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面、手、腳的描繪方法
可以說,在寫意人物畫中,畫衣服環境主要是看畫家的筆墨功夫;畫頭面手腳主要是看畫家的造型功夫。在這兩種功夫中,塑造形象的功夫是第一位的。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寫意畫人物頭面、手、腳的畫法,歡迎參閱。
1、頭的形體及頭髮
頭的基本形是球形。從側面看下頷是個橢圓突出部分,五官即生在前面和兩側。按照人們的一般習慣,都把頭分為臉面和頭顱兩部分。臉面為五官生長的部位,頭顱為頭髮生長的部位。臉面和頭髮大約各佔頭的一半,正面看主要是臉面,後面看主要是頭髮。
在對頭形的整體把握上,傳統繪畫中有用漢字來表示其特點的經驗,把正面頭形歸納為八種“臉型”:***1***由字形,長表中的上窄下寬;***2***甲字形,下窄上寬;***3***田字形,基本上呈正方形;***4***申字形,中間寬,上下皆窄;***5***用字形,也稱風字形,上平上寬;***6***白字形,方形中的上窄下寬;***7***目字形,也稱日字形,基本上呈長方形;***8***四字形,也稱曰字表,方表略扁。***元代王繹的“相之八格”,無白字形和四字形,有國字形和風字形。其實國字形與目字形或日字形相同,風字形與用字形相同,故未以王繹的“八格”為準***這八種臉型是古人畫肖像時掌握頭形的基本方法,它是頭部外形的平面特徵,也即是正面頭形的影像。
頭部外形的立體特徵是球形。主要由顱骨、額骨、顳骨、顴骨、鼻骨、上頷骨、下頷骨組成。其中除了頷骨可以活動外,其餘的骨髂都是固定不動的。瞭解這些骨髂的組織結構,對我們掌握頭部外形的比例和五官部位很重要。眼耳口鼻是頭部的竅門通道,也是人物形象刻畫的主要部位。
頭部的比例,一般以一隻眼的寬度作為測量的標準。古人總結頭部的比例為“三停五眼”,也叫“三停五部”。它是從歷代肖像畫家總結出來的“滕想法”演變而來的。“滕相法”又是從“相法”中引用來的,如今已不通用,還是以“三停五眼”,比較通俗易懂,它比較科學的度量人物面部比例的方法。
三停:從額頂髮際至眉頭為上停;從眉頭至鼻底為中停;鼻底至頦底為下停。
五眼:從左外耳孔至左眼外角為一眼;左眼之長為二眼;從左眼內角至右眼內角為三眼;右眼之長為四眼;從右眼外角至右外耳孔為五眼。
上面介紹的古人認識頭形的基本方法和測量臉面比例的方法,是以成年人為標準的,未到成年的兒童,頭顱部分大於臉面部分,故五官顯得特別短促額頭和頭顱顯得特別碩大,這是把握兒童頭形和麵部比例的關鍵。
頭顱是生長頭髮的部分,是否留頭髮則由職業不同和個人愛好而定,但一般人都是留頭髮的。頭髮既有保護頭顱的的作用,又有審美的作用。古今中外,髮型之多樣,頭飾之豐富是難以統計的。髮型如同服飾一樣,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徵,有民族、地域和性別的區分。就某一個人而言,髮式也反映出個性、情調和身份。所以,畫頭髮是刻畫形象的一部分。
對頭髮的處理,與對衣服的處理一樣,著重在筆墨方面如果刻意追求其表現功能,而忽視筆墨的審美功能,則失去了畫頭髮的主要意義。頭髮有長與短、黑與白、披散與辮子、頭繩與髮夾、伸展與捲曲等區別,處理表現手法也不盡相同,但總的原則是一致的。就是用筆要根據頭形和髮式確定“筆路”,大筆觸取勢、小筆觸取質,用筆鬆動、用墨靈活,筆墨既是造型,也是審美。因此,畫頭髮一定要注重筆墨的藝術表現。
