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選修六環境保護試卷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高考是目前中國能夠獲得普遍認同的公平選拔人才的一項比較成熟的制度。而對於其中的地理來說,多練才是王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增加綠化面積是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據此完成1~2題。

  1.在大城市提倡營建“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其改善環境的主要作用是

  A.減少城市的噪聲和光汙染 B.減輕熱島效應和美化環境

  C.減輕光化學煙霧的汙染 D.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數量

  2.我國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綠化中因使用殺蟲劑而汙染了地下水,下列綠化方式中汙染最嚴重的是

  A.落葉闊葉樹林 B.常綠針葉樹林 C.“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 D.人工草地

  答案:1~2.1.B 2.D 第1題,在城市中植樹種草,增加綠化面積,可以減少城市的噪聲汙染、光化學煙霧汙染,淨化空氣,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數量,美化環境,增加溼度,調節氣候等。但具體到營建“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其主要作用是減少屋頂、陽臺等對大氣的熱輻射和美化環境。第2題,綠化中使用的殺蟲劑,隨著大氣降水或人工灑水滲透到地表以下,導致地下水汙染。題目給出的四種綠化方式中,只有人工草地最貼近地表,殺蟲劑最容易下滲,從而汙染地下水。

  3.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十五”計劃要求我國森林覆蓋率從現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是

  ①繼續營造防護林體系 ②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③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 ④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A 本題考查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的措施,是對分析辨別能力的考查。題目中給出的四個措施都是可行的,這就要求注意題幹中的關鍵詞“快速、有效”。③④兩個措施都是對森林的保護,可以減少對森林的砍伐和破壞,但不能快速提高森林的覆蓋率。

  4.在我國的綠化工程中,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為主的是

  A.沿海防護林體系 B.黃土高原防護林 C.“三北”防護林體系 D.平原綠化工程

  答案:4.B 沿海防護林體系以防止海風侵襲為主,“三北”防護林體系以防風固沙、保護農田為主,平原綠化工程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主。

  讀“我國某區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佈示意圖”,完成5~6題。

  5.圖示地區草場載畜量的分佈規律是

  A.西部大於東部 B.東部大於西部

  C.東、西部相當 D.南部大於北部

  6.關於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潛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產物

  B.是簡單的荒漠化擴張過程

  C.氣候因素,特別是降雨量的變化主要影響荒漠化程序

  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答案:5.B 從圖中可看出,東部地區草原面積廣,西部地區以沙漠為主,所以東部地區的草場載畜量大於西部。

  答案:6.A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是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潛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產物,但主要是人為活動形成的。

  ***2009屆黑龍江哈爾濱第九中學高三第四次月考,1~4***讀所給材料,完成7~10題。

  材料一:某海島西部白鷺湖是其開建的最大的文明生態片區,目前片區內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呈現一派生態經濟發展、社會安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農村新景象。現已初步建起農副產品保鮮加工基地、反季節瓜菜種植基地、萬畝熱帶高效經濟作物基地、雞種苗孵化基地、羅非魚養殖基地等。

  材料二:如下圖。

  7.該島自然環境具有的特點是

  A.環帶狀分佈 B.條帶狀分佈 C.經度地帶性分佈 D.緯度地帶性分佈

  8.該島山地丘陵帶開發的首要任務是

  A.發展山區特色工業 B.發展少數民族風情旅遊

  C.發展熱帶農業 D.恢復和保護熱帶森林植被

  9.該島反季節瓜菜種植的“季節”是指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白鷺湖農業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因是

  ①將林地、草地都開墾為熱帶高效作物區 ②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生態經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③陡坡修築梯田,減少水土流失 ④培育優良品種,建起農副產品保鮮加工基地、反季節瓜菜種植基地、萬畝熱帶高效經濟作物基地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7.A 8.D 9.D 10.D

  生態足跡是人們所消耗的每種消費品的生物生產面積的總和。有效生態承載力是自然能夠對人類提供的生態服務。分析下表中的資料,完成11~13題。

  世界上部分國家的人均生態赤字資料***單位:公頃/人***

  國家 生態足跡 有效生態承載力 生態赤字 國家 生態足跡 有效生態承載力 生態赤字

  比利時 5.0 1.2 -3.8 紐西蘭 7.6 20.4 12.8

  美國 10.3 6.7 -3.6 祕魯 1.6 7.7 6.1

  11.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為1.2公頃/人,人均有效生態承載力為0.8公頃/人,則中國的人均生態赤字為

