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長論壇領導講話稿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校長論壇旨在構建溝通平臺,加強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目標和追求,是社會衡量一所學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標誌,也是學校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現就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談幾點我的粗淺看法。

  一、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質量觀。

  談到教學質量,首先要給教學質量一個科學、全面的定位。素質教育已實施了許多年,但應試教育的陰影,不健全的評價制度,社會選人用人方法的傳統沿襲等不良影響,使我們總是無奈的、不自覺的把教學質量與應試成績聯絡起來,促成了一種急功近利的教育質量觀。

  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儘可能多的東西交給學生,取得儘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於教給學生怎樣學習,學會怎樣發展自己,以及離校後繼續發展。”

  皮亞傑的觀點非常明確,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人的發展。因此,提高教學質量,實質上就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在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中,不斷積累、提升,形成在品德、語言、思維、藝術、運動等方面的修養和多元智慧、技能。品德、知識、能力的有效提升,就成了教學質量最基本目的和要求。這樣的一種教育質量觀,會使我們找準提高教學質量的路徑,也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初衷。

  二、立足學校實際,探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離不開教學研究,離不開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離不開高超的施教藝術。這一切,教研人員和一線教師都曾有過深入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初步成果。這裡我想結合學校實際,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從制度和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探尋一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建立嚴謹而寬巨集,充滿人文關懷的管理制度,充分挖掘教師隊伍的最大潛能。

  要辦好學就要使用和開發好學校資源。作為學校第一資源的教師的使用機制,自然是學校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課題。

  教師隊伍是一個多元的個體組合,每個人的學識、能力、背景、品德都有差別。人是有惰性的,教師也不例外。一所學校如果不能在教師隊伍中,引領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勢,並長期養成了習慣,就談不上學校發展,談不上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我們還應看到,一個人是能改變的,為了生存、事業的需要,完全可以改變自己。一個團隊可以改變,一所學校也可以改變。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的一部分,身上有一種良好的特質。在物質利益和精神價值方面,教師更看重自己人生的價值,故而將成就感看的比物質利益更重要。基於這樣一種認識,我校從制度管理與手,集合起來自教師的心聲、需求,並加以引領,建立起以思想統一為基石的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制度。

  為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教師全身心的投入教學工作,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20**年教代會期間,在廣泛徵集教師建議的基礎上,我校對評價較為單一的《關於對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的實施意見》,以及對教師產生不了多大實質影響的《教師量化考核制度》進行了整合、修訂。出臺了《關於對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獎勵的實施意見》,對教師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布批、學生輔導、考試考查成績、工作量等進行全面評價。以綜合評價成績作為發放教學獎金,給予榮譽獎勵、落實各項待遇的依據。該方案在原有基礎進行了大膽的創新:第一,評價更趨全面;第二,顧及到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第三,擴大了獎勵面,由原來的獎勵教師數二分之一擴大到三分之二。第四,提升了獎勵標準,擴大了對教師的榮譽獎勵和待遇的適用範圍。第五,沒有懲罰的概念。該方案具備三個積極意義:一是最大限度的體現了公平公正。二是更充分地體現了對教師勞動成果的尊重。三是充分體現了制度的人性化。方案的出臺,喚起了教師的職業自尊和榮譽感,教師教學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以往以“管”、“監督”等行政化手段管理,造成的矛盾和摩擦現象徹底逆轉。

  為了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教學氛圍,創造有利於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實現名師效應,帶動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20**年新學期初,我校出臺了《青駝中心小學關於評選十大名師、十佳教學新秀的實施方案》,把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學實績、教研能力作為評選條件,每年一評選,並實行對獲選教師發放特殊津貼的辦法。目前,“十大名師”、“十佳教學新秀”已任職半年,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名師效應初顯,帶動了教師追求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在全校營造出濃郁的教學教研氛圍。

