被廣為流傳。其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茶經》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葉科學和文化的系統總結,《茶經》是中國茶葉生產、茶葉文化歷史的里程碑。宋代陳師道在《茶經序》中評論:"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陸羽不僅在總結前人的經驗上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身體力行,善於發現好茶,善於精鑑水品。陸羽的貢獻也日益為中國和世界所認識。

  盧仝:“七碗”茶詩茶史留名

  盧仝***約795-835***,號玉川子,濟源***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對愛喝茶的人而言,對盧同的印象一定是他那首膾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盧仝一生愛茶成癖,他的這首《茶歌》,自唐以來,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傳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詩家茶人詠到茶時,仍屢屢吟誦。"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可謂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

  皎然:中國茶道之父

  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湖州***今浙江吳興***人,是南朝大詩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其是一位嗜茶的詩僧,不僅知茶、愛茶、識茶趣,更寫下許多饒富韻味的茶詩。與茶聖陸羽詩文酬贈,成為「緇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討飲茶藝術,並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風氣,對唐代及後世的茶藝文化的發展有莫大的貢獻。皎然與陸羽堪稱為中國茶道的雙子星座:一個為茶道始祖,一個為茶道之神;一個為茶道之父,一個為茶道之母。

  白居易:樂天知命 禪茶一味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其祖籍為太原,後來遷居陝西境內。白居易對自己的愛茶、烹茶技藝十分自信,他在《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詩中吟到:"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這在他所作的其他詩作中也可得到印證。詩中還多處提到茶與酒、琴的關係。如"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鼻香茶熟後,腰暖日陽中。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醉對數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等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千古名詩,在對琵琶女的身世深表同情,深刻鞭笞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的同時,也為茶史留下了一條重要的資料:"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浮樑,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北,由此可見唐代已是一個茶葉集散地了。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兩年任內,他迷戀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下了一段與靈隱韜光禪師汲泉烹茗的佳話。白居易以茶邀禪師入城"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甌茶"。而韜光禪師則不肯屈從,以詩籤之:"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詩中婉然帶諷,白居易則豁然大度,親自上山與禪師一起品茗。杭州靈隱韜光寺的烹茗井,相傳就是白居易與韜光的烹茗處。

  歐陽修:世事無常 惟茶最好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除了在散文詩詞創作、史傳編纂、詩文評論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外,從他的詩文中也可窺出他對茶的鑽研工夫。例如,他特別推崇修水的雙井茶,有《雙井茶》詩,詳盡述及了雙井茶的品質特點和茶與人品的關係。歐陽修對蔡襄創制的"小龍團"十分關注,他在為蔡襄《茶錄》所作的後序中論述到當時人們對小龍團茶的珍視,已成為後人研究宋代貢茶的寶貴資料。

  中國人歷來很講究泡茶用水,《大明水記》是歐陽修論茶水的專文,文中歐陽修說:「羽之論水,惡汀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多汲者,江雖雲流,然眾水雜聚,故次於山水,惟此說近物理雲。」對辨水之論做了一番較為公允的結論。「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這是歐陽修晚年詩作,借詠茶來感嘆世情之崎嶇多變,當看盡人世滄桑之後,惟獨對茶的喜好未曾稍減。

  蘇軾:文壇固有“李白如酒,蘇軾如茶”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蘇軾憂國憂民,寄情茶道。他把茶比為“佳人”、“仙草”、“志向”,視茶為自己的好友。他通過品茶來體悟人生、感知玄理,並努力從中尋求心靈的解脫。這也成就了蘇軾茶香四溢的傳奇一生。正如後人所評價:“讀蘇軾詩文,染茶味清香。”

  蘇東坡烹茶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認為好茶還須好水配,"活水還須活火烹"。他還在《試院煎茶》詩中,對烹茶用水的溫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以沸水的氣泡形態和聲音來判斷水的沸騰程度。蘇東坡對烹茶用具也很講究,他認為"銅腥鐵澀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燒水。據說,蘇軾在宜興時,還親自設計了一種提樑式紫砂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種壺式命名為"東坡壺"。蘇東坡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

  趙佶:空前絕後帝王撰寫茶葉專著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徽宗在位期間,通曉音律、善於書畫,甚至對茶藝也頗為精通。他著作《大觀茶論》,在中國歷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寫茶葉專著,恐怕是空前絕後的一個。趙佶《大觀茶論》包括"序、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辨、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等二十目"。比較全面地論述了當時茶事的各個方面。徽宗在序中說"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補救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對茶於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飲茶的心境作了高度概括。

  陸游:建茶因陸游而名陸游因建茶而雅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調任鎮江,又入蜀、赴贛,輾轉祖國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飽嘗各處名茶。茶孕詩情,裁香剪味,陸游的茶詩情結,是歷代詩人中最突出的一個。陸游對建茶一向傾慕。陸游在《飯店碾茶戲作》中讚譽建茶:“江風吹雨喑衡門,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餅龍團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這是陸游與建茶結緣的開始。對於建茶的韻味,陸游曾有過多種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甌聚茶香爽齒開”和“茶散茶甘留舌本”等讚譽建茶的高貴品質。

