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產業的發展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1、國際

  廣義的通訊產業包括郵電服務業和相關的裝置製造業。狹義的通訊產業指電信服務業和電信裝置製造業。電信產業的核心任務是傳輸資訊,而資訊是重要的戰略資源。70年代以來,新技術革命和制度變革為電信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巨大動力。技術革命的作用是:

  ──降低成本:光纖通訊,無線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給電信網帶來了根本性革命,使傳輸網路的容量用之不竭,傳輸成本的距離因素基本消失,關鍵是網路利用率。

  ──創造多樣化巨大需求。傳輸的數字化導致電信業務多元化,語音,資料,圖象,多媒體在網上統一以數字方式出現。電信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是,寬頻化,多媒化;無線資料化,資料業務超過語音業務;通訊業與軟體業結合,高度智慧化;實現為任何人,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提供無縫隙的多媒體,智慧化綜合通訊業務,全球一網,每個人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唯一一個號碼的個人多媒體通訊。

  ──延伸了電信產業的壽命週期,使之一直處於成長期,並降低了

進入門檻,新的競爭者可以不斷進入;

  制度變革的作用是:

  ──資本市場:成為電信產業組織變革的催化劑,滿足巨大投資需求,風險資本促進新技術的商業化;

  ──管制的放鬆和法律的更新:為電信產業提供了市場環境,促進競爭,使各項業務融合,向社會提供多樣化、低成本的服務。

  電話的普及,無疑為電話銀行拓展業務打下良好的基礎。通訊業和銀行業的結合,其結晶就是電話銀行。它的優點在於: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店鋪式經營,而且,電話的普及率遠遠高於電腦的普及率,電話銀行業務的推廣較為容易。但只有網路銀行才能滿足顧客的視覺要求。

  未來3年國際網路銀行將大增。歐洲有154家銀行在國際網路(www)上建立網址。利用網路進行付款交易的成本平均只有13美分,利用銀行本身軟體的個人電腦銀行服務成本為26美分,電話銀行服務為54美分,銀行分行的服務成本1.08美元。網路銀行的成本只佔收入的15-20%,傳統銀行的成本佔收入60%左右。

  電子資金傳遞《EFT,electronicfunds transinit》將成為銀行業的主要結算方式。所謂電子資金傳遞是指以計算機、資料庫、網路通訊、電子自動化金融機具和商業機具聯網組成的電子資訊轉帳系統。具體而言,可以分為電子貨幣和電子轉帳系統兩個部分。電子貨幣是以電子資料的形式取代傳統的現金,以信用卡為媒介,通過金融機構的網點終端,組成電子貨幣流通系統。電子貨幣便於攜帶,易於銀行監督,減少了交易時間,加速了資金的流通。所謂電子轉帳系統是把書面票據上表示的轉帳資訊轉化成電子資料,通過銀行之間的網路,在計算機之間傳遞,進行轉帳處理,可以縮短結算週期,確保國家稅收收入,有利於國家加強資金流動的調控。

  資訊職業使勞動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應把資訊產業理解為第四產業。資訊產業是專門生產、分配知識和資訊的產業,而不是針對物質產品的產業。1985年發達國家的資訊產業的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1998年達到70%。

  網路貿易引發的資訊網路安全性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病毒入侵網路而造成損失的公司已從1995年的8%上升到24%。1996年8月16日美國司法部的網址被篡改為“不法部”就是例證。美國現在大約有34%的公司通過網際網路絡開展業務,比去年高出近一半,而許多公司並沒有自己的伺服器,要靠大型網路服務公司的服務運作。安全性成為大問題。1995年五角大樓計算機系統受到的“襲擊”高達25萬次,其中65%被黑客(HACKER)闖入。

  跨國企業越來越依賴跨越時空界限的資訊網路技術來謀取超額壟斷利潤和規模經濟效益。衝擊體現在全球化的不平等獲利,技術不把通訊和通道平分給所有的人。全球電腦網路使用者70%在美國,而非洲與國際聯網的國家不到10個。電信的能量不會在世界範圍內均勻散佈。北美、西歐和日本的電話佔全世界總數的六分之五,人口為六分之一。在未來的知識經濟社會裡,誰擁有資訊誰就擁有一切。全世界58 億人口中,36億人沒有支付能力。