畫頭髮通常使用的有兩種方法:一是先用焦墨畫結構,以見其“筆骨”。然後用濃淡墨潑染,以見其“墨韻”。這種處理方法有筆墨的蒼潤效果,也比較容易掌握;二是直接用濃淡墨畫頭髮,由濃到淡,枯溼相破,虛實並用。這種方法畫出來的效果生動自然,但不易掌握。對髮辮的處理,可根據其編織結構,由濃到淡交叉用筆,一氣呵成。對較薄的長短髮,可用幹沙筆處理。特別是光頭剛長的的淺發,以幹沙筆皴擦較為適宜。
各類髮型除有的配戴飾品外,也有扎以巾帶或戴帽子的。畫頭巾和帽子可以說是既見頭又見發,所以要從整體來考慮三者之間的聯絡,不要孤立地只畫某一部分。
總之,對頭形的整體把握和對頭髮的處理是畫好頭面的一個重要部分。
下面具體談臉面五官的畫法。
眉、眼
眼睛是人物傳神的最重要部分。傳神之緊要前面已經論述了,自古把人物肖像稱為傳神、傳真。神由何處傳出?顧愷之認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如果不是把眼睛看作傳神的唯一標準,那麼,顧氏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歷來稱顧愷之為傳神高手,卻被謝赫列為三品畫家,可見眼睛不是傳神的唯一依據。但是,眼睛是傳神的重要部分。情從心生神從眼出,眼神是無聲的情感語言。所以凡畫人物都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對眼神的刻畫上,為求準確地表達人物的性格神情。
眼睛從大結構分,它由上眼瞼和眼球兩部分組成。眼瞼分上眼瞼和下眼瞼,上下眼瞼包住眼球。上眼瞼寬,包住眼球的三分之二,活動範圍較大;下眼瞼窄,活動範圍較小,上下眼瞼均生有睫毛,有保護眼球和美感的作用。女性為了增強美感,有的還戴長而密的假睫毛。眼球由眼白和眼珠兩部分組成,眼白的左右兩邊為內外眼角,內眼角有淚腺,也是傳神的部分,刻畫須十分留意。眼珠內的瞳孔是視力的照像鏡頭,可根據光線強弱而放大縮小。眼球的活動範圍很大,可上下左右旋傳,與上下眼瞼開閉相配合而傳達出多種神情。
畫眼睛的神情,筆墨組合很重要。由於光線一般由上前方來,所以畫上眼瞼用線要粗重一些,接近眼珠部分更要濃黑一些,以表現出上眼瞼的厚度和睫毛的陰影。側面可略畫幾筆睫毛,尖端虛根部實,左右眼角可用細線雙勾,皴擦淡墨,用筆宜鬆動靈活。畫下眼瞼不能用粗重的線,也不宜一筆畫通,以斷續幹淡之線作虛處理,接近眼珠處最好不畫,則更能顯出眼珠的靈動感覺,至於畫下眼瞼的陰影,就要更虛淡了,以若有若無之幹沙筆處理為宜,畫上下眼瞼線的轉折,不能純粹理解成簡單的弧線,它隨眼珠的轉動而發生變化。用筆造型要“寧方勿圓”,弧線中有方的感覺。
