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交流會領導致辭稿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1日

  在寧靜的環境,悠閒的心情靜靜地讀書,是人生最有味的享受。那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在這次交流會上發言。關於讀書我不知該從何說起,於是在這裡我把去年年末寫的一篇關於讀書文章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寫的不好敬請諒解。

  一直想寫寫自己的讀書生活,面對這一屋子的書本。我仔細搜尋自己記憶裡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裡的那些關於讀書的故事。這一路的成長,這一路的相伴。

  我的記憶回到最初最初,來時路回首中一行行記下。翻看畫書的小姑娘,揹著父母訂《文史知識》的少女,大學宿舍床頭書的女生,還有如同今日臥室、陽光、香茗、書、音樂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來的我,不同階段的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便是書了。

  因為讀書,我視野大開,我的思想便不再侷限於狹小一隅。因為讀書,一向豪爽的我,也變的更為大氣了。書山有路勤為徑,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我也深為自己這一點而慚愧,卻本性難移。但是書山這條路,我雖然談不上勤,但委實也是一路走著,還將走下去吧。這麼些年,身旁的人用種種稱號說著我,全不管我是否實與名俱。起初我還極力反駁著。後來說的多了,也懶得反駁了。人性的虛榮也會讓我有些許的自得,但那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腦中一直有個信念固執的佔據著。那就是:我們怎麼活都只有一輩子,多知道點總是好的。因了這個執念,我讀書,各個方面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來不曾厭煩。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於是也就----因為固執佔據,變成了一種性格,怕是這輩子也改不了了吧。不過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現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麼多的書,似乎變的越發讀不完了。彷彿間時間少了許多,書卻多了。我也深為遺憾呢。只有盡力了。這也是我為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吧。總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腦子裡的存貨還是需要不斷補充的啊。所以反思後,還是得繼續讀下去啊,自勉吧。

  時有人問我關於書的事,有些我委實回答不了。因為我瞭解的也不過是我自己較喜歡的那些罷了。別人喜歡的,我卻未必關注吧。有人讓我推薦幾本書,我頗為難。每個人的閱讀傾向不同,我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每每這時我頗為糾結。有人借我的書讀,我十分高興樂於相借,但是卻不知道該借什麼。讀書啊,真是因人而異的事啊。

  因為讀的積累,因為讀的輸入,自然會有源源不絕的寫,不絕的輸出。於是,我寫了頗有幾本集子。而且從1995年到而今的2012年,長達17年的23本日記。這些都是我千金不換的財富。大家總是說我愛讀書,我委實妄擔虛名了。讀書從來不是我的愛好,只是我再普通不過的習慣罷了,一種改不掉也不會改的習慣罷了。

  平凡的我將慢數著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讀過的書。勾勒那個我,真實的我。從中也許你會發現有許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實,也許你會重新認識我,那個爬書山的女子,雖然她不夠勤奮,有時還懶得很。雖然她有時讀的散漫不踏實,腳步虛浮塵上。但是有時也有著你難以想象的執著。至少她一直在,沒有放棄。儘管她脾氣有夠暴劣,不是個淑女。但是至少她會是個書女。這就夠了,不是麼?<蓮山課~件 >

  最後,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影響很深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是小時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寫完作業。便玩了起來,姥姥問我,怎麼光玩?我說我寫完作業了。都會了。嘮叨的姥姥卻說,學問可是沒有完,沒有深啊!她的話我當時不是太懂。

  第二個故事:我高中時,那個時候語文、歷史老師都很寵我。我自然也有點驕傲吧。一天,我把寫好的作文拿給語文老師看,自我感覺很好。卻不成想他並沒有如往常表揚我。居然只說了句: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我當時雖然不敢說什麼,但是心裡還是很生氣的。覺得老師也真是的。他的話當時我雖然懂,卻不以為意。

  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年輕。那時候他們的話卻從那時候放在了我心上。儘管當時不在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讀書的增多。我卻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們的話。於是,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當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們的教誨。打心底裡的感激。在這次發言的最後。讓我把他們曾教育我的話分享給大家。我姥姥說:“學問哪有完?學問沒有深啊!”我的語文老師說:“書是讀不完的,你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

