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規學習心得4篇
《父母規》在語法格式上與《弟子規》《三字經》相似,《父母規》教家長如何在伴隨孩子成長中發現和糾正自己的問題,如何通過孩子來修行家長。下面是帶來的《父母規》學習心得,歡迎檢視。
《父母規》學習心得範文一:
看完《父母規》,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孩子的很多成長點滴不禁浮上心頭,結合自身,特將感悟總結如下:
一、與孩子成為夥伴
在與孩子玩的方面,我家孩兒他爹還是值得我去學習的。父親好像更容易和兒子打成一片,能徹底放下身段和他一起瘋、一起跑、一起跳。雖然陪伴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但是能感覺到兒子非常快樂。與孩子交流,我們的行為就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去對待他。有些老人經常孩子放學回家就問,今天在學校發生什麼事啦?誰打你啦?手上的傷是怎麼弄得?……硬生生的問孩子什麼也不說,怎麼問也問不出來。殊不知,與孩子溝通也需要有技巧。要選定一定的時間、場合、情境,在他完全放鬆的時候,他就會慢慢解開話匣子。我經常會在晚上和他說說枕邊話。或者出去玩兒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選擇性的問一些簡單的。如果問“今天吃的什麼”他一定不會說話,盤問的語氣,很快就會結束這個對話。而換一種方式簡單一點“今天在幼兒園吃的香蕉還是蘋果?”他就會說“蘋果”,“香蕉英語是什麼來?”“芭娜娜”“今天LZH去上學啦嗎?”“去啦,瑤瑤也去啦,睿睿也去啦”“小巖媽媽在不在?”“小巖媽媽走了。和老李買好吃的去了”……這樣慢慢地,他能和我走一路,說一路。
他說的每一句話,我都會“傾聽”,而不是邊“聽”邊“忙”。如果是在做家務,或者是在廚房裡,只要他叫我,我一定會放下手頭的活,去認真聽他說。在生活中,碰到問題需要我們像朋友一樣耐心,一起商量,相互尊重。如果我們錯了,真誠的像對待朋友一樣,說聲“對不起”;孩子錯了,像對待朋友一樣私下裡批評,在公共場合給孩子留面子,而不要急於維護自己的“面子”。相信孩子們在某些方面比我們懂。放下架子,與他做朋友,他才更樂意聽你講話,你所講的話,他才不會左耳進、右耳出。所以與孩子成為夥伴,不僅能融入他的世界,增長親子間的情感,而且能使孩子變得自信,更好地引導教育他們。
二、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身為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因為在孩子的生長環境中接觸最多、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尤其是我家兒子,最愛模仿爸爸,爸爸就是他的偶像。***不過女兒心中的爸爸,更是高大無比的。可見爸爸是有多重要!***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機,每天都拍下父母的形象。雖然我經常提醒自己給他做一個好的榜樣,但是也無意中傳遞給他很多負面的情緒。看,還總說讓孩子別滿地打滾,隨意哭鬧,要讓孩子控制情緒,別說孩子了,我們大人都做不到。我自己脾氣急,總是催他快點幹這、快點幹那。到他在等我出門的時候也學會了催我“媽媽快點!”呵呵。孩子的性格表現是家長的一面鏡子,自己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難以管教等很大程度上是受我們家長言傳身教影響的結果。而往往作為家長,卻很難以去認識反思和改正自身的錯誤,只會一味責怪和要求孩子,讓孩子成為了受大人錯誤引導的“替罪羊”。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人生路上,寶貝兒,我願意與你一同成長!
