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論語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論語》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對師德修養的相關論述,帶給後世為師者莫大的啟示,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後受益匪淺,感觸頗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教育工作,敏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成為後世教師學習的楷模。《論語》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對師德修養的相關論述,帶給後世為師者莫大的啟示,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後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1、立志有恆,加強修養。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修養中的重要作用。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因此,教師不僅要自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崇高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為個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帶給我們啟示: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取得的成績也不是容易的事,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你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教出合格的學生,這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長時間的鍛鍊和知識的積累。

  2、自省自克,改過遷善。

  道德貴在自覺,孔子特別強調從自我做起。他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人無完人,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要隨時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以免再次範錯誤,這樣就會起到自我監督的作用。孔子認為,道德準則和規範是公共利益的體現,對個人起約束作用,因此,需要剋制自我,生活中沒有不犯錯誤的人,關鍵是看對待錯誤的態度,你及時發現錯誤或者別人給你指出錯誤,你能懸崖勒馬,知錯就改,不斷地完善自我,昇華自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要儘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尚的品德,這是教書育人的前提條件。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孔子走到哪裡,學到哪裡,並且“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他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論語:述而》***。每個人不是一出生就知天下,都是要經過不同階段的教育,學到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才體現了人的一生的價值。

  4、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教師都要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化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充分說明了身教的重要性。的確,如果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一生。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師,那麼他的學生將一生受益,也許會輝煌一生,如果遇到一個不認真負責的教師,他的學生也許就會默默無聞一生,直到老也一事無成。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的必須具備的條件。孔子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論語:顏淵》***。教師要隨時關心學生品德、學業的增進以及學生們的生活與健康狀況,和學生要建立深厚的情誼。不溺愛、不袒護學生,這才是教師對學生真正的愛呀。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教師無私奉獻,無以回報。

  6、相信學生,鼓勵學生。

  孔子對學生充滿期望,他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這裡包含了青年人超過老年人、學生超過教師、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發展觀點。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潛能,認為學生可以超過教師,鼓勵學生。孔子說“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面臨著實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對老師謙讓。這裡包含著在仁德和正義面前師生一律平等的思想以及“吾愛吾師,更愛真理”***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言***的觀點。師生都是平等的,學生的觀點正確可以反駁老師,甚至學生可以嚴厲地批評教師,而教師也要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和批評,這才體現了平等的師生觀。

  7、不斷學習,努力創新。

  孔子認為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善於啟發學生的心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教師必須自己經常溫習故業,融會貫通,做到有新的領悟、新的體會、新的發現,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僅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並能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這樣才算是好的教師。

  教師首先得加強自身的素質的提高和知識的積累,在假期和業餘時間不斷充電,才能滿足學生求知慾望。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才能教出一批又一批有用的新時代合格人才。

  篇二

  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文明歷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

  《論語》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是人類語言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代聖人們智慧的結晶,是多少年來文化知識的沉澱,這些充滿智慧、魅力的妙語將讓我們現在都受益匪淺。

  讀完《論語》,它讓我深切的感受到古人的聰明智慧。其中講了很多關於孝敬、仁義、禮記、倫理等方面的內容,在這裡我著重拜讀了關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想品德修養這方面的內容。

  在學習方法的幾則中,我們要時常複習舊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學習與思考二者必須結合起來,不可顧此失彼。光思不學,會變成空想、妄想;光學不思,又會成為書呆子。在學習知識時,既要學又要思考;與別人在一起時,要學習他的長處,他做的不好的地方,譬如短處,則要避免。思索貴於勤,凡事都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是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生活中也是這樣的,面對一個問題我們都要想想,不能僅僅知道結果就行了。

  在學習態度的方面,我們在學習時,不要不懂裝懂,要聰明好學,知識是永遠無法滿足的;還要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要愛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而為恥。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有些同學們也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從不向其他同學和老師請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吭聲,不懂還裝懂。這樣則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各方面得不到發揮和發展。

  至於思想品德修養,我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通過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得自己的人格能夠不斷得到修善、完美。

  通過這次讀書年活動,拓寬了我的知識視野,更新了我的知識結構,提高了我的個人素養和教書育人水平,引導我慢慢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好習慣,讓我從《論語》中吸取了前進的力量。

  作為一名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用自己的良知和尊嚴感動和關愛學生,我堅信,讀書能使我在順境時不驕不躁,挫折時奮勇前進。我以後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為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堅固的橋。《論語》的深奧,裡面的很多東西並不是我所能完全體會的,但我想,我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斷地學習,讓良知與尊嚴的思想深入我的內心,這一切也將是我今後待人接物、服務社會的準則。

  篇三

  讀書心得體會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裡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著密切聯絡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慧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穫,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絡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了他通過例項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絡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絡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絡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讀論語心得作文
懷念妻子的散文
相關知識
教師論語讀後感
高中生論語讀後感
國學經典論語讀後感
國學經典論語讀後感精選
中華國學經典論語讀後感
中學生論語讀後感範文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精選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作文
論語讀後感與經典同行作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