  這就是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二

  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都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在告誡我們平時只有多讀書,用時才會得心應手。可我卻在讀書的過程中有這樣的體會:

  ***1*** 越是讀的書多了,越是發現自己懂得太少了。

  ***2*** 讀書時和作者有共鳴之處***謝老師說的那樣***,覺著這點說的有道理,那點寫的也很好,為什麼我自己就表達不出來呢?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就趕快記錄下來,如果不及時記錄,過後很快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等到哪天想用道時卻不知他在何處,所以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3*** 作為一名老師,每天要面對幾十個學生,每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的,要上課,備課,改作業,輔導,談話,寫各種資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追著自己,哪有時間去讀書?這個問題我也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條中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就像我們得到一件稱心如意的衣服後那種興奮。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我們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我們具備的知識海洋中的滄海一粟,這樣在教學工作中就可以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也就不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4***教師閱讀的意義

  我們的學生,在一本書上痛苦奮鬥多年,除了錯過書本外的很多知識,而且一直很難與書本建立聯絡,這種與書疏離的狀況將伴隨其一生。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很重要。每天朗讀15分鐘是美國教育的祕訣。我們教孩子去熱愛與渴望讀書,遠比我們光告訴孩子去讀書重要得多。事實也證明,學生對閱讀的喜好程度,關鍵取決於他的父母和老師對書的愛好程度,試想想如果一個老師除了課本,在課堂上從來不討論其他書裡的內容,那他的學生對其他書又會愛好到什麼程度呢?自然也有例外,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是“最後的希望”,是孩子“在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後一個加油站”。如果老師能找到方法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那麼孩子就有較大的機會健康成長,並能用正確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樣也就為未來的老師減輕了負擔。

  我們實驗小學正努力以“書香”營造校園特色,打造“書香校園”文化。學校為我們創設了這麼好的條件,我們沒理由不去讀書活動。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閱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最後,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以此共勉。“閱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閱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閱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閱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感謝學校領導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交流的平臺。我想:一次讀書交流會就是一次自我學習與成長。

  曾經我一度為自己沒有特長而感到自卑,後來找到一條捷徑——讀書。因為這既不需要花費許多金錢,而且能讓自己變得優雅,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於是,閒暇時抱本閒書成了我自以為的興趣愛好!

  寒假前我借了兩本書: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和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還有研訓營佈置的《西方哲學15講》,前兩本書的選擇只因他們的作者,後一本則是閱讀任務。說實話,寒假裡一是沒靜下來讀,二是這三本書以我現在的閱讀水平讀起來還是有點吃力的。所以我便草草讀完了事。直到接到通知要求製作ppt我才又把《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拾起來認真讀了一遍。讀完收穫有一些,解讀卻談不上。今天我只是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關注的句段向大家彙報一下。借用肖川的話說就是“附庸而後風雅”,於是我把它改一下作為自己彙報的標題,也是我的讀書觀吧!

  下面我借用朱xx教授的兩句話開始我今天的閱讀彙報

  “閱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

  閱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

  閱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

  閱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的彙報分為三部分:走進《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我的收穫和拾貝。先來看一下《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這本書***點幻燈片***簡介封面設計。

  作者簡介:肖川,原名肖貴祥,1963年1月3日出生,湖南望城人,教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英國教育哲學協會會員;是我國生命教育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特邀作者。出版《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等20多部著作。

  內容簡介:《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是作者歷時10年寫就的一本教育隨筆.書中收錄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學眾多的重要領域和主題,其獨特之處在於:對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給與學理上的闡釋,併發掘出其中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底蘊,從而收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以孔窺豹、洞幽查微的效果。

  整體收穫:與其他的教育理論著作不同,這本書多了一些感悟、率真和靈性,在愉快的閱讀中,你不時會有一種悠然心會的美妙感覺…

  整本書中洋溢著濃濃的人間情懷,在字裡行間你能感受到作者對於教育、人生與社會獨到而細膩的洞察與體認。

  如果您用心閱讀本書,不知不覺地您的語言會受到影響——不僅是詞彙的豐富,還有表達方式的獨特

  教育首先應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識、文化或政治、法律的傳授和灌輸。***勞凱聲***

