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間偏沉借地力引動拳勢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偏沉是一種放鬆的方法,是在整體放鬆的前提下.減弱一邊,特別是腰腿間實腳側一邊的支撐力.使肢體自然地在失衡中生勢,在求衡中相隨.從而產生運動。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擺脫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合稱地力***的主宰。只不過由於太熟悉、太適應了,墜已經沒有感覺,不以為然了。但我們太極拳研習者卻一要重視它,二要體會它,三要利用它,否則,拳藝水平就達不到純正自然的程度。練拳要明白,我們之所以能氣向下沉、體向下鬆、沉肩墜肘、塌腰落胯、腳踏實地,是因為地心引力使我們身體具有了重量。宇航員在失重狀態下是做不到這些的。我們之所以能伸腰拔背、豎頸頂頭、提足舉手,還能跳到一定的高度,是因為地面反作用力使我們身體具有了重量。如果站在鬆軟的沼澤地上,因地面反作用力太小,不但跳不起來,可能還會被地心引力拉到地球裡面去。

  一、鬆出重量來,偏沉引動拳

  欲要借到地力行拳,最重要的是放鬆.是“用意不用力”,不但不能有絲毫用力的意識,而且還要時刻警惕不自覺地用力。一用力就精神緊張,牽制呼吸,干擾用意,反應就遲鈍了.就感受不到地力的存在了一用力,自己的力與地力就產生矛盾,非丟即頂,就不能順地力而動了。一用力,就違背了太極拳的宗旨,就誤入旁門了。但是,生活中用慣了力.初練拳者很難做到不用力.常常是用了力還不自知.更難以自我糾正了。特別是腰腿間,不但自己要運動.而且還要負擔著上體的重量運動,更是難以放鬆。恰恰是難鬆的腰腿問.又特別需要放鬆。下面不鬆,頂住了上邊,上邊想鬆也鬆不下來。下面是根:是支撐.是發動機。發動機都不鬆活,都轉不開.全身就都沒指望了。下面不鬆通、不鬆順,上面即使擺出的樣子是對的,但內勁肯定不對。所以說:“下面不對,上面對也不對。”上面不對的病根在下邊.所以,“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問求之。”***《太極拳論》***

  肢體放鬆.既可順著地心引力向下鬆,也可順著地面反作用力向上鬆,還能在這上下兩力的綜合作用下向周圍各個方向鬆。在所有方向的放鬆之中,向下鬆是最基本的,第一重要的,是產生向其他方向鬆的母鬆。向下放鬆貴在一個“放”字.像把肩上、背上、手上、腰胯上的重物放到地下.是因減弱向上的支撐力,憑著自身重量.順著地心引力向下放.把骨架放順,讓皮肉像晾在衣架上的溼衣服似的掛在骨架上自然垂墜。真正放鬆到腳下了.放下的部位就有沉甸甸的感覺,就能感受到自身的重量。向下放鬆,體內意氣就像水中泥沙向下沉.因此也叫鬆沉,或簡稱“沉”。沉生定,沉生輕,沉生膨,沉生神,沉是太極拳一切勁力,一切動作.一切技藝的源泉.是“用重量不用力量”,用重力不用體力練拳的前提。

  沉,也不是全身毫無區別地同時一致向下沉,而是有的部位沉.有的部位不沉;有的部位先沉,有的部位後沉;有的部位顯沉,有的部位隱沉。沉的部位多是偏於一邊,或偏上邊,或偏下邊,或偏左邊.或偏右邊,或偏前邊,或偏後邊。這叫偏沉。與偏沉相對稱的一邊定是偏輕。偏沉的部位為陰、為實,偏輕的部位為陽、為虛。偏沉與偏輕互根互生、相反相成、陰陽相濟,是借地力、用重力推動行拳的基本方式。

  偏沉與偏輕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兩者相互作用引動肢體執行的方式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是偏沉與偏輕的兩個部位在同一條垂直線上.上下互借反作用力運動,如胯及胯以下偏沉.並以其反作用力支援立腰伸脊,向上送力,推動上下逆向相開:又如腰及腰以上向下偏沉,並以其反作用力提吸腿腳偏輕.牽動上下意氣相向相合。

  第二種是偏沉與偏輕的兩個部位分列在重心垂線左右***或前後***兩邊,像天平的兩盤.互借槓桿之力運動。如前邊偏沉.則後邊偏輕;左邊偏沉.則右邊偏輕。反之亦然。

  第三種是前兩種的綜合運用。如左腿偏沉,依上下的反作用力而論,則左臂偏輕;依左右的槓桿力而論.則右腿偏輕;若依右腿偏輕的上下反作用力和左臂偏輕的左右槓桿力綜合而論,右臂必然偏沉。四肢虛***偏輕***實***偏沉***,相鄰者相反.交叉者相同.能相互借力,相互平衡,形成周身一家的整體,因而是最合理的虛實結構。