  A.0.4 B.-0.4 C.2.0 D.-2.0

  12.根據計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態赤字為-0.7公頃/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態赤字為-0.8公頃/人。下列敘述中與這兩個資料說明的問題相吻合的是

  A.生物的多樣性不斷減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訊越來越發達

  C.人類離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越來越近 D.地球的生態環境處在不斷改善之中

  13.當生態赤字為負值時,從國家和地區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別國的資源,從全球的角度看是盜用了下一代的資源。這句話體現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有

  A.持續性原則和共同性原則 B.共同性原則和公平性原則

  C.公平性原則和持續性原則 D.經濟性原則和持續性原則

  答案:11.B 通過分析表中資料可知,人均生態赤字=人均有效生態承載力-人均生態足跡。

  答案:12.A 人均生態赤字降低說明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生物的多樣性不斷減少屬於此範疇。

  答案:13.C右面表格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對四個地區的危害程度***☆號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完成14~16題。

  14.下列四個地區及其所面臨的環境問題,連線正確的是

  ,地區 水土流失 寒潮 土地荒漠化 酸雨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 ☆☆☆☆ ☆☆☆ ☆ ☆

  A.浙江——④ B.內蒙古——① C.廣東——③ D.重慶——②

  15.下列措施中對治理①類地區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起積極作用的是

  A.沿海防護林工程 B.南水北調 C.西電東送 D.建青藏鐵路

  16.四種環境問題中,有一種基本不影響廣東,其原因是

  A.森林覆蓋率高 B.降水少

  C.位於沿海地區,降水量大 D.緯度位置低,重重山嶺的阻擋

  答案: 14.D 15.C 16.D

  ***2008江蘇,3~4***下面為“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的餅狀圖”。對比分析完成17~18題。

  17.造成該地農業用地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過度開墾 B.過度放牧 C.過度圍墾 D.過度養殖

  18.該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於

  A.緩坡退耕,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B.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態環境 D.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

  答案:17~18.17.A 18.D 第17題,由圖知我國江南丘陵某地緩坡比重大,農業結構中種植業比重大,可得出該地存在過度開墾的問題。第18題,結合該地地形和土地資源的立體分佈可知,適宜發展立體農業。

  隨著人們生態價值觀的改變及對自己生活質量的關注,“綠色”作為一個概念成為一個很時尚的名詞。“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消費”是當今的熱門話題。據此完成19~20題。

  19.下列對“綠色消費”的理解,錯誤的是

  A.要求人們購買、使用綠顏色的物品 B.儘量使用對環境不造成汙染的物品

  C.儘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儘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0.為了生產“綠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①使用農藥 ②培育或引進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 ③在麵粉等食品中新增增白劑、防腐劑 ④利用作物病蟲的天敵防治病蟲害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19.A 此題以時尚的“綠色消費”為切入點,考查環境保護和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綠色消費”的概念。

  答案:20.A 使用農藥和在麵粉等食品中新增增白劑、防腐劑危害人體健康。

  二、綜合題***共4小題,共50分***

  21.***13分***下圖所示的平原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頻發沙塵暴。因沙塵中含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R1和R2河流流量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開墾的同時,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簡要分析在該地區不合理灌溉對土壤的影響,並說明其發生過程。

  ***3***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會對L湖產生什麼影響?

  ***4***分析“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

  答案:21.***1***氣溫

  ***2***導致土壤鹽鹼化。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層因蒸發旺盛,導致鹽分不斷累積。

  ***3***湖水減少,鹹度增加,水位下降,湖面面積減小。

  ***4***①鹽鹼化的土壤;②湖面縮減後湖底的鹽分。

  22.***13分***讀下列材料及“中國沿海地區耕地、水資源對比圖”***圖甲***和“中國沿海地區水土協排程面積圖”***圖乙***,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近十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土地利用結構變動表。

