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幕式領導致辭稿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6日

  領導致辭,不僅僅是口才的問題,還是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問題。那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全體裁判員、運動員,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經過一天半緊張激烈精彩的比賽,運動會即將降下帷幕。通過本次運動會,培養了同學們的集體主義精神、頑強拼搏的意志和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班集體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得到了昇華,同學們的體育才華得到了展示,個性得到了張揚。總之,師生們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大家道一聲:辛苦了!

  本次運動會,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運動會。我們常常被一些場景所感動:感動於年級主任、班主任將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在比賽中親自到現場加油助威到終點接學生;感動於同學們在運動會上發揚的拼搏精神;感動於同學們振耳欲聾的加油聲;感動於所有的裁判員、工作人員和學生幹部的盡心盡職;感動於所有的體育老師、體育特長生為此次運動會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因此我還要代表學校向全體運動員、裁判員和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天半的時間很短,不足以讓我們揮灑激情,展示青春,但它記載了一種精神,傳承了一種動力。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獎牌和獎狀,而是一種態度、一種力量、一種品質、一種永不磨滅的精神!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把校運會所體現的永不服輸、一往無前的精神發揚光大。更希望師生們樹立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體育意識,“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今天,恰好也是十月一日,祖國母親的生日,我們十三中用激情澎湃的運動會作為升入禮物,也有著特別深厚的紀念意義。沸騰金秋,十三中風景這邊獨好!現在我宣佈,衡水市第十三中學2011年第三屆田徑運動會勝利閉幕!

  順便祝大家回家路上一路順風!

  謝謝大家!

  二

  各位代表:

  由中國屈原學會、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襄樊學院、宜城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XX年宋玉國際學術研討會,經過一天緊張而熱烈的閉門座談,現在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會議主辦單位,對承辦這次學術研討會的襄樊學院宋玉研究所、宜城市宋玉研究會以及為這次會議順利召開付出辛勤勞動的所有朋友表示衷心感謝。特別要感謝以襄樊學院程本興特聘教授為代表的襄樊市的有識之士對宋玉的熱愛,以及對宋玉研究的執著精神。同時,我也要代表會議主辦者對各位與會代表表示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千里萬里、千山萬水,來到了這裡,共襄宋玉研究盛業。正因為有各位代表的積極參與,才有這次會議的成功。正因為各位代表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宋玉研究才能像今天這樣豐富多彩、欣欣向榮。

  宋玉是楚辭作家,他創作的是《九辨》、《招魂》,開闢了楚辭創作的新境界,使他成為楚辭最重要的兩位詩人之一,而與偉大詩人屈原一同享譽文壇。宋玉更是賦的主要創始人,他與荀子一起,繼承《詩經》諷諫傳統,發凡起例,創為賦體,使賦文學樣式成為一種獨立的、影響深遠的文學新形式。劉勰《文心雕龍R26;論賦》認為,“荀況《禮》、《知》,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又說,“殷人輯頌,楚人理賦,斯並鴻裁之寰域,雅文之樞轄也”。賦是漢以後文人心志和文采的全面展現,所以,自《文選》以後歷來的文集編選者,多以賦為首,足見賦在文人寫作體系中的重要性。

  賦又是中國文學體系中一種最獨特的文學樣式,是中國獨有的文學形式。賦文學的存在,充分證明中國文學是對人類文明做出了獨立貢獻的。今天,我們要挖掘和發揚中國文化的意義,就離不開對賦文學的挖掘和繼承。可喜的是,最近一些年,出現了大量的賦作,《光明日報社》等報章雜誌也在積極登載“百城賦”、“百校賦”,雖然這些賦多似頌體,背棄了賦本有的風軌勸戒,但也反映了賦體文學強大的生命力。

  宋玉是有才氣的詩人,是賦家,同時也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有政治見解、充滿了悲憫情懷、對人生和社會有透徹感悟的哲人。我們應立足於特定的時代氛圍,來理解宋玉、學習宋玉、研究宋玉。

  這次會議雖然短暫,但是,是時隔近二十年召開的一次宋玉專題學術討論會,同時,也許是第一屆宋玉國際學術討論會,與會代表有非洲的學者,有韓國的學者,更多則是中國兩岸三地的學者。有些學者因各種原因,未能蒞會,但提交了重要的學術論文。這次會議的論文,在會前已由學苑出版社出版,襄樊學院院長親自作序,程本興、高志明、秦軍榮主編,作者集中了國內外最主要的有關宋玉的研究學者,比如李學勤、譚家健、高秋風、稻畑耕一郎等。內容涉及到宋玉的生年與思想、宋玉作品、宋玉的文學成就和地位、宋玉辭賦與地域文化研究、宋玉研究史等方面,範圍廣泛,研究深入。特別是一些學者著眼於宋玉其人及其作品的接受傳播問題,對我們正確認識宋玉的歷史影響有重要意義。這次會議的召開,以及大會論文集《宋玉及其辭賦研究》的出版,必將把宋玉研究推向一個新階段。

