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
少數民族的服裝從實用的角度講,褲子是比裙子還顯得重要的下裝。至少,在我國,各民族男子都穿褲子,相當多的婦女也穿褲子。
從形式多樣的角度看,褲子好象比不上裙子,不象裙子那樣多姿多彩,鮮豔奪目。
然而,褲子也有不同的式樣和色調。不同的民族所穿用的褲子大不相同,就是同一個民族,也有穿不同褲子的。我國四川、雲南、貴州一帶的彝族就是如此。
彝族男子所穿的褲子,形制多樣,因地區和支系的不同而式樣各異。總的來看,可以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四川、貴州和雲南操義諾方言的彝族男子穿稱之為“大褲腳”的肥大長褲。這種褲子多褶寬大,兩腳並排時猶如穿著裙子,褲腳縫有鑲邊。操聖乍方言的彝族男子穿著稱之為“中褲腳”的均勻褲,大小造中,上下均勻。以黑、藍色為多。操所地方言的彝族男子穿著稱之為“小褲腳”的瘦小褲,又短又小,幾近於“半截褲”。
如果說彝族男子的長褲以式樣繁多、肥瘦不一著稱,那麼一些不穿裙子的彝族支系婦女,卻以自己所穿的肥褲的色彩和圖案取勝。紅河上游元江南岸的彝族婦女,穿右衽寬長上衣和肥褲,衣褲都鑲有鮮豔的花邊,上下形成自然對稱花紋,色彩協調,十分引人注目;金、紅、紫、綠等顏色的花紋圖案,把彝族婦女打扮得五彩繽紛,花枝招展。對此,她們還有一個傳說,很早以前,彝族婦女也和哈尼族、瑤族婦女一樣,穿的是黑、藍色衣褲。那時,紅河縣寶華地方,有一個十分能幹美麗的姑娘,愛上了一個勤勞勇敢的青年,可姑娘的爹媽卻又答應把姑娘嫁給一個富人的兒子。聰明的姑娘在趕製嫁衣的時候把衣褲鑲上了花邊,繡上各種美麗的圖案。到富人家來搶親的那一天,她把夥伴們邀約在一起,把鑲花邊的衣褲都穿上,而且在額前披上“劉海”。搶親人在花花綠綠的人叢中認不出哪一個是新娘,只好掃興而歸。從此,彝族姑娘穿上了鮮豔的鑲花邊衣褲;鑲花邊的長衣肥褲成了她們追求美滿婚姻的象徵。
與彝族的情況相似,雲南哈尼族所穿著的褲子也有三種不同的形式。當然,彝族三種褲子的區分主要在於肥瘦,因而區分出的是“大褲腳”、“中褲腳”和“小褲腳”。哈尼族褲子的不同主要在於長度,因而區分出的是長褲、半截褲和短褲。哈尼族各個支系的男子以及紅河地區的哈尼族婦女,下身穿長褲。平時穿的長褲多系黑、藍色;盛裝時的褲腳還鑲有花邊。墨江一帶的哈尼族婦女穿的是不長不短的半截褲,長及膝蓋,多半用自織自染的土布縫製,藍、黑色。哀牢山南段紅河縣浪堤鄉和大羊街鄉一帶的哈尼族葉車人,婦女下穿緊身短褲,無褲腳,近似游泳褲,以致全部大腿都裸露在外,無論是天寒地凍還是上山幹活,都無例外。葉車姑娘的短褲十分考究,用靛青小土布親手精心製作而成,以緊勒臀部並顯出臀部原形為美。短褲分兩種,即“拉八”和“拉朗”。兩種短褲褲腰處前後釘有四股繩繩帶,以為褲帶。
中國民族服飾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