眼珠是傳神的關鍵部分,它有男女之別、老幼之分。有的眼珠顯得大,有的顯得小;有的深,有的淺;有的晶瑩透明的虹膜,有藍黑、有赭黑。整個眼球外面都由一層薄膜蓋住,看上去有光亮感覺,特別是眼珠更富有透明感。在外光的作用下,常出現一兩點高光。由於眼珠轉動的方位變化和光源的角度變化高光的位置也隨之變化,有時出現兩點高光,有時出現一點高光和一點反光,有時沒有高光只有反光。所以畫眼珠的方法實際上就成為留高光的方法,一般有三種處理方法:***1***用濃焦墨畫出一個“工”字形左右和下方用乾枯墨勾線,再視折光強弱用幹筆擦出虹膜部分。這樣就會出現“工”字兩旁成高光,下邊成反光的效果;***2***用濃焦墨畫出一個“C”字形或“2”字形的形狀,其餘部分用勾擦方法處理,這樣“C”字形或“2”字形未封口的一邊便形成一條橫形的高光;***3***用濃焦墨畫出一個不同方向的大“,”點,其餘部分也用勾擦方法處理,將“,”點的轉彎處留成高光,這種高光的面積很小,但也很有神。上述三咱畫眼珠的處理方法,貴在筆法靈活,不能勾成一個死框框,也不能擦得一片死黑,要富有空靈感覺。
眼瞼和眼珠的處理是一個整體,畫眼瞼和眼珠也就是畫眼白。上面談的用濃焦墨畫眼瞼和眼珠,只是作為骨架處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淡墨染,染淡墨要溼潤,上眼瞼和眼角的陰影以及眼珠除高光以外的部分,都可用淡墨染。同樣,染淡墨也要注意虛實處理。
根據上面畫眼睛的處理原理,也可直接用濃淡粗細來確定用墨。濃粗之眉,用焦濃墨,淡細之眉,用幹淡之墨。用筆時,眉頭宜側鋒實起虛收,眉梢及眉弓突出處,用幹沙筆橫擦,處理宜虛。畫白眉則用淡墨側鋒勾出,接近眼框處可略施淡墨烘染。幼兒之眉呈若有若無樣子,用墨則極淡。
畫眉毛時,要同時處理眉間和眼框的交接處,可用淡墨擦染。畫眼睛時,亦要同時處理眼框的陰影和老人的眼角魚尾紋,用筆宜虛,用墨宜淡。
對眼神的刻畫,還要注重眼睛周圍肌肉皺紋的變化,這樣部分的肌肉皺紋與眉間、臉頰、嘴角等處的肌肉變化相呼應,形成特定的思想表情。或沉思、或憤怒、或大笑、或大哭、這些表情的內在聯絡和外部特徵,都不是某一部分的變化引起的,而是相互聯絡的綜合反映。
3、嘴、鬍鬚
嘴是五官中活動範圍最大的部分,表情也最為豐富。從解剖結構上分析,田輪匝肌和咬肌配合,可以產生多種多樣的口形變化或緊閉或張開,都會在外形上顯示出某些微妙的變化,從而形成許多複雜的表情。
畫側面閉合的嘴,人中一筆稍細起筆由內向外豎下,收筆向外斜出;轉入脣時起筆不要與人中一筆相連,圓轉向內斜下,筆線略粗;轉***縫線時,脣中和脣側用筆要有起伏變化,不要簡單一筆橫描了事,與人中用筆相似,筆線較短;轉入頦脣溝時,與上一筆也不要相連,起筆圓轉橫行,再圓轉向外斜出虛收。勾勒上面幾筆時,以濃墨為宜,至於上脣和下脣側邊,用筆要虛,用墨要淡,上嘴脣用線要和嘴角相連,下嘴脣用線兩頭宜虛,不要與脣中或口角相接。嘴脣上的小皺紋,可略施皴擦,主要用在脣中部分。
畫正面閉合的嘴 ,用筆用墨方法與側面畫法略似。主要在於要把口縫線的脣中和口角處理好。口角用筆宜重,口縫線以三四筆完成為宜,粗細濃淡要根據嘴脣的結構轉折和光線變化而定。上脣線左右兩筆與嘴口連線,人中處的轉折用兩筆點成,以上四筆均不要相連,避免死板,下脣可用兩筆完成,用墨宜淡。上脣凸出部分和下脣凹陷部分,可用淡墨點皴,嘴角用淡墨皴擦。頦脣溝用淡墨側鋒畫出,以兩筆完成為宜。
畫口穎線要掌握這樣一個原則,嘴閉合愈緊,用線愈細。閉合愈鬆,用線愈粗,表現嘴脣皺紋,用筆要虛疏靈活,不要畫得太死。
