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民營經濟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已成為許多地區經濟發展的主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繼全省金融振興、科技創新兩個推進大會之後,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對推進全省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髮展壯大,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來之不易,貢獻突出。但是也要看到,我省民營經濟相比中部其他省份特別是發達地區還存在不少差距。我們必須全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努力實現新的突破。

  關於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今天我想強調三句話。第一,發展民營經濟是增強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的必然選擇。第二,發展民營經濟是我省轉型發展、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撐。第三,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富民強省的基本途徑。下面,我主要就發展民營經濟需要破解的難題,以及怎樣破解這些難題講幾點意見,我概括為九個方面。

  第一,破解准入難題,拓寬民營經濟發展空間。我省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首先是總量不足,蛋糕太小,全省中小企業戶數佔全國中小企業總數的比重不到1%,每萬人擁有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戶數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81.8%和64.4%。與中部其他五省和周邊省份相比,全省中小企業戶數、經濟總量、萬人擁有中小企業戶數也都排在末位。特別是我省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到目前,不論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還是農村轉移勞動力人數,同比都在下降。我們必須破解准入難題,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加就業,把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數量抓上去。

  一要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領域。我省民間資本進入產業空間仍然受限,一些行業和領域在准入政策上雖然沒有公開限制,但門檻高,實際進入難。要實行“非禁即入”,嚴禁在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之外設定行業准入、市場準入門檻。要清理規範對民間資本的准入條件,不得針對民營企業在註冊資本、投資金額、產能規模、土地供應、採購招投標等方面設定門檻,要推動全領域、全產業鏈向民間資本開放。要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模式,確保民間資本平等進入。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援民間資本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融資租賃、收購閒置資產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兼併重組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發股票,實現產權多元化。推動各市出臺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意見,吸引和鼓勵民間資本投在當地、投在山西。二要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去年3月份我省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以來,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登記註冊數都創近年來的新高。但一些配套改革還沒有同步,實行了“先照後證”,但是後置審批的部分許可證還是按老辦法辦理,有的許可證辦理依然難度大、耗時長。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動註冊登記更加方便快捷。要加快推進“三證合一”、深化“先照後證”改革。要堅持放管結合、放管並重,放而有序、監管有力,該管的必須要管好,比如不符合安全標準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就不能進入,形成更加規範有序的法治市場。要構建新型監管模式,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審批的原則,推動事中事後監管責任落實。通過不斷深化改革,營造更加寬鬆便利的營商環境,啟用民間資本,創造更多創業就業機會。三要切實提高審批效率。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推進簡政放權上進行自我革命,取消、調整、下放了一大批審批權力事項,但企業還是感覺辦事不方便,該放的權還沒有放到位,一些政務審批服務中心“一站式”受理做到了,但權力沒有放,大廳視窗人員多為“收發員”而不是“辦事員”,沒有做到“辦理審批手續不出審批大廳”,審批跨度大、程式多、時間長;不少審批事項只是換了個“馬甲”,審批中的各種“要件”、程式和環節還是關卡林立,耗費企業大量財力和精力,延誤了市場機遇。要圍繞“減少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審批前置條件、審批層級”等核心內容,依據法律法規對現有行政權力、審批事項再進行清理規範,按照“六權治本”要求,進一步精簡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特別是要大幅減少投資專案前置審批、取消非行政許可事項,禁止明放暗不放、變相實施審批,徹底堵偏門、關後門、開正門。要確定審批事項辦結時間,公開查詢辦理進度和責任人。要建立問責制度,落實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四要進一步消除行政管理“灰色地帶 ”。企業反映,有的部門對企業已經取得的評估不予認定,要求到指定的、與相關部門關聯的評估機構評估,甚至高收費。最近,省委巡視組在專項巡視中發現,有的廳局行業協會、學會多達20多個,而且職能變質異化,有一個廳機關和事業單位幹部兼任協會領導職務的就有24人,他們利用對口處室的行政職能違規承擔前置審批事項和違規收費,對口處室利用協會收入違規獲取“灰色收入”,報銷費用,既加重了企業負擔,又形成了隱形腐敗的“灰色地帶”。要加快整治“紅頂中介”,嚴肅查處“灰色地帶”腐敗行為,清理各類變相審批。要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部門徹底脫鉤,斬斷利益輸送鏈條。要定期對市場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向社會公佈收費情況,探索推進限時、限價服務。要積極支援中介組織依法合規發展,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第二,破解環境難題,培育民營經濟成長沃土。我省民營經濟發展難,集中體現在民營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軟、硬環境存在諸多問題,發展環境難題不解決,民營經濟就難發展。