  在民辦教師轉正問題成為歷史後,農村教師的職稱評聘上升為學校的熱點問題,已聘任的個別教師的不作為、甚至稱病離崗現象,未被聘任的一些教師的工作消極現象,困擾著學校正常工作的開展,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這種不好的現象和局面,同時為我們提供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契機。我們注意到,教師們關注職稱聘任,更關注聘任的公平公正。為了使職稱評聘工作轉化為促進教學工作的動力,我校在堅決執行上級全員競聘要求的前提下,將最能體現教學質量水準的教師工作實績,作為職稱聘任的主要依據,堅決實施陽光作業,並規定通過競聘上崗的教師,在任期內不能履行職責的,作自動放棄崗位處理。職稱評聘制度的改革與落實,使教師分享了教育公平、公正的陽光,打消了教師幹好幹孬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的心理傾向,觸動了教師的內心深處,調動了各個層面的積極性,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所學校要有所建樹,沒有教師發自內心的工作主動性、創造性是不可能實現的。掛滿牆壁的獎狀、獎章,只會證明榮譽背後的作秀、包裝與投機。具備積極意義的各項制度的制定、完善與落實,正是對教師主動工作、創造性工作的情感潛力的開發,更重要的是為了在教學過程中,養成教師高尚的職業道德操守,使制度管理逐步過渡為一種職業自覺,形成高尚的職業習慣、文化習慣,鍛造出一顆執著於教育的事業心,為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打造第一生產力。

  ***二***從學校文化中提煉學校精神,推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去年召開的全市小學教學工作會議,把培植校園文化,建立特色學校作為會議的主題,是一種超越視野界限的遠見。其用意主要是致力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實現個性辦學,提煉每一所學校獨特的學校精神,推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校園文化是一種無形的資產,最能表達一所學校的靈性、內涵,最能體現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學校就是傳承和培植文化的地方,應該成為一個區域、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

  校園建築、校園佈局、校園美化綠化,是校園文化資產的一部分。一個童話般美麗的校園,無疑會催生源源不盡的靈感,帶給師生心靈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激勵。很難想象一所髒亂差、萎靡不振、秩序混亂的學校了會有什麼樣的教學奇蹟發生。我校在建設規劃的過程中,盡力體現佈局合理、錯落有致、自然大氣、簡約優美,力求視覺上的衝擊感,力求實現環境與人文的自然交融。從教學樓的造型到顏色,從校園佈局整體與部分的協調,都做了反覆的推敲。在綠化美化上,著重體現樹、竹、草、石和文化藝術造型融匯一體的自然風韻。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質樸大氣、智慧靈秀的氣質與內涵漸漸彰顯出來。當師生們將自己的學校引以為豪時,當接送學生的家長們送來讚許的目光時,我們著實感到了欣慰。

  校徽、校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不是簡單的文化符號或空洞的口號,它應該傳遞辦學的思想、理念和培養的目標,凝聚起學校精神。同樣,校本課程就是學校文化的載體,所表達的是學校的價值取向。樓道文化、教室文化、校園牆壁文化,更能體現師生的參與和創造。例如,我校師生創作的牆壁文化就很有特色。 噴水的鯨魚、閃爍的繁星、四季的花草、跳動的音符等,使用的顏色體現了朦朧的色調。使學生一走進校門,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童趣氛圍,成為孩子夢想開始的第一片天空。我校還突出班級文化個性,創造班級文化品牌。每個班級佈置都能體現美觀、整潔、使用、新穎、創意、特色。走進每一個教室,就會被一幅幅設計精美,色彩亮麗、富於個性的作品所吸引。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獨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氣息,每一寸空間都充溢著讀書求學氛圍。潛移默化,是學校文化效應的突出特徵。我們現在做的,背後都有理念支撐,那就是創造氛圍文化。也許現在還不能被更多人理解,沒有關係,一點一點地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年復一年,就會成為一種文化模式,就會對教學質量產生深刻的影響。

  學校的文化活動對培養學生更加靈活,更富於激勵性。學校應積極創意學生文化活動環境,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兒童節展演活動、校園藝術節、讀書節、運動會等大型活動,給學生一個多彩的展現自我的舞臺。校園文化活動要用一種文化或精神做根基,實現活動與文化的融合。使學生領悟活動的魅力,喚起參與的熱情與激情,實現活動與學習的兼得。以每週一都舉行升旗儀式為例,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產生一種莊嚴、神聖的感覺,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默默地為祖國祝福,立志為振興中華讀書,使學生的個人夢想與“中國夢”“民族夢”聯絡起來。去年,為保證學校文化活動的開展,我校在縣委宣傳的的幫助下,啟動了少年宮建設。少年宮內按省規標準配備了微機室、實驗室、實驗儀器室、音美器材室、聲樂教室、器樂排練教室、繪畫教室、書法教室、科技館、技術教室。並在三樓大廳內建成了地方文化、紅色文化等為主題的大型展廳。少年宮成為我們打造辦學特色的標誌性工程,是學校有了一個單獨的學生活動中心。為藝術類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德育活動的經常性開展提供了舞臺。活動的經常性開展,實現了學生的品德、行為、知識、藝術,特別是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天真、爛漫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身上,更容易造就出我們期盼的結果。在文化、活動中,側重對學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無疑會喚起學生生命的激情,實現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教育的最大成功 。