張開的嘴,一般是笑的表情多,而且牙齒多顯露於外。上脣用筆與畫閉合嘴用筆相同;下脣用筆有內緣和外緣之別。內緣線宜濃而細,外緣線宜淡而粗,方可體現出厚薄虛實關係。畫張開的嘴,主要是對牙齒處理。有露上齒的,有上下齒皆露的,有隻露齒尖的,有連牙齦都露出的。畫牙齒不要畫得每顆都清清楚楚,要注重整體感。牙尖的三角形缺口可虛虛實實地勾出,牙距之間的線只需淡墨畫一***就行了。不要太清楚或每顆都畫出,牙齦的處理就要更模糊些,牙齒越接近嘴角處越要處理模糊,墨色略重,以便畫出陰影的深度。
畫上下都露出的牙齒,主要在於處理好上下兩排牙齒的虛實關係和中間的陰影。上齒略清楚些,下齒略模糊些,中間的陰影不要畫成一片黑墨,要有虛實變化,方能表現出牙齒與口腔的空間感。
畫嘴除上述處理方法外,也可只畫口縫線和張開嘴的外形結構線,而不勾畫上下脣的輪廓,最後直接由顏色處理。這種處理方法多適於嘴脣不太明顯的女性和幼兒。
在畫嘴的整體筆墨處理上,要注意上下脣、上下牙齒及口腔的前後空間關係和虛實濃淡層次的變化。在表情處理上,要注意口縫線和嘴角的微妙變化,一種特定的內在表情往往只在用筆的細小轉折上。
鬍鬚是男性的特徵,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風度和氣質。在中國古代肖像畫中,留鬍鬚是很普遍的。現代的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大白鬍須、文學家魯尼龍襪的一字鬍鬚,都是很富有個性特點的。因此,凡是畫有鬍鬚的人物,對鬍鬚的處理一定要認真對待,千萬不能草率了事。
鬍鬚一般是指兩個概念:嘴上及嘴角處的是胡,下頦及下頷處的叫須。但平時都通稱為鬍鬚。因生長處不同,鬍鬚的名稱也不相同,有的叫絡緦胡,有的叫三鬚鬍,因留的部位不同有的叫人丹胡,有的叫山羊鬍等等。
鬍鬚的形狀有長短、黑白、厚薄、伸展與捲曲之分,處理手法也各不相同。畫黑鬍鬚,要掌握幹沙焦濃的筆墨要領。無干沙之筆即無蓬鬆之感覺,無焦濃之墨則無蒼潤效果,用筆以側鋒作虛處理,間以皴擦。
畫淺淡鬍鬚,先以淡墨皴擦,然後略加渲染即可,這樣處理有既蒼且潤的效果。有的剛剃過的鬍鬚,可直接用淡墨幾筆畫成。
畫白鬍須或灰白鬍須,用幹沙淡墨或濃墨處理為宜,主要是畫鬍鬚的外結構,來襯托白色或灰色。接近肌肉處,可用少許淡墨渲染,以便有一箇中間層次,而不至於轉折太生硬。
用寫意的方法畫濃而密的鬍鬚較容易,畫淡而疏的鬍鬚較難。另外,畫鬍鬚尤其要注意對鬍鬚根部的處理一定要虛,不然容易產生是戴上去的假鬍鬚的效果。
4鼻、耳
鼻與恥是五官中唯一不變動或少變動的部分,比如鼻了少許有些變動也是面頰肌肉或口輪匝肌引起的伸縮變化。
鼻子的形狀多種多樣,的的如鷹鉤、有的若懸膽;有的長、有的短;有的鼻孔外露、有的鼻樑凹陷。但其表現方法卻大致一樣。
畫鼻樑、鼻頭的輪廓宜用中鋒,這是凸起的部分,中鋒用筆造型堅實肯定。鼻樑與鼻翼交接處及鼻翼兩側,則宜用側鋒。這凹下的斜面部分,側鋒用筆比較虛,比較模糊。鼻底和鼻孔用線宜粗,以表現凹下去的陰影部分。
鼻子雖然不活動或少活動,但在臉面上的透視變化卻很大。造型稍有不準,鼻翼則不對稱,特別是正面的鼻子,鼻樑、鼻頭均不見輪廓線,非淡墨則側鋒或幹沙筆皴擦而不能技盡其功。其具體畫法是:濃墨中鋒用筆勾出鼻孔,淡墨側鋒用筆勾出鼻翼。再用淡墨側鋒皴出鼻樑根部兩側斜面和鼻翼與鼻頭交接的斜面,然後用淡墨幹沙筆擦出鼻樑兩側的斜面和鼻頭的底面。在作上述筆墨處理的時候,用筆宜虛,用墨宜活,一筆下去墨色要富有變化。這樣才能表現出無輪廓線的體面銜接的柔轉折。
