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培訓心得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客觀地存在於每一個企業之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通過參加“德興”文化培訓,我深刻的瞭解和感受到了我們公司企業文化的魅力,讓我學習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使得我的大腦經受了精神洗禮,受益匪淺。

  我們的“德興”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是在我們長期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是我們公司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公司通過不斷的變革,拋棄不利於企業成長的習慣和管理方式,學習和利用有利於促進發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包括我們魯泰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包括我們的輕資產運營模式,最終形成了我們魯泰真正的文化—-德興文化。

  德是我們信念的積澱,興是在我們信念的基礎上進行的科學發展。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樣企業作為一個組織,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承擔著社會責任。誠信、責任、創新、共贏——是我們企業的價值觀,也是我們每一個魯泰人的價值觀。

  誠信是立身之本,小到一個個人大到我們整個集團,都應該講求誠信,尤其是在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一個企業不誠信的成本要遠遠高於誠信的成本,因此,誠信是我們魯泰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價值觀。

  責任,做為一個企業,為職工謀福利,為社會做貢獻,是我們的基本責任,魯泰集團明確提出把責任做為我們的價值觀,本身就是一種負責任的體現。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源動力,魯泰在創新上始終下大力氣,花大投入,我們的電商平臺,我們的託管模式,我們的石墨烯研發中心,都是我們不斷創新的結晶。

  共贏,是深入到我們骨髓裡的經營理念,當今社會,只有共同發展,只有共贏的模式,才是長久、穩定的合作模式,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團隊,只有工作,只有秉持共贏理念的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當然,企業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實實在在的執行。海爾集團的企業文化是從砸冰箱開始的,砸冰箱事件強烈的震撼了員工,也因此成為海爾成長的契機,從改善產品質量到全面質量管理,通過不斷深入的企業變革,來實現企業的價值理念和員工的價值理念的融合。海爾不斷變革,不斷創新的歷程,就是海爾個性的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

  通過學習,讓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工作更加積極,工作的目標更加明確。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把這種精神和認識轉化到工作中去,加強學習不斷創新,為公司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2

  4月10至5月10日,在學院學工處的組織下,學院全體同學參加了“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之“自我磨練·塑造準員工”的活動。這次活動吸收借鑑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將企業文化引進校園。把班級設定為公司單位,學生進入虛擬公司應聘就業,按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制度管理,對每位同學作為員工管理和該公司的考勤方式,結合我們實際情況考勤學生紀律。並對各種情況設定一定的獎罰制度。

  經過這一個月的活動,不僅讓我對企業的管理和企業文化有了進一步認識,還深受啟發。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員工的精神支柱,是企業生死存亡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增強凝聚力,激發創造力,使員工發揚團隊精神,拼搏進取,從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準員工管理條理,讓我清楚的認識到。紀律對於一個集體是至關重要的,大到國家、企業小到學校班級。但是良好的紀律不是靠別人管理和制度對自己的約束,更多是要自我約束和自覺性。一個人如果在學校或者平時就對各種學校紀律不在意,對一些小的違反紀律的行為不放在心上,那麼就會養成一種習慣,產生一種隨隨便便的心理,形成一種不正確的心態。那麼對我們將來真正走上社會是極不利的。所以我們應正確處理自由與紀律的關係,培養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培養嚴於律己、自控自制的堅強意志,做到在任何情況下,思想上不忘紀律觀念、行動上不違反紀律和規章制度。

  無論我們處在什麼職位上必須具備的就是一種責任意識。責任,就是能夠敢於承擔,不推諉,不拖拉;就是勇於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就是努力專業技術,提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就是積極拓寬思路,努力創新工作方法;就是團結協作,不遺餘力的支援他人的工作。馬克思說過: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對他的員工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這句話很簡單也很實在。確實,一個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在執行中勇於負責,在每一個環節中力求完美有責任意識的人,無論處在什麼職位,什麼崗位,都能自覺的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沒有責任意識和不能承擔責任的人,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責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那麼做為一名學生,更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所在,明確自己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這次活動加強同學們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從而在激烈競爭市場經濟中正確把握自己的位置,為今後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篇3

  文化看似玄奧其實簡單:幾個好朋友下班後去喝一杯再回家,這是生活文化;德國的火車車廂裡很安靜,講手機電話的人要到車廂外面去,這是社會文化;與西方的刀叉、手抓的吃飯方式相比,中國人使用竹筷吃遍美食,從古流傳至今,這是民族文化;客戶至上,企業開會時允許隨時接聽客戶來電,大家對此都表示理解,這是企業文化。

  人們常說,觀念是最難改變的,“企業文化”就是屬於觀念範疇的東西。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商界就流行一個口號:客戶是上帝。這意味著一個很大的觀念轉變。十幾年前我們一進商場就看到大標語“客戶是上帝”,但售貨員常常背對著顧客,你不叫他,他不理你。這種口號式管理與行動脫節,但有口號總比沒有好,多少是個依據,是個開始,接下來才會把口號變成實際的行動。實際情況正是如此,我國企業真正做到“客戶是上帝”,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也就是說,這個觀念的轉變用了近20年的時間。

  可見,企業的文化真正發生效用,首先必須為其成員所接受,必須得到信仰,否則形同虛設。

  企業文化不是通過宣傳和弘揚就會被員工所接受的,它需要機制的培育和牽引。在200多年前,美國的建國先賢們討論的不是誰當總統,他們思考的是:”我們能夠建立什麼樣的程式,使國家在我們死後仍然能擁有很多優秀的總統?我們希望建立哪一種長治久安的國家?要靠什麼原則建國?國家應該如何運作?我們應該制定什麼指導方針和機制,以便創造我們夢想的國家?”可見,國之如此,企業更是。

  企業制度是對規則的設計,制定什麼樣的規則,從本質上講,取決於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比制度更長期的信念和文化,而一旦文化形成,這個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才會像磐石一般不可動搖。

  企業文化是包括文化、管理在內的企業精神力量,它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這種精神力量可以讓企業的員工凝聚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發展、一起創造。一個這種基於“人”而不是“物”的競爭核心,就不會害怕強大的對手,就會有跌倒了再站起來的能力,就有能力“在競爭中學會競爭的規則,在競爭中學會如何贏得競爭。”

  管理需要技巧、營銷需要技巧、佔領競爭優勢地位更需要技巧,但有一樣沒有技巧,那就是百折不撓,勇於奮進、勇於挑戰的精神,這是一種為了企業共同的信念,不畏艱難的精神力量。在今天這樣競爭多變的商業環境中,缺少這種力量,所有的輝煌都只能是剎那芳華。

企業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企業文化培訓心得範文
相關知識
企業文化培訓心得範文
企業文化培訓心得範文
企業管理培訓心得範文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範文
企業文化培訓心得範例
教師資訊化培訓心得範文
企業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分享
關於企業文化培訓心得感想
公司企業文化培訓心得3篇
關於企業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