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工作會上的講話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工業發展園區化已經成為當今工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工業園區在工業產業集聚效益、技術革新、生態保護等方面表現出顯著的優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同志們:

  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召開全市工業園區工作會,這是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召開的第一次關於園區工作的專門會議。工業園區正處於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需要聚合全市之力,研究政策、措施和辦法,提出明確具體的思路和意見,助推園區上檔升級,實現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下面,我主要強調幾點意見。

  一、西昌工業園區面臨的發展形勢

  當前,工業園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工業園區戰線上的同志,包括園區各家企業,應該、也迫切需要主動作為、率先作為、創新作為。在西昌的發展大局中,工業在全市三次產業當中已經佔到半壁河山。園區主動作為,才能為工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這一特殊發展時期,需要一些特殊的發展辦法,迫切需要創新作為。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下,西昌工業園區在全州應該率先作為,走在前列。

  一是西昌經濟實力正在迅速做大。20xx年,在全市幹部、群眾包括在座各位企業家的共同努力下,西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已進入西部十強、四川省三強,經濟實力逐步壯大,發展躍上新的平臺。經濟快速發展,也為園區加速發展提供了現實可能和拓展空間。如何搶抓機遇,實現自身跨越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二是制約西昌發展的瓶頸在迅速打破。隨著昆明至西昌高速公路開通、20xx年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即將開通,成昆複線高速鐵路今年年底動工建設,西昌與外部世界的融合急劇加強,與外部世界的交流合作的空間急劇擴張,為承接專案、產業轉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今年火把節已經敲定無錫直飛西昌有2班包機,北京直飛西昌有1班包機。在西昌加速融入外部世界發展潮流的程序中,全市幹部隊伍的執行力在急劇提升,在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職能、轉變工作作風方面有了大的改觀,為園區發展帶來了必要的組織保障。

  三是工業園區的基本建設和基本實力正得到夯實和加強。第一,三大工業園區從無到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一體三翼"工業格局初步成型。經久工業園區的規劃,最初只是用鉛筆畫在白紙上的幾道槓槓和圈圈,分別代表公路和一些廠房。現在,整個園區工業佈局已基本成型:經久工業集中區已列為省級成長型工業集中區,北工業集中區已被省招商局確定為全省20個示範園區之一。第二,三大工業園區定位清晰、產業成型。北工業園區通過幾年來的探索,突出以機械製造、食品醫藥和原有傳統產業為主導;經久工業園區突出以釩鈦及化工、重工業為主導;太和工業集中區突出發展黑色金屬迴圈經濟。定位初步成型,有助於我們進行工業的合理空間佈局。通過近年來的發展,工業集中區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例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作出了主導性貢獻。第三,省州黨委、政府對園區高度重視,為園區加快發展提供 了基礎條件。近年來,省上將攀西地區作為重要釩鈦產業基地進行打造,明確西昌佔有一席之地,體現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攀西資源開發的戰略性眼光。州委提出,西昌要爭當全州發展的排頭兵,工業園區也應率先發揮出排頭兵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在這一特殊時期,召開全市工業園區工作會,梳理園區發展軌跡,出臺具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能夠整體提升和拉動園區建設水平,直接助推西昌工業經濟的振興、城市經濟的發展。

  二、舉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才,集全市之智,加快工業園區發展

  全市工業園區基本奮鬥目標是:在本屆市委、市政府任期內,將三大工業集中區打造成集一流創新要素、一流創新環境、一流創新機制、一流發展績效的攀西一流工業集中區。具體來講,到20xx年末,全市三大工業園區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的企業總計達到三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總計達到15家,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達到30%以上,三大工業園區佔全市工業經濟總量超過80%以上;到2015年,三大工業園區發展成為三個百億元級工業園區。圍繞這一奮鬥目標,近期市委、市政府要進行政策界定,研究保障措施,舉全市之力建設攀西一流的工業園區。

