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漢家寨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漢家寨》是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至於要如何對這篇課文編寫好教案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粵教版

  學習目標:

  1、品味語言,體會意境,深入理解“堅守精神”。

  2、學習作者獨特的表現手法。

  3、學習散文詩一般的語言。

  學習重點:

  1、掌握作者的個性化語言及寫作特點。

  2、把握文中流露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學習課時:1課時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一、研讀課文,完成《漢家寨》預習題。

  1、學習第一部分

  ⑴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作者從“天山大阪”到“漢家寨”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請你仔細閱讀這個部分,並概括這個部分所描寫的自然環境的特點。

  ⑵找出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現自然景觀特點的詞語或句子,分析它們的表達作用。

  ⑶找出這部分表現作者主觀感受的語句,聯絡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2、學習第二部分

  ⑴本文第三部分寫作者走進漢家寨的所見所思,請你說說這個部分寫了那幾個人物,他們各有什麼特點?作者看到他們之後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⑵作者主要用了什麼方法來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⑶請你結合上下文說說“絕地”“堅守”的含義?

  ⑷聯絡第一部分,說說第一部分所寫的自然環境和這個部分有什麼關係?

  3、學習第三部分

  ⑴請你概括這一篇文章的主題思想。

  ⑵這篇作品表達的是一種“堅守”的信念。作者要“堅守”的是什麼?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這種堅守有什麼價值?它與“發展”的觀念會不會產生矛盾衝突?

  ⑶學了本文之後,你的思想是否受到某種觸動,請你聯絡現實具體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二、 利用網際網路查詢有關“漢家寨”歷史、地理的資料,進一步瞭解漢家寨。

  課堂教學:

  一、匯入新課

  從《道士塔》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敦煌藝術瑰寶留給世人的歷史反思以及她帶給我們的深厚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心靈震撼。今天,讓我們再次把目光投向另一種亙古而新奇的“藝術”——大自然和人類歷史的完美結合。讓我們一起走進漢家寨——一個幾乎被人類文明遺忘的、有著最古老的人類精神的家園。

  二、整體感知

  1、課題、作者簡介***出示投影***

  張承志,青年作家、學者,1948年生於北京,原籍山東濟南。華附中畢業到內蒙古烏珠穆沁旗插隊4年。1978年開始筆耕。現為自由的職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曾獲第一屆全國短篇小說獎,第二、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及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現為已出版著作30餘種,代表作有:小說集《張承志集》、《清潔的精神》、詩集《神雲的詩篇》、文集《張承志作品集》以及《心靈史》。流傳較廣的有中篇小說《黑駿馬》、《春天》、《北方的河》和長篇小說《金牧場》。

  2、疏通生字詞。***投影***

  褶***zhé***皺 曝***pù***晒 腳踝***huái***暈眩***yùn******xuán*** 俯瞰***kàn*** 咀嚼***jǔ******jué***

  白熾***chì***

  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佇立:長時間地站立。

  薈集:聚集。

  崢嶸:高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疊。

  俯瞰:俯視,從高處往下看。決絕:非常堅決。

  3 、學生閱讀全文,談談對本文的總體感受。

  ① 語言特點:骨健瘦硬,氣概充盈,體態闊大。 ② 環境描寫:客觀冷靜,描寫細膩,寓情於景。

  三、瞭解漢家寨,美讀《漢家寨》。

  1、介紹“漢家寨”歷史、地理***藉助PPT簡報***。

  2、有表情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意境。

  3、教師小結:《漢家寨》用蒼涼而又飽含情感的筆調勾勒出一幅漢家寨人在粗獷、荒涼、孤獨無援的“絕地”中頑強“堅守”的畫卷,展示了人類強大的生存毅力,那就是“堅守”。推而廣之,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要發展,也需要這樣的堅守精神。因此學習本文,能使我們對“思想”“精神”這些概念有了更為具體感性的認識,從內心深處生長人性的高貴。

  四、賞析第一部分:堅守的背景。

  1、概括“堅守”的背景。

  ⑴有表情朗讀第一部分,概括“堅守”背景的特點。

  提示:堅守的背景----天山南麓的戈壁:空曠寧靜,死寂無邊,焦土遍地,悲涼恐怖

  2、賞析寫景的語言。要求從這個部分中找出各自最欣賞的寫景句子,說說它們好在哪裡。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邊讀邊品。

  3、分組討論。

  文中寫道:“一旦你被它收容,有生殘年便再也無法離開它了。”這句話中“收容”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旦被收容過,在有生殘年再也無法離開它”?