耳朵雖然不動,但結構複雜,轉折起伏特別多,透視變化特別大。耳朵也是面部五官中唯一不富有表情的部分,儘管人們常以面紅耳赤來表述其情感功能,但在畫幅上卻很難讓人感覺得到。從生理結構學的角度講,耳形是個胎兒的幼體狀;從藝術審美的角度講,為了引起視覺的注意,常在耳垂上裝飾各種飾物;中亞地區一些民族還有在鼻翼上裝飾飾物的。在中國的相法和佛教中,耳垂長大被看作是福壽的象徵,不少道釋人物畫,把兩耳誇張到垂肩的程度,由此可見,對耳朵的表現也不可小視。
畫外耳輪用筆以中鋒為主,轉折略方,分成幾小段完成,不宜一筆勾通。耳根上方起筆略粗,外耳輪和線略細,轉入耳垂用線又略粗;畫耳屏也宜中鋒作實處理;畫耳輪兩側宜用側鋒重墨,外耳輪內側的三角窩也宜用重墨;其餘部分用淡墨皴擦,處理宜虛,耳窩部分的深暗處,不宜畫得太黑,要注意同耳屏的對比關係,才能畫出它的空間距離。總之,畫耳朵只要按結構去處理筆墨的虛實、輕重、方圓、乾溼、粗細等對比關係,就能畫出耳朵的複雜起伏而富有整體感覺的效果來。
耳的透視變化隨頭的轉向而變化。俯、仰、正、側、背,同同的透視角度,構也隨之變化,要多觀察記憶,畫時才能心中有數。
上面談了頭面各部分的畫法,而作為頭像,它是一個整體,畫的時候也不是孤立的只畫某一部分,而是要整體觀察,整體表現。性格神情是整體表現傳達出來的,而不是某一部分,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神表是重要的,但更難能可貴的是要表現一個人的品質。這一點要靠長期實踐才能達到。
5 手、腳
手是指腕、掌、指三個部分。畫手實際上是畫骨,只要你對腕骨、掌骨、指骨的結構及其運動規律掌握了,畫好手也就不難了。
我們從解剖結構知道腕帥八塊小骨組成,掌由五根弓形骨組成,手指除拇指是兩節小骨以外,其餘四指均由三節小骨組成,而且逐節遞短。手的肌肉主要生長在正面,背面多為筋骨。所以手指的彎曲主要是正面的肌肉收縮運動的作用。手指伸展則主要是背面肌腱的彈力作用。手掌的開合則主要是掌心兩側的拇指球與上指球隆起的肌肉運動的作用。由此看畫手的背面主要是畫骨骼和肌腱,畫手的正面主是畫肌肉。故畫手背多用直線,畫手掌多用圓線。這種表現規律在古代人物畫中已經程式化了,尤以壁畫中的道釋人物最為顯著。
手的結構運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手的形狀姿式的多樣性;手勢的多樣性又決定了手的表情的豐富性。故有人把手比作“第二張臉。”在文藝作品中,手勢中無聲的語言。幾乎各種各樣的思想感情,都可能通過手勢表達出來。簡單明顯的如拳頭、拇指上翹、食指伸直,或憤怒,或誇獎、或指責,一看便懂。細微複雜的如沉思狀態中的手指,專注而吃力的書寫手指,都有很多細微的變化,所以畫好一隻手,與畫好一張臉面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畫手的外形結構,多用中鋒,線段宜短,注意粗細的節奏變化。畫手的內結構,多用側鋒,淡墨皴擦,每一指的掌背關節和第一節的關節處,尤其要著意刻畫。手掌彎曲處,結構明顯突出,要畫得堅實肯定;伸展時皺紋明顯,但又不要畫得太瑣碎。
在一般情況下,女性的手比男性的手豐滿,故畫男性的手,用筆多方;畫女性的手,用筆多圓。特別是幼兒的手,關節轉折不太明顯,用筆要以圓曲為主;畫老人的手,用筆要以方直為主,但用筆圓曲又不能畫豐橡皮手,用筆方直也不能畫得像枯柴枝的手。總之畫手多用短線,皴擦不宜太多,注意筆墨的虛實節奏。
