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7日

  故都的秋有著濃濃的秋意,很迷人。那讀者也是這樣認為的嗎?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的靜,來得悲涼”這是《故都的秋》中的一句話。或許是我的家鄉接近北國,因此對於秋的理解,我的思想傾向於郁達夫先生筆下的“清”“靜”“悲涼”。作者說“秋並不是明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字領略秋的意境呢?

  如果說雨是可以引起人的一點淡淡的思鄉情懷的,那麼秋便可以將人的思緒都帶到過去的回憶中去的,或許是在懷念的美好,或許是在感嘆時光的易逝,總之一切濃郁的感情都卷在秋的蕭疏中,隨風而飄。秋,無論是在彩色上,還是在姿態上,總給人一種寂寥的感覺,如文中描述的“碧綠的天色”“馴鴿的飛聲”“藍色或白色”的牽牛花,“秋蟬的哀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秋雨等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這些景物,聽到

  了那些聲音,我的心裡有點軟軟的感覺。

  我的家鄉雖然接近北方,但有些秋天的景色並不像故都的秋景。

  我們這裡秋季的天空很高,不是有個“秋高氣爽”的成語嗎?天是淡藍色的。雲很輕很柔。我很喜歡看著那張大的藍幕上,抹著兩撇輕雲,如絲如紗,讓人的心裡很平靜。這裡沒有馴鴿的飛聲,但我曾聽過,那是四季都有的聲音,但在秋天卻顯得格外的空蕩。想作者在看著“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時心裡也一定異常平靜吧!

  入秋以後,樹葉就越發顯得蒼黃了,隨著一陣陣的秋風,樹葉便在空中旋轉,然後落地,如一隻只疲倦的蝴蝶。此時我也能“從槐樹葉底,朝動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然而我們這裡的槐樹並不多見,常見的是楊樹,一條路通向多遠,路兩旁就一真是楊樹,看不到盡頭,很幽遠。我喜歡踩著厚厚的落葉走路,透過凋零的樹枝看著天空。那種感覺就像作者所說“腳踩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也是種很靜的感覺。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這樣的秋雨總是蕭條的。一場秋雨過後,空氣都變的透明的了。我常在窗前看著秋雨悄然而落,也常夜晚靜聽秋雨落在殘敗的樹葉上。那種心境,是非不在秋天素不能體會的。更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一層秋雨一層凍”,漸漸地我會感到有些寒意。

  秋的景色如此之多,還有作者筆下的北方的果樹,如棗子,柿子,葡萄等,也是我最深的記憶。我想郁達夫先生寫的這篇《故都的秋》只是想用文字留住他對故都最深的愛和眷戀。那獨特的北國的秋景,讓他在結尾中感嘆“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我放下筆,抬頭看著窗外正是一片深夜的景象。

  篇二

  那麼,“清”“靜”“悲涼”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呢?文章的情感主旨到底是什麼呢?

  “清”字當為“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之意。“來得清”,即是指這秋來得純正,來得徹底。你看,且不說“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玉泉的夜月”,也不說“西山的蟲唱”“潭柘寺的鐘聲”,就說故都的任何一所院落,任何一處“破壁腰中”,不全都是“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嗎?正因此,這故都之秋,才會被稱為具有“十分的秋意”而令人“想飽嘗一嘗”。

  “靜”字當為“沒有聲音”之意。“來得靜”即是指這秋來得悄無聲息,既不像春天的到來有“春雷”作“鳴”***明***證,也不像夏天的到來有“瓢潑的大雨”相伴隨,更沒有冬天到來時吼叫的北風、整夜的風雪。秋的到來是無聲的,你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從槐樹葉底”“漏下來的日光”不再刺眼了,也不知道哪天早晨那種“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會鋪得滿地……總之,這故都的秋,就在你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你的身邊,使你聽得見,摸得著,嗅得到。

  “悲涼”的確是人的一種感覺。“來得悲涼”是說這秋的到來能夠使人產生悲涼之感。請注意,只是“能夠”使人產生悲涼之感,而不是人們一定都會產生悲涼之感。因為草木本無情,喜怒哀樂,皆源於人之多情。

  因此,郁達夫在這篇文章中所表現的並不是“悲涼”之感,而是一種對故都之秋的眷戀,一種對閒適生活的嚮往。

  開篇第一句“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便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而對五幅秋景圖的描繪,無不充斥著對故都之秋的眷戀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之情。你看,即使住著“一椽破屋”,卻有心情在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去看那“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去聽那“青天下訓鴿的飛聲”,去細數那“從槐樹葉底”“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這不是一種閒適嗎?如果說作者描繪的“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四幅圖還能勉強和“悲涼”搭上界,那麼第五幅圖畫“勝日秋果”卻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悲涼”的影子了。在這裡我們只能看到一種秋日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且看作者對棗樹的描述:“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生活在這樣的庭院中,面對著觸手可及的秋果,享受著秋日的清爽,怎能不讚美這秋天的美好,怎能不說這是一種令人嚮往的閒適生活呢?所以,作者在文末真摯地讚歎道:“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由此看來,作者要留住的是這北國的秋天,更是與這北國的秋天緊密相連的閒適的生活。

  篇三

  我讀了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文章裡那濃濃的秋意,深深吸引著我,那裡的秋雨,秋蟬,秋果,那裡的一切一切,都那麼迷人。

  這篇散文表面是對北平秋天的讚美,其實是抒發了自己對故鄉的懷念。細細品味,作者還表達了內心的寂寞與憂愁。我深深讚歎郁達夫的文章有種含蓄的美。

  我是一個居住在城市裡的人,當然沒有文中那優美的場面,這兒到處是車水馬龍,偶爾飄落的樹葉也被負責的環保工人掃掉了。秋天,,這兒根本感覺不到清涼,只有在10月突然變得好冷,一夜之間,從還穿著背心,汗衫變成縮頭縮腦穿著兩層長袖服。在城市裡,我根本感覺不到秋。但是換一個角度思考,我還是喜歡秋的,如果你去小區花園或公園,你會發現,這兒的秋景是全世界最美的。其他三季無論如何也趕不上,怒放的菊花,夢幻般的落葉,高的天,靜的水,空氣中夾雜著一絲薄薄的涼,不多也不少。這是你就會與郁達夫有著同感,但我還是不得不佩服郁達夫細膩的觀察力與優美的文筆。

  果兒成熟的喜悅,落葉滿地的蕭索,秋蟬哀鳴的淒涼,秋雨中閒人感嘆的幽遠,將秋描寫的出色有味。《故鄉的秋》是一篇不朽的散文!
 

紫藤蘿瀑布讀後感
永遠的西瓜小丑讀後感
相關知識
故都的秋讀後感
講故事的人讀後感
講故事的人讀後感_莫言講故事的人讀後感
夏洛的網讀後感作文
勵志的書讀後感3篇
關於感恩的心讀後感
霧都孤兒讀後感
公司是你的船讀後感作文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高中
夏洛的網讀後感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