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徵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容幷蓄,和而不同。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曾李的洋務運動、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從動刀動槍、師夷制夷、公車上書、毀除科舉,再到武裝起義,直至滿清王朝的覆滅,其間既有暴風驟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風細雨般的變革,但最後都殊途同歸——目的只有一個:維繫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並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不能不歸功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這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會說,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早已不復存在。然而,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

  1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絡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係;二是相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儘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相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2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2.1 世代相傳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2 民族特色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2.3 歷史悠久

  中國傳統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

  2.4 博大精深

  “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3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經不成問題。但走上近代社會後,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

  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於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於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

  之前的山東建中華文化標誌城遭到痛批。對於這個經眾多院士和專家學者參與,耗資300多億也打不住的專案,文化界幾乎是群情激奮,許多專家學者更毫不留情地斥之為“文化贗品”、“民族的羊癲瘋”、“最愚蠢最荒謬”,是對傳統文化的無情嘲弄。

  北大教授陳曉明也在部落格裡寫道:“傳統文化是中國生存發展的精神底蘊,它存活在中國人的心裡,存活在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言行中,存活在人們的精神信念和價值關懷中。它首先通過教育來傳承,通過社會中的人們的自我修煉來提升。通過對書籍的閱讀、交流和實踐體悟來抵達。耗費巨資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建所謂的文化標誌城,那是旅遊娛樂專案,與文化無關。”

  4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

  4.1保護傳統文化必須有選擇性

  傳統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先進文化的,傳統總是一個特定時代的反映,是在一定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必然具有侷限性,從來都是精華與糟粕並存的,保護傳統文化的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揚棄,是一個取其精華、棄其槽柏的過程.比如封建倫理道德中的三綱五常、忠孝觀、節烈觀等只不過是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工具而已.這種極不平等的道德制度嚴重束縛了人的自由和發展,像這樣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槽粕,我們應當毫不猶豫地拋棄。而像儒家的追求仁義,道家的崇尚自然,墨家的主張兼愛互利,法家的主張依法治國等不同派別的思想不僅在封建社會中起過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社會還有其重要的作用.天人合一與以人為本、剛健有為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與中庸尚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現實中更有著不可忽略的積極意義,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4.2保護傳統文化的關鍵是文化創新

  隨著現代化程序的加快.傳統文化發展的空間被壓縮了.這其中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傳統文化本身應對不靈活、缺乏創新能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固步自封,不求變革而落伍於時代:另一方面則身在寶山而不自知,優秀的文化財富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花木蘭》的故事,被美國人拿去拍成動畫片,影響跨越國界,就充分顯示了民間傳統文化創新的魅力。適應時代發展又是具體的,民間傳統文化只有從社會經濟發展中審視定位,從文化受眾需求中探尋方向,從現實生活中吸取養分,從現代精神中啟用情感,從文化碰撞中開拓新意,從科學技術手段中豐富形式,才能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第4 / 8頁

  4.3要想保護好傳統文化就必須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對待外來文化在如對待外來文化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照單全收,我們要運用馬列主義歷史地、辯證的哲學眼光和態度,去批判的吸收。因此我認為,對待一系列西方節日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盤西化,照單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槍不入: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柏!對於那些帶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節日如情人節、愚人節等,則完全可以隨興所至,“悉聽尊便”,畢竟它可以給我們緊張、枯燥的生活帶來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絲活力。而對於那些既帶有西方濃郁的浪漫情調又符合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等,我們則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廣,以不斷提高民族素質,加快社會文明程序.

