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的貼身發勁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內家拳 是中國傳統武術一個常被提及、充滿神祕、讓人想象的概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我曾講過,一說“發力”或“發勁”之類,就已經落入下乘。上乘的武藝就沒有“發”與“不發”之說,而是感而遂通,當剛則剛,當柔則柔,感而應之,無意而出,而皆中節。所以,高明的拳家是不談發力或發勁的。

  此外就是零距離的問題,零距離是指彼此相挨,這時出來的打擊對手的效果有兩個層次:

  一是周身全體不動而打擊對手,這是感而遂通的內勁層次,如孫存周先生坐在椅子上,周身哪兒都不動,他人一接觸就騰然跌出。這是孫存周先生為了示範內勁的特性,故而周身不動,以彰顯內勁的功效。而在實戰技擊時,則可動也可不動,皆因敵成體而已。若動,則如支一峰師兄所言,乃一氣伸縮,勁意渾圓,剛柔悉化不見形,歸於神,動若未動,感而遂通。又如劉子明先生形容孫存周先生之技擊:“無中生有,遊刃毫芒。”

  二是接觸點不移開,通過抖動丹田打擊對手,所謂丹田腹打,這是俗勁層次。

  對於內勁層次的零距離打擊,需要在明師指導下按部就班地研修孫氏拳才能成功。據我所知,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的明師了。

  對於俗勁層次的零距離打擊,基本要領是把接觸點到兩肩的整個間架作為拳,胸前要內圓,在打擊過程中這個間架不能有任何變形,身體尤其兩肩處於放鬆狀態,通過足蹬、抖丹田與命門後撐協同發力。因為要發力,故為俗勁功夫。這個技術一經示範,人人可為。

  還有一種打擊,也被一些人稱為零距離發力,實際上應該叫原位出擊,也稱寸勁,也就是在彼此相距很近的情況下,拳不回收,自原位出擊。這時要把拳到肘尖的整個小臂作為拳,大臂與小臂間夾角不變,胸前要內圓,通過足蹬、轉胯或開胯、撐命門、開肩、小臂螺旋等協同一致,實施發力打擊,所謂勁在身後。

  對於內勁,我還沒有練到。對於零距離的俗勁、寸勁的發力我皆可以示範。因為後兩者的確算不上什麼高明的功夫。

  雖然零距離的俗勁、寸勁的發力不是什麼高明的功夫,但是要能在技擊中派上用場,就必須練之純熟。

  前面講了練習這種零距離的俗勁、寸勁,其關鍵有二,其一是間架不變形,其二是丹田抖動,丹田抖動呈現出的是兩臂震抖。當年曹晏海、朱國禎等初次接觸這種勁時,雖然都在嘗試交流中吃過這種勁的虧,但經瞭解之後,後來真打起來,曹晏海、朱國禎等皆能找到破解之策,使這種勁在實際交手中難以發揮作用。

  練習這種短勁必須與練習長勁、鞭勁相結合,在交手中形成互補,才能發揮其效用。否則,這種零距離的俗勁、寸勁就只是一種玩藝,只適合於表演。

  其實離開了內勁,所有這些發力、發勁都屬於俗功,與當代競技搏擊的勁力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花很大精力練這些下乘的東西意義不大,因此我從不練這些東西,但我懂其機理,故能示範之。

  所以習武者的境界最為重要,境界不高,容易失去分辨能力,把一些下乘的東西當成好東西下功夫去練,一輩子都徘徊在低層次中而不自知。這樣的拳師太多了,而且這種情況現在仍舊如此。

  有人問:既然零距離發力又俗又下乘,你為什麼還介紹呢?

  答:因為今天的人就歡迎俗的東西,有如廣場舞大行其道一般。只是不要把俗硬說成是雅就好。

 

武術對抗中的圈內打人圈外推人
大槍化拳論心意
相關知識
內家拳的貼身發勁
太極拳對健身發勁的要求
怎樣練習孫氏內家拳的基本功
太極拳是內家拳的原因
習內家拳的十四禁忌
內家拳的練眼和用眼
練習內家拳的禁忌和要求
氣是內家拳的物質基礎簡論
孫式內家拳的渾圓一氣之意
打內家拳的禁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