  三、加快工業園區發展的幾條具體意見

  總體上看,全市工業園區的發展還處在初始階段、起步階段、探索階段,距離發達或者相對發達地區發展成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園區還存在很多差距和薄弱環節,園區發展格局沒有全部成型,產業聚集度非常低,沒有形成完整產業鏈條。不少單位在辦事效率、工作作風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個別部門仍存在吃拿卡要問題;解放思想力度不夠,很多審批手續,在其他地區行得通、辦得走,在西昌卻不行,導致市委、市政府的決定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為解決這些問題,加快園區發展步伐,要抓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是大抓機遇,抓大機遇,迅速助推成涼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此次成都-涼山合作,為西昌工業經濟發展和園區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也是西昌承接產業轉移、進行點對點合作的重要契機。我們要牢牢把握機遇,特別是在園區上檔升級、理念大更新、舉措大變化、發展大跨越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成都方面,工業、農業、旅遊上的工作組近期都陸續來到涼山,商量具體合作事宜。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來之不易,我們要主動對接,主動溝通,主動聯絡,將機遇變成實質性的專案和產業上的合作,實現區域之間的良性互動。雙方開展合作,要堅持六條標準:第一,合作定位要準。北工業園區要重點圍繞清潔能源和食品醫藥兩個方面,作好合作的前期準備工作。第二,規劃要高。按"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留有空間,功能配套"的要求,對北工業園區進行規劃。第三,基礎先行。合作雙方共同出資,完善北工業園區道路、服務中心、給排水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以合作為契機,推動北工業園區整體上檔升級,建成四至邊界清晰、道路網路配套的規範化園區。第四,合作要廣。市級各部門圍繞農業、工業、旅遊業、文化產業等方面認真研究,梳理合作專案。雙方在幹部交流上也可以進行合作。西昌外出掛職幹部,除積累工作能力,更新發展理念之外,更為重要地是積極引進專案。要將引進專案作為掛職幹部的一項重要考核標準。第五,本地註冊。入駐企業必須在西昌註冊。市委、市政府多次強調,外地企業只要在西昌註冊,在西昌納稅,在西昌核算,就是西昌自己的企業。第六,效果要好。西昌與雙流的合作,要成為西昌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動力引擎,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極大提速;要成為區域合作的一次創新實踐,在機制、體制、模式上成功探索出一條道路來,以發展結果、發展資料可供其他城市借鑑;要成為大城市帶小城市的一次合作典範,為全國城市間合作提供先進範例。

  二是大抓專案,抓大專案,迅速凸顯投資窪地聚集效應。要圍繞釩鈦及有色金屬、清潔能源、休閒度假旅遊會議、特色農副產品加工和川滇物流五大總部經濟,思考專案、謀劃專案、創造專案、引進專案,加快專案落地。要發揚"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歷盡千難萬險"的溫州精神,抓住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釩鈦、有色金屬、電力能源、食品醫藥、現代物流、房地等六大產業叢集。

  三是大抓園區,抓大園區,迅速做大做強園區綜合實力。高質量的專案,是工業園區的具體承載點。沒有專案的園區,只是一個空架子。園區的發展,最終要拿指標、拿資料、拿結果來說話。哪個園區發展快,經濟總量強、稅收高、規模大,市委、市政府就大力支援,園區聯絡領導和負責人就有地位。

  四是大抓產業,抓大產業,迅速形成特色產業比較優勢。每個園區主導產業原則上不能超過3個,否則就會雜亂無章。園區主導特色主導產業的形成上,定性一定要準,要長時間堅持不懈地扭住不放,特別要在延伸產業鏈條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氣。

  五是大抓政策,抓大政策,迅速完善園區發展優惠政策。重點要放在投資決策、專案審批、產業培育等方面的政策研究,為園區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特殊政策支援。要拿出具體措施,採取實際行動:①人才政策。要以多種方式吸引各類人才進入創業、創新,幫助解決落戶、檔案、生活、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具體問題。②審批政策。對可以下放的許可權,市級有關部門要下放給工業園區辦公室,試行審批事項"見章蓋章"。③財稅政策。對工業園區科技含量高、專案效益好、社會影響大的一些重點專案,要具體研究,通過貼息、補助、以獎代補等形式進行扶持,特別要支援現有企業延伸產業鏈條。三個園區,可以分別列出三戶企業作為重點支援物件,給予實質性的政策支援。④用地政策。要充分保障工業園區重大產業化專案和基本建設專案用地需求,啟動和完善園區重大產業化專案用地報徵快速審批通道,縮短專案用地報徵審批時間。今後,園區用地指標在西昌市建設用地指標當中要優先安排,在市上單列,納入年初安排。⑤資金政策。要確保園區供電穩定,積極協調州上對西昌"直購電試點"的一些優惠政策,對園區重點專案單獨立項,優先保障。市上專門建立工業發展基金,專門用於支援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專案的發展,對企業技改給予積極支援。⑥金融政策。要具體研究,出臺專門保障性措施,積極支援研究、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支援園區發展。