  一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政務環境。要樹立服務理念,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服務手段,改進工作作風,堅持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服務。要進一步推進政府公共平臺建設,儘快實現各類服務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形成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實現重點領域全部交易進平臺、平臺之外無交易。要加強網上政府建設,政府各部門制定的檔案、規定,要上網公佈,把辦事的政策、程式、內容、制度公之於眾,並受理全社會範圍的諮詢、投訴事項。配合行政審批改革,能在網上實現審批、批准的事項,都要實施網上審批。通過網上辦公,提高行政透明度和辦事效率。要開展新一輪整治“懶政庸政”和“吃拿卡要”行為的專項行動,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進一步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亂作為和不作為等行為依法依紀嚴厲問責。要儘快建立優化發展環境投訴中心,設立投訴熱線電話,鼓勵全社會對破壞發展環境的不良行為進行監督投訴舉報。對投訴舉報的事項,要登記造冊,認真調查,一經查實就嚴肅處理,任何人不得說情、袒護。而且還要抓典型,公開曝光,點名道姓,嚴厲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二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我省法治環境亟待完善。要按照“六權治本”要求依法確定權力,對我省已經制定的地方性行政法規和規章檔案進行清理,對那些不合理、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該廢止的廢止,該修改的修改。要切實加強對民間投資的法律保護,研究出臺《山西省民間投資促進和保護條例》,推進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在投資審批、土地、外貿、財稅扶持等方面待遇的公平化。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字號、專利、商標、商業祕密等智慧財產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經營權、財物權和名譽權,營造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要依法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堅決取締無照經營,打擊假冒偽劣、走私販私、偷稅漏稅和欺行霸市等擾亂市場經濟的行為,引導民營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以質量取勝,規範經營、守法經營。三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目前,有的地方“開門招商、關門宰人”,不講信用,承諾的條件、政策,人家來了就不管了,甚至刁難、“宰人”。特別是企業維權難屢見不鮮,有的打著為社會、集體謀利益的幌子阻撓企業正常施工;有的提無理要求,組織人堵門封路、惡意施壓;有的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匪氣十足。諸如此類問題嚴重困擾著民營企業發展。要想讓外地投資者進得來、留得住,使本地民營企業辦得好、發展快,必須徹底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要繼續保持打黑除惡高壓態勢,加大力度打擊地痞惡霸,抓住一些破壞發展環境的典型單位和個人依法從嚴處理,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要建設誠信社會,政府必須守信踐諾,與企業簽訂的合作協議一定要執行到位,前任政府簽訂的協議,領導應該履行的責任,接任的領導要接續過來,繼續為企業排憂解難。要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氛圍,各類媒體要突出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和具體舉措,積極宣傳民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家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和先進典型事蹟,大力宣傳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形成尊重、支援、善待民營企業和依法規範管理的良好社會環境。

  第三,破解結構失衡難題,推動民營經濟全面發展。受全省經濟結構“一煤獨大”的影響,我省民營經濟結構也嚴重失衡。工業產業偏重,資產在10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80%以上是涉煤企業,而且大多數處於產業鏈低端,高階產品少。農業產業偏小,近年來,各類社會資本不斷投資現代農業專案,總體看大多數投資不大,還是“小打小鬧”,低水平重複建設,沒有形成規模。第三產業偏弱,主要以批發零售和房地產等傳統服務業為主,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所佔比重低,競爭力不強,發展滯後。我省要走出經濟困局,必須充分發揮民營企業機制靈活、船小好調頭的優勢,按照“提升二產、推進一產、發展三產”的思路,加快調整結構,實現創新發展。

