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語文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隨著語文教學理念的革新,暴露出的問題愈加明顯,語文教師迫切需要對進行改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說明

  本設計為張翼健先生主編的國際長春版語文八年級下而寫。《短文二篇》一課系張玉新選編。本套教材教師用書由張玉新主編。

  課前準備

  本課是八年級下學期的一課,是兩篇篇幅短小的古代散文,包括古代特有的而且已經接觸過的兩種文體***說、記***,學生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和八年級半個學年的學習,應該已經初步養成了預習的習慣。

  因此,規定這樣的課堂教學起點是可能達到的:學生課前預習,藉助工具書和書下註解,初步掃除文字讀障礙。在此基礎上,反覆誦讀本文,力求儘量弄懂文句的含義,將沒有弄懂的知識點作為課堂學習的重點。

  這兩篇短文言簡義豐,要弄清楚文字的言外之意必須儘量多佔有相關背景資料,因此課前印發蘇洵、蘇軾的有關資料要求學生閱讀,進一步掌握相關文體知識和作者概況。

  教學目標

  1. 積累"職""飾""軾"轍""蓋"等文言詩詞,"乎""由""與""但"等文言虛詞,"無所""雖然""相與"等文言詞語。

  2.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關鍵詞句,從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3.探究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1. 積累"職""飾""軾"轍""蓋"等文言詩詞,"乎""由""與""但"等文言虛詞,"無所""雖然""相與"等文言詞語。

  2.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關鍵詞句,從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教學難點

  1. 探究寫作特色。

  2.瞭解創作背景。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名二子說

  一、 匯入

  1. 檢查課前預習。學生齊讀《名二子說》,個別同學嘗試背誦。

  2.導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一家父子兄弟都有盛名的除了"三曹"就是"三蘇"了。三蘇父子以其卓越的創造才能和輝煌的文學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輝耀古今,三蘇在文學上造詣極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稱"凝鍊老泉,豪放東坡,衝雅潁濱",三蘇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關心國家命運,同情民間疾苦,為了民眾做了不少好事。眉山三蘇祠有一副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高度評價了三蘇父子的文學成就及其在文學歷史上的地位。

  我們在八年級上冊學過蘇軾的《江城子》,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初步瞭解了蘇軾的豪放、蘇轍的衝雅,今天見識一下蘇洵的凝練。

  二、賞析課文

  1.教師視學生齊讀、個別學生背誦的情況校正讀音並範讀。誦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 進一步介紹有關知識。蘇洵寫《名二子說》時,蘇軾11歲,蘇轍8歲。蘇洵對兩個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對他們的生活道路充滿憂慮。本文正是通過闡釋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達他對愛子的勸誡與勉勵的。大家還要了解一點,慶曆六年***1046***,蘇洵赴京應制舉,儘管他才學頗高結果是落榜了。他對科舉、對朝廷失去了信心,轉而把希望寄託在兩個兒子身上。從京城返鄉,寫了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說》。

  3. 第一段"軾"名說結構上有何特點?

  明確:先說車,先揚"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車子的各部件,輪子、輻條、車蓋、軫木***車廂底部四面的橫木***,就像各有職分,不可或缺;再抑"而軾,獨若無所為者",只有車前的軾木沒有實際用處。軾是車前的橫木,乘車人可將手按在上面,有裝飾車子的作用。轉折自然為了再揚"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行文已經幾度曲折。最後揭出正題:"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蘇軾呀,我擔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飾啊。

  蘇軾性格豪放,鋒芒畢露,從不知掩飾自己的觀點。自幼父親就看清了這一特點,勸誡他多加外飾以免遭禍。這正是為他取名"軾"的用心***在賞析的過程中師生互動,掌握相關詞語***。

  4.第二段"轍"名說在結構上與上一段有何異同?

  明確:先說轍,先揚"天下之車莫不由轍",天下之車無不循轍而行;再抑"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但論到車的功用卻沒有轍的份。轉折自然也為了再揚"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轍無論功之福,也不遭僕斃之禍。行文也已經幾度曲折。最後揭出正題:"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說蘇轍的性格會免於災禍。一說"免"同"勉",勉力、盡力的意思。善處於禍福之間,又能勉力向前,這正是為他取名"轍"的深意。

  蘇轍性格沖和淡泊,深沉不露,並能盡力王事,後位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

  可見本段與上一段的結構總體上相同,都在極短的篇幅內或揚或抑,兩端具有結構上的對稱美;但是,一段的結尾是隱憂,其實也是抑,而二段的結尾則是喜悅,可算是揚。小處不同一方面打破了完全對稱的呆板,主要還是真實表達對不同性格的兩個兒子的預測***在賞析的過程中師生互動,掌握相關詞語***。

  5.從《名二子說》中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寫作特點?

  明確:一方面通篇使用比喻,以車之軾、車之轍的特點喻二子的不同性個特點,十分貼切;一方面在極短的篇幅內搖曳多變,文勢極盡跌宕之能事,頗具功力;一方面如戰國策士般縱橫捭闔,透徹雄辯,頗具哲理。

  三、作業

  1.整理文中文言字詞和句式,製成卡片。

  2.完成"思考與討論"一。

  的反思

  ***1***過程活動化。我們可以把學生課堂活動是否充分作為檢驗課堂教學是否改革的標尺。如果課堂上沒有學生充分地佔有時間,進行有形式也有內容的學習語言、習得技巧、發展智慧、訓練思維、昇華精神的活動,就沒有語文教學的改革。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角度來研究我們的教學。教師必須追求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活動起來且真正學有所得的高層次教學境界,簡單地說,就是課堂教這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目標,設法讓學生充分地“活”起來,“動”起來,就是要將教師“教”的活動科學巧妙地轉變為學生“學”的活動,將本需由教師講析出來的內容由學生在充分的課堂活動中讀出來,找出來,析出來,悟出來,練出來,品出來。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巧妙地將積累語言、賞析語言整合為編寫《讀書名言精評》這一學生活動,既凸顯了語言教學這一重點,又教會了學生讀書的方法,也讓學生享受到了求知的愉悅,感受到了思想的啟迪。在教學第二篇短文中,教師又將學心論證方法這一教學重點難點轉化為學生小組合作比較閱讀,學生在比較中自悟自得,自得其樂,其樂融融。***2***關注學生體驗。關注學生體驗即是對學生個性的尊重,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對接,學生情感與外部世界對接,原有經驗與新鮮經驗對接,構築了師生交往對話的平臺。另一方面,組織思維工的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和實踐,使學生在體驗中掌握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編寫《讀書名言精評》,與培根“對話”,比較閱讀,自擬名言等,促進了學生在體驗中自得自悟,在實踐中學習,在合作中發展。

初二下期語文教案
初二年級語文教案
相關知識
初二下冊語文教案
初二下期語文教案
初一下冊語文教案
初一下冊語文教案
初二下冊語文複習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期末試卷答案
蘇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第六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