  年份 耕地***%*** 園地***%*** 林地***%*** 牧草地***%*** 城鎮居民點及工礦***%*** 交通***%*** 水域***%*** 未利用土地***%***

  1985 28.9 2.6 32.4 6.1 5.5 1.8 7.3 15.4

  1990 28.3 3.2 32.9 6.5 6.0 1.9 7.4 13.8

  1996 28.1 4.2 37.2 1.6 7.0 2.1 7.8 12.0

  材料二:中國沿海地區耕地、水資源對比圖。***圖甲***  材料三:中國沿海地區水土協排程面積圖。***圖乙***

  甲

  乙

  注:水土協排程=***本區水資源量/全區水資源量***/***本區耕地規模/全區耕地規模***

  ***1***分析材料一,近十年來我國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結構中,比重上升的有________,比重下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說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水資源與耕地資源的分佈特點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材料三,東部沿海省區中,水土協排程最高的是________。請簡要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所給材料,說明我國北方水土協排程<1.00的省區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協排程。

  答案:22.***1***園地、林地、城鎮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域 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

  ***2***東部水資源南多北少 耕地資源北多南少 水土配合不協調

  ***3***福建 受夏季風和颱風影響,降水豐沛;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耕地比重小

  ***4***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噴灌、滴灌等節水農業。

  解析:第***1***題,從材料一“近十年我國東部沿海土地利用結構變動表”中可以獲得答題資訊。第***2***題,從材料二柱狀統計圖中可看出,我國耕地資源北方地區多、南方地區少,水資源北方少、南方多;無論南方地區還是北方地區,耕地和水資源的配合不協調。第***3***題,從中國沿海地區水土協排程面積圖中可讀出,水土協排程最高的省是福建省,具體原因可從降水和地形兩方面考慮。第***4***題,提高水土協排程的措施可從對水資源開源、節流和發展節水農業等方面組織答案。

  23.***2009屆江蘇啟東高三上學期期末******12分***下圖為“人口增長與環境容量、資***能***源消耗的歷史與現狀示意圖”,讀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1***隨著人口增長和工農業生產及交通運輸的發展,環境中資源、能源消耗以及汙染物的排放急劇上升,將會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請你列出三種嚴重的環境問題。

  ***2***根據示意圖反映的歷史與現狀,請你提出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

  答案:23.***1***①氟利昂排出量逐年增加,導致臭氧層變薄或出現空洞,人類面板癌發病率增加,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②二氧化碳排出量逐年增加,全球氣溫升高,兩極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③淡水消耗量逐年增加,水資源緊張或區域性地區出現水資源枯竭。

  ***2***①大力植樹造林;②研究開發新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③研製無氟冰箱,減少氟利昂的排放量;④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合理用水,防止水汙染。

  解析:本題考查由人口增長帶來的一系列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第***1***題,根據圖中的資訊,隨著人口增長和工農業生產及交通運輸的發展,能源消耗量、淡水消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氟利昂排出量急劇上升,四個量的變化引發四類環境問題,從這個角度考慮組織答案。第***2***題,結合第***1***題中的環境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24.***12分***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讀“我國各省級行政區水土流失的面積圖”,完成下列問題。

  ***1***新疆面積較大,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國東南沿海省區水土流失面積數值相對不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西面積較小,但水土流失面積有________公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對該地區河流造成的影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述我國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答案:24.***1***氣候乾旱,降水少 植被覆蓋良好

  ***2***500萬~1 000萬 ①地處黃土高原,黃土具有直立性,土質疏鬆;②夏季降水集中且降水強度大;③植被破壞嚴重 河道淤塞,河床抬升,在下游地區形成地上河

  ***3***①加強宣傳,提高公民保護環境的意識;②制定法律法規,嚴禁破壞森林、草原植被;③進行植樹種草,恢復植被;④採取修築梯田、打壩淤地等工程措施;⑤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

關於水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現代詩歌
高中地理水環境知識點
相關知識
地理選修六環境保護試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單元試題及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地理七年級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地理上冊發展與合作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地理初中學業統一考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地理世界的發展差異試卷及答案
高中地理選修五環境汙染練習卷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練習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穩態與環境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