  一要大力提升傳統工業產業。全省科技創新推進大會上就煤炭、電力、焦化、煤化工和煤層氣產業等創新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結合當地實際,引導和幫助民營企業在調整結構、創新發展上下功夫,大力推動傳統工業產業新型化。二要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我省農業既是基礎產業,更是特色產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對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意義重大。要加快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大力支援民營企業投資設施農業、規模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觀光休閒農業,鼓勵支援重點投資農業基礎設施、農產品物流倉儲營銷、現代種養業和科技服務等專案。培育一批全國雜糧產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要支援民營企業參與農業產業扶貧工程。要搞好土地流轉,落實各項獎補政策,建立帶動農民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三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隨著產業的服務化、消費的個性化和國家鼓勵消費政策的不斷強化,現代服務業呈現多樣化、快速化發展態勢,市場空間巨大。要放寬政策限制、創新供給方式、激發市場活力,最大限度地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這可以說是我省調整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民生、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第三產業門類諸多,在今天這個會議上,我只想就養老服務業和文化旅遊業講講意見。

  關於養老服務業。我省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而且特點突出。一是增速快。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省總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長9.98%,而60歲以上老年人口增長34.02%。二是空巢化。以太原市為例,截至20xx年底,空巢獨居老人35萬人,佔老年人口的54.8%。三是未富先老。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GDP、人均收入已經是中等以上,我們則是低收入,而且我省20xx年人均GDP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75.2%,太原市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老人佔77%。四是服務滯後。我省養老機構偏少,供需矛盾突出,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我省給予民辦養老機構每張床位建設補助1000元,低於全國5000元的平均水平,20xx年省級財政性資金投入養老1.42億元,中部有的省份是9億多元。全省各地各部門都要高度重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這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緊迫任務,是增加就業、促進服務業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體現敬老、孝道、老有所養的重要民心工程。發展養老服務業,政府必須增加投入,充分發揮作用,同時要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只有社會力量成為主體,養老服務業才能發展起來。我在太原市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調研,並且希望太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努力做好這項工作,為全省起到示範作用,政隆、彥波同志很重視,市委、市政府已經拿出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我看這個實施意見研究得比較深、比較透,也很有針對性,像太原市委、市政府這麼務實幹事,我們大有希望。我也相信太原市一定能夠抓好落實,取得成效。

