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成長有哪些成功的故事
作為家長應該怎麼正確的教育成長孩子呢?一起來看看以下文章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成長的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成長的故事
近幾天,都市“搬磚男孩”事件持續發酵。作者作為一個媒體人,用道聽途說作為依據,在沒有調查接觸走在新教育之路上的家庭的情況下,亂下結論,誤導讀者,極其不負責任,沒有職業道德,很可能會害一大批人。我們作為走在新教育之路上的家庭,看著孩子的巨大改變,必須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把自己家庭經歷的事實講出來。希望有助於大家看清真相,做出自己的正確判斷。
1全班最後一名的噩夢
2012年,我放下一切事務,回老家一邊帶孩子上學,一邊潛心修行做大禮拜。孩子剛上學的時候,不會寫字,不知道老師佈置什麼作業。在班上總是被嘲笑,被同學們罵是“憨子”,全班80個學生,兒子是最後一名。各位家長嘗過天天被老師叫到教室,跟小朋友們一起上課,呼來喝去是什麼滋味嗎?每天佈置大量作業,連中午也不放過!不讓孩子午休呢!兒子非常鬱悶,幾次告訴我想把學校給炸了!我也很痛苦:我要聽老師安排的逼孩子,孩子休息不夠,情緒不好;不聽老師的,孩子作業完不成,天天挨批,天天找家長麻煩!咋辦呢?後來我惱火了告訴老師,孩子做不做作業都行,不要管了!老師生氣的瞪著我,覺得這個家長不負責任,不可理喻!
2和新教育結緣
正在我為此事苦惱的時候,在網上接觸到“今日學堂”的部落格,真是太幸運了!我一連好幾天,不是很懂,但是覺得講的很有道理,又看,如獲至寶,果斷關注。並且嘗試用裡面的一些方法來處理問題,效果很好。2013年去湖北武漢參加了由武漢大學辯論隊跟今日學堂學生的辯論賽,從現場觀眾隨機找的評委。武漢大學是一流的大學,又是很專業的辯論隊,隊員們身經百戰;而今日學堂的幾個小孩,平均年齡還不到12歲,不是一個級別的嘛,怎麼可能贏過大哥哥大姐姐們呢?我們在場下為小孩子們捏了一把冷汗!誰知這些小不點的孩子們,思維清晰,觀點明確,證據充分,反駁有力,硬是擊敗了武漢大學辯論隊,大獲全勝!如果是您自己的孩子這麼厲害,大家喜歡嗎?
3踐行新教育,愉快地走在通往夢想的路上
回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帶離學校。孩子聽說不用上學了,高興的跳起來,把我親了又親!老師很高興擺脫一個累贅,讓我們去教育局備個案,半天就搞定了。然後我就按照“今日學堂”部落格上免費公開的方法帶兒子,安排學習計劃。兒子非常開心的學習玩耍,我們又看到了孩子陽光燦爛的臉!
陪著兒子自由自在的過了幾年,讓他享受到了童年該有的樂趣。今年二月,孩子考上了“今日學堂”舉辦的二期英語突破班。四個月之後又見到兒子,變化的簡直不可思議!一口流利的英語!在深圳的交流會上,有一個老外在臺上用英語向他們提問,下面一千多人,他很自然的用英語回答,一點也不怯場!我帶個朋友用英語跟他交談,他也能對答如流!搞得我那個朋友現在一心想把孩子送到新教育學堂!而且因為天天練武,身體靈活,強壯有力。言行舉止文明禮貌,用紳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且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成為一名新教育老師,傳播中國文化,為中國人贏得尊嚴。
兒子11歲就有了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熱愛學習,熱愛運動。這樣的孩子我還用擔心他以後嗎?我真的非常非常的滿意了!如果當初我不去想辦法,如果我沒看到“今日學堂”的免費部落格,並付諸實踐,而像別的家長一樣,配合老師去逼自己的孩子學習,我不知道孩子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子,他比較敏感,八成已經成了抑鬱症患者!
