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懲罰的七個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懲罰孩子不一定要身體上的懲罰,有時候需要一些懲罰的小技巧,就可以高效的教育孩子。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代替懲罰的七個教育孩子的技巧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代替懲罰的七個教育孩子的技巧
1、轉移注意力。把孩子對“問題”行為的注意力轉移到幫助家長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適合:不太嚴重或者偶然性的問題。
案例:孩子在超市裡隨意拿貨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長***:“你再亂拿,看你爸爸來了,怎麼收拾你!”
正例***家長***:“寶貝,你來幫我挑三個最紅的蘋果吧!”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讓孩子瞭解問題本身的影響。
適合:行為的後果比較嚴重,需要及時予以糾正、明確態度的問題。
案例:孩子在超市裡跑來跑去。
反例***家長***:“你太魯莽了,晚上不許看電視!”
正例***家長***:“我不喜歡你這樣!小孩在過道亂跑會干擾別人購物!”
3、表明你的期望。對於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並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適合:問題影響不大,屬於主觀上非故意的行為。
案例:孩子把從家裡帶出去的玩具弄丟了。
反例:“你怎麼又把玩具弄丟了,以後不許你帶玩具出去了!”
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讓它和你一起回家!”
4、提供選擇。提供給孩子合理的,且我們能接受的選擇,給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強迫感。
適合:行為相對頑固,但有可替代的選擇的問題;也可以用於引導孩子開始某種行動的建議。
案例1:孩子在超市裡跑來跑去。
反例***家長***:“你再亂跑,我就不帶你回家了!”
正例***家長***:“琪琪,別跑!給你個選擇,你要麼好好走,要麼坐在購物車裡,你來決定。”
案例2:孩子在看電視不願意洗澡。
反例***家長***:“趕緊洗澡,你再不過來,我就關電視了!”
正例***家長***:“你是願意現在洗澡,一會兒媽媽可以講兩個故事給你聽,但是如果現在看電視,洗澡後就沒時間講故事了。你來選吧!”
5、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適合:由於無知而導致的失誤,需要補充孩子相關常識的事件。
案例:孩子用水彩筆畫畫時,把沒蓋筆帽的筆放在沙發上,染了一大片顏色。
反例***家長***:“你看看你乾的好事,以後別用水彩筆了!”
正例***家長***:“看沙發都花了,以後用完筆就把筆帽蓋起來,放在桌上!”
6、採取行動。對於反覆建議多次的問題仍然沒有改正,可以採取適當的行動。
適合:相對嚴重的原則性問題,特別是“屢教不改”的問題,需表明正確的原則。
案例: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反覆玩弄桌上的物品。
反例***家長***:“你再不專心吃飯,就乾脆別吃飯了!”
正例***家長***:“寶貝,專心吃飯!”,數次勸說未果,可以把桌上附近的東西拿遠,說:“吃飯時候應該專心,吃完飯你可以隨便玩這些東西。”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適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觀意識的行為,即“明知故犯”的行為,需要承擔因此引起的後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車。
反例***家長***:“別在上面玩,都是油!聽見沒!是不是要我沒收才行!”
正例***家長***:“桌子上還有很多吃飯灑的湯和油,把小汽車都弄髒了,你要負責把它們洗乾淨!”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1、發生衝突時,不要把精力用於彼此的對抗,或者擔心誰輸誰贏。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尋找一種方法,讓我們的個人需求都得到尊重。
2、在氣頭上時,暫時不要開始“解決問題”,當自己足夠冷靜時再開始。再科學的語言技巧,如果是叉腰瞪眼下說的,都是不會有效果的。
3、挑選建議時,不要評價“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記錄每個想法,讓想法得到尊重。
4、當一個計劃執行一段時間後,貫徹不下去,可以選擇回到老路,也可以選擇再做計劃。
5、如果孩子不願意坐下來商量解決問題,可以用便條方式表達我們的想法:***適合相對較大的孩子***。
“親愛的,我想聽一聽關於……的問題,你是怎麼想的?你是不是覺得……,我覺得……,請告訴我你有什麼解決方法,我們都能接受。愛你的爸爸”
懲罰原本是以讓孩子改正問題為目的,卻常常最終成為我們發洩自己情緒的藉口,我們痛快了,可是孩子卻受傷了。
對於懲罰的認識
1、懲罰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敵意、仇恨、抗拒、罪惡感、沒有價值感、自憐。
2、孩子在懲罰中會把精力分散到如何報復家長上面,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不利於孩子發自內心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3、懲罰作為一種行為是會被孩子效仿的,“以強欺弱”會成為他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懲罰,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內疚感,他們認為“懲罰”可以抵消他們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複自己的錯誤。
5、孩子應該經歷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而不是受罰。讓他感到,在一個相互關心的親子關係中,是沒有懲罰的。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