  六是大抓機制,抓大機制,形成園區發展的"一池活水"。要按照"審批時間快、辦事效率高、工作作風實"的要求,借鑑成都等發達地區的體制和辦法,與國際、國內最先進的管理體制機制接軌,加強工業園區建設。要建立"一卡通",為企業設立快速通道、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園區實現相對獨立封閉執行前,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企業用地涉及的相關鄉鎮要承擔主要的徵地拆遷職責;園區負責專案落地的手續審批;入駐企業要加快投資建設進度,在約定時間內完成基本建設,實現投產。園區實現獨立封閉執行後,審批手續原則上在園區內完成;可以借鑑發達地區作法,建立保稅區,執行一些特殊稅收政策,稅收解繳在園區內即可實現。

  七是大抓投入,抓大投入,迅速提升園區基礎建設和基本建設。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要加大資金投入,按照"相對獨立、封閉執行、路網配套、綜合設施完備"的總體要求,加大園區基本建設投入。特別是要抓住大的專案、大的契機,迅速提升、改善園區基礎設施條件。要特別注意進一步做好基層基礎工作,加強統計人員監管。西昌的統計工作,不是虛報的問題,而是嚴重漏統的問題,很多文章沒有做到家或是根本沒有做,工作不到位、不仔細。在經濟資料形成匹配、互相支撐上,要多動腦筋。在工業企業資料和耗電量間形成支撐、投資量和砂石用量間形成支撐。資料之間要有邏輯關聯支撐,才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

  工業強,西昌強。西昌工業雖有了一定基礎,但是差距依然很大,前有標兵,後有追兵;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壓力非常大。相關領導和各職能部門要抽出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工業經濟發展,加大工作力度。特別是承擔經濟發展重任的部門,一定要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將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如何加快工業經濟發展上,為園區的發展千方百計出思路、想辦法、添舉措。我們堅信,只要牢牢把握住發展機遇,西昌的工業大有希望,西昌的工業園區大有作為。

  篇2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繼去年園區工作會議之後,全市就工業園區工作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主要是學習先進、交流經驗、找準差距、理清思路、促進工作。前幾天,大家實地考察學習了河南許昌、新鄉、開封等市的產業聚集區,親身感受了他們城市建設、園區發展的迅猛態勢。今天,與會的同志也談了自己的感受。可以看出,雖然這次考察時間緊,但大家都不虛此行,開闊了視野,找準了差距,學到了真經,對工作的設想也切合實際。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借鑑先進經驗

  通過幾天的觀摩學習,大家都能夠明顯感覺到,這些年來,河南各地市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他們工業園區的發展,無論是速度、規模,還是質量,都上了一個層次,可以說,他們的工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而我們還處於起步階段。我有幾點體會:

  一是高起點編制城市規劃,剛性執行規劃,為城市和園區發展立下了總綱。我們看別人的城市和園區,都是著眼未來,高瞻遠矚,把園區規劃與城市規劃、城鄉發展規劃、社群建設規劃有機結合,起點和標準十分高。特別是他們能夠在總規的基礎上,把路網、電網、綠化等各類專業規劃做實,並嚴格按照規劃推進城市建設,依法管住違章建築,降低建設用地拆遷成本,為今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是大手筆推進基礎建設,拉大城市框架,增強了經濟承載能力。他們以道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優先實施,超前建設。我們看到的道路都是六車道、八車道甚至十車道的快速通道,把城市、園區、農村緊緊地聯絡在一起,著力構建10分鐘生活圈、30分鐘經濟圈,既有利於園區的快速發展,又拉大了城市框架,為後續發展拓寬了空間。

  三是堅持招引大專案、大企業,成為經濟轉型的強大引擎。在河南,我聽到的發展資料都是以億為計數單位,這都得益於他們引進的都是大專案、上市企業、知名品牌,這些企業產值動輒過百億。正是有這些企業的強力帶動,他們才實現了由農業大市向工業強市的迅速轉變。

  四是有效的落實機制提高了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我們看到他們的定期觀摩、量化考核、實名打分、末位淘汰等行之有效的落實措施,促使各級各部門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你追我趕、奮勇爭先,大大加速了推進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我們說這差距、那差距,歸根到底是觀念、理念的差距。我們感覺河南人熱愛家鄉、珍視形象,由此迸發出改變家鄉落後面貌的強烈的緊迫感,能夠搶抓不多機遇,勇於創新,敢為人先,乘勢發展。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方法,把維護和發展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援。各縣市區、各部門回去後都要認真總結,自找差距,結合實際,有效借鑑。

