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養生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合理膳食向來是很重要的,人體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都需要在日常飲食中的肉類、蔬菜中獲得。肉類是比較受大家歡迎的,不同的肉有不同的功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羊肉的養生知識

  羊肉性熱、味甘,是適宜於冬季進補及補陽的佳品。祖國醫學認為,它能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是一種滋補強壯藥。

  多吃羊肉還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抗疾病能力,所以人們常說“要想長壽,常吃羊由”。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成分。羊肉所含蛋白質高於豬肉,所含鈣和鐵也高於牛肉和豬肉, 而膽固酵含量卻是肉類中最低的。

  《本草從新》中說,它能“補虛勞,益氣力,壯陽道,開胃健力”。金代李杲說:“羊肉有形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去弱。人蔘、羊肉之屬。人蔘補氣,羊肉補形。風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蓋陽生則陰長也”。

  寒冬常食羊肉可益氣補虛、祛寒暖身,促進血液迴圈,增強禦寒能力。婦女產後無乳, 可用羊肉和豬蹄一起燉吃,通乳效果很好。體弱者、小孩、遺尿者食羊由頗有益。羊肉又可增加消化酶, 保護胃壁, 幫助消化,體虛寒者尤宜食用。羊肉含鈣、鐵較多,對防治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等病症很有幫助。羊肉還有安心止驚和抗衰老作用。

  羊肉的食用禁忌

  1. 不宜與茶同吃

  茶水是羊肉的"剋星"。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祕。

  2. 不宜與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3. 不宜於西瓜一起吃

  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4. 有些病症不適合吃羊肉

  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牙齦腫痛者,或腹瀉者,或服中藥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5. 不宜與南瓜同吃

  中醫古籍中還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

  挑選羊肉的方法

  一是看肌肉。綿羊肉黏手,山羊肉發散,不黏手;

  二是看肉上的毛形,綿羊肉毛卷曲,山羊肉硬直;

  三是看肌肉纖維,綿羊肉纖維細短,山羊肉纖維粗長;

  四是看肋骨,綿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則寬而長。

  羊肉的養生食譜推薦


        一、山藥羊肉粥:吃走冬日的寒氣

  立冬過後,氣溫驟然下降。俗話說“秋收冬藏”,冬季是人體收納的季節,這時候進補更容易吸收。所以在這個時候,一碗香氣四溢並據有滋補功效的熱粥更成為人們冬季進補的首選。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款出自名門的粥膳——山藥羊肉粥。本粥是出自《飲膳正要》這麼一款名粥。原料包括羊肉250克,鮮山藥100克,糯米100克。首先是將羊肉洗淨,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成小塊備用。再將山藥洗淨,切塊。最後再把羊肉、山藥一同入鍋,加水800毫升,用小火煮爛,加入糯米煮成粥,每天早、晚溫過之後即可食用。這款粥中的山藥可以說是健脾專家,《本草綱目》中就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而且它補氣是偏於健脾氣,不熱不燥;補而不膩,補而不滯,非常的平和,是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良藥。羊肉甘溫大熱,可為我們身體提供熱量。山藥羊肉粥結合了山藥、羊肉、以及米粥最容易被消化吸收這三者的優勢。具有有補脾益腎、溫中暖下的功效,同時還具有治療寒性腹瀉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款粥屬於溫熱的粥類,且山藥有收澀的功效,因此胃熱以及有大便乾結的朋友均不宜服用。

  二、蘿蔔羊肉湯:緩解咽痛、鼻子發乾的靚湯

  本方出自《飲膳正要》。原料包括羊肉500克,蘿蔔500克,草果6克,豌豆100克,香菜1把,生薑10克,鹽、胡椒各適量。製作時,將羊肉洗淨,在沸水中焯去血水,撈出瀝乾,切小塊。蘿蔔洗淨,切滾刀塊;豌豆、香菜洗淨;生薑拍破。沙鍋內加水適量,下羊肉,煮開鍋,除去上面的泡沫,放豌豆、蘿蔔、草果於湯內,再用旺火燒開,改用小火煨60分鐘左右,至肉爛為止。最後起鍋前放鹽、胡椒,再煨片刻,起鍋後放香菜於湯上即成。

  在這道菜餚中,讓肉是性偏溫熱的,而白蘿蔔為辛涼之性,在一起燉後,這種羊肉湯和肉就不會有明顯的寒熱之性,就趨於中性,所以,一般人吃了,可以存其補養之性,而不會上火,出現咽痛、鼻子發乾、出血等症狀。

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是什麼
健康飲食有哪些誤區
相關知識
羊肉養生知識
肉類養生知識
幼兒園秋季養生知識
中老年秋季養生知識
中醫秋季養生知識
幼兒園冬季養生知識
幼兒夏季養生知識
幼兒冬季養生知識
夏天飲食養生知識
立冬習俗與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