  提示:“收容”的本義是有關的組織、機構收留處在困難中的人並加以照顧。聯絡上下文來看,作者在這裡寫自己被永恆的“山野之靜”所“收容”,意思是說自己被四野的寧靜包裹著,完全融入到周圍的寧靜之中,這種一路單騎行進於三百里空山絕谷的感受給作者的震撼是刻骨銘心的,因此他在有生之年在意無法忘記。

  五、賞析第二部分:堅守的人物

  1、有朗讀第二部分,概括漢家寨一老一小兩個人物的特點。

  提示:

  老漢----飽經風霜,木訥遲鈍,不回答來客的提問。

  小女孩----穿著破紅棉襖,天真、好奇。

  作者主要通過外貌、神態、動作描寫刻畫了兩個都穿著漢人服飾,始終無語,幾乎是兩個靜態的漢家寨人物形象。正是這樣的人,在環境極為惡劣,條件非常艱苦的漢家寨堅守著,這種頑強的“堅守”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靈。全班朗讀第29、30、33段,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動與震撼。

  2、分組討論,解答疑惑。

  ①文中作者走進漢家寨的時候,看見三道巨大的戈壁灘覺得三個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它們到底暗示了什麼呢?

  組織學生討論,教師提示:三道巨大的戈壁灘指向的“三個方向”實際上暗示了人生選擇的不確定性。

  ②漢家寨只是幾間破泥屋,它坐落在x疆吐魯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鐵灰色的礫石戈壁正中。無植被的枯山像鐵渣堆一樣,在三個方向匯指著它——三道裸山之間,是三條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鋪向三個可怕的遠方。因此,地圖上又標著另一個地名叫三岔口;這個地點在以後我的生涯中總是被我反覆回憶,咀嚼吟味,我總是無法忘記它。彷彿它是我人生的答案。在這裡,作者“人生的答案”是什麼呢?

  組織學生討論,教師提示:漢家寨人在如此困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堅守,他們肯定也面臨了人生的“三岔口”與選擇,但他們選擇了堅守。這種信念、行為給作者極深的觸動,使他意識到自己在面對不能確定的人生選擇和形形色色的誘惑時應該像漢家寨人一樣選擇堅守。

  ③作者反覆寫那位穿紅色破棉襖的小女孩,這是為什麼,小女孩又是代表什麼?

  組織學生討論,教師提示:漢家寨人堅守生存的理想、信念、行為給現代文明中的人以強烈的震撼和鼓舞,作者用紅色給文章營造悲涼深沉氛圍營造一點亮色,使全文格調慷慨悲壯但不至於傷感。

  3、教師小結***強調第一部分的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關係***:前者為後者提出的“堅守”主題作鋪墊,前面的環境空曠死寂、悲涼無助,後面寫到的人在這樣環境中的“堅守”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六、賞析第三部分:堅守的意念

  1、師生一起朗讀第33、35段,進一步體會作者自身的精神提升: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有堅守的意念。

  2、分組討論,解答疑惑。

  ③老人和小女孩在堅守什麼? 老人和小女孩的堅守,與作者張承志內心深處的堅守有何不同與相同?

  組織學生討論,教師提示:

  “堅守著什麼”――“倔強地回憶著漢家寨” “仔細想著每一個細節”

  老人和小女孩在堅守祖先留給後人的家園,堅守漢家寨傳統的生活方式,在艱苦卓絕的異域堅守著生存下去。千百年來的生命存活之謎作者無法揣測,只是隱隱地感到了人的堅守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漢家寨,支撐著我們的民族,支撐著人類生生不息的繁衍。

  作者的堅守:做一個“思想自由”的作家,用自己的筆為底層民眾寫作,思考怎樣活得美和戰勝汙髒。正如張承志在《一冊山河》的編後記中所說:“只追求———新意的真知,美好的文章,只求在滔滔的洪水中,做一塊思想自由的石頭。”

  ②這篇作品表達的是一種“堅守”的信念。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這種堅守有什麼價值?它與“發展”的觀念會不會產生矛盾衝突?

  組織學生討論,教師提示:當今的時代,一方面是經濟高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人們信心百倍地奔向現代化;同時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又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些人崇尚拜金主義,有的人拼命追求物質享受,有的人理想主義失落,淪為“迷惘的一代”,有的人媚權媚俗,有的人一心豔羨西方,心中自輕自薄。因此,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中,的確需要一種在物慾橫流中堅守清貧,在庸俗氾濫中堅守高潔,在寂寞孤獨中堅守理想,在“全盤西化”中堅守民族精神的人文主義精神。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作者提倡的“堅守”在今天仍然有著積極意義,它與“發展”的觀念並不矛盾,而是當今高速發展的時代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品質。