  環境是學校的土壤,文化是學校的靈魂。

  如果單純為提高應試成績,只需進行高密度的灌輸,高強度的機械訓練就會有成效,但卻會扼殺孩子的天性。這樣一種教育方式,即便短期有什麼成效,最終只能收穫一潭微瀾不生的死水。要從學生一生髮展的角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就需要我們做更多深入、積極地探討、嘗試和引領。

  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與在座的各位領導一起探討關於綠色校園的建設問題。綠色,是生命的顏色!哪裡有綠色,哪裡就有生機;哪裡有綠色,哪裡就有希望!在城市水泥森林裡,人們充滿了對自然與綠色的渴望。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學校建設上,加強綠化佈置,在儘可能的條件下,讓學校充滿綠色,充分發揮綠色功能,促進校園文明的建設。

  一.正確認識綠色的功能

  綠色,在學校環境中應當起到四個方面的功能。

  1.綠化功能

  綠化不是點綴。要在校園佔地和建築面積上達到相當的比例,國家和市區都有規定。按照綠色示範學校的建立標準,市級綠色示範學校的綠化面積應達到佔地面積25%以上。這不完全是為了建立綠色學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為了給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一個真正的綠色環境。

  2.淨化功能

  為了師生的身體健康,為了學校有一股清新的空氣,必須加強綠化建設,使綠色成為學校的一片肺葉,讓師生在水泥森林裡呼吸一點充滿綠意的新鮮空氣。

  3.博物功能

  我校在綠色規劃上,不從植物檔次上去追求,而是從孩子能走進大自然,認識大自然的角度去思考校園的綠色佈局。我們不求名花異草,但求讓學生能通過學校的綠色植物充分了解自然。於是,我們在校園裡大量種植易生易長的花草樹木,讓學生能夠通過觀察,觸控與感受,去了解自然物種,使學校的綠化設施發揮較強的植物博物館的功能。

  4.教育功能

  如果一所學校擁有了較好的綠化成果,那麼除了綠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以外,學校的綠色最應該發揮的就是教育功能。具體的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環保教育。環保教育的起點就是,保護身邊的環境,保護綠色,保護植物。

  其次,是感受自然。學校的綠化對學生來講是一個長期目睹的,而且身感體悟的最現實的自然世界,倘若身邊的自然綠色都不能保護和珍惜,何談去愛護其他的自然環境。

  第三,小學生的行為大多是非理性的。如何讓學生的保護環境,珍愛綠色的環保行為習慣從非理性轉化為理性的行為習慣,可以從身邊長期生活感受的綠色世界入手,教會學生認識自然,感受綠色;保護自然,珍惜綠色,能為絕大多數學生接受,形成一種愛護自然和珍惜自然的自覺的良好行為習慣和氛圍。

  二.正確認識綠色示範學校的建立

  建立綠色示範學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建立綠色示範學校,就是要充分發揮綠色功能。要通過建立,優化校園環境,培養師生環保意識,探索校園綠化管理的方法,發揮環境的整體育人功能,從整體上促進校園文明的建設。

  當今世界,可持續性發展和環境保護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綠色技術、綠色產業和綠色消費日益被人們所接受,全球已掀起綠色的浪潮,本世紀將是充滿希望的“綠色世紀”。作為培養“綠色世紀”主人的“綠色示範學校”,強調以教育為本,以學生為本。社會廣泛關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為了建立綠色示範學校,增強師生的環保意識,學校從各層面開展了環保教育和實踐活動。

  第一.環保主題隊會。通過環保主題隊會的開展,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培養和強化。瞭解環保狀況,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技能,主動參與環保。教育學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愛清潔,講衛生,保護動物,愛護植物。

  第二.綠色實踐活動。不僅是學生,就是老師,也要參加綠色實踐活動。學生的綠色實踐活動主要通過考察生態狀況,通過親自動手參加保護綠色的勞動和活動,用實際的行動來證明我們與綠色共存,起到了極大的教育作用。

  第三.環保教育與課堂教學的充分結合。環保教育,珍愛自然和綠色的教育應當走進課堂。語文課、數學課、科學課乃至美術、音樂等課堂,都有很多環保教育的內容和題材,在教學中,有機地滲透環保教育,是加強環保意識養成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三.校園綠化與校園和諧

