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七年級語文第六單元考試考試來臨前,同學們都在忙碌地複習自己的功課,可是隻有知道了複習要點才能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句子積累——默寫句子。***13分***

  1、苔痕上階綠, 。 ,往來無白丁。

  2、無絲竹之亂耳, 。 ,西蜀子云亭。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4、香遠益清,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 ,悠然見南山。 6、此中有真意, 。

  7、潮平兩岸闊, 。 8、鄉書何處達? 。

  9、黑雲壓城城欲摧, 。 10、角聲滿天秋色裡, 。

  11、報君黃金臺上意, 。

  二、篇段積累——默寫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4分***

  三、文化積累。***26分***

  1、柳宗元,唐代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人***今山西永濟***人,世稱“ ”,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 ”。他和 、 合稱為“唐宋八大家”。《黔之驢》和《 》《 》合稱《三戒》。

  2、劉禹錫,字夢得,唐代中期詩人、 、 ,有“詩豪”之稱。《陋室銘》是他被貶安徽和州當判官時所作。銘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 或 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3、周敦頤,北宋著名 。字茂叔,道州***今湖南道縣***人,因他世居道縣濂溪,世稱“ ”。他是宋代 的創始人,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大,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兄弟都是他的學生。“說”是古代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體,偏重於 。所以後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

  4、陶淵明,字元亮,東晉著名 、散文家,自號 ,諡號 。他是田園派的創始人。曾任彭澤縣令,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歸隱。

  5、馬致遠,元戲曲作家、 。其代表作《漢宮秋》是元雜劇中的優秀作品。他與 、

  、 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的小令名作《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曰:“廖廖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

  四、閱讀***77分***

  ***一***黔之驢***11分***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稍出近之 稍: ②以為且噬已也 且:

  ③驢不勝怒,蹄之 蹄: ④盡其肉,乃去 去: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②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3、請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篇寓言的內容,並談談你從這篇寓言中得到的啟示。***3分***

  成語:

  啟示:

  ***二***陋室銘***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 ,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 。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有仙則名 名: ②斯是陋室 斯:

  ③可以調素琴 調: ④無絲竹之亂耳 之:

  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6、文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3分***

  7、文章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三***愛蓮說***18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出淤而泥不染 而: 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焉:

  ③不蔓不枝 蔓: ④陶後鮮有聞 鮮: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晉陶淵明獨愛菊。

  ②蓮,花之君子者也。

  ③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10、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3分***

  11、文中對蓮花的描寫有什麼作用?***2分***

  12、在文中作者把“蓮”作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徵。作者在這裡運用了什麼寫法?目的何在?***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 ***3分***

  ***四***口技***18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9分***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②滿坐寂然 坐:

  ③眾妙畢備 畢: ④賓客意少舒 少:

  ⑤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間: ⑥雖人有百手 雖:

  ⑦不能名其一處也 名: ⑧幾欲先走 走:

  ⑨群響畢絕 絕:

  1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②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5、本文運用了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請從文中舉一個例子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

  16、文章前後兩次交代道具的簡單有什麼作用?***2分***

  ***五***飲酒***5分***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

  17、“悠然見南山”中的“悠然”一詞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心境?***2分***

  18、能否把“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改為“望”字?為什麼?***3分***

  ***六***次北固山下***5分***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19、“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歷來膾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請說說妙在何處?***3分***

  20、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七***天淨沙•秋思***7分***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1、在這首小令中,作者藉助於 等具有明顯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種 的氣氛,表達了天涯淪落人 的心情。***3分***

  22.“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小令中,起到怎樣的作用?***2分***

  23.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一1、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2、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3、濯清漣而不妖;4、亭亭淨植;5、採菊東籬下;6、欲辨已忘言;7、風正一帆懸;8、歸雁洛陽邊;9、甲光向日金鱗開;10、塞土燕脂凝夜紫;11、提攜玉龍為君死。

  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三1、柳河東、柳柳州、韓愈、蘇洵、蘇軾、蘇轍 ***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臨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2、文學家、哲學家;警戒自己、稱述功德。 3、哲學家、濂溪先生;理學、議論。

  4、詩人、五柳先生、靖節先生。 5、散曲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

  四、1①漸漸;②將要;③用蹄子踢;④離開。

  2①老虎看見它,覺得它是個巨大的傢伙。②然而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沒有什麼特殊本領似的。

  3、成語:黔驢技窮或黔驢之技。 啟示:示例①: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勝它。示例②:沒有真才實學,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4①出名;②這;③彈奏;④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5①這是簡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純潔***就不感到它簡陋了***。②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6、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是一個坦蕩樂觀、安貧樂道、不屑與世俗同流合汙的人。

  7、答: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8①卻;②呢;③蔓延;④少。

  9①晉代***朝***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②蓮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③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10、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11、答: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

  12、答:託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節操。

  13①善於、擅長;②通“座”,座位;③全、都;④稍微、略微;⑤夾雜;⑥即使;⑦說出;⑧跑、逃跑;⑨消失。

  14①全場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凝神聽著,微微發笑,暗暗讚歎,認為表演得妙極了。

  ②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一隻手上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明確指出其中任何一種聲音。

  15、如:“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側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16、前後照應,使結構完整;從側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或口技之“善”***。

  17、“悠然”寫出了詩人那種恬淡、閒適的心情。

  18、不能。“見”表現的不是詩人對山的有意觀望,而是在採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眼簾的狀態。

  19、“生”“入”採用擬人手法,將“日”和“春”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中蘊含哲理。

  20、鄉愁鄉思之情。

  21、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悲涼;悽苦。

  22、以樂景寫哀情,反襯離人思鄉的愁緒。

  23、遊子孤寂愁苦,思念家鄉的情感。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綜合自測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題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衝關試卷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題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題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題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卷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題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複習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