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英教育對比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我國英語教育以及教學模式的改革,通常會參照英國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教育教學模式,獲益頗多。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中英教育對比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關於中英職業教育對比的思考》

  [摘 要] 英國職業教育與我國職業教育一樣,也經歷了一個由不重視到重視的過程。學習與借鑑英國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消除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文憑差別;不斷創新職業教育證書制度和辦學體制,設立職業教育的學位序列;改革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為職業教育正名並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

  [關鍵詞] 中國 ;英國;職業教育;文憑差別;辦學體制;管理體制

  一、 問題 的提出

  筆者於2006年春赴英國劍橋進行了訪問,期間對英國的教育***包括職業教育***有一定了解,英國 發展 職業教育的經驗對於我國的職業教育有很多可以借鑑的經驗。

  英國是世界最早的工業化國家,也是現代教育的發源地。英國的普通教育曾經引領世界,英國的職業教育比起普通教育發展較遲。在歐盟等發達國家中,英國的職業教育比較法、德等國也有一定距離。英國自上世紀80 年代以來,政府才開始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採取了包括推行職業技術教育試點、建立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英國的職業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進入20世紀90年代,英國政府又陸續釋出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與培訓》政府教育白皮書以及“國家教育和培訓目標”等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有關法規,把加強職業教育與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以期振興英國的 經濟 。我國的職業教育是在上世紀末學習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是德國、加拿大***的成功經驗而興辦起來的,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政府重視,並制定了一系列的 法律 法規。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更多地表現在數量與規模上,而質量與特色則沒有跟上來。我們認為,對於職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應該更多地向德國、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學習;而在制度與政策上的國家與政府作為,我們應該更多地學習英國。

  二、英國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啟示

  1.消除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文憑差別

  為了有效地增加青少年受教育年限,提升教育水準,2001年英國教育與技能部提出了14―19歲教育階段的概念。他們認為,14―19歲是人生觀及知識、技能形成的關鍵時期。2001年1月24日時任教育與就業大臣的大衛・布魯凱特***David Blunkett ***在經濟協會年會上發表講話時指出:隨著就業性質和經濟行為的變化,擁有靈活的技能和技術的勞動者必須能夠保持相應的變化,這對於經濟的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同年6月教育與就業部頒佈的《國家技能綱要》,進一步強調了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後來的教育大臣埃斯特爾・莫里斯***Estelle Morris***和現任教育大臣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都堅持了同樣的觀點。2002年4月,教育與技能部發布《14―19歲,更多機會、更高水準》諮詢報告,提出了延長義務教育時間,推進職業教育,提高 社會 勞動力素質的具體方案,職業教育被擺在14―19歲教育階段的重要位置。一是在國家課程中增加職業類課程的比重。繼續在必修課中保留 科學 和技術兩個科目,在其他學科中滲透技術和技能教育,增加職業指導內容。二是建立職業和普通教育的混合 考試 機制。鼓勵學生在14―16歲階段選擇職業方向。這個階段考試,既可選普通學術科目,也可選職業類科目,由學生按興趣自由選擇。2005年,設立8個職業教育考試科目。三是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公民責權、職業性方面的學習以及廣泛的課外活動,例如 藝術 、 音樂 和 體育 。四是打破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界限。在正式表述中,義務教育階段的GCSE證書和高中階段的文憑***A levels***不再冠以職業的或學術的。如工程機械與數學、藝術和設計等有同等地位。

  我國於1996年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八屆人大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國務院在2005年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又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會議和《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任務。具體是:到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佔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間,為社會輸送2 500多萬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1 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進一步發展,每年培訓城鄉勞動者上億人次,使我國勞動者的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在國家目標的巨集觀指導下,各地也相應制定了地方發展目標。以湖南為例,該省《關於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職業教育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年招生達到35萬人,在校生達到100萬人左右;高等職業教育年招生達到20萬人左右,在校生達到60萬人左右;年培訓 農村 勞動力500萬人次,年培訓在職職工200萬人次,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0萬人次。湖南省教育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提出了重點打造的“八項舉措”,其中一項談到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並舉,到2010年,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含中專***的在校生人數應該大體相當。但職業教育的實際又是如何呢?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近年來普通高中得到發展,而職業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的規模卻在萎縮。1998年,全省中等職業教育招生26.72萬人,佔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58.29%,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為54.12萬人,佔整個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52.86%。1999年,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比上年下降2萬多人,2000年比1998年減少約1萬人。2000年11月,湖南省對岳陽、常德、懷化3個市的農村職業教育進行了實地調查,農村職業學校招生佔高中階段招生份額,已從1997年的49.07%下降到2000年的40.15%。2001年,全省中職學校招生數佔高中階段招生總數的37.64%,2002年進一步下跌至35.65%。至於辦學條件與辦學經費,職業學校離要求更是相差甚遠。2000年,湖南省對11所農村中職學校調查,生均專業教學裝置為1 369元,與正常標準相差254元。農村中等職業學校中,本科以上學歷僅佔專任教師的42%,比農村普通高中學校低19個百分點[1]。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社會的重普教而輕職教,如果政府能從證書上取消二者的差別,統一學歷,也就從根本上消除了對職業教育的歧視。