  二、突出園區發展重點

  與河南幾個園區相比,我們的差距突出表現:一是規劃嚴重滯後。13個園區中,目前還有5個未完成總規修訂工作,更談不上專業規劃和詳規。二是總體規模不大。全市2個開發區、11個重點縣域工業園區,上半年企業總產值才有250多億。三是重大專案不多。全市入園企業達690戶,但大型企業太少,龍頭帶動作用不強。四是發展水平不高。表現在“三低”:基礎建設水平低,有的三通一平都還沒有完全到位,更談不上專業功能分割槽;土地利用效率低,13個園區投資強度平均為6274萬元/平方公里,就是說平均一畝不到10萬元。產業關聯度低,目前全市產業產品還沒有形成相互配套連結,本地配套率非常低。五是體制機制還不活。在用人、招商、融資、建設等各方面都創新不夠、辦法不多、機制不活。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工業園區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借鑑先進經驗,下勢加以解決,努力實現我市園區的突破發展。

  一是規劃為綱。規劃是工業園區建設的基礎和靈魂,是發展的總綱、建設的藍圖和管理的依據。我們要按照“一縣一園”、“一園一業”的思路,堅持“企業集中佈局、產業叢集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聘請高手、專家,超前規劃發展空間,完善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力爭保持50年、100年不落後,為大規模開發建設提供指導。在空間佈局上,要把園區規劃與城市發展、土地利用規劃相互銜接,有機結合,促進園區與城市互動發展。在產業佈局上,要根據資源稟賦、已有基礎,確定各自的發展方向和特色產業,重點培育2-3個主導產業,增強產業關聯度,形成集聚效應。在發展定位上,要由不斷招引企業向集中做強產業轉變,培育主業突出、特色鮮明、協調配套的工業聚集區,避免盲目擴大園區規模和重數量、不重質量的問題,用產業支撐園區經濟。

  二是基礎先行。工業園區要吸引更多的投資,就要積極改善硬環境。要改變“招商在前,配套滯後”的發展模式,著力做好長遠規劃,超前投資,做到“富規劃、巧開發、強配套”。要遵循“先地下後地上,先重點後一般”的建設原則,突出道路先行,抓緊完善路網體系,高質量建設連線城市、園區的快速幹道,拉大園區總體框架。配套設施要及時跟進,重點搞好供水、供電、通訊、排汙等重要生產性基礎設施,為專案創造良好條件。我這裡要強調的是,園區不僅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區,更應該是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區。因此,我們既要圍繞服務專案引進企業,抓緊建設一批金融、物流、資訊、科技等生產性服務設施,更要圍繞服務企業家和企業員工,加快建設一批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文化教育、衛生保健等生活服務設施,創造最佳人居和創業環境,使園區成為城市最繁華、最漂亮的區域,成為市民生活的樂園,真正實現既聚財氣,更增人氣。

  三是專案支撐。主導產業是工業園區發展的靈魂。如果一個園區什麼產業都有,卻沒有主導產業,眼前可能吸納一些企業入園,但長遠講,關聯度低的企業在工業園區簡單“拼盤”的模式是沒有前途的。因此,要包裝一批符合產業定位、關聯性高、產業帶動能力強的大專案和叢集專案招商引資。要抓住東部產業轉移新機遇,探索通過委託管理、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與東部沿海地區共建產業園區,吸引產業鏈條整體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轉移,培育具有領跑作用的大型企業。尤其要引導園區骨幹企業,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延伸戰略,帶動輻射一大批配套、協作、互補的中小企業,形成產業叢集,提升我市工業經濟的層次和素質。

  四是環境保障。最近,我要求借高新區 被批准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之機,研究出臺一些支援高新區 發展的、切實可行的、具有突破性的特殊優惠政策。各縣市區、各職能部門都要增強服務意識,開闊思路,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準”的要求,用足用好中省政策,對園區實行最大限度的放權和授權,確保園區開發建設擁有最大限度的靈活性。各園區也要按照“統一、精簡、高效”的原則,構建高效率、快節奏的管理體制與執行機制,全力推行封閉式管理、零費率收費和專案全程代辦服務,以優質服務吸引專案落戶、助推企業發展。要強化投資環境治理,建立企業、園區評價職能部門制度,堅決剎住個別幹部吃拿卡要、刁難企業的行為,嚴厲打擊少數不法分子強買強賣、阻撓施工等違法行為。要堅持以情待商,對外來投資者,要高看一眼,在政治上給予榮譽,在生活給予照顧,實心實意地幫助企業家,誠心誠意地支援企業家,全力營造重商、親商、愛商的社會氛圍。

  五是機制創新。開發區和園區作為引領全市發展的重點地區、前沿陣地,應當也必須成為全市先進產業的集聚區、科技進步的先導區、體制機制的示範區和現代化的新城區。因此,發展園區要有發展特區的理念,凡事敢於突破條條框框,敢做前人沒做過的事,敢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在招商、融資、建設方面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以新理念創出一片新天地。園區要辦好,人才是關鍵。要改革機構設定和人事管理機制,打破現行的工資制度、人事關係終身制和幹部職位終身制,實行全員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制度,推行“績效分配”的激勵機制,打造精幹、高效、務實的園區管理服務團隊。

