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下寓言兩則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兩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急於求成。懂得做事要從實際出發、不能生搬硬套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揠苗助長》。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其中一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急於求成。

  教學重點、難點:

  1、讀通全文,瞭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

  2、知道課文中寓言所蘊涵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今天,我們要學講一則寓言故事,我們不僅要學會,還要會講。什麼是寓言呢?師解釋寓言:寓言是用虛構、簡短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託”的意思。

  2.***出示投影***注意寓言的“寓”***大螢幕演示“寓”字的寫法***

  3.引導: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板書:揠苗助長***

  二、探索新知

  ***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然後完成填空題。

  宋國有個農夫,因為巴望禾苗 ,就把禾苗 ,結果禾苗 。***學生完成填空***

  同學們,你能根據上面的一段話,說說《揠苗助長》中“揠”是什麼意思嗎?那麼《揠苗助長》是什麼意思呢?

  三、細讀課文,領悟寓意。

  1.課文寫的是誰?幹什麼?結果怎樣?

  ***課文寫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為了使田裡的禾苗長高些,長快些,他就一棵一棵往高裡拔,結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2.這個種田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你是從那些詞語中看出來的?

  ***這個種田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快些,於是天天去看。由於心情急,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於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想辦法。從“巴望”、“焦急”兩詞語可以看出。***

  3.這個種田人使用的辦法好不好呀?為什麼?

  ***這個人使用的辦法不好。他不但累得筋疲力盡、氣喘吁吁,而且禾苗都被枯死了。最終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結果,如果用一個成語來概括的話,就叫作“欲速則不達”。理解:過於性急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4.好心、費力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小組討論、彙報。

  ***禾苗只能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慢慢地、一點一點地生長。如果把禾苗往高裡拔,它的根就離開了哺育它的土壤,它就失去了水份與營養,就如同嬰兒離開了母乳一樣無法生存下去。***

  5.這個人的問題出在哪兒了呢?

  ***他不明白禾苗的生長不能靠人去拔高,而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人們希望它長得快些,只能採取合理施肥、澆水,適時鋤草,滅蟲等辦法。如果硬要把禾苗拔高,損傷了它的根或者切斷了它的養份來源,禾苗怎能不枯死呢?這是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種田人違背了這個規律,想借助外力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落得個好心辦壞事的結果。***

  四、小結

  1.歸納、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循規律,不能違背規律,急於求成的道理。

  2.讓學生聯絡實際,談體會。

  ***1***你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做過違背規律,急於求成的事情?

  ***2***小組討論,班上交流。

  3.指導朗讀課文,引導背誦。

  4.學習生字:

  5.描紅

  板書:

  揠苗助長

  拔高禾苗→禾苗枯死

  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個生字和1 個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讀《鷸蚌相爭》。

  3.瞭解課文內容, 能講述這個成語故事, 知道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退讓。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講述這個成語故事。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內容, 知道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退讓。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 同學們, 讓我們一起看一段動畫片。*** 課件出示《鵲蚌相爭》的動畫片, 學生觀看。***

  2. 學生思考: 這段動畫你知道了什麼? 有什麼問題? 還想知道些什麼?

  3.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學習生字。

  1. 自由輕讀課文, 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標畫出課文中的生字, 自學生字。

  2. 出示字卡, 指名認讀。組詞。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學生評價。

  三、精讀課文。

  1. 讀讀課文。

  要求:***1*** 自己讀一讀這個故事, 認為有意思的地方畫上“一”, 不理解的詞句旁畫個“?”。

  ***2*** 學生彙報。

  ***3*** 故事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4*** 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②請同學們默讀這一自然段, 想想這一個自然段講的是關於誰的故事?這一段有很多表示動作的詞語,你能把它們找出來並配上相應的動作嗎?

  ③學生彙報。

  ④老師指導朗讀。

  2.學生自主學習2-4自然段。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①請同學們找出寫鷸和蚌爭論的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讀, 並評一評同桌讀得怎麼樣? 練一練爭取讓自己讀得更好。

  ②自己讀讀第2-4自然段, 想想還有什麼不理解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 同桌討論討論, 還是弄不懂就作個記號,待會兒提出來, 大家解決。*** 理解:毫不示弱、相持、喜笑顏開等。***

  ③學生彙報。

  3.齊讀第2-4 自然段。

  4.試試看, 自己能繪聲繪色地把《鵲蚌相爭》講給大家昕嗎?

  四、拓展延伸, 聯絡實際。

  1. 自由讀讀全文, 讀了這個故事, 你知道了些什麼?

  2. 聯絡生活實際說說, 在生活中你見過類似鵲蚌相爭的事情嗎?