  第四是通過呼吸開合和意氣升降,輪流側重接受***即強化***一種地力,抵制另一種地力。例如:吸氣提氣時以強化偏輕為主,抵消一部分偏沉,就像將半塑料袋水提起來.能增強周圍向內的收束力,有利於四肢收縮蓄勁:呼氣沉氣時以強化偏沉為主.抵消一部分偏輕,就像將半塑料袋水放在地上,以增強其向周圍的擴張力.有利於四肢伸放發勁。

  偏沉會引動重心,破壞肢體各部位原有的平衡關係.產生一定方向和一定程度的失衡傾向和趨勢,就像用秤稱重物時秤桿傾斜,失去平衡似的。傾勢一出現.人體的平衡器官就會自動發出警訊.直接命令肢體的相關部位相隨而動,做出調整.以求達到新的平衡,就像用秤稱物時移秤砣.使傾斜的秤桿重新找到平衡。因偏沉而生勢,因生勢而相隨,這就產生了隨機順勢的運動.這就是”偏沉則隨”的道理。偏沉應著重於下盤.重在“其根在腳,發於腿”;生勢多表現在身體重心的變化,表現於中盤.重視“主宰於腰”:相隨主要指上盤.重在“傳於脊背,形於手指”。偏沉、生勢、相隨.自下而上.節節貫通,形成“一動無有不動”的太極拳運動。
 

  二、腳腿胯腰腹,偏沉是重點

  越是支撐負荷大的部位偏沉,對全身的引動效果越明顯,所以要重視下邊.重視下邊實腳一側的偏沉。

  1、腳偏沉紮根入地。腳,特別是實腳.是地力主宰作用的賓輔,應通過向下鬆踏.與地過電打通,感受地力,上傳地力。例如移重心,實腳在將自己所負擔的身體重心向虛腳轉移時,先有一個虛前再實—下的摺疊,再向下鬆踏—下。由於胯、骶、腰、脊同時向下鬆沉的反作用力所致.腳雖下踏,腳下的意氣卻是向上提吸的.像踩在船上,腳下有虛離感,為由實轉虛提供轉機。當重心移過兩腳中間.原虛腳越來越實的過程中也是向下鬆踏,但此踏不同於彼踏。此踏由於腿腳意氣下沉,腳底越來越充分地接觸地面,有腳如踩泥.逐漸下陷入地的感覺.好像腳趾縫及腳的周邊都沾滿了泥巴似的。

  2、腿偏沉發動拳勢。身體的移動、轉動、升降皆“發於腿”。例如,重心從偏於一腿移至偏於另一腿時.先偏沉原實腿發動,與腳下如踩船相一致,借地面反作用力,腳下意氣沿腿上升到胯襠,同時重心滑到兩腳中間。緊接著偏沉新實腿帶動,與腳下如踩泥相一致.順著地心引力.使襠胯意氣順腿向下灌到腳。再如.左右轉身時,反向一腿內旋沉落髮動。若向左轉身,則右腿***膝***內旋偏沉:反之,若向右轉身.則左腿***膝***內旋偏沉。

  3.胯偏沉啟動全身。胯是下肢的根節,具有主宰腿腳運動的作用。胯又是腰身的底座、根節.是鬆腰、轉腰、伸腰、縮腰必須的嚮導。實胯與腰同為全身運動的主宰,同為全身所有大小關節運動所圍繞的中心.同為全身意氣開合聚散的樞紐,同為全身運動的“命意源頭”、動作開關。實胯一鬆***偏沉***.如同打開了電器的開關、水流的閘門,全身就像通了電,通了水,就活動了。兩胯交替偏沉偏輕.體內的意氣之水電就能不停地迴圈流動。胯的下端,與大腿相接之處叫胯底,也叫胯根。胯底的前側是腹股溝,後側是坐骨,分別掌管著前後重心;胯底的內側是大腿根,外側是胯軸,分別掌管著左右重心。胯底.特別是實胯底四面八方的任何一個部位偏沉,都會引動重心,開啟全身運動。

  一是通過胯底偏沉移動重心。當重心從偏於一腳移至偏於另一腳時,應先偏沉實胯.與之下的鬆腿及腳如踩船相一致.引導腰以上借地心弓f力***憑自身重量***氣向下沉,並以其反作用力提吸腳腿意氣,使上下意氣聚合於胯襠。重心同時滑到兩腳中間。然後是偏沉新實胯.與之下的鬆腿及腳如踩泥相一致.以藉助地心引力***憑著自身重量***引導襠胯意氣順腿下行,並以其反作用力支援向上豎腰伸脊.使意氣上下兩分.有點像撐杆跳高時借杆向下撐的反作用力向上起身。同時重心移動到位。胯底偏沉有一個細膩地變化過程,例如,從右坐步重心前移為左弓步時.按著右坐骨.右大腿根,會陰穴,左大腿根、左腹股溝的順序依次偏沉;從左側弓步移為右側弓步時.按左胯軸、左腹股溝與坐骨、左大腿根、會陰穴、右大腿根、右腹股溝與坐骨、右胯軸的順序依次偏沉。偏沉依次走,如水貼地流。