  關於文化旅遊業。我們要像重視煤炭產業一樣重視發展文化旅遊業。我們推進“六大發展”,關鍵是做好兩篇大文章,發展非煤產業,我們必須從“以煤為基”的傳統思維中解放出來,不是在“煤基”上發展非煤產業,必須從“煤堆裡”跳出來發展非煤產業。在我們七大非煤產業中,第一位就是文化旅遊業,我們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資源,我看比我們擁有的煤炭資源更豐富,更有特色。而且煤礦就是煤,挖一噸就少一噸,總有枯竭的那一天,現在我們就不斷有資源枯竭的礦區出現,而文化旅遊資源卻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不僅可以重複使用,今天你來,明天、明年你還可以來,而且這個資源越深耕細挖,就越豐富多彩,收穫就越多。發展文化旅遊業可以極大地弘揚山西優秀的歷史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可以明顯地改善我們山西的形象。文化旅遊業還是龍頭產業,可以帶動諸多相關產業的發展,文化旅遊業又是綠色產業、無煙產業、富民產業,是直接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產業。  有專家給我們省算賬,說我們山西如果把文化旅遊業發展起來,可以養活我們山西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且是高收入,不是低收入。一年來,我借各種機會,向國內外來山西的客人大力推介宣傳我們山西曆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資源豐富、貢獻突出,宣傳山西曆史文化的“三個一”。一座都城,這就是臨汾的陶寺文化,陶寺就是堯都,陶寺把我們國家有文字的歷史向前推進了500年,陶寺、堯都就是中國古文明、古中國的所在地,就在我們山西。一堆聖火,就是運城的西侯度文化。在這裡發現180萬年前人類用火燒過的獸骨。這件事情意義重大,人類用火的歷史,我們這裡是180萬年前,在原有基礎上向前推進了100多萬年。一縷曙光,就是中美聯合考察發現的垣曲“世紀曙猿”化石,距離現在4000萬年之前,是人類現在發現的人、猴子、猿共同的、最古老的祖先,比非洲的早了1000萬年。世紀曙猿的含義就是“類人猿亞目黎明時的曙光”。從這“三個一”,從4000萬年、180萬年、4000多年前,從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等各個歷史時期,我們山西曆史文化的深厚程度,特別是地上古建築之多,全國特有。20xx年9月16日,訪問斯里蘭卡發表署名文章,裡面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叫“中國和斯里蘭卡有高僧法顯開啟的千年佛緣”,這位法顯高僧就是我們山西人。法顯是東晉高僧,是中國經陸路到印度後由海上回國並且留下記載的第一人。大家知道,唐玄奘是唐朝的,比法顯高僧晚了幾百年,法顯高僧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佛國記》,遠早於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我們可以組織國際研討會,探討法顯在“一帶一路”上的影響和作用,可以成立法顯研究會、推介會、大探訪、博覽會、巡迴展會,可以拍法顯的紀錄片、電視連續劇、電影,等等。同樣,去年出訪法國,國家文物局推薦我們的永樂宮壁畫赴法參展。永樂宮是世界級的,不亞於敦煌的地位,我們完全可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外的雙林寺,也就是中都寺,在文化上比平遙古城還要重要。目前的旅遊正在由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文化旅遊轉變,隨著汽車的普及,自由行、自駕遊快速增長,遊客越來越重視體驗、文化和滿意度。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細節也不可忽視,景區的廁所怎麼樣,淨化的開水有沒有,多語種導遊圖、自動取款機、手機加油站、行李寄存、郵政紀念、嬰兒車、殘疾人、老年人的專項服務、醫療點、救護車有沒有,免費的手紙有沒有,等等。我們必須重視提升我們景區的知名度,我接觸了一些相當層次有的是搞了多年旅遊的同志,竟然不知道“關公”家鄉在山西,這首先是我們宣傳得不夠。中國山東省出了文聖孔子,山西出了武聖關公,我們中國人,全世界華僑華人都敬仰和崇拜關公。我們沒有把關公故里很好開發起來。我們要把景區的知名度、遊客的滿意度和遊客投訴率高度重視起來。晉中市委、市政府今年抓旅遊業有了明顯成績,他們和國旅合作各出1億元成立了投資公司,投資公司要募集20億的投資基金,在3年投進去,可以帶動社會投資150億元。這次我們和國旅的主要領導交談,他們感覺到省裡這麼重視旅遊業,還要再加快投資步伐。發展文化旅遊業不能急功近利。打造一個成功的、著名的景區要靠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大家看看全國,很少有5年之內就十分成功的景區。必須下工夫,這件事上也是功成不必在我。我們要下決心把我們山西的文化旅遊業做大做強。要解決的問題諸多,最主要的是高度重視問題,是加強組織領導問題,是理順資源產權、管理體制機制問題,特別是要把幹部用好。要加大力度,把優秀幹部配備到抓文化旅遊的領導崗位上來。下一步我還將對文化旅遊產業進行調研,我希望發現各地好的做法和值得推廣的經驗。

  第四,破解資金短缺難題,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撐。資金是經濟的血液,我省民營經濟嚴重“缺血”。今年以來,我們突出抓金融振興,各金融機構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各地各部門採取了許多有力措施,成效逐步顯現。到6月末,全省存款餘額同比增長1.43%,貸款餘額增長9.93%,存貸比提高4.6個百分點。資本市場融資步伐加快,截止到今天,“新三板”掛牌企業數已有22家,去年到11月份才只有1家,今年有望完成50家上市任務。高新惠普眾籌平臺今年4月20日試執行,到7月底,已為11戶中小企業融資,平均每戶1150萬元。破解民營經濟發展融資難題,總的講,就是要進一步全面貫徹落實好全省金融振興大會精神。