  3、教師小結。

  本文的主旨是倡揚一種堅守的精神,但全文沒有空洞的說教和深奧的道理,而是通過沉鬱凝重的筆調,以荒涼寂靜的環境渲染,以奇特的想象的和具體形象的描寫來表達主題。

  通過對漢家寨荒涼、死寂的環境的描寫,我們深深地領略了漢家寨人所具有的堅守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們歷經千年而依然固守在這片土地上,也正是這種精神哺育了我們的民族,乃至於整個人類。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堅守”,那就繼續吧,它將使我們更具有生命的價值。

  七、寫作特點

  1、獨具特色的語言。

  沉鬱、凝重的語言給文章帶來了一股蒼涼之氣,作者用了一連串奇異的比喻來描繪對於天山腳下獨特地貌的新奇感受,如:“風蝕的痕跡像刀割過一樣清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傷的一塊面板”;“無植被的枯山像鐵渣堆一樣”;“三道裸山之間,是三條巨流般的黑戈壁”;“漢家寨,如一枚被人丟棄的棋子,如一粒生鏽的彈丸”;“三個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等等。

  2、變幻交錯的時空結構。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一書的首句首創了一種特殊的時空結構:“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伍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運用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倒敘手法,容納了未來、過去、現在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隱匿在“現在”的敘事角度。

  本文有兩處運用了這種結構方式。第8自然段:“這個地點在以後我的生涯中總是被我反覆回憶,咀嚼吟味,我總是無法忘記它。”第2自然段:“無論後來我走到哪裡,……四顧無援。”第28自然段:“好多年以後,我總覺得那便是我女兒的眼睛。”

  3、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

  從漢家寨的存在,從漢家寨人千年來的生存狀態,作者“隱隱感到了人的堅守”,並由這種堅守進而開始了民族文化的深層反思:那就是,堅守精神與漢家寨、與漢民族天衣無縫的契合,與民族精神的水乳交融。

  4、寓情於景的表達方式。

  作者從漸行漸近漢家寨到零距離接觸漢家寨,一路走來,滿眼看到的是大地從繁盛到荒僻,寫的是荒涼的景,抒的是寂寥的情;再到漸行漸遠地離開漢家寨,卻再也無法忘記漢家寨。永別了漢家寨悲涼嚴峻的風景,卻深味了漢家寨人堅守的精神。自始至終作者都將筆力凝聚於漢家寨的描寫,而感情的抒發是寓於其中的,是潤物細無聲的表達。

  八、佈置作業。

  假設多年以後那位穿紅花棉襖的小姑娘因某種原因走出這塊絕境,而後又回到漢家寨,請設想一下她離開的原因、在外界的經歷、為什麼又回去?回去之後的生活有什麼變化?描述時注意潤色你的語言。

  《漢家寨》

  1、匯入:漢家寨風光圖片瀏覽***幻燈***

  2、幻燈出示學習目標:

  3、感知文字:朗讀課文,談談你對漢家寨的印象,用下面的句子來表述:張承志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漢家寨?

  學生朗讀後交流答案:荒涼、茫然、孤立、迷一樣***教師板書***

  4、品讀文字一:讀景:找出文中景物描寫最精彩的句子,並品味其深刻意蘊

  教師引導重點品讀第三段

  5、品讀文字二:讀人:分析人物形象,體悟人物形象豐富的心靈世界

  問題***1***文章寫了兩個人物,分別有怎樣的特點

  ***2***為什麼老人不回答作者的提問?如果回答,老人應該怎麼說?

  ***3***作者為什麼選擇這兩個人物?

  ***4***寫景很複雜,但人物描寫很少,原因是的什麼?***小組討論***

  6、品讀文字三:讀旨:漢家寨之旅,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發生了什麼變化?它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教師幻燈補充作家自述

  7、討論探究:在今天這樣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漢家寨人的這種“堅守”還有沒有必要,為什麼?

  8、拓展創新:設想多年以後那位穿紅花棉襖的小姑娘因某種原因走出這塊絕境,而後又回到漢家寨,請設想一下她離開的原因,在外界的經歷以及為什麼又回去,回去之後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9、結語:對聯“寂寞漢家寨執著堅守,荒蕪英雄路以筆為旗”

  ***板書***

  漢家寨

  張承志

  景物 堅 人物

  荒涼 老人

  封閉 小孩

  貧困 守 作者

的人

1.高二上冊語文長安晚秋教學設計

2.高二上冊語文屈原列傳教案

3.高二上冊語文長江三峽教案

4.高二上冊語文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5.高二上冊語文北京的春節教案

6.古詩《長安晚秋》閱讀題的答案

高二語文老人與海教案
2017年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教你輕鬆填報高考志願
相關知識
高二語文漢家寨教案
高二語文上學期教學總結
高二語文的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蘇教版高二語文試卷及答案
初二語文複習課教案
高一語文古詩詞教案
第二學期聯考高二語文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試卷含答案
初二語文愛蓮說教案
高中語文陳情表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