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什麼意思
臨近小年的時候,家家都要放鞭炮貼對聯來慶賀小年。那麼什麼是小年?呢?下面小編分享了小年的來歷以及小年的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的意思解釋
小年,從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種解釋。一是指農曆臘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二是指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第三種解釋是指果樹結果少,竹木生長慢的年份。 作為節日來講,由於地域風俗的差異,小年在全國各地賦予的含義和習俗也是不同的,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江浙滬一帶很多地區稱正月初五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小年,也有地方稱冬至為小年。
小年的由來
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於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由於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家每戶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
小年的習俗是什麼
祭灶的風俗,由來已久。灶君,在夏朝就已成為民間尊崇的大神。四書之一的《論語》記錄了孔夫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對話。先秦時,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古代祭禮之一。祭祀時,立屍以代死者受祭。屍由臣下或死者晚輩充任。“迎屍”指迎接象徵死者神靈而受祭的人***等等。
為何灶王爺在民間那麼受重視?
以至於祭灶成為迎接新春第一祭?那就要先從灶王爺的出身來歷講起了。灶神,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王菩薩等。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尊其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上天賞罰。祭灶儀式很簡單,在灶王爺神像前供上麥芽糖制的糖瓜或關東糖,意在讓灶王爺把嘴粘住,以免他到玉皇大帝那裡去亂說亂奏。
還要燒些紙錢,意為送灶王爺上天路上用的盤纏。另外要給灶王的坐騎準備一桶水和一些草料,供他餵馬之用。祭祀時念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七日後,也就是除夕,家家再燃香燭,擺上供品,把新買來的灶神像貼在灶上神龕裡,上面寫著“保佑”二字,兩邊貼對聯,有的寫“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有的寫“油鹽深似海,米麵積如山”。這就是把送走的“灶神”又請回來了,俗稱“迎灶”。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七天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
老百姓從小年舉行完祭灶,便進入了迎接新年的倒計時,緊鑼密鼓地為過個紅火的春節做著各種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為了除舊迎新,送灶前後,各家各戶都要打掃衛生。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的傳統。室外屋內,房前屋後,要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為何要在小年前後掃塵呢?一來“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二來因為有“臘月不掃塵,來年招瘟神”的說法。另外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
在小年這天,人們還習慣吃灶糖,所謂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碎,必須用菜刀劈開才能吃,質料很重很細。
北方小年夜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