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相信旁觀者的胡言亂語,因為那是不用負責任的。只有家長自己才會對自己的孩子一輩子的幸福負責。只有自己親自去了解,去踐行,得出自己的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教育孩子成長的建議
1.以前誇孩子說“家教好”,現在誇孩子是“成績好”
以前人們誇一個孩子,經常說“家教好”,現在這個評價用得越來越少了。家長們說得更多的是孩子“奧數拿過冠軍”、“外語課程口語是多少等級”。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社會人格的成功標準,卻漸漸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歡“家教”這個詞,因為它是一種耳濡目染,是一種長期的人格養成。對中國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個人的學習要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入則孝,出則悌”,就是講家庭教育;第二階段是“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說的是社會教育;第三階段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說你前兩個階段都完成了的話,就可以去學習文獻知識了。我們現在是反過來了,在學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後再去接受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們忽略掉了。
2.現在的孩子,遠離了“分享”這個詞
我們現在的孩子,遠離了“分享”這個詞。家裡的水果,都是爺爺奶奶剝好了、切成塊、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裡,說:“多吃兩塊,你還得練琴去呢!”從一人捧著一塊饅頭在陽光下玩耍,到現在的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邊,我們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進步有它的社會標準,但進步也有它的心靈標準。有時候我們只欣喜於得到的東西,卻忽略了付出的是什麼。今天,我們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識,但付出的代價卻往往是一個孩子快樂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不是花多少錢上個培訓班就能得到的,它是從孩童時期開始自然形成的一種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來說,我們童年的遊戲方式就有著天壤之別。我小時候是上世紀70年代,在北京的衚衕裡,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錢可以買一大把,然後我們一根一根地把它們套起來,連成一根皮筋,那時窮有窮的玩法。
現在,我們小區裡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滑板車、一副輪滑鞋,孩子們滑到面前,彼此打個招呼又散開了。他們擁有的空間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但是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個群體遊戲的環境。當所有的孩子都踩著滑板車在速度中獨往獨來時,他們就缺失對規則的協商和認同,怎麼懂得犧牲和謙讓?
3.讓家庭的“烙印”抗拒規範化的“流水線”
我們的觀念和行為往往很混亂。一方面我們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卻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們告訴孩子要尊重他人、服從規則,另一方面,在絕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獨尊;我們嘴上告訴孩子要艱苦樸素,但在行為方式上,還在給孩子買很多奢侈品,從而帶給他們從小就有一種“一切都來的很容易”的錯誤引導。
“言傳不如身教”。我的女兒也是獨生女,她兩歲時,她就知道姥姥有糖尿病,每頓飯前都要吃藥。所以她養成了習慣,每次吃飯前剛拿到筷子,她就說:“姥姥,吃藥!”她會明白她對姥姥是有責任的,有了責任會覺得很光榮。
今年春節我帶她去麗江玩,女兒第一次去養雞場撿雞蛋,感覺特別新鮮。兩隻雞蛋顛沛流離地跟著她回了家,被她送給了姥姥。那時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麼事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沒有牽掛。
家庭就是一個讓我們從小醞釀牽掛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家庭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教育。今天的我們常感到人越來越像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標準產品,越來越失去了屬於每個家庭的烙印。“烙印”這個詞的英文是“brand”,它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品牌”。企業要有品牌,其實人也需要有品牌。人的品牌不是指你擁有幾億資產,拿到了多麼高的學位,或是有多麼顯赫的地位,而是我們帶著什麼樣的家族烙印融入社會,我們用一種什麼樣的個人印記去對抗過於規範化的“流水線”。
教育孩子成長的名言
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1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1.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2.教育孩子的勵志小故事
3.教育孩子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4.教育孩子的簡短勵志故事
5.十個教育孩子的勵志故事
教育孩子成長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