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及防護的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計算機病毒是現代資訊化社會的一種公害,是計算機犯罪的一種特殊形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計算機病毒及防護》

  摘 要 計算機自從誕生以來,每一代的計算機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生產力推動作用,讓我們從各種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在網路迅猛的發展下,層出不窮的病毒開始破環我們的計算機與網路。病毒已成為困擾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網路發展的重要問題。因此為了確保計算機能夠安全工作,研究計算機病毒防範的方式方法,我們應瞭解計算機病毒的入侵和防範方法以維護正常、安全的計算機使用和通訊環境。

  關鍵詞 計算機 計算機病毒 入侵 防範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對於“計算機病毒”這個概念,很多專家和學者也做過許多不盡相同的定義。我國頒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第二十八條中明確指出:“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資料,影響計算機使用,並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式程式碼。

  計算機病毒作為一種計算機程式,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病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對計算機的破壞作用與醫學上的“病毒”對生物體的破壞作用極其相似,它與生物醫學上的“病毒”同樣具有傳染性和破壞性,因此我們就將生物醫學上的“病毒”概念進行引申,從而產生了“計算機病毒”這個名詞。但計算機病毒和生物學上的病毒不同的是,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計算機知識,針對計算機軟、硬體所固有的脆弱性而編制的具有特殊功能***通常是攻擊計算機軟、硬體***的程式,也就是說它是一段程式。因此,從廣義上講,凡是能夠引起計算機故障,影響計算機正常執行的、破壞計算機資料的所有程式,統稱為“計算機病毒”。

  2計算機病毒的根源

  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技術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社會資訊化程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探究計算機病毒產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於版權保護這是最初計算機病毒產生的根本原因。在計算機發展初期,由於在法律上對於軟體版權保護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完善,因此,很多商業軟體被非法複製,軟體開發商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就在自己釋出的產品中加入了一些特別設計的程式,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使用者進行非法複製或傳播。但是隨著資訊產業的法制化,用於這種目的的病毒目前已不多見。

  ***2***顯示自己的計算機水平某些愛好計算機並對計算機技術精通的人士為了炫耀自己的高超技術和智慧,憑藉對軟硬體的深入瞭解,編制這些特殊的程式。他們的本意並不是想讓這些計算機病毒來對社會產生危害,但不幸的是,這些程式通過某些渠道傳播出去後,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3***產生於個別人的報復心理在所有的計算機病毒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出於報復等心理故意製造的計算機病毒。例如,美國一家計算機公司的一名程式設計師被辭退時,決定對公司進行報復,離開前向公司計算機系統中輸入了一個病毒程式,“埋伏”在公司計算機系統裡。結果這個病毒潛伏了5年多才發作,造成整個計算機系統的紊亂,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

  ***4***用於特殊目的此類計算機病毒通常都是某些組織***如用於軍事、政府、祕密研究專案等***或個人為達到特殊目的,對政府機構、單位的特殊系統進行暗中破壞、竊取機密檔案或資料。例如倍受網路界關注的中美之間的黑客大戰,很有一絲網路戰的味道。

  ***5***為了獲取利益如今已是木馬大行其道的時代,據統計木馬在病毒中已佔七成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以竊取使用者資訊、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如竊取使用者資料、網銀賬號密碼、網遊賬號密碼、QQ賬號密碼等。一旦這些資訊失竊,將給使用者帶來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如“熊貓燒香”、“網遊大盜”、“網銀竊賊”等。

  3計算機病毒的型別及特點

  計算機病毒是通過複製自身從而感染其它程式的指令程式碼或程式。當染毒檔案執行時,病毒也隨之執行並自我複製來感染其它程式。不過,良性病毒沒有惡意攻擊性性的程式碼,只佔用系統的資源,讓系統執行減慢。但是對大多數的惡性病毒卻是攜帶惡意攻擊性的毒碼,一旦被激發,即可感染和破壞。自80年代由莫里斯編寫的第一個“蠕蟲”病毒程式問世以來,世界上已出現了多種不同型別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病毒:“美麗殺手”***Melissa***病毒、“怕怕”***Papa***病毒、“瘋牛”***MadCow***病毒和“怕怕B”病毒、“幸福1999”巨集病毒、“咻咻”***Ping***轟擊病毒、衝擊波病毒、熊貓燒香病毒、木馬病毒等。