  2.不斷創新職業教育證書制度和辦學體制,設立職業教育的學位序列

  中等教育上連升學和就業,下接初等教育,具有升學準備和就業準備功能。如何實現這雙重功能,歷來是個棘手的問題。從建立文法中學和技術中學的雙軌制,到推行兼顧升學與就業的綜合中學,再到實施中學後就業培訓計劃,英國人從未放棄對中等教育功能實現路徑的探索。證書制度的變革是其中重要一環。1994年德林報告***Dearing Report***提出,學生在義務教育結束後應有三條出路:直接就業者參加國家職業資格***NVQ***考試;學術升學導向者參加高階普通教育證書考試***A Level***;職業升學導向者參加普通國家職業資格***GMVQ***考試。根據英國政府1991年5月《21世紀的教育和訓練》白皮書規定,這三類證書在國家資格框架內相互融通。其中1992年專為16―19歲青年設定的GNVQ最有特色。它介於普通教育證書與國家職業資格之間,採用單元課程與單元學分累積制的方式,使學術課程與職業課程通過中介性課程過渡成為可能,構建了普教與職業課程一體化的技術平臺。GNVQ一經實施就得到中等學校的廣泛歡迎。1992―1999年有189 000名學生註冊,涉及2 000所學校。2002年6月,66 000多人蔘加了中級GNVQ課程的學習,參加初級GNVQ課程學習的人數達到14 500餘人。2003年5月,英國課程與資格委員會宣佈,將於2006年8月逐步以職業課程普通教育證書***GCSEs in vocational subject***取代中初級GNVQ。這個變化很值得注意,它標誌著英國人又在審視GNVQ實施中的新問題,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證書制度,力求從根本上解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通、與勞動就業的結合問題,最終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等值。

  我國的職業教育仍然定位在專科層次和職業培訓、減輕政府的就業壓力上。教育部長賙濟明確指出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職業教育的這種定位,形式過於單一,而且不設學位,沒有形成序列。這種短期的教育培訓形式在客觀上必定受到就業形勢的 影響 而變化不定,對市場的依附性太強,缺乏教育主體的主動性和科學性。職業教育自身沒有高等教育,獨立設定的職業技術學院名義上為高等教育,其辦學條件無論是裝置、師資、資金投入等都不能與普通高校同日而語,其生源質量也是最差的。職業教育“先天”就不足,後天又缺乏營養,只是一時應急之舉,權宜之計,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生自滅。職業教育既然是與普通教育並重的一種教育形式,為什麼不能設立職業教育的本科、 研究 生教育,並授予自己的學士、碩士、博士呢?說到底我國現行的職業教育政策,還只是緩解政府就業壓力的一種策略。

  3.改革 職業 教育 的 管理體制,為職業教育正名並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

  體制不順,是制約職業教育 發展 的一大頑症。對這個在許多國家都沒有解決好的 問題 ,英國人率先提出了大膽的解決方案。近30年來,英國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機關幾經變化。1991年由教育 科學 部更名為教育部;1995年教育部與就業部合併,更名為教育與就業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兩部合併從巨集觀管理層面上解決了教育與就業之間的矛盾。此前英國與許多國家一樣,教育部和就業部在職業教育的管理上職能相互交叉、相互制約,彼此有著很多矛盾。英國於1986年成立了由就業部領導的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負責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政府明文規定,職業資格與普通教育文憑互通。這無疑侵犯了教育部的利益。後來發生了兩部對培訓和資格證書及其授予權的爭奪戰。兩部合併後,1997年原教育部所屬的學校課程及評估委員會與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合並,爭奪戰也由此而告終。此舉不僅得到了本國 工商界和學術界的贊同,而且也為世界各國解決教育與就業的管理提供了借鑑。同時,兩部合併為長期分離的學術和職業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為職業教育成為與普通教育等值的教育提供了可能,是職業教育 歷史 上一個重要的篇章。2001年6月大選結束後,教育與就業部又更名為教育與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新的中央教育行政機構將提高全體勞動力技能水平作為政策核心,突出了對技術教育的重視。新機構成立兩年多來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說明了這一點。

  我國的職業教育在管理體制上,高等職業院校並沒有歸入高教部門,而是單設了職成司、職成處,把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放在一起。成人教育在上世紀80年代曾盛極一時,在上世紀末,基本上煙消雲散了。現在的職業教育如果不引起國家與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很可能要重蹈成人教育的覆轍。過去,設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要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審批,現在下放到省市,國家連審批都不管了。審批權下放到地方後,高職院校的數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地方政府對這種很難顯示自己政績的職教工程是隻批不管,更不願意出錢,掛完牌就萬事大吉了。

