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池古城導遊詞範文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麻池古城遺址位於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鄉政府西北約800米,古城南緊鄰麻池——哈林格爾公路。分南北二城,二城呈相接的斜“呂”字形,方向8度。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麻池古城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麻池古城導遊詞範文1:

  漢代麻池古城遺址位於包頭郊區麻池鄉西北,是包頭地區儲存較好、規模最大的古城郭遺蹟。清初三湖灣一帶盛產青麻,其時在此有13個漚麻池,村莊園稱之為麻池村。

  古城城垣6米,底寬10米,頂寬3-4米,分南北兩城,呈雙菱形,相互連線。北城東西800米,南北500米,南城東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東突出360米,其餘與北城相連。古城總面積約90萬餘平方米。1954年在麻池召灣16號公墓曾挖掘出金、銀質的虎、豹、駱駝形鏤空飾片,出土了有狩獵圖案的簡形器等,具有鮮明的匈奴文化特色。此外還出土了漢代鑄的“單于和親”、“單于天降”的瓦當,據推測,這些瓦當很可能是當時為紀念王昭君出塞和親而燒製,供建築使用。麻池遺址已被確定為內蒙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麻池古城導遊詞範文2:

  麻池古城遺址位於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鄉政府西北約800米,古城南緊鄰麻池——哈林格爾公路。分南北二城,二城呈相接的斜“呂”字形,方向8度。北城南北長690米,東西寬720米。南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640米。北城北牆中段和南城西牆、南牆中段各設寬15米的門。土築城牆除北城西南角平整土地被破壞外,其他儲存較好。北城殘牆高2米,寬約3米,夯層厚9釐米,北城南部近中,有三個大的夯土臺基,臺基呈品字形分佈,北面兩個東西相對,相距72米,位置與北城城門大體相對。

  夯土臺基約呈覆鬥狀,夯基層厚0.09-0.12米,上均發現有筒瓦、板瓦殘片。南城城牆寬約4米,殘牆高2-4米,最高7-8米,夯層厚0.1-0.15米,南城南牆外側,露出築牆時固定夾板的槓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一個,孔徑10-12釐米。古城內地表散見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殘片,常有“五銖”錢、鐵田片、鐵鏟和銅鏃等出土。上世紀50年代曾發現印有“萬石”字樣的磚。

  包頭地區戰國、秦、漢長城,多略呈方形,分佈很有規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陰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對昆都侖溝的南口,顯然在軍事上有重要地位。從面積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積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屬縣一級的城址。關於麻池古城是漢代的哪一縣城這一問題一直有很多爭議。經專家認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較南城早,與秦直道起點形制、佈局相同的三個夯土臺基也在北城,北城應為秦直道終點——九原城。它也是戰國、秦、漢九原,漢五原郡治所。麻池古城的南城則是漢五原郡五原縣城。

  麻池古城導遊詞範文3:

  麻池古城清初包頭三湖灣一帶盛產青麻,其時在此有13個漚麻池,村莊園稱之為麻池村。古城城垣6米,底寬10米,頂寬3-4米,分南北兩城,呈雙菱形,或稱:二城呈相接的斜“呂”字形,相互連線。方向8度。北城南北長690米,東西寬720米。南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640米。北城北牆中段和南城西牆、南牆中段各設寬15米的門。

  古城內地表散見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殘片,常有“五銖”錢、鐵田片、鐵鏟和銅鏃等出土。上世紀50年代曾發現印有“萬石”字樣的磚。包頭地區戰國、秦、漢長城,多略呈方形,分佈很有規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陰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對昆都侖溝的南口,顯然在軍事上有重要地位。經專家認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較南城早,與秦直道起點形制、佈局相同的三個夯土臺基也在北城,北城應為秦直道終點——九原城。它也是戰國、秦、漢九原,漢五原郡治所。麻池古城的南城則是漢五原郡五原縣城。

  1954年在麻池召灣16號公墓,曾挖掘出金、銀質的虎、豹、駱駝形鏤空飾片,出土了有狩獵圖案的簡形器等,具有鮮明的匈奴文化特色。古城出土了漢代鑄的"單于和親"、"單于天降"的瓦當據推測,瓦當很可能是當時為紀念王昭君出塞和親而燒製,供建築使用。

  《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資治通鑑·秦紀二》載:“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道九原,抵雲陽……”。“甘泉”即甘泉山,坐落在雲陽縣。秦漢的雲陽縣有甘泉山,甘泉山林木繁茂,山高氣爽,以泉水甘美得名。據《史記》等史書記載,“直道”修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南起雲陽***今陝西淳化縣梁武帝村***,途徑陝、甘、內蒙兩省一區,穿越十五個縣,北達九原***今包頭西***,全長大約相當現在700餘公里。大體南北相直,故史稱“直道"。

  這樣高速度高質量的工程的確是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蹟。這比世人皆知的寬僅僅5米、讓歐洲人自豪了1000多年的古羅馬大道,早了200年。

  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十月,武帝下令修通回中道後,朝廷中有位叫賈山的官員曾寫過一封信給他說,“秦為直道於天下……道廣五十丈,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直道之麗至於此。”從這些文字中,人們不難想象“秦直道”當年的獨特的夯土技術和驚人成就。其道路的寬闊度和“樹以青松”、“厚築其外”已經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的封閉式高速公路了。








麻池古城導遊詞範文3篇
最新內蒙古旅遊導遊詞
相關知識
麻池古城導遊詞範文3篇
麻池古城導遊詞範文3篇
微山湖南陽古鎮導遊詞範文3篇
吐魯番高昌故城導遊詞範文3篇
白帝城導遊詞範文3篇
麻池古城導遊詞
關於大理古城導遊詞範文精選
最新的湖南鳳凰古城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山西平遙古城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雲南大理古城導遊詞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