  三、著力破解發展難題

  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招商引資的主平臺、資本產業集聚的主陣地,一定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

  一是土地問題。首先,要做大增量。抓住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契機,將園區未來用地全部納入建設用地範圍。利用農民進城和撤鄉並鎮的有利時機,加大土地整合力度,將全市廢棄的道路、工礦、村莊、學校佔用的土地儘快置換,通過土地整合、村莊規劃建設等挖掘用地潛力,重點用於園區專案建設。其次,要盤活存量。國土部門要對近年來關閉的“五小”企業產生的閒置土地,進行一次集中清理,對長期閒置的要依法收回,儲備為專案用地。各園區要加大對園區用地的清理整頓,對規定時間內未能開工建設的專案,堅決收回。第三,要節約集約。要建立並實行園區投資強度最低標準制度,鼓勵企業發展樓宇工業,多建多層廠房,提高容積率。高新區 和經開區 今年要率先建設一批標準化廠房,其他園區也要逐步規劃建設。對那些投入強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產業帶動不明顯、高能耗、汙染環境的企業,要從嚴審批,使有限的土地儘量向優質專案傾斜。第四,要積極報批。國家和省裡對高新技術、能源、交通等專案用地,都留有一定的計劃指標。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強與上級國土部門的聯絡,多溝通,多彙報,積極搞好專案申報,像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新材料、新能源這些專案,要加大申報力度,爭取有一批大型專案進入國家、省裡的用地計劃盤子。

  二是資金問題。解決資金難題,除了要爭取國家投入、銀行貸款外,最關鍵的還是堅持市場化運作,積極到市場中找資金、求突破、謀發展。要實行“三個一點”:政府投一點,開發區籌一點,市場融一點,基礎設施投入以政府為主,引進專案的投入以開發區為主,今後開發區的投入要逐步靠市場融資為主。各縣市區要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園區建設投融資新機制,加快組建園區投資開發公司,採取發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債券、企業墊支、合作開發、引進外來運營商投資、信託融資、股權融資、BOT融資等多種形式,撬動民間資本、海外資本投資園區建設。市金融辦要儘快研究制定扶持企業上市的具體政策,對一些重點企業上市存在的土地問題、稅收問題、債權問題、資產界定問題等,要一個一個地協調解決,全力為企業上市創造條件。

  三是節能減排問題。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就是增強發展後勁、保護生產力。在園區建設上,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絕不能因為追求規模而降低環保的標準和要求。各縣市區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等制度,對入園專案認真把關,審慎選擇,堅決制止高耗能、高汙染專案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要認真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抓好重點企業和重點行業節能減排的監管工作。要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大力引導園區企業開展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活動,大力推進節能、節材、節水等成熟技術的應用,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統籌城市、園區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廢水、廢氣、廢物問題。加快實施迴圈經濟發展規劃,充分發揮韓城 、白水 迴圈經濟園示範帶動作用,積極爭取建設一批新的迴圈經濟試點專案,實現園區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四是富民問題。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必須切實貫徹“與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思想,把園區建設的過程作為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過程,作為推進城市化、建設現代社群的過程,切實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不斷完善徵地補償機制,積極穩妥解決好徵地拆遷群眾關心的就業、住房、社保等切身利益問題。要耐心細緻地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把園區建設歸根到底是為群眾謀利益的宗旨擺清楚,把園區建成後增加就業、拉動消費、促進發展、富裕百姓的前景描繪出來,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援,讓群眾自覺參與到園區建設中來,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標。

  同志們,對我市來說,今後十年特別是“十二五”期間,是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把園區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努力實現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科學發展、融合發展、突破發展。

  篇3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省工業和資訊化暨工業園區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全國工信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20xx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各項任務。等會,世忠主任還將作報告,這個報告我會前已經看過,請同志們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工業經濟實現逆勢增長

  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全省工信系統緊緊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的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推進轉型升級,著力抓幫扶、抓排程、抓改革,工業經濟實現逆勢增長,為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預計全年規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800億元,增長11.8%,增速列全國第4位、中部第1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000億元、利稅總額3200億元,均增長13%,全面完成年度確定的奮鬥目標。工業增加值一年增量突破千億元,達到1078億元,接近20xx年全年的工業增加值總量1288.1億元。回顧20xx年,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精心培育產業叢集。堅持把推進產業叢集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主抓手,作為破除縣域經濟發展瓶頸的根本途徑,努力強化產業叢集效應,增強產業發展支撐能力。出臺了加快產業叢集發展的意見,組織召開了工業重點產業叢集現場推進會,編制了重點產業叢集發展路徑和產業鏈路線圖,組織重點產業叢集進行專題培訓、制定發展規劃,引導各地打造特色產業。建立了產業叢集推進機制,聚焦政策和資源,重點加大了20個工業示範產業叢集的支援力度。全年60個重點產業叢集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00億元,佔規上工業的27.4%,新增過百億產業叢集8個、總數達到34個。