  我在學校長期看到這麼一個現象,有很多老師和學生,在早上或午餐後,都喜歡圍繞操場跑都走上那麼幾圈,有的獨自一人,有的三三兩兩;有的輕行緩步,有的健步而行。有的時而停下來,仰頭看看天;有的駐足樹下,摸摸樹葉;有的在花臺旁蹲下,觀察一會花草;有的站立在花草茂盛的地方,做做深呼吸。臉上的表情自然而寧靜,沉醉其中,物我偕忘。這種神情不由使我想到了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和諧。

  從生理的角度來講,滿眼的綠色、清新的空氣,養肺潤脾,這早有定論。

  從心理的角度來講,環境,自然環境對人的心理作用也是巨大的。據一項調查研究證明:現代教師的心理健康比例是很低的。當然,造成這種心理健康比例低下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工作事業、生活家庭的壓力都可能使教師產生較多的心理顧慮。在學校裡,諸多因素,如學生的不聽話,工作的繁忙,也常會使教師產生焦躁難耐的心理不安和動盪。因為教師是一個心理活動異常豐富,敏感的特殊職業群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心理的不安和動盪,因為特殊工作的原因,不會輕易地表現出來,一般都是積壓在心頭。久而久之,積鬱成心理癥結難以排解。所以,我看到部分老師喜歡在綠茵、花草間駐足沉思,流連徘徊,感到很高興。因為這種現象和行為表明,學校提供的綠色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克服焦躁的情緒,排解心中的鬱悶,從而達到一種自我心理調節,促進內心的和諧。這種自我的克服和排解要比空洞的說教好得多。

  和諧校園的根本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個體內在的和諧又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前提。焦躁的情緒、心中的鬱悶以及紊亂的心態如果能得到適當的排解,釋放和調整,趨於穩定、平和和寧靜,便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包容。如果這個關係成立的話,綠色,綠化的環境就成為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調和劑,成為個體內心和諧的催化劑,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有機組成部分。

  總的說來,建立綠色示範學校,加強學校的綠化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一份榮譽,以達到校園建設條件的某種標準。它更是一個催化學校文明,促進校園和諧的過程,促進師生身心健康。是綠色,讓校園獲得生機,充滿希望。

  【篇三】

  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榮幸今天能有機會在此跟大家分享我對教育的一些理解和實踐,作為一名基層小學校長,我覺得用自己的工作體驗說事,可能更為鮮活,也更有價值。我分享的題目是《讓學生擁有健康的人生》。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理念:有的學校高懸“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為孩子的人生奠基”等等高深莫測的巨幅標語。這些理念的初衷是美好的,前景是理想的。但對於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來說,其作用等同於空中樓閣。南陽市二十一學校是一所新辦學校,做為學校第一任校長,如何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學校,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我面臨的首要課題。經過充分的學習、研究、論證,我提出了“健康、快樂、成功”的辦學理念,以構建“健康、快樂、成功”學校文化為抓手,讓學校精神引領師生成長,讓精神文化引領學校發展,為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幾年來,我們探索構建了“健康、快樂、成功”的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管理文化、教學文化和課程文化,努力使學校成為師生健康發展,快樂生活,體驗成功的樂園。但由於時間所限,“健康、快樂、成功”又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所以在這裡我僅僅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健康理念的詮釋和探索。

  我所提出的“健康”理念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身體健康,這是一個人發展的物質前提;二是指心理健康,這是一個人發展的思想前提;三是指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前提。在小學階段,學生具備了健康的三個前提,才是真正的為人生奠基,才能實現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

  教育的核心因素是人,這裡所說的人是指教師和學生。讓學生擁有健康,教師首先得健康。教師的健康最集中的體現是教師是否充滿激情,是否有追求夢想的衝動與行動,是否有高度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因此營造一個教育的“理想國”,點燃教職員工工作與生活的激情,形成強大的合力,是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為幸福首先與幸福的觀念高度相關,所以要創造條件幫助教師和學生形成“自我實現”的幸福觀,併為他們“自我價值”的實現創造條件;因為幸福與生理機制相關,所以要使校園充滿樂觀情緒,哪怕“盲目樂觀”也好;因為幸福與人格有關,所以要引導和幫助內向型教師和學生擴大交往的圈子,消除他們的社交恐懼,提高他們的社交技能,讓他們有足夠多的選擇自己工作和學習目標的機會,幫助他們發現工作和學習的意義,從而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因為幸福與文化有關,所以要改造學校文化,要鼓勵教師和學生的獨立自主、自尊、競爭與成就的心理傾向,不鼓勵“做人”,不鼓勵為扮演好其社會角色而抹殺個人性格、獨立性、尊嚴和成就感;因為幸福與經濟條件有關,所以應使教師免於失業和下崗的恐懼,增強教師的職業競爭力;使學生免於應對將來生活的恐懼,幫助他們發揮個性潛能。如果教師收入過低,則應積極籌措資金,使其免於貧困;因為幸福與自由和權利相關,所以要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和決策,為他們直接參與學校公共政策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條件。關注生命感、幸福感的教育是“詩性”的教育,如果我們不能將教育看成詩,那麼教育將離開詩意很遠很遠。杜威用詩一般的語言這樣描述了教育:教育不是知識的堆積,而是一種喚醒。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激盪,那麼就不能被稱之為教育。

