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媽媽在教育孩子上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媽媽們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媽媽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你!
媽媽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一、教育孩子辯證看待事物 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陽,那麼他看到的也是太陽,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麼他看到的也是黑暗。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會,一定要有辯證的思維、科學的態度,不能追求完美無缺,不能求全責備。
二、培養自信心更重要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學習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為重要,許多時候,孩子學習不好,往往不是智力問題,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三、將自卑的孩子引向自信 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錯誤的教育方式及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較低造成的。當一個孩子被自卑心理所籠罩,其身心發展及交往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發揮時,他們往往就會開始墮落,甚至感到絕望。 因此,家長對孩子要多鼓勵少指責,讓孩子在實踐中品嚐到成功的快樂,並從成功中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本領的,自己並不比別人差。
09尊重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體現在身體上和智力上,也體現在心理上。一棵小樹苗,只澆水施肥而不見陽光就難以長成參天的大樹。尊重對於孩子,就好比陽光對於小樹苗一樣。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無法長成父母期望中的參天大樹的。
四、幫助孩子超越自我
心的高度影響跳的高度,教育孩子時要培養他超越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設限的高度。只要他的意念不屈服,他就有可能突破障礙、恐懼,達到自己心的高度。
教育孩子的技巧
1、專心致志是一種智慧
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綜觀全域性,以巨集觀的眼光考慮大事,也能通曉利害的關鍵所在,胸懷寬廣,不囿於蠅頭小事。讓孩子專心致志地埋頭於手中的事,而不為無所緊要的事情所困擾、打斷,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豁達。
2、 教會孩子用事實說話
成見是阻礙人們形成正確認識的大敵。準確的判斷來源於對客觀事實的調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以證據和事實說話,客觀地、中肯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絕對不能心有成見。
3、瞭解孩子需求,不盲目追求虛名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教育孩子時要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知道他到底需要什麼,然後再給予。千萬不要盲目追求虛名,看到別人給孩子什麼就給自己的孩子什麼,很可能那並不是他所需要的。
4、挖掘孩子的天分
當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時,要讓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某一方面很出色。而事實上,每一個人,至少有七種基本的智力方面的技能,如:數學邏輯、語言、音樂、空間、身體動覺以及兩種型別的個人理解力。
即我們理解別人以及處理自己的夢想、恐懼和煩惱的能力。或許孩子不喜歡寫作,卻可能在設計上很有天賦或者有能言善辯的口才。
5、善待孩子的自尊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看得過於弱小,因為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是弱小的。在成人的心中他們或許只是孩子,力量微不足道,但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和成人無所區別。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強。
古代賢母成功的事例
1:孟母
孟母是戰國孟子之母,位居“四大賢母”之首。她的兒子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僅次於孔子的儒學大家,被譽為“亞聖”。孟母之所以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兒子,全在於她對子女的悉心教育。她最被廣為傳頌的事蹟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早年喪夫,卻志不改嫁,一個人含辛茹苦養育孟子。
剛開始她和孟子住在丈夫的陵墓附近,以便於每天可以去祭拜丈夫。只是在這種地方住久了,年幼的孟子竟學起了出殯人士的哭喪胡鬧。孟母覺得這樣的居住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便把家搬到了集市。可是把家搬到集市後,孟子卻學著小販商人們做起了吆喝買賣。孟母不希望自己兒子將來成為市井小人,所以又把家搬到了學校附近。
從此後,孟子就跟著學校裡的士子,學起了“好好讀書,天天向上”。孟母之所以三遷,是因為她深諳一個道理:“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孟母還有“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她教育孟子,學業若半途而廢,就如織到一半的布匹,是不能為人所用的。
同樣,人若在年少時不好好讀書,長大了便只能做些苦命的勞役,是沒有出息的。從此孟子發奮讀書,終成為一代曠世學儒。
2:陶母
陶母是東晉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將,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樹。而當時陶母“截髮筵賓”、“封壇退鮓”的教子故事也廣為流傳。陶侃幼為孤子,家境貧寒。陶母也是早年喪夫,她含辛茹苦,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
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兒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有一次,同郡孝廉***即舉人***範逵訪賢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時天寒地凍,馬無飼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鋪上的稻草蓆,剁碎餵馬;由於家中貧寒,無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鄰人,換錢購買酒菜。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所以頭髮是不可以輕易剪的。陶母如此舉動,足見她待客之誠心。所以範逵大為感動,遂舉薦陶侃由縣吏拜授郎中,從此後,陶侃走上了發達的仕途。這就是“截髮筵賓”的典故。
陶母還有一個廣為傳頌的故事是“封壇退鮓”。陶侃曾在浙江海陽做縣吏,監管漁業,常有下屬送東西給他。有一次,一位下屬送了一罈魚鮓***醃魚***給陶侃,孝順的陶侃馬上念及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便囑託鄉人帶給母親。誰知母親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罈魚鮓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鮓和回信,大為震動,更愧疚萬分。他下定決心,一生遵循母親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官。
後人讚譽:“世之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則國何患無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惡有不理哉?”
古代賢母成功的事例篇6:田母拒金
戰國時期,田稷任齊國宰相,兢兢業業,辦事公正。一次,他的屬吏送給他百兩黃金,幾番推辭,最後礙於情面還是收下了。將它拿回去原封不動的獻給了母親。田母面露怒容說:“你為相三年,俸祿從沒有這麼多,難道是掠取民財、收受賄賂得來的?”
田稷低下了頭,以實情相告,田母嚴肅的說:“我聽說士人嚴於修己、潔身自愛,不取苟得之物;坦蕩磊落,不做詐偽之事。不義之事不存於心,不仁之財不入於家。你肩負著國家的重任,就應處處做出表率。而你卻接受下屬的賄賂,這是上欺瞞國君,下有負於百姓,實在讓我痛心啊!速將金子退回,請朝廷發落吧!”
田稷聽了母親的話,羞愧萬分,先將百金如數退還,又立即到朝廷坦承過錯,請求罷相。齊宣王聽後,對田母的道德風範稱讚不已,他對群臣說:“有賢母必有良臣!相母之賢如此,何愁我齊國吏治不清。赦免相國無罪。”並詔令天下學習田母廉潔清正、教子有方的高尚品德。田稷更加嚴以自律,後來成為齊國一代賢相。
1.家長教育心得範文3篇
2.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3.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想3篇
4.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範文
5.教育孩子讀書心得體會3篇
媽媽教育孩子有哪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