  二是大力實施“一產一策”。對工業重點產業實行分類指導、因產施策,推進產業發展壯大。省政府先後出臺了《工業重點產業升級發展指導意見》,以及促進菸草、食品、稀土、電子資訊、通用航空、機器人及智慧製造裝備等產業發展的意見。全力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組織召開了推進工作會,釋出了細分領域產業鏈圖和重點企業名錄,重點支援了36個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案。稀土集團組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實施方案已獲工信部備案;汽車產業靠大聯強取得突破,啟動實施了“百萬千億”工程,昌河汽車、江鈴汽車產銷汽車分別達到14萬輛和32萬輛,增長30.4%和26%;通航產業依託我省製造業優勢,深化與北京航空大學、北汽集團、中航工業的戰略合作,新成立2家通航公司上海和利通航江西分公司、江西天祥通航公司,掛牌成立了江西通航研究院和景德鎮通航基地,啟動了直升機飛行培訓。預計全年可新增汽車、電子資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元,使我省過千億產業達到9個。

  三是助推企業提質增效。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動中小微企業成長,形成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良性局面。深入推進聯點幫扶工作,對省領導聯點企業反映的154個問題,明確瞭解決意見和責任分工,並召開了協調推進會,進行研究協調,已有83.8%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積極推動市縣建立領導掛點幫扶機制,省市兩級領導掛點幫扶的企業超過400戶,其主營業務收入佔全省規上工業的三分之一以上。通過實施聯點幫扶,一大批企業實現裂變擴張,迅速做強做大。預計江銅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江鈴集團突破500億元,新增歐菲光過百億元,全省過百億企業總數達到18戶。同時,開展了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重點扶持了17個特色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選擇了30傢俬營企業開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向全省推廣。為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出臺了減輕企業負擔和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實施意見,開展了支援小微企業、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專項督查。全年新增入規企業500多戶、總數達到8600戶。

  四是促進園區集約發展。突出園區作為工業主陣地的地位和作用,不斷理順體制機制,提升建設和管理水平,促進園區集約發展。積極推進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專門召開了座談會,總結推廣各地改革創新經驗,推動各地建立統一規範、精幹高效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改進園區考核評價辦法,對園區部分考核評價指標進行了調整。推動建立園區信用評價體系和中小企業信用評級系統,在全省13個工業園區開展了信用體系建設試點。支援園區資訊網路服務平臺建設,啟動了第二批園區管理資訊化建設試點。預計全年新增過百億園區4個、總數達到73個;新增九江經開區過千億元;新增過500億園區3個、總數達到11個。

  五是破解工業發展難題。針對工業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千方百計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出臺了“穩增長20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對工業穩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整合2億元資金,對工業企業用電增量實施獎勵,鼓勵企業擴大生產銷售。推動貴溪冶煉廠、新鋼公司等8戶企業列入首批直供電試點,為企業節約用電成本約3000萬元。組建了園區物流港集團,開展了物流港建設試點,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廣“財園信貸通”、“銀園保”、企業信用互助等新型融資模式,幫助企業緩解融資困難,“財園信貸通”已覆蓋所有工業園區,為6418戶企業發放貸款超過229億元。

