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黑板報主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那麼關於重陽節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重陽節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重陽節黑板報圖片:

  重陽節黑板報圖片1

  重陽節黑板報圖片2

  重陽節黑板報圖片3

  重陽節黑板報內容1:

  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黑板報內容2:

  《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適

  炎節在重九,物華新雨餘。

  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

  萬實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歡心暢遐邇,殊俗同車書。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鏘鏘間絲生,濟濟羅簪裾。

  此樂匪足耽,此誠期永孚。

  《重陽感懷》

  唐·劉兼

  重陽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

  萬疊故山雲總隔,兩行鄉淚血和流。

  黃茅莽莽連邊郡,紅葉紛紛落釣舟。

  歸計未成年漸老,茱萸羞戴雪霜頭。

  載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極寬。

  蜀國江山存不得,劉家豚犬取何難。

  張儀舊壁蒼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獨對斜陽更惆悵,錦江東注似波瀾。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看了:

中學生出教師節黑板報有哪些
祝福您偉大的祖國黑板報
相關知識
九九重陽節黑板報主題
重陽節黑板報主題
重陽節黑板報資料題材
初二年級重陽節黑板報
關於重陽節黑板報內容
重陽節黑板報內容資料
九月九日重陽節黑板報內容
九月九日重陽節黑板報資料
獲獎重陽節黑板報圖片
獲獎重陽節黑板報圖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