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第六章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弟子規第三章讀後感,僅供參考借鑑。

  弟子規第三章讀後感***一***

  通過誦讀和學習,方知道《弟子規》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卻蘊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於教育少年兒童,對於我們成年人如何經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創造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弟子”就是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做聖人的學生。“規”是什麼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見解、聖人的見解,是做人的標準。“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在過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們現代人又有幾人能知曉呢?我記得我的父親對我們的教育是嚴而寬,用餐時長輩不上桌,晚輩絕不可以動筷子,“長者先,幼者後”有好吃的長輩先嚐。在我們做子女的心中就紮下了“孝”的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們姐弟之間也非常友愛,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後讀過有關傳統文化的一些書籍,覺得裡面的東西很好,但現在看來當時瞭解得只不過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們學校推行《弟子規》的學習以來,我才有幸聽到老師講《弟子規》,明白《弟子規》是十分的細化,是孔孟之學和大乘佛法的契合點。儒家講的“仁”與佛家講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聽過老師講《弟子規》,我才明白自己的過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機會開始學習中國聖賢的學問對我來說畢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了。“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萬事開頭難,有了開始,能夠步步精進,就可以接近或達到聖與賢的德行和智慧了。

  我很感恩師父和老師,感恩古代先賢的慈悲和智慧。要報佛恩、報師恩,唯有認真學習《弟子規》並學以致用,用《弟子規》來規範言行,指導生活和學習,培養自己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服務於一切,貢獻自己有限的力量。如果有機會一定將聖賢書介紹給每一個人,並將這些聖賢先人的智慧傳給小孩。

  弟子規第三篇讀後感***二***

  為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建設,豐富校園文化,我校響應教育局的號召,全校師生進行誦讀《弟子規》,學習聖人經典,傳承民族聖人經典文化的讀書學習活動。全校上下、師生之間、班級之間,處處呈現出學習、誦讀、力行《弟子規》的情景。現在,學生誦讀學習《弟子規》的情景給我們的校園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它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這就充分體現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為先”,可見,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些都是古人總結出的經驗。而《弟子規》則給出了系統的準則“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如果能夠把這些都落實到行為上,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更加融洽,整個社會都會更加和諧。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則警。”只有懂得時刻反省自己,規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長足的進步。這才應該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弟子規》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學問,我們學習古聖賢經典文化,是教育學生從小學會為人處世的根基。學習弟子規優秀心得體會。學習《弟子規》,不光要會誦讀,重要是能做到,並且長期堅持,最終把它作為我們生活中的的行為準則。

  弟子規第三篇讀後感***三***

  自從學習了《弟子規》使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讓我增長了智慧.“做人要知恩圖報、待人待物要具有恭敬心、為人要謙虛謹慎、找準人生目標……”這些都是從《弟子規》裡學到的,讓我深有感觸。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裡開頭就是《入則孝》﹐ 僅僅只有24個字而已。我們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這兩句話是在教育我們,聽到父母的呼喚,應該立即答應;父母有什麼事讓我們做,不要拖拖拉拉﹑ 懶懶散散。並且,父母的教誨一定要恭恭謹謹地聽;如果父母責備你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你要虛心接受。看到這兩句話讓我無言以對,是自己想起了以前經常和父母頂嘴﹑不懂事﹑貪玩。不過現在好啦!我每天都在儘量做到,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兩句話是《弟子規》裡的《出則弟》。這是在教育我們,做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彼此不貪圖財物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仇;言語上互相忍讓憤恨就自然消除了。學到這時,讓我想起自己作為姐姐竟然去跟弟弟搶東西吃,簡直就不敢相信。然而,我相信的是學習了這兩句話過後,自己肯定能和弟弟相處地更好﹑更和睦。因我與弟弟相處不太融洽,導致我的父母對我們相處的問題又擔憂起來了。更是讓我過意不去。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它出自於《弟子規》裡的,《信》。這雖是20幾個字,可我卻遠遠沒做到。它告訴了我們﹕如果穿著不如別人的好,飲食不如別人的豐盛,心裡不要自卑難過。講到這讓我想起自己之前看到別的女孩穿的衣服是多庅漂亮,而自己呢?卻......因此我經常吵鬧著媽媽,讓她給我買漂亮的衣服。真是的,自己那時候太不懂事啦!真應該好好改改了。

  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認為自己什麼都懂﹑都會,可學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根本就什麼都不懂﹑不會。是《弟子規》像一面鏡子似地,讓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汙點。我覺得字典是我們學習中不會說話的老師,而子規》則是我們生活中不會說話的老師。

  《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因此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我決定以後會認真學習這本書,並且學會去做到。不再讓我的父母為*那麼多心。我還要感謝蔡禮旭老師,因為你所講的《幸福人生講座》讓我學習了這麼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弟子規讀後感之入則孝
弟子規第二篇讀後感
相關知識
弟子規第六章讀後感
弟子規第一段讀後感
弟子規第二篇讀後感
弟子規小學生讀後感精選
弟子規小學生讀後感
弟子規首孝悌讀後感
弟子規千字文讀後感
弟子規謹和信讀後感
弟子規泛愛眾讀後感
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