  4.4保護傳統文化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植

  政府要極引導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制度相適應,加大財政投入,培養能夠傳承傳統文化的人和民團體。制定傳統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復興戰略,紮實穩步推進戰略決策的落實。加強立法,提高立法的質量,運用法律手段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復興。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徹底掃除制約傳統文化保護與復興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等瓶頸。要堅決打擊假借傳統文化之名宣傳封建、資本主義落後意識的人和組織,及時向人民群眾釋清保護與復興傳統文化的原因和意義。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向海外人民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首先要從觀念上充實自己,認識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的重要性,強化理論指導.其次,加大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這方面的義務。從每一箇中國人做起。最後,我們每個公民要積極宣傳傳統文化,提升傳統文化的知名度和認可率。要自覺學習並推廣、傳播傳統文化,堅持用傳統文化約束自己的行為,切實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5如何傳承弘揚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

  中華傳統文化是域內各民族人民歷經數千年所積累和積澱下來內涵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她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質基礎和精神源泉,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我們的民族在自然、社會、政治、經濟、軍事、乃至家庭等方面都形成了濃厚而豐富的優秀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極其寶貴的民族財富,作為後人的我們,必須認真地子以傳承並使之繼續流傳下去。

  5.1尊重中國文化核心價值

  第一,我們必須尊重自己國家的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有很多的中國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書本中的文言文課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國和世界的文化價值核心觀是可以融會貫通的,都有著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學習西方文化前提是在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中國傳統文化“國寶”基礎上,去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絕對不是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去全盤西化!

  5.2加快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阻擋,全球化大潮洶湧澎湃,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走世界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在面對全球化的變化和發展中,躲避和逃脫都不是辦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程序演變中將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夠繼續傳承下去。中國的文化是“和諧”,但是很多的西方人並沒有對此有正確的認識。西方國家已經將快速發展的中國作為假想敵。各種對於中國打壓理論紛紛出臺。我們要警惕這樣的事件對於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只有使中國不斷的加快全球化的程序,並積極的宣傳中國文化,才能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

  5.3在傳統文化內容上的創新

  傳統文化是歷史的長期積澱,形成為社會意識的潛流,滲入到了社會心理的深層,她的影響隨處可現的。只有深入學習弄通弄懂傳統文化,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在深入瞭解傳統文化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時代進步的要求,創造性地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充實新的時代內容,使之不斷完善發展。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誠信、感恩、孝道、仁德、慈愛、正氣、勤學、節儉、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揚;濃縮了傳統文化立世做人榮辱觀的“八榮八恥”的提倡;基於傳統和諧精神的“構建和諧社會”的提出等等。另外,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傳統文化內容創新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注意吸收世界先進文化的精髓,以求同存異為原則,大力學習、吸納外來文化的積極先進內容,充實發展中華傳統文化,使中華文明、中國文化不僅與世界文化同步發展進步,更要讓充分體現民族特性的中華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從而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光榮的發展歷史,以贏得世界的尊重,進一步振奮民族精神。

  5.4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文化軟實力建設不等於文化產業,但是卻離不開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西方國家正是看到了文化產業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價值和社會效應,才不遺餘力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我們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可以從發展文化產業入手,在產生經濟效應的同時又能加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自然的弘揚了中華文化。

  6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文化喲有著巨大的價值,我們要善於挖掘與傳承。在文化的國際交流中我們要對國外的文化採取吸收和包容的態度,對中國文化弘揚,賦予其新的含義。只有不斷提高自己國家的文化價值核心,克服發展中的阻力,加深對於西方文化的瞭解,才能促進文化間的有效的交流,保證中國文化價值的傳承。

  篇二

  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

  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

  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這歷史的長河中,中華美德熠熠生輝。

  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父母、老師、長輩總是教導我們要繼承“中華傳統美德”。那麼,真正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什麼呢?

  語文老師說:“中華美德”是父慈子孝、夫義妻賢、兄友弟恭;待友誠信、為人正直、處事循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撫貧憐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數學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條長長的線段,它連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艱苦奮鬥地創造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英語老師說: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the world。

  地理老師說:“中華美德”位於地球的東半球,它是中國山川秀麗、晴空萬里與第一輪陽光所組成的。它是東方不敗。

  歷史老師說:“中華美德”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氣節。美術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樂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動人,它激勵著所有中華兒女努力拼搏。

  我說:泱泱中華美德,幾千年來綿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的體現不在於它有多麼壯觀、偉大,而事實上,它在我們不經意的動作中已經產生。

