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的飼養環境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每個動物的都有自己的生存環境,那麼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鵝育雛期是指從出殼到4周齡內的飼養階段,此時飼養環境調控是雛鵝飼養管理的工作重點,直接影響到雛鵝的生長髮育、成活率和生產效能。籽鵝屬小型鵝品種,雛鵝個體較小,對環境適應力較弱,前期生長髮育緩慢。因此,針對籽鵝育雛期的生理特點,進行科學的飼養環境調控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溫度。雛鵝對溫度的反應非常敏感,高溫或低溫對雛鵝生長都不利。溫度高,雛鵝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感冒;溫度低,易受涼,導致消化不良或擠壓死亡,所以育雛階段要有專人看護,及時調整育雛溫度。因籽鵝屬小型鵝種,對低溫和溫度驟變的適應能力很弱。所以,育雛初期要求溫度較高,脫溫速度要求較慢。

  適宜的育雛環境溫度是促進雛鵝生長髮育和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條件,是雛鵝本身在此飼養階段感受的舒適溫度,而不是經驗得出的溫度參考值。因此,實際飼養必須在育雛舍多安放溫度計,經常觀測環境溫度。通過雛鵝具體的行為表現及健康情況來判斷育雛的溫度是否合適。具體判斷方法是:當溫度適宜時,雛鵝均勻分佈,呼吸平和、安靜,食慾、採食正常,吃飽後很快安靜睡眠,糞便、生長髮育均正常。雖然雛鵝仍有喜歡趴臥在一起休息的習性,但沒有集堆、相互擠壓的現象。

  育雛生產中,還需靈活掌握一些規律,夜間、陰天溫度可高些,中午、晴天可低些;小群可高些,大群可低些;弱雛可高些,強雛可適當低些等。21日齡以後,當雛鵝的禦寒能力增強、舍內外溫度基本相同時,則可逐漸脫溫。

  相對溼度。生產中,要求育雛舍內溼度適宜。如溼度過高,病原微生物容易生存、繁殖,導致墊料出現黴菌,雛鵝易發白痢、球蟲病、麴黴菌病和大腸桿菌病等多種疾病;溼度過低,舍內乾燥,會加快雛鵝體內水分散失,絨毛髮脆,腳趾乾癟,且雛鵝易患呼吸道疾病等。

  2周齡內雛鵝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髮育快,且需要溫度高,易脫水。所以相對溼度應為60%~70%。3周齡~4周齡內雛鵝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活動力強,溼度過大會阻礙雛鵝體熱散發,因此,相對溼度宜在65%左右。

  控制舍內溼度的方法有很多,可採取以下4種方法:一是在通風換氣窗上裝上布簾,既起到通風換氣的作用,又達到吸溼保溫的效果;二是食宿分開,避免雛鵝把飲水器中的水打翻,造成墊草潮溼;三是勤換墊草,勤清糞汙,隨時保持育雛室乾燥;四是可以使用生石灰吸潮。

  籽鵝雛鵝應按體質強弱和體重大小分群飼養,並隨日齡增長逐漸減少飼養密度。通常1日齡~5日齡為20只~25只/平方米,6日齡~10日齡為15只~20只/平方米,11日齡~15日齡為10只~15只/平方米,16日齡~21日齡為7只~10只/平方米,21日齡後密度逐漸下降。

  合理光照。日光照射可以增加雛鵝體溫、食慾,利於消化,加快新陳代謝,增強維生素D的吸收,促進鈣磷代謝,促進骨骼生長,增強機體抗病力。如光照強且時間長,雛鵝得不到適當休息,易發啄癖。初生雛鵝視力較弱,若光線暗淡則不利於其飲水和採食,晚上應採用人工光照來彌補自然光的不足,確保鵝群能在適當強度的光線下進行運動、飲食、飲水,以提高雛鵝生產發育速度。

  鵝的生活習性

  這些成員外形和習性各異:有些食植物,有些則食魚;有些只能飄浮在水面上,有些則擅長潛水;有些是飛行能力最強的鳥類之一,有些則不善於飛行。有幾種天鵝如疣鼻天鵝和大天鵝是體型最大的遊禽,也是體型最大的飛禽之一。疣鼻天鵝也是最優雅的鳥類,常見於歐洲的公園中,但是中國不太常見。駱賓王曾做詩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年少時候的駱所做,足以見其才氣.

  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世界各地均有飼養。鵝頭大,喙扁闊,前額有肉瘤。脖子很長,身體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腳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強。生長快,壽命較其他家禽長。體重4~15kg。孵化期一個月。棲息於池塘等水域附近。善於游泳。主要品種有獅頭鵝、太湖鵝等。

  鵝與天鵝的區別:天鵝是雁形目鴨科雁亞科中最大的水禽,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

鵝的飼養密度
鵝的飼養管理技術
相關知識
鵝的飼養環境
寵物巴西龜的飼養環境
布丁倉鼠的飼養環境是什麼
三湖慈鯛的飼養環境及具體方法
寵物龜的飼養環境是什麼
怎麼養陸龜陸龜的飼養環境
怎麼養陸龜陸龜的飼養環境
蘇卡達陸龜的飼養環境
寵物龜黃耳飼養環境_寵物黃耳龜的飼養技巧
觀賞龜對飼養環境的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