  歸納一下,計算機病毒有以下幾種特點:一是隱蔽性強。病毒可以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感染計算機而不被人察覺,等到發現時,就已經造成了嚴重後果。二是繁殖能力強。電腦一旦染毒,可以很快“發病”。三是傳染途徑廣。可通過移動裝置、有線和無線網路、硬體裝置等多渠道自動侵入計算機中,並不斷傳染。四是潛伏期長。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計算機系統而不發作,等達到激發條件後,就發作破壞系統。五是破壞力大。計算機病毒一旦發作,輕則干擾系統的正常執行,重則破壞磁碟資料、刪除檔案,甚至導致整個計算機系統的癱瘓。

  4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

  計算機病毒之所以稱之為病毒是因為其具有傳染性的本質。傳統渠道通常有以下幾種:

  ***1***通過軟盤:通過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軟盤,例如,不同渠道來的系統盤、來歷不明的軟體、遊戲盤等是最普遍的傳染途徑。由於使用帶有病毒的軟盤,使機器感染病毒發病,並傳染給未被感染的“乾淨”的軟盤。大量的軟盤交換,合法或非法的程式拷貝,不加控制地隨便在機器上使用各種軟體造成了病毒感染、氾濫蔓延的溫床。

  ***2***通過硬碟:通過硬碟傳染也是重要的渠道,由於帶有病毒機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維修等,將乾淨的軟盤傳染並再擴散。

  ***3***通過網路:這種傳染擴散極快,能在很短時間內傳遍網路上的機器。

  目前在我國現階段計算機已經普及,網路規模比較大,每年都有很多病毒通過網路進行傳播,網路傳播速度極快,造成的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危害是最大的。

  5計算機病毒的防範

  計算機病毒防範,是指通過建立合理的計算機病毒防範體系和制度,及時發現計算機病毒入侵,並採取有效的手段阻止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和破壞,恢復受影響的計算機系統和資料。特別是通過網路傳播的計算機病毒,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整個計算機網路處於癱瘓狀態,從而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防治計算機病毒應以預防為主。

  預防的手段主要有:

  ①安裝專業的防毒軟體和防火牆;

  ②及時升級防毒軟體病毒庫和防火牆;

  ③關閉危險的系統服務;

  ④關閉危險的網路埠;

  ⑤給系統打全補丁;

  ⑥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⑦不使用來路不明的U盤等;

  從上面介紹的計算機病毒的特性中,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隱蔽性和極大的破壞性。因此在日常中如何判斷病毒是否存在於系統中是非常關鍵的工作。一般使用者可以根據下列情況來判斷系統是否感染病毒:

  ①計算機的啟動速度較慢且無故自動重啟;

  ②工作中機器出現無故宕機現象;

  ③桌面上的圖示發生了變化;

  ④桌面上出現了異常現象:

  ⑤奇怪的提示資訊,特殊的字元等;

  ⑥在執行某一正常的應用軟體時,系統經常報告記憶體不足;

  ⑦檔案中的資料被篡改或丟失;

  ⑧系統不能識別存在的硬碟;

  ⑨你的郵箱中發現了大量的不明來歷的郵件;

  參考文獻

  [1] 秦志光.計算機病毒原理與防範[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 韓蘭勝.計算機病毒原理與防治技術[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3] 韓筱卿,王建峰等.計算機病毒分析與防範大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4] 程勝利.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舉出三種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防範手段
相關知識
計算機病毒及防護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病毒及防範的分析論文
淺析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論文
淺議計算機病毒及防範的論文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外設與維修的相關論文
關於計算機資料庫技術的相關論文
計算機病毒與防護論文
分析計算機病毒與防範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