  雷鋒叔叔,你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你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抗日戰爭的烈士們,是你們教會了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要學習你們自強不息的精神。先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們的精神將繼續鼓勵著中華兒女要奮發圖強,我們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在我上學坐的車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在那兩位老人上車之前,車上的人們在我看來普通極了,沒有年老、體弱的。而當年老的爺爺、奶奶上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讓個座?”時,原本平凡的人們開始焦躁起來,有的人說我身體不舒服,有的人並沒有說什麼,但他們的臉上卻

  多了一種焦慮的表情。看著每個人的神情,兩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難過。每個炎黃子孫最為平凡的“中華美德”,到哪去了?我很慶幸,我讓了座,我沒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細小的“中華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著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篇三

  挺起龍的脊樑 弘揚中華美德

  流年歲月,輕輕的翻開了中華民族的史冊,點點滴滴的文字,繪聲繪色的畫面,交織成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歲月,勾勒出中華民族久經不衰的歷史。翻看史冊,閱覽了三國兩晉時不盡的劍影刀光;閱覽了五代十國時繁榮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饒的生活;欣賞了宋元明清殿前巨集偉的琉璃。歲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復始一點點流逝。它時刻警示著“龍的傳人”,讓我們挺起脊樑,團結一致,奮發向上。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在前進道路上的方向。從當初的元謀人時代到現在的小康時代,這質的飛躍是靠我們的先祖用雙手拼搏出來的,在無道暴戾的時代,炎黃子孫同仇敵愾,團結一致,開創新的幸福時代,多次出現盛世時期,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光有民族經歷的榮盛之巔,還有讓很多筆黑暗與恥辱的劃痕。

  清初,統治者固步自封,重本抑末,自認為天朝無需與外國交流,便閉關鎖國。19世紀上半期,鴉片大量流入中國,外國商人瘋狂肆虐,牟取暴利,使許多白銀外流。愛國義臣林則徐於虎門銷煙,後爆發鴉片戰爭,由於中國落後簽訂《南京條約》,後外國列強發動多次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由於清朝統治者腐敗無能簽訂《璦琿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些條約加劇了中國的貧弱,還令我們喪失了園林瑰寶——圓明園,並且喪權辱國,有義士雲:“一撮歷史渣滓,玷汙純潔清白,留下鐵的罪證,教育我們認識江山如此多嬌,原沃一腔碧血.勿忘過去歲月。”而後在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軍無恥的預謀製造了柳條湖事件,令人傷痛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了。四個多月,因重慶置之不理,使東北三省淪陷,東北三千萬同胞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而後又有了血染盧溝橋,南京大屠殺,其中還有可惡的百人大屠殺比賽,731細菌武器研究所等,他們就像一把把鹽巴散在中國這塊受傷的寶地上。經過八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臺灣也重回祖國的懷抱。但是這次勝利是有多少血肉築成,用多少條人命鋪墊的呢?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要記住在逆境中崛起,回首歷史歲月,在絕境中也有很多英雄人才湧現,亂世也能出英雄:衰而有林則徐硝煙,敗而有鄧世昌沉船,恥才有左宗棠收地,辱才現譚嗣同殉國…所以當我們當我們身處逆境時,要勇敢面對,努力征服。

  最近,中日雙方於釣魚島事件上爭論不休,引起了多方面焦點關注,日本想借釣魚島事件挑起事端,引發戰爭,釣魚島一直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我們決不會割讓,而日本非法扣留我國漁船船長是違背道德的,我們應該為維護正義而戰鬥。不能讓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反對戰爭,但我們不怕戰爭。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人類漫漫的文化長廊中,一直都是一顆神祕璀璨的東方明珠,一幅精美絕倫的傳世之作,無論歷史的車輪怎樣的前進,人類社會怎樣的變遷,都不能使它暗淡無光,相反它會慢慢沉澱下來熔鑄成龍的脊樑,使龍的傳人更加儒雅,更加睿智。

  我們是90的一代,更應該自強,銘記恥辱,正如:“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們這一代龍的傳人更應該挺起我們的脊樑,弘揚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振興中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生代將塑造一個“可愛的中國”!

  

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
描寫人品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相關知識
關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倡議書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範文演講稿五篇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徵文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本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作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長城作文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五年級手抄報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