  2、中國。

  1998年我國將郵電部和電子部合併,將廣播電影電視部、航空部、航天部的通訊和網路管理有關的職能併入,成立資訊產業部,實施郵政和電信業務分營。

  新興的網路通訊通過網路平臺和有線電視網平臺成為傳統通訊手段的潛在替代者,通訊服務的智慧化使通訊業與軟體業密切結合。網路概念改變了傳統的縱向產業和橫向產業的劃分,一項業務可能橫跨許多行業。

  通訊服務業也稱電信業,1998年分類如下:固定網電話(29.7%,使用者8735萬),行動電話(28.2%,2498萬),無線尋呼(29.3%,3985萬),資料與多媒體通訊(8.5%,網際網路使用者210萬)等。

  通訊裝置製造業:交換(程控和移動交換機,AMT/IP交換機-光纖和通訊電纜),傳輸(有線與無線──衛星,微波,移動***),使用者終端(手提電話,尋呼機,網路終端)等。通訊裝置製造業企業252個。與國際先進水平在穩定性、可靠性、系列化、全面化有很大差距,開發能力低

──總體水平:中國目前近 20%的城市家庭已經購買了電腦,全國10大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瀋陽、成都、杭州、武漢、青島、西安、廈門)的平均電腦擁有率為18%,廣州的電腦擁有率最高(35.4%),瀋陽最低(9.8%),上海處於全國平均水平(15.4%),隨著收入的增加,家庭擁有電腦的比例升高,在月收入小於1500 元的家庭中電腦擁有率為8%,而月收入大於3000元的家庭中電腦擁有率為33%,購買者中有38%是用於學習電腦知識。同時,中國目前近10%的消費者已開始接觸因特網,10大城市的平均上網率為12.5%,廈門的上網率最高(18.45%),瀋陽最低(7.4%),上海居中(9.4%),上網族中30歲以下者的比例達25%,而40歲以上者上網比例低於5%。上網的地點依次為公司(41%)、家庭(30%)、學校(20%)、網咖(16%)。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接近1000萬,將進人整體贏利期,商業潛能得到真正釋放。

1998年底中國通訊網路水平

  全國局用交換機容量1.35億門         長途業務電路到

達數163萬路

  長途自動交換機容量483萬路端         移動交換機容量

4431萬戶

  行動通訊通道數1366.6萬個          資料通訊總容量

埠75萬個

  全國光纜總長度100萬公里           長途幹線光纜20

萬公里

  數字微波通訊線路到達數5.8萬公里      衛星地球站已建23

個續建15個

1999年9月中國通訊服務水平

  全國固定電話使用者1.03億       全國電話主線普及率8.58%

  行動電話使用者3760萬          行動電話普及率3.13%

  無線尋呼使用者4575萬          無線尋呼普及率3.81%

  網際網路使用者400萬           網際網路普及率0.333%

  ──地區差異:1997年,郵電業務在東部地區佔67.3%,中部地區22.3%,西部地區9.3%。電話普及率在東部為11.68%,中部4.07%,西部3.59%。

──發展趨勢:未來7年,固定電話年增加使用者17%,行動電話增加47%,無線尋呼臺有1000多家,大多數使用者不到10000個,需要兼併;網際網路年增223%。

  3、中國電信產業的經濟效益

  我國在“八五”、“九五”期間投資6000億人民幣,建成了“8橫8縱“的光纜通訊網,連線到大多數城市,但經營效益很差。1996年中國電信位居世界第12名,有7045萬戶使用者,營業收入146億美元,平均向每個使用者收207美元;相比德意志電信,使用者4500萬,營業收入406億美元,每個使用者902美元差距較大。

  通訊運營業收入來源包括通話費(56%),入網費(21%),月租費(17%)和其他(6%);移動通訊成本包括中繼線租金(31%),折扣(27%),網間互聯費(12%),工資(7%),銷售管理費(23%),這是中國電信(香港)1997年的成本結構。

