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秋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上海地區十分的注重中秋節這個節日,你知道上海中秋節風俗習慣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上海中秋節風俗習慣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上海中秋節風俗習慣

  上海中秋節的習俗:賞月吃月餅

  上海中秋節的習俗中秋賞月吃月餅,是上海人風俗中很有傳統意義的食俗之一。蘇東坡有詩句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說明北宋時候已經出現這種圓形似月、內含美餡的食品。相傳元朝末年,人民無法忍受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壓迫,要舉行起義,由於統治者監視嚴密,不能公開約會,於是利用中秋節各家都吃月餅的機會,在餅餡中藏著寫有約期起義的小條子,廣泛分送,大家就如期響應了。

  上海中秋節的習俗:吃糯米桂花甜酒釀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喝些桂花蜜酒廠是上海人在中秋節飲食風俗中又一件美事。桂花不僅作為觀賞花木和芳香樹種,有供人觀賞和享受價值,而且還有食用價值。“援北斗兮酌桂槳”,“奠桂酒兮椒槳”,屈原《九歌》中的詩句,表明我國很早時候起就用桂花釀酒了。上海每到中秋前後,店肆中賣桂花酒的生意總比平常好得多。上誨人喜食掛花,將桂花作為食品製作中添香的佐料。用糖或食鹽浸漬桂花,長期保香於密封容器中,或者在製作糕點時,和入米麵做成桂花糕,或者在燒食湯山芋、糖芋艿時撒上一撮,色香俱美。還有用桂花薰茶,或在泡茶時加些進去,稱為桂花茶。此外,上海人很喜歡吃糯米桂花甜酒釀。

  上海中秋節的習俗:祭月燒香斗

  上海中秋節的習俗有祭月和燒香斗等。祭月時,當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供以月餅、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還供有執著搗藥杵站立的玉兔月宮符畫。舊以月屬陰,祭月時由婦女先拜,男子後拜,也有說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畢,一家吃團圓酒、賞月飯等。婦女回孃家暫住的,中秋夜必須返回夫家,因為這是團圓節的緣故。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婦女們結伴夜遊,稱為“踏月”。上海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橋下面水中盪漾的皎月倒影,與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對照。因此中秋夜遊人如織,爭相觀賞。這“石樑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氣,被稱作“滬城八景”之一。

  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上海中秋節的習俗。所謂香斗,也有稱為斗香的,是由紙紮店製作的,形狀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寬約有二尺多。香斗四周糊著紗絹,繪有月宮樓臺亭閣等圖畫,也有的香斗用線香編繞而成,鬥中插有紙紮的龍門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裝飾。上海中秋節燒香斗的場面,向以南園為最盛。祭祖此外,城裡城外許多大橋的橋堍都點燃有特製的大型香斗。

  上海中秋好去處

  城隍廟旅遊區

  城隍廟是中國上海著名景點,位於黃浦區南部,臨近豫園。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朝永樂年間由原金山神廟改建而成。城隍廟內供奉有三位城隍,分別是霍光、秦裕伯和陳化成。前殿祭祀金山神霍光,正殿供城隍神秦裕伯,後殿乃寢宮。百年來,城隍廟由廟市嬗變為商場。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臺為1865年建。而前殿、正殿等於1922年遭到火災,1926年重建,外貌雖仍為殿宇形式,結構卻是鋼筋水泥。此外,曾擴建了閻王殿,星宿殿等。現廟內已無神像,房屋內設工藝品商店。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熙熙攘攘的所在,在老城隍廟內,彙集了眾多的上海地方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鬆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鬆雲樓的八寶飯,還有南翔小籠和酒釀圓子,真可稱得上是小吃王國了。

  ***1***門票:免費

  ***2***開放時間:7:00-22:00

  ***3***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249號***安仁街舊校場路間***

  上海野生動物園

  上海野生動物園是我國最大的國家級野生動物園,距市區35公里。 動物園彙集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珍稀動物200餘種上萬餘頭***只***,其中有來自國外的長頸鹿、斑馬、羚羊、犀牛等,也有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亞洲象等。 遊客遊園時分車入和步入兩大參觀區。整個園區分為食草動物放養區、食肉動物放養區、火烈鳥區、散養動物區、水禽湖和珍稀動物圈養區、百鳥園、蝴蝶園及兒童寵物園,並設有動物表演等許多特色節目。 上海野生動物園步行區,可觀賞到白獅、白虎、白袋鼠、大熊貓、揚子鱷等世界珍稀動物;駝羊、駱駝、斑馬、象等動物與您合影,讓您驚奇體驗,機會難得。到小動物樂園,抱抱小動物,喂喂寵物小猴,親自當一回飼養員,親眼目睹動物世界傳宗接代的可愛奇妙。動物表演很多:可觀看人與獸大型廣場藝術表演,精彩紛呈;大型馴獸表演,驚險刺激;海獅表演館裡海獅表演更給人帶來許多聯想與驚奇。

  浙江的中秋習俗

  浙江中秋節的習俗:中秋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時候的浙江中秋節習俗,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說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

  浙江中秋節的習俗:吃鴨撲芋和水晶月餅

  中秋以吃月餅示團圓,寧波月餅以苔菜、水晶月餅別具風味。此時新鴨肥嫩,全鴨燉芋艿子為時新佳餚,俗稱“鴨撲芋”。解放後,每逢中秋,各家團聚、吃月餅,親友間亦互相饋贈月餅。一些團體舉行聯歡活動。民間有吃“鴨子芋艿”、水拖糕等浙江中秋節習俗。八月十五中秋節,全國皆然,是個大節,唯寧波興十六日為中秋。中秋,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後演變成賞月、團圓的風俗,“月是故鄉明”,使旅外遊子思鄉歸裡闔家團聚。寧波以十六日為中秋的來由,按民國《鄞縣通志?文獻志?浙江中秋節習俗》載:中秋本八月十五日,相傳元末方國珍以已生日改之***見《桃源志》***;一說為史越王***即南宋宰相、鄞人史浩***之母以十六日生故易之。以後傳說各異,一說史浩從臨安返里過節,歸途馬失前蹄,坐騎受傷,夜宿紹興,於十六日才到,故百姓也等至此日過節;另一說謂史浩之子史彌遠,時任宰相,歸途受官員宴請而延期,此說已為乾隆《鄞縣誌》糾誤。
 

畢業典禮的倡議書格式範文
上海中秋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上海中秋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上海中秋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關於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有關中秋節風俗習慣是什麼
各地少數民族中秋節風俗習慣
各地少數民族中秋節風俗習慣
北京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北京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中秋節風俗習慣的作文
中秋節風俗習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