  今天,我想強調的是,大家還要重視挖掘民營企業自身的潛力,以改革創新方式盤活存量資源,變資源為資本。比如,我省不少民營企業的土地手續和房屋產權不完善,沒有土地證就辦不了房屋產權證,就不能在銀行抵押貸款。紹騁和建華同志專門進行了專題調研,情況和資料掌握得也很詳細,佔地規模十畝以上、土地手續不完善的民營企業佔到56.54%,房屋產權登記手續不完善的企業佔到80%。據太原市有關部門初步測算,如果能夠辦理完善目前民營企業土地和房屋產權手續,可盤活約400億元的土地和房屋資產,如果按70%算,可以為民營企業解決280億元的貸款,退一步,再折一半,不也是140億元嗎。有關部門測算,全省這方面可盤活的存量資源在2000億到3000億元。各市縣和省裡有關部門都要摸清底數,認真解決土地房產歷史遺留問題,完善產權手續,切實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這個辦法是一舉多得。我們要把思路拓展開,讓存量資源活起來、動起來,變成可以創造財富的資本,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第五,破解人才素質難題,提升民營經濟核心競爭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前人才短缺是制約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既缺乏高素質的企業家,又缺乏科技專家和管理團隊,還缺乏有一定技術能力的員工。我們要通過抓好人才隊伍來提升民營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一要高度重視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民營經濟能不能發展起來,關鍵在企業家。我省民營企業家太少,與歷史上晉商相比著名企業家更少,要關心、鼓勵、幫助、支援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要將民營企業家培訓工作納入全省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建立統戰、組織、人社、教育、工商聯和中小企業局等部門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制訂培訓計劃,依託黨校、高校、職業院校以及“銀河培訓”工程和職業經理人資格培訓平臺,對民營企業家進行有計劃、分年度的系統培訓,提高企業家素質,增加企業家數量。二要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我省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短缺,引不進人、留不住人日益成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根本約束。要建立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儲備人才的激勵機制,落實民營企業引進省外“兩院院士”、“千人計劃”、“百人計劃”人才獎勵政策;對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民營企業,加大建站補助;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發達地方建立研發中心或分廠,使用“飛地人才”的民營企業同樣給予扶持。鼓勵民營企業採用股權激勵、期權激勵、技術入股、成果獎勵等多種形式,吸引和用好高層次管理人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對進入民營企業工作的各類人才要在社會保險、戶口遷入、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傾斜,增強民營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突出抓好職業教育,培養一支規模巨集大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隊伍,是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我省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全覆蓋,但資源分散在教育、勞動等部門,專業設定與產業發展還不相適應,職業培訓機構還不夠規範,培訓內容低端重複,培養的人才還遠遠不能滿足民營企業發展的需要。要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形成結構合理、型別多樣、相互融通、功能完善的職業教育培養格局和人才成長“立交橋”,提高全體勞動者從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要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引導和支援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鼓勵變招工為招生,冠名培養、訂單式培養,接收學生頂崗實習,將企業先進的生產服務標準轉化為教學標準。嚴格考核,以延長一年或者兩年就業率作為衡量辦學好壞的重要標準,與政府的財稅支援掛起鉤來,形成良好的激勵導向。就業率延長一年或兩年考核,這與當年考核是不一樣的,當年學校報個數一統計,然後根據這個就業率,確定招多少學生、財政補助多少錢,但實際上就業率往往不是這麼回事,所以要延長一年或兩年考核,就是要真正看你的課程設定、教學質量、就業率到底行不行。

  第六,破解體制機制難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現在我省民營企業大多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基本上停留在個體制、家族制等傳統管理階段,不僅中小企業管理不規範,甚至有一家不算小的民營企業陸續投資了50億元建設專案,銀行想給他貸款,但一看報表是手工填寫的,就不敢做了。許多企業沒有專業財會人員,有的連生產成本、銷售成本、財務成本都不清楚。至於股權不明晰、產權不明確的情況就更普遍了。民營企業有許多不願意搞改制,認為搞成股份制,對企業的約束就多了,辦一些事情就不方便了,這是短視。企業管理必須靠制度、靠體制機制,如果靠家長制、靠一個人管理,一旦這個人身體上或者什麼方面出了毛病出了事兒,整個企業就有垮掉的危險,國內民營企業有很多這樣的教訓。只有推動民營企業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才能增強企業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支援和幫助民營企業改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下大氣力、採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加強引導。要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廣泛宣傳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意義,宣傳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引導民營企業樹立戰略眼光,摒棄短視行為,樹立“用改制促轉型”、“為生存改制”、“為發展改制”的觀念,增強民營企業改制意識,激發民營企業自身改制需求,引導更多的民營企業投入到公司制治理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行列中來。二要主動服務。採取舉辦培訓班、組織學習考察、請專家講課等方式,加強對民營企業法人、管理人員、技術骨幹進行現代企業知識培訓,讓他們熟練掌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涵、內容和基本要求。要選擇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進行定點幫扶,定製個性化改制時間表,加快改制步伐。政府有關部門要簡化辦事程式,增強服務意識,通過為改制企業減輕負擔、開闢綠色通道等辦法,降低企業改制成本,提高改革效率,讓民營企業改制改得安心、改得順暢。三要強化措施。。抓緊研究制定支援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政策措施。各級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扶持企業改制上市,對於完成改制、上市的民營企業,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資助;對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政府有關部門要在市場準入、信貸支援、上市融資、人才引進、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等多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激勵、幫助更多民營企業加快改制步伐。