  二是通過反向--胯內旋偏沉,與反向--腿的內旋偏沉相一致.推動左右轉身。如身欲右轉,則左胯內旋偏沉;如身要左轉.則右胯內旋偏沉。

  三是通過胯底偏沉定勢發勁。每逢一勢做完應依次落虛胯、坐實胯,一則使腳下踏地有力.手上氣貫指尖,二則有利於下一勢地銜接。以弓步定勢為例,落虛胯主要指虛胯腹股溝頂端的大筋向下鬆落,帶動虛胯微向內旋;坐實胯主要指實胯的坐骨帶著腹股溝偏沉。

  4、腰腹偏沉為主宰。全身的總支點、總軸心是丹田的核心部位,是骶骨之前,膀胱之後夾室內的一個點。全身許多運動因素都圍繞這個點進行整合。腰骶與小腹也圍繞此點反向互動,主宰著全身運動。

  如果把腿比作發動機.胯就是發動機的開關,腰就是摁開關按鈕的手。重視並理順腰胯腿偏沉偏輕.使之陰陽相濟,就是拳論要求的”必於腰腿間求之”。

  三、仨十串成豐,沉輕全身通

  腳腿胯偏沉偏輕、陰陽相濟的運動資訊,主要經會陰及尾間兩條渠道向上傳遞.其中會陰經丹田的是賓輔渠道.以傳氣為主:尾間經脊柱的是主宰渠道.以傳力為主。在主宰渠道中有三個“十”字合成的一個“豐”字.邊上傳邊運化,最後到達手指。

  第一個“十”字的一橫是左右兩胯軸經左右兩臀的連線,相交於骶椎與尾椎的銜接處;一豎是之上寬大的骶椎與之下小而尖的尾椎聯合組成的尾間。尾間十字既是腰脊主宰下肢的抓手.也是腳、腿、胯沉輕變換的聚焦點.是上傳下達運動資訊的關1:3。當胯、腿陰陽相濟的狀況不需費心也能轉換自如時,可適當多關注—下尾間十字。凡欲向下鬆沉腰脊時,該十字便向下鬆放:凡欲向上豎腰伸脊時,該十字便向上託—下;凡欲命門後鼓.收斂臀部時.該十字往前抄收;凡欲命門前推.平直腰椎時,該十字稍往後鼓:凡欲裹胯時,該十字的一橫左右延伸.向前包抄;凡欲左轉身時.右臀胯偏沉前送,左臀胯偏輕後靠,順時針斜轉尾間十字:凡欲右轉身,左臀胯偏沉前送.右臀胯偏輕後靠.逆時針斜轉尾闖十字。

  尾間之上的命門穴也是一個”十”字形結構.其一橫是左右兩腎的連線,一豎就是腰椎。兩腎與下面的兩胯、兩膝,與上面的兩肩、兩肘.相互帶動.主宰著上下兩側的偏沉、偏輕。一豎的腰椎是身弓的核心部位.主宰著肢體的伸縮。命門”十”字與尾闖“十“字以丹田的核心部位為支點,猶如槓桿的上下兩端.此推彼拉.此拉彼推.反向運動,以向上傳遞腰腿問的運動資訊。

  再往上走到夾脊***至陽穴***還有一個“十”字.其一橫連結著左右肩胛骨的下端,支配著兩肩、兩臂、兩手的運動。其一豎當然是胸椎,下接腰骶傳上來的資訊.上通頸頭,支援虛領頂勁。夾脊”十”字是“氣貼背”、”神貫頂”和“力由脊發”的關鍵所在。

  以尾間“十”字為根節.命門“十”字為中節,夾脊“十”字梢節。“根節不明.顛覆必生;中節不明.滿身皆空:梢節不明.無依無宗。”三個“十”字各有分管.又相互配合;各有左旋右轉、前推後拉、下沉上浮.放大縮小地變化,又由脊柱串連成一個“豐”字.形成一個整體.將腰腿間偏沉所引起的進、退、顧、盼、定的資訊上傳,形成上肢的棚、捋、擠、按、採、捌、肘、靠,形成全身的拳勢動作。

  偏沉是一種放鬆的方法,是在整體放鬆的前提下.減弱一邊,特別是腰腿間實腳側一邊的支撐力.使肢體自然地在失衡中生勢,在求衡中相隨.從而產生運動。因偏沉而產生的運動,是鬆出來的運動.就像利用水向低處流的性質開渠引水水自流的運動:是依照自然規律,信服、接受並利用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用自身重量引匯出來的運動:雖有神情嚮往.卻無想當然地意力干擾.是任憑生理心理自然理順.生命自由舒捲,超凡脫俗、返璞歸真地運動.因而是性質純、質量高、效益佳、感覺美、味道正的太極拳運動。

如何練好三盤
技擊術與生理學之關係
相關知識
腰腿間偏沉借地力引動拳勢
腳腿胯腰腹偏沉是重點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偏方
腰椎間盤突出偏方祕方
打乒乓球腰腿發力訓練方法有哪些
去腿毛的民間偏方
腰腿疼有什麼治療偏方
腰椎間盤突出的灸法和治療偏方
瘦大腿的民間偏方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