  為此,我們一直把關心教師生活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不管公事、私事,只要老師有需求,校領導在能力範圍之內都不遺餘力:教職工過生日,學校都會送鮮花以示祝賀;有教師住院,校領匯出面聯絡好的醫院,並集體探望;教師子女入托,校領導提前聯絡市政府幼兒園;誰家有生老病死、婚喪大事,都由工會出面組織,校領導親自到場;教師家庭有矛盾,都由書記排憂解難。此外,我們更關注教師的學校生活,為教師創設一個溫馨和諧的工作氛圍:辦公室佈置,學校出資贊助;各教研組長都會按學校領導的授意,隔段時間組織本辦公室老師集體聚餐、唱歌娛樂,而每每這個時候,校領導都會“從天而降”,參與大家的聯歡。與此同時,我們還針對年輕教師居多的情況,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所有這些活動,都以年級、科室或教研組為單位進行,獎項設計涵蓋所有老師,不僅有團體獎、個人獎,甚至拉拉隊也有份兒。這樣的活動使得學校所有教師都有參與活動的熱情,都能真切體會“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樂趣和成就感。

  為了活躍課餘文化生活,提升全體教師的內涵和氣質,學校還高薪聘請了舞蹈老師,每週一、週四下午集體學習國標舞。如今,高雅、優美的國標舞已成校園一景。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教師,教育成敗的關鍵也在於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專業素養,提高教師生命質量和職業認同感,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團隊,是一所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所在。作為校長,我倡導教師的幸福是改變了一個學生、是上了一節好課,是發表了一篇文章,是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沒有這些成功的作品就沒有快樂和幸福。為此,我們有梯度、分層次提高全體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整體業務水平:滿足個體,以教師發展為根本;立足課堂,以校本教研為重心;著眼質量,以常規管理為基礎,並探索有效評價機制,激勵教師專業發展。對於老師們取得研究成果,學校設計統一封面,結集出版“南陽市二十一學校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系列叢書”,對於老師們在研究過程中的教學反思、教育隨筆、評課稿、發言稿,學校除了在校報、校刊上擇優發表外,每學期由學校統一設計封面,出版教師的個人作品集。看著自己的成果成為包裝精美的書,老師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內心的自豪油然而生。

  正因為教師具有了強烈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才能潛移默化地遷移到學生身上,才能在教育教學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開發豐富的課程資源,打造生命化課堂,通過系列化的主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受到真善美的薰陶,形成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為健康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開發了英語特色課程和經典誦讀特色課程,著力打造語言教育特色;我們成立了國家級“陽光體育俱樂部”,著力打造體育教育特色;我們開展器樂進課堂活動,並從三年級開始,每個年級組建一支學生管絃樂隊,著力打造藝術教育特色;我們通過系列化、主題化、常規化、特色化的德育實踐活動,打造健康向上的行為文化。一系列的創新與探索,年輕的二十一學校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躋身於南陽優質教育行列,更以高尚的師德和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了教育品牌,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家長的讚譽。

  不管怎麼說,讓教師幸福地生活,讓學生擁有健康的人生,把學校建成師生精神文化的寄居地,應該成為一所學校矢志不渝的追求。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學校就應該求真務實,杜絕一切形式主義;應該誠實守信,杜絕一切弄虛作假;應該平和進取,杜絕一切急功近利;應該開放創新,杜絕一切故步自封。只有這樣,我們的學校管理才能真正走向和諧高效!

  因為時間有限,我的交流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看過的人還:

班主任工作總結交流會講話
最新校長教師會議講話稿
相關知識
最新校長論壇領導講話稿
最新校慶大會領導講話稿
最新剪彩儀式領導講話稿
最新消防會議領導講話稿
最新學術會議領導講話稿
最新中秋晚會領導講話稿
最新評選活動領導講話稿
最新歌手大賽領導講話稿
最新技能大賽領導講話稿
學術論壇領導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