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要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地理是綜合性非常強的一門科目,想要學好 地理需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週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線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地球運動 :自轉 /公轉

  繞什麼轉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週期 : 約24小時 /一年

  產生的自然現象 : 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型別: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線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佈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佈地帶。

  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裡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佈。

  4.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佈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幹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佈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迴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迴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圖冊》中的有關本節內容。

  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某區域的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溼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佈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佈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佈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漢語:主要分佈地區 : 中國 、東南亞等

  英語: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 俄羅斯

  法語: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佈地區 : 中國 、東南亞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4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佈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有牆厚、窗小的特點

  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佈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

  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6.國界範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後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展中國家主要分佈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達國家主要分佈在北半球,也有少數分佈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初一地理複習方法

  ***一***細讀考試大綱針對學生實際,制定複習計劃。

  初中地理會考的複習,是初二地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會考複習具有時間緊、頭緒多、難度大的特點,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搞好複習,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認為必須吃透考綱,教師在指導學生會考複習中,必須牢牢把握這一點。

  1、科學的計劃: 我們的地理總複習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輪:全面撒網階段。這一時期的複習速度相對來說較慢,每課時兩節課速度推進。根據教學重點發放複習提綱,第一輪著重以基礎知識為主,為選擇題和以填空題形式出現材料題做準備。第一階段配合的習題是報紙,要求講練結合。

  第二輪:跳躍提升階段。在第二輪複習中通過對會考試題的觀察發現,會考中的材料題和問答題大多串聯幾冊課本或者是某一冊書的幾課重點,分值較高。因此在第二輪複習中我著重以單元複習法和專題複習為主,把第一輪中分散的知識點從不同角度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建立橫向、縱向的聯絡

  。正是憑藉著第二輪專題提綱對知識的鞏固,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降低對材料題、問答題的恐懼感。

  第三輪:專題複習,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基本上到了5月下旬的會考模擬考試了,這一階段主要以綜合習題練習為主。題不太多,因為對於地理學科來說,學生缺乏的只是如何去分析。每次測驗完以後,認真講評試卷,著重講解題技巧和方法。如選擇題,如何抓關鍵詞、如何做標記、如何綜合應用各種解題方法解題,學生髮現原來掌握方法解地理題是那麼簡單。對於材料題和問答題,我讓學生找出題目中涉及的關鍵詞、句子,培養他們分析的能力,直接切入重點;而講題時不會大面積的逐一講評,而是採用學生講評、小組將評、教師講評三方結合調動學生參與性。

  ***二***一.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

  要使會考複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組織複習。從歷年來會考試卷看:學生在地理知識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準、不全等問題。不牢是記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會靈活運用知識;不準、不全是答題不準確、不完整。故會考複習必須對症下藥、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

  第一步是“講”。教師必須根據考綱要求,向學生講清概念。複習要求突出重點,講清因果,使地理知識系統、完整、準確。從而讓學生做到概念明確,答題完整。

  “講”,還必須講清知識的網路關係。既要按先後順序的縱線複習,使學生記準、記牢地理知識與地理原理,還要按地理要素把有關內容組織起來,進行橫向複習。如複習地形時,可把總的地形與四大區域地形相結合,複習農業時要求結合地形、氣候、水文等要素。這樣複習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知識各要素的相互關係,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第二步“練”。練是實踐。學生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也必須通過學生的練習,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

  “練”要循序漸進。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應用能力的練習,都要逐步提高難度。如通過比較南方和北方自然條件、農業生產的差異。練習的題目型別要多樣,同一內容,要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這樣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運用所學的知識。練習題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分析與思維。如“我國國土面積廣大,為什麼要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練習題還應針對學生易出錯誤的方面出題,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京廣鐵路和浙贛鐵路、湘黔鐵路相交於“株洲”而不是“珠洲”或“株州”。

  第三步“補”。補是對學生的練習要及時進行分析、講解,對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及時補課。補是提高複習質量必不可少的步驟

  ***三***、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

  複習地理必須複習地圖,熟練掌握幾幅重要地圖,是搞好會考複習,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例如中國地理:

  一是中國政區圖。政區圖是各地理要素空間分佈的基礎,要把眾多的地理要素落實到地圖上,政區圖必不可少。要熟記各省、區的名稱和位置;要掌握各省、區與重要山脈、大河、海洋、鄰國的相對位置。

  二是中國地形圖。熟悉地形概況,對掌握各區域地形的特徵,對了解氣候的重要界線,內、外流區域的劃分,大河的水文特徵,以及農業、森林的分佈,都有重要意義。對地形圖要牢記主要山脈的位置,並熟悉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祁連山分佈的省、區及與長江、黃河的相對位置。還要了解地勢的三級階梯。

  三是氣候圖。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氣溫圖、溫度帶圖、年降水量圖、乾溼狀況圖。掌握上述氣候圖,對了解氣候的空間分佈與主要特徵,瞭解區域地理的水文、農業等差異都有好處。在上述氣候圖中,要掌握一月份0℃等溫線的位置,年降水量圖中800、 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位置,五個溫度帶、四類乾溼地區的分佈範圍。其中以秦嶺——淮河一線的氣候意義最為重要。

  四是主要鐵路幹線、重要城市圖。鐵路是交通運輸的動脈,城市是經濟活動的中心,兩者放在一起,點線結合,學生容易掌握。鐵路幹線圖要求學生掌握重要鐵路幹線,掌握南北向幹線和東西向幹線的會合點,南北向幹線與長江的會合點,學會利用鐵路幹線作假想旅行,還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臨海、臨河,是否是鐵路樞紐或港口城市。

  五是四大工業區與礦產圖。要把重要工業區與礦產相聯絡,掌握四大工業區重要工業中心及其礦產資源。

  怎樣才能熟練掌握這幾幅地圖,首先要在地圖知識部分打好基礎。如會用比例尺量算距離,會在不同型別經緯網圖上定方向,會判讀和分析等值線圖,如能做到默畫中國輪廓***有長江、黃河***示意圖則更好。

  在運用地圖進行比較分析和綜合練習時,要注意地理要素的內在聯絡,正確掌握因果關係,並能用正確的地理語言來回答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相關的時政連結: 近幾年的試題多與時政相連線,所以平時多注意收集新聞資料,結合地理知識出練習題,雖然不一定正好碰上會考題,但至少讓學生在做時政題的時候不至於緊張。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為學生提供練習素材,另一方面也為激發學生積極性提供了思路。

  初中地理學習技巧

  ***1***要明確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內容?還是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情況?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資訊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佈。

  ***2***要知道所學習的那個區域在什麼地方?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絡。

  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絡,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3***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產生的原因。比如,為什麼一個地區同另一個地區有差別,為什麼有些地區又很相似??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資訊,鍛鍊我們的才智。

  ***4***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帶來的影響。是有利,還是不利。

  要認識學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覺地對待學習。我們要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不具備中國地理知識是不行的。試想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點不懂,何以動手去搞建設?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樣不行。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絡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係,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係,人口的分佈和自然環境有關係。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係,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製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1.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

2.七年級上冊地理總複習要點

3.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歸納

4.地理七年級上知識點梳理

5.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

初一地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相關知識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複習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最全面最詳細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要點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2016初一地理上冊知識要點
初一地理下冊知識要點
初三地理上冊知識點小結
初一地理下冊知識與能力訓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