  蘇教版三下寓言兩則教學反思

  本課是兩則寓言《亡羊補牢》《南轅北轍》。針對我班學生實際情況,學生對這兩則寓言故事都很熟悉。大多數學生能說出寓言故事的寓意。課前本人也鼓勵學生自查工具書,理解文中詞句的關鍵字意與詞意,這也是本課的關鍵教學,其次也要注意朗讀訓練,理解朗讀角色,角色性朗讀,在讀中悟寓意。

  學完本課,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與其說是教學還不如說是學生自已完成的,效果還不錯,主要體現在學生的習作實踐中。寓言故事都是通過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這對三年級學生不是難點,他們已經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完全能讀懂一個寓言故事。加上寓言故事趣味性強,能引起兒童的興趣,這是文字本身的特點。本人在本文中卻是注重了人物的語言訓練。語言是人物心理,品質、性情的直觀再現,幾句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往往對突出人物特點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南轅北轍》一文中就用了四次對話揭示了故事內容以及去楚國的人不聽勸告,執意而行的性格特點。那麼如何描寫人物的語言呢?在這個環節,我將習作與閱讀同步了,出示了習作訓練“——的媽媽”。效果還不錯,學生的寫作題材較為豐富“嘮叨的媽媽”“倔強的媽媽”“漂亮的媽媽”“自私的媽媽”等。在學生習作中能準確使用提示語與內容部分的標點“引號、冒號“。有孩子寫”媽媽的嘮叨“時就選擇了媽媽平時說得最多的話來寫,如”走在路上別東張西望,要靠右邊走”吃飯時“你正在長身體,多吃點不要挑食,多吃蔬菜,多吃水果。”“今天天氣有點涼,快去加件外套,把釦子扣好”等。這些現象都是符合生活實際的,也符合兒童口語的,這樣既能再現了媽媽的嘮叨,又突出了媽媽對孩子的關愛。

  具體選了學生習作,根據學生習作講評要領,引出語文知識點,從閱讀中悟出寫作方法。***學生習作略***。從學生習作中能體現一種習作中的美——標點。比起平時在標點上規範多了,而且人物語言也符合人物身分,不能誇大其詞,不能胡亂編造,否則文章就失去了真實性,就沒意義。然後在寫一事件中,也許人物語言描寫較多,特別是對話,這得圍繞文章的中心,精選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語言來寫,無關緊要的可以不寫,從而做到乾淨利落,精練緊湊。

  從而也點撥了寓言的表現手法。從表現手法來看,寓言更多地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的方法和手段,說古論今,以小言大,借物喻人,引導學生在感知寓言的藝術形象的基礎上,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類比聯想,列舉一些與故事相類似的生活例項,然後歸納和概括其中的道理,從而理解寓意。

  這個環節本花了時間作了一些最基本的修辭常識的運用點撥。寫寓言時怎樣運用多種表現手法,鼓勵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比如,誇張,它首先注意的是誇張的適用主體。尤其是廣告中最需要是一定的藝術性,而要體現藝術性就得適當地誇張。有一則化妝品的廣告“今年二十,明年十八“這顯然是有誇張成分的,但並失真,因此使用了化妝品,給人的感覺年輕是可能的。如果說成是“今年二十,明年十一”這就有些違背藝術的真實性。同樣寫寓言,童話等使用誇張也有其特定的效應與要求。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誇張不是吹牛皮,不能無目的地亂誇張,也就是要適度。還要合理。

  魯迅在《漫談“漫畫”》中曾說過“燕山雪花大如席”無疑這是誇張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著一點誠實在裡面,給人感覺燕山原來這麼冷。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是笑話了,因此誇張不能隨意,不能不顧事實的現實基礎。違背了現實就是“誇而不當”。比如“稻粒賽玉米,黃豆像地瓜,花生像山芋,山芋趕南瓜”“樹皮變棉花”等這都是“誇而不當”同時誇張也也要適合人們的心理需求和習慣。如“他的鞋子像只船”這是符合人們的口語習慣的。如果說他的鞋子太大,只得用箱子當鞋穿,這就不符合漢語的習慣了。當然在誇張中感情色彩也很重要,也就是說,誇張要有新意,要給人以新的感覺。這作為語文老師還是可以提示學生了解一定的修辭運用,修辭在語文中是很重要的,“沒有修辭的文章不算文章。”這是葉老先生說的。沒有修辭的奠基也算不上文學藝術。

  或許本人的教學導向根本就是違背小學生年段目標與需求。但本人認為我的學生知道的東西還是不少的。雖說是在年級學生,但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習作中知道怎樣去組織文字或修辭,引用等寫作方法。

  總之,在本人的教學中每篇例文我都會去研究此文在此的作用與用途,以及作者的意願,其實每篇課文都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導師,作為語文老師,只要去認真研究語文,總會發現自己該教給學生什麼,教會學生什麼,學生該學些什麼,又該去完善些什麼……


蘇教版說勤奮教案
蘇教版三下習作六教案
相關知識
蘇教版三下寓言兩則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九課寓言兩則教學建議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蘇教版寓言兩則教案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十七課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鄂教版三下晏子使楚教案及反思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本第九課寓言兩則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九課寓言兩則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