《父母規》學習心得範文二:
讀完《父母規》令我耳目一新,好多內容與我產生共鳴,更有些內容讓我感到一種能量,一份責任,一份使命。
一個家庭孩子所有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父母問題的對映。《父母規》中講:“銅為鏡,正衣冠,子為鏡,照已過”。《父母規》教家長如何在伴隨孩子成長中發現和糾正自己的問題,如何通過孩子來修行家長。在日常家庭中,我常常有來自於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也會因為孩子的一些小問題覺得孩子不體諒自己而使情緒爆發,仔細分析,其實這個過程是自己在釋放自己的壓力,情緒發洩了,問題也沒解決,又無形中將壓力傳遞給了孩子,孩子是無辜的。孩子的問題正是自己的修行不夠,修養不夠,發洩情緒是家長無知、無力、無能的表現。尤其是當孩子犯了錯誤,發洩情緒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的常見方式,這樣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造成不利影響,孩子今後遇到問題也會情緒失控,轉嫁出去影響自己、影響家庭、影響學校。
我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微妙,當今社會更加突顯。父母和孩子雖然每天一起生活,每天說話,每天見面,但是心靈的距離卻離得很遠,如同陌生人。
這是由於我們父母總認為孩子是思想不健康,情感不豐富,我們父母以孩子聽話、不聽話作為判斷好與壞的標準。由於父母的這種認識,父母要求孩子聽自己話,服從自己的意志,而不是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順應孩子的靈性;如孩子不聽話就非打即罵,作為父母我們要認真分析思考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從根源上找問題,那麼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會比較融洽。
另外父母跟子女關係好壞與父母與子女的個性也有一定關係,但不是關係不好的理由,完全可以通過合理有效的方法解決,只是我們作父母的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有些家長認為,一旦子女跟父母的關係不好,或父母跟子女之間發生矛盾,自然而然的就認為是孩子的錯,其實這是陳舊觀念在作怪,即:不管孩子跟父母鬧矛盾的原因是什麼,從一開始就認定是孩子的錯誤,所以孩子永遠處於弱勢。由此產生,無論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父母就都是對的。這是過分又荒謬,這些思想卻真切的存在於我們的家庭教育和生活中。
《父母規》的初淺研讀,使我覺醒,教育孩子的同時是在教育我自己,指責、埋怨孩子其實是指責埋怨自己;孩子表現不夠好,說明父母表現也不好;孩子的人生精彩與否也是由父母決定的。從《父母規》學習中,我開始做出改變,我嘗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耐心與孩子溝通,我發現孩子也在發生改變。孩子一點點的變化,真的讓我好欣慰。想讓孩子改變,首先要讓自己改變。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改變自己的能量級別。成功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達到的。
《父母規》學習心得範文三:
說到愛孩子,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能夠說出一大堆愛的方式:給他好吃好穿的,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給他找最有前途的職業、、、、、、這些是目前我們國內的父母都在爭先恐後地努力的做著的,可是我們廣大的父母們,我們只是在忙著做這些了,我們沒有回過頭了思考下:這些我們父母以為的最好的愛,是孩子需要的嗎?是真的在愛孩子嗎?!
父母修,子女正,看到《父母規》這六個字的時候,我非常受觸動,我開始反思自己一路走來給與孩子的愛是什麼?我是真的給與了孩子需要的愛了嗎?
還依稀記得孕育兒子的時候,我按照書上的說的每個月應該吃什麼,我就吃什麼,聽胎教音樂,聽英語課文,看美好的圖畫、、、孩子出生了,更是按專家說的養育孩子、、、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帶著他到處去學習鋼琴、美術,圍棋、書法等等,因為這是我覺得的好東西,孩子就得學。我們一直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強加給孩子,從來沒想過,孩子喜歡不喜歡,他真的需要學習這些嗎?當我反思的時候,眼前出現了很多孩子到處去上課的情景、、、我們的家長們,該醒醒了,是時候了!我們把自己以為的好做為愛孩子的標準,強加給孩子太多的負荷了,是該問問孩子自己的需求的時候了。真正做到:和孩子做平等的溝通,而不是命令式的;尊重孩子的靈魂,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放手讓孩子選擇,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的正確的愛!
讓我們的父母們都能夠以孩子的喜好而決定他的人生,而不是父母覺得好;孩子都是高於父母的頻率的,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只要無條件支援他就可以了,真的不需要我們指手畫腳的了;我們可以在他身邊陪伴支援他的一切,就剛剛好;人生的智慧就是這樣產生的,在陪伴過程裡,我們父母得以提升。
感恩父母規,帶來的成長。父母修,子女正。父母好了,孩子自然好。身教重於言教。在此我也呼籲天下父母,讓我們修好自己的身口意吧,給予孩子他需要的愛,孩子就會如你所想,如你所願!