  由於沒有列入教育部門專管,在 社會 上職業教育也很難得到認可。港商與愛國人士對教育的捐獻,普通高校、普通中學甚至希望小學都能得到,唯獨職業院校從來沒有得過一分錢。從 理論 上說,職業教育關係到國家千千萬萬的第一線技術人才的培養與造就,它的回報率是最高的,也是最需要大力投入的,只有先進的裝置、先進的實驗實訓條件、最好的師資才能培訓最優秀的人才,但實際情況卻是職業技術院校的實驗實訓條件遠遠不如先進 企業 的生產裝置。這就好比一個發展 中國 家培養的學生到一個發達國家去就業,能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嗎?一些地方政府寧願花錢修建一些使用幾天,閒置一世的樓臺場館***如一次性使用的 體育 賽事場所***也不願給當地的高職院校出資。

  4.發展教育事業的自身訴求與教育產業的雙重動力

  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美國哈佛大學,排名第二的英國劍橋大學***上海交大的2006年世界大學排名***都是私立大學。按照 經濟 規律 ,資本的投入是以贏利為目的的。據世界有關機構調查,全世界賺錢的行業中,教育培訓排在中上的位置。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投資收益率是12.3%,在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這一指標更是高達20%。在英國,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劍橋、牛津這樣的城市就是靠大學支撐的。每一箇中國學生自費到英國讀大學***預科兩年,大學三年***約花費100萬至200萬元人民幣。英美這樣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國際學生都要收取比本土學生高得多的高昂學費。留學生交納的不僅僅是高昂學費,還有生活費、住宿費及其他費用,帶動了第三產業。每一個留學生同時也給留學國家增加了一個就業機會。 目前 有超過60 000名的中國大陸學生在英國接受全日制教育,佔到所有歐盟國家中國留學生總數的60%。2006年赴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簽證發放數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加了21%,達到20 640份。英國的海外留學生中,中國學生佔到將近15%,絕大多數是自費留學。除了學歷教育外,英政府還大力興辦專為非 英語 國家幼兒提供全日制教育的寄宿學校,以及與之相銜接適合各年齡段的各類學校。據英官方 統計,僅英語教學這一產業每年即可為國家積匯10億英鎊。英國還在全球設立英語水平等級 考試 與培訓,如英國 文化委員會設立的雅思考試和劍橋大學設立的劍橋商務英語考試。這兩種考試也形成了一個產業。2006年,140 000名中國學生參加了雅思考試。中國加入WTO後,教育作為一種跨國服務行業,已經向世界開放。目前,82所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約佔全部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的一半***正致力於在中國開展教育交流活動。英國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兩所中外合作高等院校,它們分別是寧波諾丁漢大學和西交利物浦大學。

  發展職業教育事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自身訴求。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經濟上的窮國。我國有13億人口,近10億 農村 人口正在走向城市成為農民工。如何把這樣一個 影響 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舒爾茨早在20世紀60年代明確指出,人力資本的收益高於物質資本。發展職業教育對提高國民的 科技 素質,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留住本國教育資本同時吸引外國資金。我國鄰近的東南亞大多是發展中國家,如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等國家,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 學習 的榜樣。同時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開發與利用我國文化資源也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興辦教育,招收國際學生無疑是一條傳播中華文明與提高教育收益的雙贏之路。但時至今日,獨立設定的高職院校還沒有招收過一個國外學生,招生市場眼睛向內搶生源而不能到國外去爭取一席之地根本原因是政府政策的制約。

  實際上,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職業教育與培訓都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有資料顯示:中國培訓教育市場的潛在規模達3 000億元,並保持著迅猛的發展速度。IT培訓、英語培訓和少兒教育已成為目前培訓教育業的三大支柱。2005年整個IT教育和培訓服務市場銷售額達到41.49億元,並仍然保持著年增長率30%以上的發展勢頭。當前中國英語培訓市場的市場總值大約是150億元,預計到2010年,我國英語培訓的市場總值將會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在未來五六年中,我國嬰幼兒教育市場消費額將達到上千億的規模[2]。2006年9月7日,新東方在美國成功上市,成為我國首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企業。這也說明職業教育不僅僅是投入,也有產出。但必須投入在先,產出滯後。

  [ 參考 文獻 ]

  [1] 張作功.湖南農村職成教育發展的若干 經驗與設想[J].職業技術教育,2004,***22***:25-26.

  [2] 2006年中國教育與培訓業 研究 諮詢 報告[EB/OL]..

淺述中英教育差異論文
關於中職學校安全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中英教育對比論文
淺談中學教育管理論文
中韓教育對比論文
中美教育對比論文
淺述中英教育差異論文
中外教育對比論文
中外教育對比論文
中日教育對比論文範文
中日小學教育對比論文
中西家庭教育對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