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和平共處
在孩子做出一些非常氣人的事且屢教不改時,家長可能會大動肝火。管教失控後,孩子的心情通常不安、害怕、困惑,甚至認為“爸媽不愛我了”。而家長往往很後悔自己剛剛那麼衝動,講了難聽的話,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從此跟我有距離”。下面小編來告訴你吧。
和孩子和平共處七步驟
1.承認自己的失誤,關心孩子的身心:放下身段跟孩子道個歉,他知道你的情緒已平復才會降低不安。
2.讓孩子瞭解你的心情:跟孩子談談剛剛發生的事,說說內心的想法。
3.讓孩子知道你學到的經驗:再怎麼生氣、傷心也不應對孩子說那樣的話。
4.問問孩子,希望家長下次怎麼說:以這件事來說,家長怎麼說,孩子才會理解。
5.想一句話或一個方法:請孩子提醒你保持冷靜。
6.與孩子就事論事,回到事情原點:談論這件事可以怎麼解決。
7.謝謝孩子的原諒:彼此約定生氣時要說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但表達方式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
和孩子和平共處三部曲
1.理清當時思緒,找出情緒失控的原因
身體不舒服:身體感覺是最直接的,疲累或不舒服,孩子的行為又不符合期待時,很容易有怒氣。
時間的壓迫:有時間壓力,孩子卻一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心態,就會挑戰家長的極限。
挑戰個人地雷:家長對某些價值觀特別重視,比如說謊、頂嘴、偷竊、打人、不搭理人等,擔心孩子會品性不佳、素質不良,就特別易怒。
挫折感:一再說教了好多次都沒用,覺得自己的耐性都快被磨光了。
個人情緒轉移:因為其它事心情不好,但孩子不懂得察言觀色,還在嬉鬧或不守本分,便遷怒到孩子身上。
2.重新整理思緒,探尋解決辦法
針對生氣的原因,重新思索自己要什麼,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
比如:發現自己特別在意孩子頂嘴,是因為他講話的態度令人不舒服?還是自己不容許孩子有個人想法?我想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3.安定自己,保持穩定的心情
暫停法:察覺到情緒上來時,先離開現場,並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需要離開冷靜一下。不是不理你,等下我們再談這件事。”去喝口水、上上洗手間,整理一下心情再回來處理。
自我安定法:心裡想一些安定語,比如“冷靜,冷靜,他只是有話要說”、“讓他遲到一次,學習對自己負責”等。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