《父母規》學習心得範文四:
通過學習《父母規》,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父母是孩子的影子,今為父母,責任重大。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責任更加重大。
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大類,家庭教育擺在第一位,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又是父母的影子,所以父母一定要為孩子做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須自己先要做到。
比如;我要求孩子孝敬長輩,講文明,懂禮貌。我就從很細小的環節做起,每天早上起床向長輩、父母問好,晚上睡覺時和孩子相互說晚安;逢年過節給公公婆婆買禮物,平時注意從身體上、生活上關心老人,每逢他們的生日從不忘記給他們獻上一份孝心,所以我的兩個孩子從小就象我一樣孝敬爺爺奶奶,孝順我們。孩子從不吃獨食,不管吃什麼首先想到的是我們長輩。由於我們長幼互敬互愛,所以我們家庭和睦,令人羨慕。我深深感到父母的榜樣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為孩子是模仿天才,而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效仿物件,如《父母規》所說:言傳一,身教萬,父母的表率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啊!如果我們的社會人人都這樣孝字為先,互敬互愛,那不就家和萬事興、天下都太平了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不出問題的,父母的職責就是成為孩子的導師。陪伴、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和改正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錯誤,引導孩子茁壯成長。
孩子出問題了,一定是父母自己首先出了問題。我們看到有些孩子在青春叛逆期時,吸菸,喝酒,打架鬥毆,自殘,和父母對著幹;
幾乎每天都有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殺。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在家裡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愛,得不到尊重,感覺不到家中的溫暖和父母對他們的理解。一回到家中,他們聽到的是父母不停的嘮叨、指責、攀比、打罵,使恐慌,無助、壓抑充斥孩子內心,日積月累給孩子內心深處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我的老大是個女兒,16週歲了,前兩年正是青春叛逆期。她的同班同學譚某某和她一樣也處於叛逆階段。但由於她同學的父母在孩子的叛逆期沒能理解孩子,總是和孩子對著幹,發現孩子稍有一點不順眼的地方,就對她大發脾氣,甚至當眾指責,批評,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大大下降,慢慢變得沉默寡言,把自己封閉起來,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孤獨冷漠;而我的孩子同樣是處在叛逆期,由於我的因勢利導,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越變越優秀。
作為父母正確引導孩子順利地度過叛逆期,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發現問題不是去指責、批評,而是和她一起促膝談心,找出原因共同面對共同解決。只要發現她有進步就豎起大母指誇獎她、鼓勵她。叛逆期的孩子脾氣暴躁,做父母的要去理解包容她***他***們,等他們脾氣過後再去與他們溝通,千萬不能在孩子生氣發火的時候家長也大發雷霆。《父母規》說:“父母者,大人也”,所謂大人首先應能控情緒。讓孩子生活在幸福快樂的家庭,生活在讚美和鼓勵當中,讓孩子充滿自信是父母的職責和修為。我女兒16週歲就上了大學,和她同班的那個同學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足以說明孩子的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因為你是孩子的人生導師。
家庭不僅是生命的港灣、享受和快樂的場所,更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修道場。因為只有在親密的關係中我們才會暴露真實的自我,才會毫不客氣的相互指責、批評,也才能從中慢慢修練得越來越懂得包容,接納;而非家庭成員間就完全兩樣,相互間客套多,即使發現對方有問題也是拐彎抹角的說說而已。就拿一對夫妻來說,在談戀愛期間總是想千方百計討對方喜歡,說一些對方愛聽的話,刻意隱瞞自己的缺點與毛病。裝腔作勢的度過戀愛期。結婚成家後,缺點暴露,總覺得對方不如婚前好,很多夫妻婚後才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這就是家庭修道場的作用。夫妻間誠懇指出對方的問題,相互學習對方的優點,不斷取長補短,一家人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非常融洽,也有利於促進與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關係。
當今社會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私事,愛怎麼管就怎麼管,愛怎麼教就怎麼教,與別人無關係,認為父母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其實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的任務應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要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養成遵守規則、規矩的習慣。如吃飯時長輩不在席孩子不許先動筷,一定要長輩上桌後晚輩方可吃飯。還有按時起居、文明禮貌、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這些都已成為我門的家規。當然我們父母首先要帶頭做到。 我認為一個家庭中女人最重要。“女人好、好一窩、好三代。女人壞、壞一窩。一代無好妻、三代無好子、一代有好妻、三代有好子女”是千真萬確的。一個家庭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我身為兩個
孩子的母親,一定要把《父母規》作為座右銘,認真學習,修煉自我,成為孩子的好榜樣、老公的好妻子,公公婆婆的好兒媳。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願大家從《父母規》從中領悟為父母之道,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因為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齊、天下平。父母修好了就是子女、家庭及社會之福啊!
學前教育學習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