  宋玉是襄樊市的先鄉賢,大概也可以認為是襄樊市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名人。近代以來,宋玉的賦作著權被學術界否定,對宋玉的研究是重要的損失,但以疑古思維否定宋玉作品的著作權的觀點的被否定過程,也是中國現代學術走向成熟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宋玉的賦作著作權的被否定,再到被肯定的反覆過程,給我們以後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學術史範本。

  最後,讓我們再次感謝會議承辦者,感謝各位代表,感謝承辦者單位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以及各位同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重聚一堂,再次研究宋玉、學習宋玉。

  謝謝。

  三

  各位老師:

  匆匆間,為期兩天的首屆全國大學語文論壇就要結束了。作為“論壇”,它應當比一般的研討會更帶學術性、理論性,兩天來老師們的發言,基本體現了這個特點。大會主題大部分得到了充分的闡釋和論證,而且得到了深化和延伸。許多真知灼見令人眼界大開,許多改革措施令人耳目一新。

  大學語文課程性質的界定多年來爭論不休,但是現在慢慢趨於一致。大多數人認為大學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兼人文性或者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的課程。只不過由於每個人所在學校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側重。香港的大學歷來注重語文的實用性,但香港李小杰老師的發言就指出語文不只是一門識字或是教授寫作格式的課程,而是培養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人文修養的一門大課。一般來說,綜合性院校側重審美性文化性,專業與職業院校更強調工具性實用性。不管側重或強調哪一方面,作為語文,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語言。或通過對經典文字的閱讀來提高語言能力,或通過各種訓練來提高語言能力。大學語文就是一門以語言來培育人、塑造人的課程。這是大學語文的本質屬性。其它課程或只強調基本理論或基本知識或基本技能,唯有大學語文強調語言;其它課程也以語言為媒介為載體,但它們只關注語言所承載的內容,唯有大學語文關注語言是以怎樣的方式怎樣的手段來表現內容的。

  對大學語文歷史的研究,我們以前多有忽視,實際上大學語文面臨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從它的百年史中找到借鑑。本次論壇對“大學語文”歷史的討論研究給老師們啟開了一個新的視角。

  在論壇上,老師們分析了這些年大學語文面臨的尷尬局面與生存危機。認為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功利性追求使得人文教育缺位是導致大學語文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中國教育體制一方面表現出對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的信心;另一方面又適時地向職業化教育靠近;一方面建立國際化、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的光環吸引著高校不斷擴招、升格、求大求全;另一方面市場化和就業率也越來越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指揮棒。而市場化、功利化傾向直接導致了大學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缺位,導致了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實用與功利取向。大學語文不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掃盲班,是通過語言的學習和陶冶來傳承文化、培養人文精神的一門課程,屬於無用之用的“慢”課程,它有功利性的一面,更有非功利的一面。它的非功利性特點與市場需要的立竿見影的效果格格不入。濃郁的商業氛圍使主要作用於人的精神世界的語文教育在高校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將大學語文的目標降格為“教學生寫求職書”是母語教育的悲哀。

  通識教育對大學語文課程也有一定的影響。通識教育的理念在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日漸深入人心,涉及的內容也越來越廣。用通識教育的理念可在相當程度上,整合多樣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無論是海外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等,還是我國貫徹多年的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蓋其中。各地高校圍繞通識教育,調整培養方式,修訂教學計劃,整合教學資源,開設系列課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識教育模式,許多學校大學語文由原來的獨佔鰲頭變成了其中一門普通的通識課程,授課人數激增、課時壓縮、學分減少,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生存危機。通識教育理念的深入與實施,既逼迫著我們必須主動適應形勢的變化,又必須把握自己獨一無二的“語言”優勢,才能找到立身的根基和發展的機遇。

  但是廣大的大學語文教師仍在孜孜以求,從教師素養、課程定位、課程內容、教材處理、模式創新、考試改革、教學評價等諸方面不斷探索實踐,以期構建大學語文完整的、系統性、學術性的理論體系,實現從課程到學科的跨越,最終落實到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上。為了達到這些具體目標,老師們以為必須在中學聽說讀寫的基礎上滲進一個“思”字,變成聽說讀寫思。有無對“思”的要求與訓練,是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的重要區別。“思”是人不可或缺的心理能力,也是一種更高的語文能力。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有把學習的過程變成思考的過程,在思考中不斷地學習,不盲從,不迷信,才能有所進步,有所發現。一個人是否具有思想和是否善於思想、是否樂於思考和善於思考,是衡量其人文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思想要靠思維活動獲得。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與提煉概括能力,使其具有更高階的語文能力應是我們努力去探索的。

  此次論壇,我們也看到了大學語文老師的事業心與擔當精神。在邊緣化和多元化的情形下,老師們仍銳意改革創新,不僅在課程理論上有所突破,而且創立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比如大學語文主幹課加選修課的主輔雙修模式,專題式教學模式、“文化通識教育”、“生命情感教育”、“母語審美教育”三重維度模式,注重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並重的模式,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模式,以“問題”為導向的注重語文素養提升的模式,科際整合模式,發揮網路優勢、構建立體教學平臺模式等等,更見識了清華大學高層次的學術性研究性教學模式。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創造。首屆全國大學語文論壇為老師們搭建一個相互借鑑學習、相互切磋提高的平臺的初衷基本實現。