  第七,破解政策難題,增強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民營經濟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援和激勵。近年來,國家和省裡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民營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有的政策應該有,但實際上沒有,政策空檔;有政策落不實,甚至在執行中變了形、走了樣,背離了出臺政策的初衷;有的政策不接地氣,沒有實施細則和具體操作辦法。尤其是政策的知曉率低,透明度不夠,宣傳不到位,大部分企業沒有感覺到政策帶來的好處。有關部門對全省新登記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跟蹤調查顯示,沒有享受到優惠政策的企業佔64.5%,特別是享受了政府資金支援和貸款優惠等政策的僅佔1.3%。政策檔案不在多少,關鍵是落實、管用、有效。

  一要全面梳理落實已有政策。各有關部門要把中央和省裡的已有政策好好理一理,沒有落實的有多少,把它挑出來,分析沒有落實的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把現有政策落實好。二要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民營經濟發展是全方位的,政策的制定也要成為一個體系。要加強政策之間的統籌協調,確保步調一致,為民營經濟提供全方位支援,切實解決政出多門、政策“打架”的問題。三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要在全省開展“送政策進民企”活動,通過編印、傳送政策資料、組建宣傳隊,發揮網路、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作用,加強對政策的解讀和宣傳,全面及時把政策傳遞到民營企業,讓企業熟悉知曉、用足用好。四要做好政策落實督查工作。這次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含金量比較高,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目前,省裡有關部門已先行起草了《關於推進民營企業辦理完善土地使用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的若干措施》、《山西省民營企業創新轉型投資基金設立方案》等四個實施細則,省國稅、地稅、工商聯和中小企業局四部門正在聯合開展落實支援小微企業發展政策活動。各市、縣***市、區***和省裡相關部門也要儘快行動起來,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和操作辦法,抓好貫徹落實。要建立政策落實督查機制,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府法制辦牽頭,開展國家和我省鼓勵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調研活動,強化跟蹤問效和考核評估,確保政策不截留、不打折、不走樣。要委託社會組織對各職能部門出臺的重要政策開展第三方獨立評估,找準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政策制定更加科學合理,落實更加到位。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好牽頭協調作用,抓好督促落實。

  第八,破解轉型升級難題,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整體看,我省民營企業多數仍然處於傳統產業低端發展階段,必須全力推進科技創新解決工藝標準和技術問題,產品創新解決產品品質和市場定位問題,企業創新解決資金渠道和組織結構問題,產業創新解決產業融合和叢集問題,商業模式創新解決新型業態問題,以全面創新促進轉型發展、全面發展。特別要著力解決好民營企業“小、散、短、弱”的問題,這就是企業規模小,太分散,產業鏈條短,競爭力弱。這是全省普遍性的問題,我想舉幾個事例,和大家交流討論研究解決的辦法。