  在經濟發展環境總體偏緊、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去年江西工業發展能取得上述成績實屬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各地、各部門凝心聚力、奮勇爭先的結果,更是全省工信系統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結果。這一個個鮮活的數字、一份份實沉的成績單,無不浸透著我們工信系統同志們的心血和汗水。藉此機會,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座各位並通過你們,向全省工業戰線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新常態下工業發展的新要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已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衛書記詳細闡述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需要把握的八個關係,鹿心社省長著重強調了今年經濟工作重點要抓好的八個方面。兩位領導的講話緊扣實際、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充滿了辯證思維與戰略思維,其中關於速度與質量的關係,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係等等,對於我們做好工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所在,是發展實體經濟的主戰場。江西要實現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重點在工業、關鍵靠工業。我們要深入領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講話精神,繼續高舉工業強省大旗,適應新常態,把握新要求,展現新作為,以做大規模、增強實力為目標,以優化結構、集聚發展為路徑,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為動力,推動全省工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堅持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並舉。近年來我省工業發展取得明顯成績,但工業經濟總量仍然偏小、大企業大集團不多、產業基礎薄弱。目前我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只有廣東的1/5,浙江、湖北的約一半;廣東過百億的企業180多家,湖北僅武漢市就有26家,而我省總共才18家。不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就不可能縮小與兄弟省市的差距,就不可能保障五年決戰同步小康目標的實現。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工業增長結構正從中低端轉向中高階,增長動力由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原來粗放型的工業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在加快工業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註重提升經濟質量和效益。要全面整合創新資源,積極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和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更加註重投入產出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工業集中、集聚、叢集化發展,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二是堅持優化存量與做大增量並舉。江西傳統產業仍是工業增長的支柱,鋼鐵、有色、石化、紡織、建材五大傳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佔了規上工業的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目前總量不大,但它是我省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未來的希望所在。江西工業存量資產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而做大增量更多地必須依靠戰略性新興產業。處理好優化存量和做大增量的關係,要求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推動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良性互動、共同發展。要圍繞加快轉型升級,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資訊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向精深加工延伸、產品向終高階邁進。要緊跟國家政策動向,突出細分領域和重點環節,集中優勢資源,打造生物醫藥、通用航空、電子資訊、鋰電新能源等有基礎、優勢和前景的產業,著力培育機器人、積體電路等高成長性產業,大力發展雲端計算、大資料、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業態,努力培植和做大產業發展增長點。

  三是堅持投資拉動與創新驅動並舉。現階段投資仍是我省工業發展的主要拉動力。實踐證明,投資增速回落,必然導致工業發展速度回落。要善於把握投資方向,完善投資政策,消除投資障礙,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使投資在經濟發展和培育新增長點過程中繼續發揮關鍵作用。與此同時,我們要適應當前發展動力正逐步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趨勢,更加註重發揮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充分釋放創新紅利。要加快推行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股權和分紅激勵等政策,不斷推動產學研結合,積極搭建開放共享平臺,進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綠色通道。要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新組建一批科技協同創新體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要圍繞兩化深度融合,在航空、電子資訊、先進裝備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基礎共性和核心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

  三、穩中求進,狠抓落實,確保完成今年工業和資訊化發展目標任務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做好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意義重大。全省工信系統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推動轉型升級,持續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狠抓產業叢集、龍頭培育、專案建設、園區提升、兩化融合等各項工作,大力培育發展新動力,充分挖掘增長新潛能,確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上工業完成增加值7700億元,力爭8000億元,增長11%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000億元,力爭36000億元;實現利稅3500億元,力爭3600億元;重點產業叢集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0億元。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產業叢集發展。以60個重點產業叢集為抓手,著力“做強支點、夯實支撐”,加快推進企業集中佈局、產業集聚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增強產業叢集整體競爭力。要繼續抓好產業叢集的規劃編制和實施,完善產業叢集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推行領導掛點重點產業叢集制度,引導和支援各地圍繞確定的主導產業和首位產業,實施錯位發展,打造特色產業叢集。要優選一批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以及帶動力強的企業,集中力量進行培育,使之成為產業叢集發展的“發動機”。要著力抓好產業鏈延伸和配套,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推動產業鏈向兩頭延伸,帶動配套企業發展。要著眼增強產業叢集的公共服務能力,重點打造金融、物流等生產服務平臺,大型科研裝置、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公租房、新型社群等生活服務平臺,力爭每個示範叢集建成3個以上、每個重點叢集建成2個以上公共服務平臺。

  二是深入推進培育產業爆發點。緊跟市場需求,推進重大專案建設,加快開發和投放新產品,充分挖掘產業發展新潛能,觸發產業爆發點,使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茁壯成長。要細化落實“一產一策”,制定產業發展計劃和行動方案,圍繞銅精深加工、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通用航空、光伏、綠色食品等領域,實施一批示範專案和對接專案,不斷培育壯大優勢產業,推動產業升級到高階和前沿。汽車產業要加快昌河汽車洪源新基地建設,形成15萬輛整車生產能力;推動江西五十鈴10萬輛整車生產線達產達標,加快小藍基地30萬輛整車專案建設。化工產業要完成九江石化800萬噸油品升級改造專案,加快推進60萬噸PX專案建設,促進有機矽、鹽化工、氟化工等產業向下遊延伸。稀土產業要儘早完成組建國家級稀土集團,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利用集團優勢,發展深加工專案,推動產業做強做大。航空產業要加快南昌航空城建設,早日開工建設南區和瑤湖洪都新機場;加大通航產業合作重組力度,力爭再成立幾家通航公司,並落實好已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北航無人機、機載裝置和中航工業愛飛客綜合體等專案落地開工。電子資訊產業要努力提升整機、高階和終端產品比重,重點發展智慧終端、半導體照明、北斗衛星導航、數字視聽等產業,尤其要著力破解矽襯底LED產業發展瓶頸制約,擴大下游市場應用,儘快將原創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光伏產業要堅持以用促產,大力發展分散式電站,擴大產品銷售。全年力爭新增光伏、稀土和鎢2個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元。