  本次論壇,我們接觸到了或進一步認識了元認知能力、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名詞、新概念、新理論,雖然這些理論與實踐在國外已實行有多年,但這仍為大學語文的改革帶來了新的課題,開啟一扇新的視窗。其普及性、便捷性、資料共享性,在利用網路進行課外師生互動方面的優越性,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條件去課堂現場聽課的人來說更是一種福音。但是基於語文這門學科的“人學”特點,我個人以為再好的機器在充滿魅力的老師面前都是遜色的,在“面對面”製造“現場感”方面都是有缺憾的,在“心與心相印、情與情交流”方面都是無法與人相比的。正如在劇場看演出與在家看電視直播,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另外在藉助網路教與學的同時,還必須避免以快餐式的瀏覽代替對經典文字的品讀,用五彩繽紛的視訊或拾人牙慧來代替獨立思考。在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電子網路獲取資訊的時代,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應當是學生在網路上查不到的東西,這就要求一個教師不當網路資料的搬運工,而要做一個超然於網路之上的有創見的學者。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並不代表著教育的現代化;只有教育思想的現代化,才能真正有教育的現代化。一堂成功的語文課與其說是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引入教學,不如說是以現代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有老師說網路技術只有以其工具性的存在服務於“人”,服務於文化素養和教育質量的提升,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這是十分正確的。

  本次論壇對大學語文課程和教學的研究較多,但對學科建設的研究還嫌不足,這方面的發言很少。粉碎四人幫後,當大學語文第一次以“大學語文”的名義在大陸高校開設的時候,匡亞明先生與徐中玉先生就呼籲要把大學語文建設成一門學科。30多年過去了,大學語文的學科地位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覆蓋面如此之廣、影響面如此之大的一門課程居然在高校的學科目錄中得不到體現,豈非咄咄怪事!彭書雄老師在這方面做了多年的研究並且很有成果。我一直以為大學語文就是一門研究語言的規律性和實用性,品味語言的審美性和藝術性,闡釋語言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探討如何將語言的規律性實用性、審美性藝術性、民族性文化性組成一個科學體系並授之於學生的學科。吉林大學文學院院長張福貴教授認為:“大學語文不是中文專業各個二級專業的簡單組合,而是廣泛涵蓋並且高度提煉各個二級學科精髓,並與其它專業並立的獨立專業,或者說是中文學科專業教育的簡約化和經典化。”***《中國大學教學》20XX年第1期***這個見解是很中肯的。但是大學語文僅僅是中文專業教育的簡約化和經典化還不夠,還應當包括教育學、課程論、教學論、中國文化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古代美學等。大學語文之成為學科,一靠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二靠教育管理部門的政策。師範院校中文系的“中學語文教學論”是一門學科,能否建立“語文”教學論,讓其涵蓋中學語文與大學語文兩個部分?讓大學語文早日能堂而皇之地招上自己的碩士生、博士生?近二十多年急功近利的擴招、升格,嚴重削弱了我國的師範教育。我認為師範院校首先應給大學語文以學科的待遇,以培養大學語文師資為己任。碩士也好,博士也好,是否受過系統嚴格的師範訓練是不一樣的。

  為弘揚母語文化、振興母語教育,我們大學語文教師一面要大聲呼籲官方政策的扶持,一面要爭做一流的教師、創優化的課堂。用優質的科研成果與教學成果,以及教師高尚的師德來證明大學語文完全能夠自立於高校各學科各課程之林。“只有教學過硬才能站穩腳跟;只有科研過硬才能挺直腰桿”,這是湖北大學文學院前院長王兆鵬說的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話。今天只有從事大學語文教育的業內人士統一了認識,具有了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並真正做出了成績,才能更好地推動全社會重視母語教育、推動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更有利於大學語文學科發展的剛性政策。同時也希望教育部門針對綜合類、專業類與高職高專類等各類高校的不同特點,對大學語文課程提出不同層面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避免過多過濫的各行其是。

  金秋八月,暑熱未消。比天氣更熱的是東道主的熱情。儘管如此,我們可能還有許多做的不周的地方,敬請老師們多多包涵。秀麗的沙湖會銘記我們這次盛會,好客的湖北人歡迎同仁們下次再來。

  相聚是短暫的,但我們的事業是永恆的。它定會象這長江之水後浪推前浪,波翻浪湧,匯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時代。

  “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只要長江的水不幹,偉大的華夏民族不滅,那方塊字神奇的魅力就必然與宇宙乾坤同在!

  謝謝大家!

答謝會領導致辭詞稿
辦公室會議開場白
相關知識
閉幕式領導致辭稿
開幕式領導致辭稿
活動閉幕式領導致辭
春季田徑運動會閉幕式領導致辭
趣味運動會閉幕式領導致辭
秋季運動會閉幕式領導致辭
閉幕式領導致辭
比賽閉幕式領導致辭
中學運動會閉幕式領導致辭
單項比賽開幕式領導致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