  第一個事例,我省是“中國醋都”,產醋歷史悠久,工藝獨特,醋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山西老陳醋長期位居全國名醋之首,蜚聲海內外。我們要有成就感、自豪感,但更要有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據有關部門測算,全省210家生產企業,年銷售收入只有20多億元,年產量超過1萬噸的僅有7家,其餘的基本是小作坊式的。而有的省一個企業集團的年產醋量就相當於我們全省總產量的43%,收入差不多相當於我省總收入的半壁江山。我省“山西老陳醋”品牌知名度還沒有轉化為市場佔有率,我們更缺乏全球視野,出口量不到生產量的千分之一。而剛才說到的外省的那個企業,建立了全國銷售網路,覆蓋全國60多萬個終端網點,產品還廣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供應我們國家駐外10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使領館。我省醋企業科技投入研發嚴重不足,產品仍然主要定位在調味品,沒有形成科研、生產、銷售一條龍產業體系,沒有實現向高附加值的生物科技、健康產業的延伸。特別是產品標準執行不嚴,一些小企業、小作坊有標準也不執行,甚至有的連生產資格證都沒有,一些省外企業隨意使用“山西老陳醋”品牌,假冒偽劣產品擾亂市場秩序,嚴重損害“山西老陳醋”的品牌聲譽,我們省陳醋價格徘徊在2500元—3000元/噸的較低價位,而現在4度陳醋的生產成本已經達到了2450元/噸。外省企業有的銷價是4500元—5000元/噸。可以說,我省擁有3000年曆史的醋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已經很脆弱了。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把醋產業做大做強。我們不能以GDP論英雄,雖然全省幾百家醋企業的產值還不如現行煤炭價格七八個100萬噸的小煤礦的產值高,但是我們不能只算經濟賬,老陳醋不僅是山西的優勢產業,更是山西產品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們山西人的“面子”。當年,閻錫山的部隊“寧繳槍不繳醋葫蘆”,今天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忽視、更不能丟了山西的“醋葫蘆”,要努力把“醋葫蘆”變成“寶葫蘆”。這個產業潛力巨大,我們通過調研已經有了轉型發展做大做強的意見,有關領導、有關部門特別是相關市縣,一定要把這些意見落實好。第二個事例,我省是中國玻璃器皿之都,晉中市祁縣,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佔全國總量的45%,從業人員達2萬多人,佔全縣工業用工總數的70%以上,為富民強縣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人工吹製成本逐漸高於機制生產成本,訂單逐漸向歐洲轉移,同時整個產業逐漸向東南亞、南美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轉移。而且,祁縣大部分產品通過外貿公司供貨出口後,再由外商貼牌銷售,產品出廠價格僅僅為終端零售價格的10%-15%。我們調研中看到,工人工作環境很艱苦,生產的產品一個杯子出廠價格1美金,貼上人家牌子就賣29美金,我們賺得太少了,這種商業模式要力爭儘快改變。省有關部門、晉中市特別是祁縣縣委、縣政府要和企業一起,加快整合,全面創新,規範標準,解決融資人才等問題,形成合力,儘快轉型升級,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積累經驗。第三個事例,我們省是中國鍛造之鄉,20xx年忻州市定襄縣加工法蘭盤、軸類、鍛件等產品銷售收入120多個億,總量佔全縣經濟的62%以上,全縣鍛鋼法蘭佔全國35%,連同供貨出口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一個縣生產的產品能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相當不容易。但目前存在的困難也十分嚴重,企業規模小,開工不足。全縣576家企業現在生產的只有261家,佔45%。風電法蘭具備了世界領先水平,但只有零件沒有部件,其他產品主要在中低端。鋼材的利用率只有56%,與國內先進水平的自由鍛75%、模鍛84%的水平差距很大,銷售主要靠拼價格,隨著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斷上升,不加大企業整合和創新力度,不僅不能發展而且難以為繼。省有關部門,忻州市委、市政府,特別是定襄縣委、縣政府要和企業一道,強化措施,儘快在企業整合、技術創新、人才、運輸、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再創中國鍛造之鄉新局面。第四個事例,我們省是中國麵食之鄉,世介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我們山西面食文化得天獨厚,去年全省餐飲服務業總收入407.4億元,全行業從業人員達到107萬人,和煤礦行業110萬人旗鼓相當,就衝這一點,我們也要高度重視這個產業。在全省餐飲銷售中,麵食銷售佔40%,從業人員大約佔43%,所以我們山西既要高度重視煤炭這塊“黑金”,也要高度重視麵食這坨“白銀”。實實在在地說,我們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這麼重要的特色產業,時至今日沒有產業規劃,沒有發展指導意見。近三年來中國餐飲百強企業,我們省榜上無名。全省沒有一家餐飲服務業收入超億元的企業,去年全省最大的麵食企業餐飲服務收入只有2800多萬,不到全國百強餐飲企業最末位的十分之一。我們省麵食產品品種多達400多種,但沒有統一的標準加以規範,這就難以實現規模化、聯銷化生產。我們省麵食餐飲店在全國總量不足2000家,年產值只有10億元,而福建沙縣小吃在全國已經超過2萬多家,今年又拓展到港澳臺等地區,年營業額已經超過50億元。差距就是潛力,在調研中,我們特別注意研究怎樣把我們省的麵食產業做大做強,關鍵是實現工業化、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山西的麵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調研中我們注意到山西佰和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這個企業的董事長,也可以說是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典型。1998年個體經營饅頭等麵食,從路邊店做起,五年後成立長治一豐園公司,之後又成立“佰和園”。建廠之初,就非常重視食品科技研發,七年投入1000多萬元,與農業部食品研究所等合作,成功研發出速凍保鮮面,實現了山西刀削麵從廚房手工製作到工業化生產的轉變,填補了國內空白。速凍刀削麵,不加任何新增劑,保質期280多天,口感和現場製作的一樣。麵條下鍋前和出鍋後不沾、不坨、不斷。這個“佰和園”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重點農產品主食加工企業,參加調研的同志們都感到,有了速凍保鮮面技術,山西幾千年歷史的刀削麵就有可能更多更快更好地銷往全國、走向世界。我們現在就面臨這個機遇,速凍面有可能成為我們省速凍食品發展的突破口。現在美國人人均速凍食品90公斤,我們國家只有9公斤,城市化率超過50%以後,速凍食品行業將有爆發性發展,我們目前就處於這樣的階段。目前全國的方便麵銷售額500多億元,但是隨著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成為熱點,速凍品正在成為一種新趨勢,山西的“速凍面”就是麵食食品新時代的創新產品。省和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制定行業標準,優化工業流程,打造標杆企業,在技術創新、企業融資、市場開發等方面積極支援,讓山西的“白銀”趕上“黑金”,我看,在勞動力就業方面有可能超過“黑金”。