  三是深入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以工業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產品流通等資訊化為重點,實施典型示範帶動、公共服務平臺支撐,促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要積極推進企業資訊化改造,重點實施30個左右生產製造、技術裝備、工業軟體應用等方面的資訊科技應用改造專案。要繼續實施兩化融合示範專案,在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重點示範工程,建設5個示範園區、100家示範企業,探索推進智慧園區建設。要深入實施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加快完善產業公共資訊與創新服務平臺、中小企業資訊化公共服務體系,擴大資訊科技在企業的廣泛應用。要籌備好兩化融合推進大會,展示、推介一批可應用、可推廣、可對接的技術、產品和專案。要以智慧製造為抓手,制定實施江西製造業發展規劃綱要,大力培育機器人及智慧製造裝備等產業,打造一批智慧製造基地。

  四是深入推進園區發展提升。突出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產業支撐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園區升級發展。要建立全省工業園區首位產業規劃佈局電子地圖,省級工業園區和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支援符合規劃佈局的園區及企業,支援建設為龍頭企業提供配套的小微企業創業園。要加緊制定工業園區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見,加大園區閒置土地清理力度,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要加強標準廠房、工業綜合體建設,支援園區爭取保障房配套等政策,進一步完善園區生產生活服務設施。要加快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力爭全省50%以上的縣市、區設立政策性擔保機構。要積極推進園區物流港建設試點,力爭每個園區建成1個多功能綜合性公共物流服務平臺。依託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產品展示、電子商務和特色服務超市等線上線下營銷平臺。要創新園區體制機制,探索實行考核制、聘任制、年薪制等園區用人機制,鼓勵園區開展市場化、公司化的園中園建設和管理試點。通過加強園區管理和服務,促進園區經濟快速發展,全年力爭園區工業增加值突破6000億元,新增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園區1個,新增過500億園區4個。

  五是深入推進重大專案建設。專案建設是工業發展的“牛鼻子”,要堅持不懈狠抓專案建設,確保工業投資穩定增長。要建立健全重大專案排程機制,省工信委要重點排程推進百個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專案,幫助協調解決用地、環評、融資等問題,各地也要定期跟蹤排程一批重大專案。要制定重點產業鏈補鏈與延鏈導向目錄,組織相關產業鏈之間開展延伸對接、互補協作,挖掘和生成一批補鏈、延鏈及上下游應用合作專案。要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產業基金對接推進活動,大力推介一批重大專案,吸引國內外產業基金支援;認真篩選確定一批重大專案,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資金的扶持,帶動社會資本跟進投入。要突出航空、汽車、石化、電子資訊、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推進與中石化、中國一汽、TCL、韓國SK等央企、知名企業對接,著力引進一批重大專案。力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8800億元、增長12%。

  六是深入推進企業幫扶支援。在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完成今年目標任務壓力很大。為此,從年初開始就要加強執行排程,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適時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工業經濟實現“開門紅”。要進一步完善領導掛點幫扶機制,組織好省領導聯點幫扶企業工作,推動市縣領導開展聯點幫扶,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堅定全省上下強攻工業的信心和決心,努力營造抓工業、幫企業、促發展的濃厚氛圍。要繼續推廣“財園信貸通”、“銀園保”等行之有效的融資模式,加快建立信用等級評級體系,爭取更多銀行參與合作。要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市場,鼓勵省內重點工程優先選用本省鋼鐵、水泥等大宗產品,繼續組織光伏企業與工業園區對接合作,支援在工業園區建設分散式光伏電站,擴大光伏產品推廣應用。

  同志們,重任在肩、形勢催人,希望全省工信系統進一步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真抓實幹、克難奮進,千方百計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為深入推進“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看過的人還:

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旅遊局領導工作會議講話稿
相關知識
工業園區工作會上的講話
和諧企業建立工作會上的講話
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會上的講話
區長在全區教育工作會上的講話
企業上市工作會上的講話
鎮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材料
全市政協宣傳資訊工作會上的講話
政協宣傳工作會上的講話
文明城市建立迎檢工作會上的講話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