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該如何正確的滋補養生
秋季養生是很常見的事情,秋天的季節非常乾燥,身體很容易出現疾病的現象,那麼秋季要怎麼滋補養生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秋季正確滋補養生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正確滋補養生的方法
吃得潤一點
“出伏”之後,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侯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與其同時秋老虎還在發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潤”一點!
冬瓜、蘿蔔、藕、洋蔥、海帶、蘑菇、木耳、芹菜、香蕉、蘋果。這10種食物除了滋陰潤燥,還有穩定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比如芹菜、洋蔥就是天生的降壓菜!香蕉、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鉀離子,也可以對抗身體中的鈉離子,起到降壓的作用!不妨把這個選單轉給家裡做飯人,讓全家都吃的健康一些!
揉得勤一點
早晚溫差大會造成壓差不穩,如果這時勤按揉頭頸部,可以防止血壓突增。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凱介紹,當你血壓升高的時候,你只要去點揉或者是按壓風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鐘之間的範圍,你的血壓就會有下降的趨勢。
喝得多一點
這個時候穩定血壓除了按揉穴位外,還可以多喝點“藥茶”。今天給大家介紹3款藥茶,可以說是理氣潤燥、平穩血壓的神器!
3款降壓的藥茶:
1.荷葉茶降壓降脂
荷葉味苦,性平,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之功。而現代藥理研究表面荷葉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的功效。
2.黑茶擴張血管
出伏後多喝一點黑茶可以擴張血管、將血壓、降血脂等,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銀夏茶清火潤燥
銀夏茶是有金銀花和夏枯草組成,取金銀花9克、夏枯草30克沸水沖泡半小時,帶溫涼後可當茶水飲用。
睡得早一點
出伏以後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這是因為經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特別是老年朋友。
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另外,出伏後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引發心血管疾病。
專家介紹,晚上11點到凌晨2、3點,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錯過這個時間段,睡眠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點半就應該上床睡覺了,特別是凌晨1點到3點一定要入睡,否則對身體會有比較大的損傷。
穿得暖一點
雖然我們常說“春捂秋凍”,但對於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長袖“薄衣”。這樣溫差對於身體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小的多!
不過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護好脖子、後背、腳部,這些都是血管最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
秋季滋補養生的誤區
無病亂補
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過量服用魚肝油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以及血中膽固醇增多,誘發心血管疾病。同時,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虛實不分
中醫認為,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陽、氣、血之分,對症服用才能有所補益,否則,適得其反,有害身體。
進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滋補佳品,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食品不易消化吸收,若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人常常是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又往往是導致心腦血管病及癌症等常見病、多發病的因素。
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果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可以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以導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個人口味,專好某一種補品,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品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也有不同的需求。
越貴越補
凡進補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不要憑補品價格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廉為滋補原則。要防止以藥代食。重藥輕食不科學。
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味。如多吃芹菜可以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以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可以補脾胃。
重“進”輕“出”
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也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秋天吃什麼補身體
秋天,有利於調養生機,去舊更新,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因此,稍加滋補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秋季進補,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補脾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秋季容易出現口乾脣焦等“秋燥”症侯,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
冬天洗冷水澡的好處與壞處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