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是怎麼形成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胎毒,中醫兒科病名,是指發病與妊期期間母體的熱毒有關的某些嬰幼兒疾病,如瘡癤、痘疹等。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胎毒的相關知識。

  :

  發病原因

  1、缺乏正常菌群***20%***

  直接膽紅素經過膽道排到腸道,經過細菌的作用轉變成糞膽原排出體外,缺乏正常菌群影響膽紅素排出導致黃疸加重。

  2、嬰兒感染***10%***

  這種疾病是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伴有轉氨酶的異常。白便,肝大。需要說明的是,好多家長不認識白便,在我們醫生看來已經很明顯的白陶土便家長依然認為是黃色大便,導致患兒病情延誤。

  3、母乳***20%***

  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膽紅素在腸道的重吸收加強,使黃疸加重。

  4、藥物***10%***

  維生素K可以加重黃疸,到對你的孩子來說可能性不大。

  5、新生兒溶血***10%***

  少數新生兒ABO血型不合的孩子的黃疸可以表現為母乳性黃膽的病程變化。

  6、胎便***20%***

  胎便排出延遲,肝腸迴圈導致黃疸加重。

  7、其他因素***10%***

  宮內感染 如CMV。甲狀腺功能低下及其他遺傳代謝性疾病。

  併發症

  黃疸、癤、鵝口瘡、膽石、胎赤、胎漏胎熱。

  4清胎毒的方法

  1.吃些芝麻糊,綠豆沙

  2.綠豆煲老鴿湯,加少許陳皮,好味又清熱

  3.八個月左右可以用豬肚煲綠豆去胎毒

  4.海馬煲瘦肉湯,海馬瘦肉三碗水煲成一碗

  5.吃珍珠粉吧,胡慶餘堂的,從七個月開始吃,寶寶白白嫩嫩的,面板好漂亮

  6.艾葉水煮鵝蛋還有玉米鬚水

  臨床表現

  臨床上,胎毒常見的症狀有:胎毒發熱,胎毒發寒,胎毒發搐,胎毒發黃等。

  1、胎毒發熱:遍身壯熱,口閉面赤,呼吸氣熱,眼胞浮腫,氣急喘滿,啼叫驚煩,小便短赤,大便祕結。

  2、胎毒發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瀉白,呼吸氣冷,身起寒慄,曲足握拳,腥痛啼叫不休,或口噤不開。

  3、胎毒發搐:頻頻作搐,身熱面青,牙關緊閉,氣逆痰鳴,腰直身僵,雙目上視,啼聲不出。

  4、胎毒發黃:面目及全身皆黃如金色,身熱,小便如梔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西醫觀點

  新生兒一出生眼睛就會發紅,或者出生幾天後患上了溼疹,這時,家裡的老人就會按習俗喂些各種各樣的清胎毒偏方,有的喂黃連水,有的喂紅糖水,有的喂大黃,有的喂鉤藤水,有的喂珍珠粉,甚至有的用鵝蛋清火,據說這樣可以去胎毒。可有網友表示,曾有一位母親給新生兒喂大黃水排毒導致死亡。

  在東南沿海、江南一帶,人們認為胎兒在母體中染了毒氣,出生之後若不除去,將來會引發許多疾病,如黃疸、溼疹、鵝口瘡等,因此要服解胎毒的中藥。常用的中藥有甘草、黃連、硃砂、牛黃、輕粉等。這是不可取的,因為上述疾病各有病因,不能簡單地用胎毒來解釋。相反,這些中藥對嬰兒的健康不利。例如,黃連苦,有寒性,可以損傷嬰兒的胃部功能,影響消化、吸收;硃砂含有汞和硫磺,對嬰兒有一定的毒性;牛黃是食草動物的膽石,苦,性涼,不宜單味服用;輕粉即汞粉***水銀***,有毒。

  從西醫的角度看,並沒有所謂的胎毒,一些所謂胎毒的表現實際上是孩子患了新生兒溼疹、黃疸、結膜炎、胃腸道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表現,跟孃胎裡的“毒”沒關係,擅自喂各種中草藥湯劑“清胎毒”的民間習俗不僅不能治好病,而且耽誤孩子治療,甚至對孩子肝腎造成傷害。新生兒發育未完全,解毒能力低,有的中草藥很可能就有肝腎毒性,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尤其是出生28天以內的小嬰兒,連紅糖水之類的所謂清毒食療也不要用。

  中醫治療

  胎毒可用母親吃鵝蛋來解,不宜吃藥。

  “清胎毒”在南方,尤其是廣東地區比較流行,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屬於熱性,很熱毒。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清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的面板就容易長紅疹。其中最為流傳的一款清胎毒方:一小撮白蓮鬚加一個雞蛋,三碗水煲成一碗水,快要煲好時加冰糖或紅糖即可。民間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清胎毒”方法,比如綠豆煲老鴿湯、鵝蛋、豆漿等等。

  但是在西醫的角度看來,懷孕期並沒有所謂的胎毒。但是,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食用過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很有可能會將熱毒傳給胎兒,而導致寶寶溼疹。雖然會導致溼疹,但西醫並不建議孕婦食用含有藥物或藥材的食物,例如龜苓膏等使用藥材製造的食品。還是建議孕媽媽在懷孕後期多吃青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這樣就不必使用以上提到的方法去進行刻意的排毒。

酸性體質是怎麼形成的
胎盤是怎麼形成的
相關知識
寶寶胎毒是怎麼形成的
胎毒是怎麼形成的
胎記是怎麼形成的
丹毒是怎麼形成的
病毒是怎麼形成的
藥毒是怎麼形成的
寶寶胎記是怎麼形成的
胎盤是怎麼形成的
紅胎記是怎麼形成的紅胎記的臨床表現
嬰兒胎記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