  鄭燮:茶詩茶聯 反映人生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在他的詩文書畫中,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鄭板橋創作的伴侶,"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紙窗,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板橋善對聯,多有名句流傳: 楚尾吳興,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白菜青鹽粯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鄭板橋喜歡將茶飲與書畫並論,飲茶的境界和書畫創作的境界往往十分契合。

  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君不可一日無茶”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對品茶鑑水尤為嗜好,在位期間,曾六次南巡,寫下許多詠茶詩篇,為歷代群下之最。他善於品水,有一特製銀鬥,用以量取全國名泉的輕重來評定優劣。相傳乾隆85歲禪位,一位老臣不無惋惜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無茶",可見他嗜茶之深。乾隆年高退位後,對茶更是鍾愛,他在北海鏡清齋內專設"焙茶塢",用以品鑑茶水。他飲茶養身,享年88歲,是歷代帝王中的高壽者。

  曹雪芹:對茶一往情深

  曹雪芹***1715-1763***,是文學鉅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名霑,字夢阮,雪芹是其號,祖籍遼陽,先世原為漢族,後來成為滿州正白旗"包衣"人。他在百科全書式的《紅樓夢》中,對茶的各方面都有相當精彩的論述。在《紅樓夢》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類別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嚐茶、藥用茶等。《紅樓夢》中出現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兒茶,福建的"鳳隨",湖南的君山銀針等等。這些反映出清代貢茶在上層社會的使用的廣泛性。

  茶在曹雪芹《紅樓夢》中的表現,處處顯得濃重的人情味,哪怕在人生訣別的時刻,茶的形象還是那麼的鮮明。晴雯即將在去世之日,她向寶玉索茶喝:"阿彌陀佛,你來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這半日,叫半個人也叫不著",寶玉將茶遞給晴雯,只見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氣都灌了下去。當八十三歲的賈母即將壽終正寢時,睜著眼要茶喝,而堅決不喝人蔘湯,當喝了茶後,竟坐了起來。茶,在此時此刻,對臨終之人是個最大的安慰。由此也可見曹雪芹對茶的一往情深。

  茶文化名人的故事

  乾隆與茶 乾隆皇帝嗜茶成癖,朝野人士皆知。當他85高壽時,向御前一位老中醫透露了隱退之意,老中醫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聽後哈哈大笑,風趣地說:“君不可一日無茶。”乾隆是中國帝王中長壽者之一。他高壽的原因很多,其中經常飲茶是一個重要因素。乾隆不僅飲茶成癖,且嚐遍神州名茶,尋遍各地名泉。有一次,朝中一位大臣呈獻一份名茶,乾隆嘗後,覺得此茶非同尋常,其味甘醇爽滑,具有特殊的濃郁蘭花之天然香氣,他便問誰知該茶產於何地。一位大臣奏上:“此茶發現於福建安溪南巖觀音石下,其色褐綠,身重似鐵,氣香形美賽觀音。”乾隆據此賜其茶名曰“南巖鐵觀音。”

  乾隆飲茶用水也十分考究。他遍嘗北京各處的井水和泉水後,最後選中北京西郊玉泉山的泉水,賜名為“天下第一泉”。乾隆遊江南時,隨從專門用車拉著玉泉水供乾隆沏茶飲用。可是途經濟南時,無意間品嚐到趵突泉水,覺得其甘冽勝過玉泉水,就把帶來的玉泉水倒掉,全部換為趵突泉水,並親筆題“激湍”兩字勒石於泉邊。

  孫中山以茶代酒 孫中山先生一向倡導“以茶代酒”,他生前多次到杭州,登六和塔,嘗虎跑泉,掬泉品茗,留下千古名言:“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他十分關心興旺祖國茶葉,為此,他頗有興趣地寫道:“譬如就飲料一項說,中國人發明茶葉,至今為世界之一大需要,文明各國皆爭用之……”

  魯迅飲茶著迷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喜歡飲茶,而且還頗有研究,曾是昔日廣州陶居、陸園、北園、妙奇香等茶樓的座上客。他品茗還有獨特功夫,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種清福,首先必須有功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感覺。”

  老舍視喝茶為藝術 著名作家老舍生前曾多次說過:“喝茶本是一門藝術。本來中國人是喝茶的祖先,可現在在喝茶藝術方面,日本人卻走在我們的前面了。”老舍對祖國茶藝術之落後不無遺憾。


還:

1.與茶文化有關的名人介紹

2.茶文化有關的名人

3.茶道春秋的歷史名人

4.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

5.古代名人與茶文化的關係

6.中國茶文化歷史

7.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西方茶文化與中國茶文化的不同之處
額頭有抬頭紋怎麼辦
相關知識
中國茶文化歷史名人的介紹
中國茶文化叢書紀茗的介紹
中國茶文化傳播聯盟的介紹
中國茶文化歷史論文
中國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
中國茶文化歷史和傳播
中國茶道歷史名詞的介紹
中華茶文化歷史
中國茶文化叢書說泉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