  中國電信費用太貴,抑制了居民家庭的使用率。美國的國際長途電話費用每分鐘0.58美元,中國29元人民幣,比美國高6倍。中國消費者支付的壟斷成本高達每年125億人民幣。美國的網路電話將降到每分鐘1美元的水平。中國的通訊費用需要更大幅度的降低,必須打破壟斷體制,實行市場定價;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從價格中取消投資性質的入網費。

  中國電信利用獨佔網路的特權制訂高資費,不允許其他競爭者低價租用網路,對尋呼、資訊服務、INTENET等業務的經營者收取很高的專線和中繼線資費,阻礙了電信、計算機和電視3網合一。目前,資訊產業部對電信企業進行了重組,將國家主體電信企業“中國郵電電信總局”從縱向上分為: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中國衛星通訊集團公司,中國尋呼通訊集團公司,同時實行政企分開,資訊產業部與各電信公司脫離了經濟和隸屬關係。這種改組從專業化方面加強了縱向壟斷,沒有解決競爭問題。廣播電視部領導人關於中國電信產業規劃的考慮是:廣電傳播網、鐵道網、電力網等作為國家的專用網,中央政府一直有意重整資源。醞釀把鐵道網和電力網劃撥中國聯通使用,把在全國擁有300多家有線電視臺的廣電網路,與電信網路聯網,讓其能參與電信業務的經營。目前全國有線電視客戶已突破1000萬戶,市場發展潛力極為驚人。允許廣電系統的有線電視網路經營電訊業務,技術上並不存在很大困難。目前最大的難題是全國300多家的有線電視臺分別由不同的地方政府或單位等擁有,股權分散。因此,兩電未來要互通,首要條件必須率先“統一”全國的有線電視網路。

  4、電信市場對外開放

  加入WTO,意味著進一步開放電信市場(包括各種通訊和電腦)。中國關鍵的電信業務走廊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佔電信業務總量的75%,將在加入 WTO時開放,在2003年全部開放。2003年取消半導體、計算機、計算機裝置、電信裝置和其他高技術產品的關稅,加入WTO之後5年內,逐步取消外資在尋呼機、行動電話進口、國內固定網路電話服務的地域限制,在4年內允許外資在基礎電信的持股比例,由25%提高到40%,在尋呼業務、資料壓縮轉發等電信增殖服務領域,外資持股比例由30%提高到50%,移動通訊在加入WTO以後1年開放網路服務,5年內完成開放目標,有線網及光纜在加入WTO以後3年開始放開,6年過渡。

  中國開放電信市場將促使國內電信費用下降,增加上網人數。外國電信公司憑藉實力投資於中國電信網路,可能使2兆專線租費大大降低,ISP支出減少。上網速度加速,質量提高。

  中國的軟體業具有發展潛力。1997年,中國軟體銷售額為120億人民幣,出口不足1億美元,只佔世界市場的1%,全國軟體專業人才只有10萬人,待遇低;同時盜版率達到90%,嚴重影響了軟體業產品的開發。而印度出口已經達到17.5億美元,1年之內增加75%,預計到2001年可以達到40億美元;印度已經擁有140萬軟體編輯人員。發展的原因是: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勞動力便宜,在軟體設計行業中,人工費佔到40%;政府高度重視,規劃在10年內成為軟體超級大國,吸引各發達國家在印度設立開發中心。全世界使用漢語的人非常之多而且越來越多,中國人可以利用漢語的優勢加速發展軟體產業。(資料來源:《科學決策》,1999年第4期)

  電信裝置的競爭。中國光纜未來10年平均年增12%,年需求20000公里。生產能力達到500000公里,但高檔光纜嚴重依賴進口,進口量佔總需求的25%。固定電話生產能力亦大大超過需求。無繩電話和移動手機需求旺盛。移動手機的95%是進口和外資企業生產,年新增需求為1000萬部,中國政府在1999年投入10億支援國內企業生產手機,生產能力也是1000萬部,企業間競爭在技術革新、研究開發和市場營銷方面。

直播衛星在村村通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試論通訊電源常見故障與處理
相關知識
電信產業的發展
中國電源產業的發展與分析
關於中國電影產業化發展程序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試論林業產業的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係
地市報文化產業的發展路徑
我國動漫廣告產業的發展介紹
茶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什麼是綠色產業綠色產業的發展
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歷程
如何推動樹莓的產業化發展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