  在他的追問中,始終懷有一種正當的力量。在肖川美好文字的背後,是人性的多姿多彩,是無數驀然回首之後的動情時刻。***張文質***

  文字的奇蹟也可能變為生活的奇蹟——我們的認識、闡釋、命名和書寫能夠將人性的尊嚴以及優美的光輝賦予我們的生活。***肖川***

  拾貝:***依次點幻燈片***

  1. 教育隨筆作為一種教育思想的表達方式,親切、隨意卻不隨便。在輕鬆、輕盈之中,它透著一種內在的嚴肅與莊重。它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的大實話。它力圖用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

  2.教育給了我們什麼

  什麼是教育?西方有位才子作了意味深長的詮釋:“把所學的東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教育即解放,意味著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

  3.什麼是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如果我們能用心去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實的保障。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啟發智慧和鼓舞人心的書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學校首先是書籍。”

  感悟:感同身受!給孩子們提供更多閱讀好書的機會是孩子的一種內在需求,應予以充分的重視,而非一味地佈置作業,默寫抄詞。

  4.一個受過情感教育的人,一定會是一個溫順、謙和、善於溝通且能喚起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和柔情的人,而不會是一個專橫、霸道、粗野、暴戾之人。

  感悟:給學生良好的教育,既要讓學生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化與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機使學生獲得高峰體驗,使學生獲致“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情性修養,朝著最終達到“得失在所不計,譭譽無動於衷”的生命境界而努力。

  5.與經典為友

  既然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守經答變,返本開新”。所謂“守經答變”,即堅守、守護那些永恆的真理、古老的智慧、不變的“倫常”,並以此對時代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給予迴應;如果不能“守經”,也就缺乏了根基,“守經”是為了“答變”。

  感悟:的確,現在的孩子對於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的接觸實在太少,包括老師也是如此,文化底蘊淺薄。所以今後在班級中推進經典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文底蘊還是很有必要的。***經典閱讀、讀寫大賽***

  6.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心存感激,是一種朗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天空因此而變得湛藍,空氣因此而變得溼潤,美好的事物因此而變得離我們很近很近。

  感悟:感恩教育應該貫穿於我們教育活動的始終。

  7.教師的“六個學會”

  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感悟:“等待”排在第一位,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不言而喻。“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教學行為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

  8.閒 適

  別將生命之弦繃得太緊,留一份閒適給自己。

  閒適不是慵懶,不是無所事事的光陰虛擲,它是生命積極的存在狀態,是生活意趣的盡情揮灑。

  急功近利不會有閒適,慾壑難填的人,也不會有閒適。

  理性的頓悟,靈性的升發,需要閒適;心靈的舒展,視界的敞亮,也需要閒適。情趣,每每在閒適從容中一展風采。

  留一份閒適給自己,享受生命的從容與美好。

  9. 後 記

  我力圖創造出一種融哲學的理趣、散文的韻致和宗教的情懷於一體的表述風格。因此,我更願意用“心”來寫一點文字,讓讀者讀出啟迪之外的一點激動,一點推動,一點感動;讀出一種情懷,一種心境,一種胸襟,一種器局,讀出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來。

  感悟:我們閱讀這本書也是要走心的。延伸開來說我們是需要用心靈去工作的。

  10.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讀這本書只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當然我的解讀就更是淺嘗輒止。這與我閱讀態度不夠端正有關,更因為我的底蘊不足以駕馭這些深奧的專業語言。如果你有興趣或者產生了一些閱讀的願望,就去啃啃這些營養豐富的教育滋養品吧!

  因為: 心與書的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內省與自察。伴隨著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悅在心頭升起.當我們以古典的心情對待閱讀時,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將以更為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日臻完滿的生活!

學生會工作總結講話稿
讀書會上領導發言稿
相關知識
讀書交流會領導致辭稿
讀書節活動領導致辭稿
課改交流會領導講話稿
讀書月活動領導致辭
讀書交流會學生髮言稿
讀書交流會勵志演講稿
現場交流會領導講話稿
讀書交流會家長髮言稿
學術交流會領導講話稿
最新交流會領導講話稿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