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葉的功效作用
大家都知道荔枝核,性溫,味甘、微苦。歸肝經、腎經。那麼荔枝葉的功效呢?大家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荔枝葉吧。
荔枝葉的功效
【出處】出自《嶺南採藥錄》
【拼音名】Lì Zhī Yè
【英文名】Litchi leaf, Lychee leaf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荔枝 常綠喬木,高10-15m。偶數羽狀複葉,互生,葉連柄長10-25cm,或過之;小葉2或3對,少4對,小葉柄長7-8mm,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5cm,寬2-4cm,先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無毛,薄革質或革質。圓錐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淺杯狀,深5裂,被金黃色短絨毛;花瓣5,基部內側有闊而生厚毛的鱗片;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mm;子房密被小瘤體和硬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cm,成熟時通常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佈】分佈於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臺灣、栽培最盛。
【性味】辛;苦;涼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除溼解毒。主爛瘡;溼疹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浸水數日,貼爛腳。
2.《泉州本草》:治耳後潰瘍,晒乾,燒存性,研末調茶油,抹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荔枝核的功效
【中藥名】荔枝核 lizhihe
【別名】荔仁、枝核、大荔核。
【英文名】Litchi Semen
【來源】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成熟種子。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綠色,具褐色斑點;莖上部多分枝,小枝有白色斑點和微柔毛。偶數羽狀複葉互生,2~5對;小葉革質,葉片長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稍偏斜,全緣,上面綠色至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稍帶白粉。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雜性;花被杯狀,淡綠色,4裂,寬2~3毫米,邊緣淺波狀,密被鏽色柔毛,花盤環狀,肉質;雄蕊6~10枚,多為8枚,著生於花盤上,花絲分離,被柔毛;雌蕊1枚,子房上位,具短柄,生於花盤中央,子房倒心形,2~3室,每室具1胚珠,通常只有1室發育,花柱線狀,頂端2裂。果實核果狀,近球形或卵球形,長3~4.5釐米,直徑與長約相等,果皮較薄,近革質,表面有瘤狀突起,暗紅色。種子矩圓形,棕紅色或紫棕色,有光澤,略有凹陷和細波紋;種子外被假種皮,白色,肉質多汁,味甜,與核易分離。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產地分佈】生於荒地或路旁,我國多栽培。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東部。
【採收加工】於夏季採摘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及肉假種皮,洗淨,晒乾。
【藥材性狀】長圓形或卵圓形,略扁。表面棕紅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澤,略有凹陷及細波紋。一端有類圓形黃棕色的種臍。質硬,子葉棕黃色。氣微,味微甘、苦、澀。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微苦。歸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行氣散結、祛寒止痛。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煎服。用治寒疝腹痛、睪丸腫痛。荔枝核l枚,鍛存性,酒調服。治心痛及小腸氣***《本草衍義》***。
【主要成分】含脂肪酸、氨基酸、聚合花素類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抑制乙肝抗原等作用。
【使用禁忌】無寒溼滯氣者勿服。
荔枝的三種吃法
一、鮮食
直接剝開荔枝皮,蘸著鹽水吃,不容易上火。
二、泡酒
荔枝酒
材料:荔枝,高粱酒
做法:
1.要挑選上好的荔枝,荔枝是可以帶著籽粒一起釀酒的,這就是為什麼說喝果酒比鮮食水果吸收的營養還要多。
2.荔枝剝皮,一層荔枝,一層白糖,放到廣口瓶子***要乾燥,不要有水***6、7分滿就好了***醞釀的過程會產生氣體,太滿會把瓶蓋頂出來。***
3.往瓶子倒入高粱酒,度數高的就會比較醇,然後封緊瓶口,放陰涼處靜置浸泡三個月後就可喝了。
三、荔枝雞球
材料:雞脯肉300克,荔枝200克,雞蛋1個,紅黃彩椒,鹽,蠔油,水澱粉,花椒粉,雞精
做法:
1.雞肉剁成肉末,加一個雞蛋、鹽、蠔油、料酒。
2.順時針攪拌至上勁。
3.用手溼水搓成丸子放油鍋裡中火炸成金黃色。
4.荔枝剝去殼去核,彩椒切成塊。
5.炒鍋熱油,爆香蔥姜。下彩椒翻炒。
6.放入荔枝肉、丸子,將花椒粉、雞精、鹽、蠔油、水澱粉調成汁倒入。
7.加蔥段,燒沸即可。
決明子泡水喝的不良反應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