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二泉映月有感
《二泉映月》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關於阿炳的一些事。阿炳又名華彥鈞,幼年時,跟隨父親學會了二胡、琵琶等一些樂器。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讀了《二泉映月》這篇課文,我的淚水情不自禁地落了下來,在艱苦的生活下,阿炳身患殘疾,但堅持了下來。
阿炳小時候聽不出二泉裡的奇妙的聲音,長大後他因為一次疾病而導致雙目失明,這對他是多麼痛苦啊!眼睛是心靈的視窗,沒有了眼睛,什麼也看不見。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經過了千辛萬苦,終於體會到師父告告訴他的話。在二泉邊回想自己坎坷的經歷,創作出《二泉映月》二胡曲。
阿炳的命運是多麼苦啊!失去了雙眼就失去了光明;失去了雙眼就看不到美好的一切;失去雙眼的生活就充滿了黑暗……沒有了眼睛的生活更是痛苦呀!而且阿炳連一個親人都沒有!這樣的生活誰能受得了?阿炳卻堅持了下來!這,能不令人感動,能不令人佩服,能不讓人流淚嗎!這是一個正常人無法做到的。而阿炳卻做到了!難道我們就不能學習嗎?學習他在逆境中能勇敢面對困難,充滿著對光明的嚮往,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音樂的熱愛。他難道不偉大嗎?即使他雙目失明也不放棄對音樂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如果換了我,肯定做不到,會失去生活的勇氣,不會堅持下去!和阿炳相比,我相差太遠。
阿炳的事令我感動,由此我也想到了另一些名人事例,他們身患殘疾,但憑著自己的自強不息,最終取得了成功。張海迪由於2/3的身體都失去知覺,一生在輪椅上度過。頑強、嚮往著美好生活她自強不息,從小沒有上過學,知識全都是通過自學而掌握的。我們正常人做不到的,殘疾人做到了!這說明了什麼?
殘疾人並不比我們差,有時我們根本沒法跟他們比。阿炳在身患殘疾、生活貧困的情況下對音樂得熱愛還是那麼強烈!如果是我肯定做不到。是呀!在現實社會中,和阿炳同樣的人也是那麼有困難,他們的經歷也是那麼坎坷!記得有一對雙目失明的夫妻,為了養家餬口,有一個***幸福的生活,不顧烈日寒風,賣藝度日,一位彈破鋼琴,另一位演唱。阿!賣藝度日對於殘疾人是多麼苦,多麼難呀!
阿炳的生活就是這麼坎坷!但他與命運抗爭,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值得我們去讚歎,去學習,去敬佩!從這篇課文不僅讓我們感受個到阿炳在逆境中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戰勝苦難的精神,讓我們感觸更深的是:殘疾人的生活是多麼不容易,成功的殘疾人更不容易呀!讓我們都來關心殘疾人吧!
篇二
這幾天,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叫《二泉映月》。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關於阿炳的一些事。阿炳又名華彥鈞,幼年時,跟隨父親學會了二胡、琵琶等一些樂器。有一次中秋夜,小阿炳伴隨著父親來到無錫惠山的泉邊賞月。泉水清澈見底,月亮倒映在湖底,發出了微微的光芒,景色十分迷人!突然,父親問道:“你從泉水中聽到些什麼?”而小阿炳卻搖了搖頭。很快十多年過去了,阿炳長大了,卻換上了眼疾,當他再一次來到了泉邊,想起了父親說的話,自己的艱苦經歷時,不覺流下了眼淚,從而創作了一首二胡曲《二泉映月》。
其中,課文講到了兩個人物,是我最敬佩的那個人物是阿炳,他那追求音樂、敢於和命運抗爭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如果我遇到困難,就不會像您這樣鎮定自如,一步步把困難解決。而我只會大喊大叫,這樣事情不但沒有被解決,反而釀成了大錯。這一點,您是我學習的榜樣。
《二泉映月》這篇課文主要告訴了我:不管遇到了什麼困難,只要有一顆追求夢想、敢於和命運抗爭的心,就一定能打倒這個困難。
篇三
每當我聽見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時,從樂曲中透露出的一種悲傷。使我“失明”“失聰”的心情得到放鬆,得到開放‘使自己的心情立即變的豁然開朗,給我指明瞭道路,給我以信心和勇氣。
原來這首二胡曲《二泉映月》是著名民間音樂家阿柄在兩眼失明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阿柄的真實姓名叫華彥鈞。1894年出生在江蘇無錫,4歲時喪母,自幼住在嬸嬸家,經常受到嬸嬸家人的歧視與侮辱,使他幼小心靈遭受到摧殘。自11歲開始,他就與熱忠於音樂事業的父親學習音樂藝術,學習到紮實的基本功。21歲時患了眼疾,35歲就雙目失明,早期還當過道士,因為與民間藝人切磋藝術和用民間音樂改編道教樂曲,所以被逐出道教,成為淪落街頭乞討的流浪漢,1950年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長眠與地下。
雖然他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卻還活在我們的心中,他所創作的歌曲也還在音樂藝術上長久不衰,被人們所傳誦。通過我對華彥鈞的認識,我認為他是挫折一生,困難一生,但是他卻不認為這是對他的禍,而是對他的一種福,他把這些困難當成激烈他前進的動力,堅強的與病魔做鬥爭,堅持不懈的創作,創作出了著名的樂曲。我應該虛心學習他這種堅持不懈的與病魔作鬥爭,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這就是一個人,一個英勇的人,讓我們永遠記住他的名字,高喊他的姓名——華彥鈞。
讀凡卡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