畫手掌除拇指球和小指球結構明顯,用筆要以圓曲為主;畫老人的手,用筆要以方直為主,但用筆圓曲又不能畫成橡皮手,用筆方直也不能畫得像枯柴枝的手。總之畫手多用短線,皴擦不宜太多,注意筆墨的虛實節奏。
畫手掌除拇指球和小指球結構明顯外,掌心的折紋也不可忽視,一般都呈現出“M”形的折紋。畫手背除前臂肌肉的肌腱通過腕部伸向各指,有明顯特徵外,對靜脈血管的刻畫也不可放過,尤其是畫老人的手背,刻畫得好,很富有個性特徵。
初學畫手常常忽略對手腕的表現,腕是手掌與前臂的連線橋樑。要塑造出生動有力的手勢,必須注意對腕部的刻畫,畫正面要注意由拇指球和小拇指形成的手掌底部的弧線轉折。畫背面要注意由尺骨頭形成的外形凸起部分。畫側畫手腕,上部呈一塊小平面,下部由掌底和前臂形成一段交叉線,如果忽略這些轉折,畫出的手看上去就無手腕的結構。
腳在人物畫中沒有手的表情豐富,但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卻又很富有藝術語言。比如一雙腳尖戲水的兒童腳,多麼富有生活情趣。又如一雙腳趾緊扣石頭的縴夫腳,又多麼富有力量的象徵。因此,畫好腳同樣十分重要。
腳的骨骼結構跗、跖、趾三個部分組成,它們在外形上分別形成腳後跟、腳背、腳掌、腳趾。但在表現腳時,往往是把小腿的脛骨和腓內形成的內外踝聯絡在一起。
腳步的骨髂結構決定了腳的外形結構。腳的外側薄平,後側圓厚。縱弓:後端高於前端。橫弓:內側高、外側低;內側凹,外側著地。從正面觀察腳:內踝高、外踝低;內側線較垂直,外側線向外傾斜;腳背成斜面、內高外低;大腳趾跟部粗大,向內側突出;以中趾為中心左右各趾向中趾傾向。從內外側觀察腳:內側底面有較大弓形彎曲,外側底線平直、而小趾基部另成一塊體積;腳跟後突;內踝呈方形,外踝似蛇頭。在一般情況下,大腳趾較平展,其餘四趾彎曲成弓形。
瞭解腳的形體是用筆用墨的基礎。畫側面腳要把小腿與腳連線的跗骨結構表現出來,它相當於畫手的腕部。腳背的弓形要用中鋒濃墨線勾出,其餘腳趾、腳底、腳跟用線粗細要注意節奏,線段宜短。畫踝骨及腳背坡面時,可用側鋒擦出。有明顯皺紋或陰影處,可略加皴染。正面腳、腳趾和踝部要用中鋒濃墨線畫得肯定堅實,腳背兩側及腳背隆起部分用側鋒皴擦,用筆宜虛。
畫腳要注意男女的區別,一般男性的腳骨髂明顯,結構突出,用筆宜方,可用皴擦;女性腳多渾圓,結構不明顯用筆宜圓,不用或少用皴擦。畫幼兒的腳,用勾樑的方法為宜。
畫穿鞋的腳,要注意左右的區別,鞋子是根據腳形做的,但又不完全一樣,腳在鞋中有虛實,如大腳趾和小腳趾基部的內外側,腳跟這些部位是實處,要畫得肯定。其餘部位多為虛處,則主要是畫出鞋形。
上面介紹的頭面、手、腳畫法,是從理解內部結構的角度出發,來確定外形的描繪方法,是最基本方法。但是,作為一幅人物畫來考慮,這些部位的畫法要與整體筆墨處理相一致,不要認為重刻畫就不要重表現,應該注重整體協調,和諧統一。下面是本章相關圖片: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你是否掌握了呢?
讀後感作文300字400字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