  第九,破解政商關係難題,重塑山西形象。政商關係既是老問題、又是新問題,更是困擾我們山西的要害問題。我們山西發生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從已經查處的案例看,幾乎每一個領導幹部周圍都有一些商人,勾肩搭背、權錢交易、違法亂紀。這樣的政商關係是嚴重惡化的政商關係,主要問題在官員。作為商人,有的企業老闆利慾薰心,“圍獵”官員,錢權交易。事實證明,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是山西塌方式腐敗的基本模式和主要表現形式,根本原因是黨不管黨,沒有履行主體責任,這種嚴重扭曲的政商關係必須堅決改變,迴歸正常。

  全省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思考三個問題,一是怎樣認識廉潔、反腐對於發展的意義,二是怎樣正確處理政商關係,三是怎樣解決為官不為問題。毫無疑問,腐敗嚴重破壞了政治生態,嚴重扭曲了政商關係,嚴重汙染了社會風氣,嚴重踐踏了公平正義,嚴重破壞了發展環境。發展必須反腐,發展必須廉潔,廉潔促進發展。這個道理,全省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清楚,不能糊塗。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並不是所有領導幹部都清楚。我們山西已經為腐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同志們務必警醒,過去的錯誤不能重犯。今後必須正確處理好政商關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實現民營經濟發展等“三大突破”,推進“六大發展”,官商必然有交集、有交往,縣長、縣委書記,市長、市委書記,各部門局長、廳長,省長、省委書記,要抓經濟能不和民營企業打交道嗎?能不和企業家們交往嗎?不打交道、不交往,怎麼發展民營經濟?但是,有交集不能有交換,有交往不能有交易。全省各級領導幹部都要認真貫徹落實提出的“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我們要按照的指示要求,處理好政商關係,重塑我們山西幹部和晉商的形象。一年來,我們保持“三個高壓態勢”,解決亂作為的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們要堅持下去並堅定不移地建立長效機制。下一步,要突出解決不作為的問題。為官不為並不是個新問題,更不是反腐敗反出來的和剎“四風”剎出來的問題。有的幹部過去在政治生態嚴重汙染的情況下,就為官不為,“門不好進、臉不好看”,甚至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現在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給好處不敢拿了,“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事仍然不辦”,繼續不作為。有的幹部不思進取,精神不振,即使想作為,怕得罪人,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有的幹部在新形勢下黨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程序中,本領恐慌,素質不高,能力不強,不會作為,這種現象過去有,現在依然存在,影響作為,等等。所以,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為官不為,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吏,要深入實施“六權治本”,要堅持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靠制度、機制、紀律和規矩,靠形成強大的正能量調動幹部的積極性,要堅持深入實施“三個一批”,把敢擔當、有作為的好乾部選出來、用起來,這就是導向,特別是要在“退出一批”,在解決幹部能下方面多下下功夫,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要細化措施,抓出成效。

  這次推進大會和前兩次推進大會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地各部門要統籌抓好貫徹落實,抓落實是幹部的基本功,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能停留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檔案落實檔案、以講話落實講話上,要從各自實際出發,重在解決實際問題,重在要出成果。

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省工業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相關知識
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市半年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領導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領導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