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孩子的學習方式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孩子的學習方式有哪些?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麼學習的嗎?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方式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方式

  一、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上課前對即將要上的數學內容進行閱讀,瞭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掌握聽課的主動權。由於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常嘗試,對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洞察到隱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在聽課中得到檢驗,加強或矯正,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它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一環。

  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新知識往往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因此,預習時就要找出學習新知識所需的知識,並進行回憶或重新溫習,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採取措施補上,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否則由於學生掌握舊知識存在的缺陷,妨礙著有意義學習的進行,從而造成學習的困難。

  預習的方法,除了回憶或溫習學習新內容所需的舊知識***或預備知識***外,還應該瞭解其基本內容,也就是知道要講些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採取什麼方法,重點關鍵在哪裡等。預習時,一般採用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絡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或打算,以提高聽課效率。在時間的安排上,預習一般放在複習和作業之後進行,即做完功課後,把下次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其要求則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思考一些問題,鑽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練習題或習題;時間不允許,可以少思考一些問題,留給聽課去解決的問題就多一些,不必強求一律。

  二、聽課的方法

  在學校教育的條件下,聽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形式。在教師的指導,啟發,幫助下學習,就可以少走彎路,減少困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數學知識,否則事倍功半,難以提高效率。所以聽課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聽課的方法,學生除在預習中明確任務,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符合自己實際的問題外,還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的思維活動緊緊跟上教師的講課,開動腦筋,思考教師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要從中學習數學思維的方法,如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一般化,特殊化等,就是如何運用公式,定理,其中也隱含著思想方法。

  在聽課時,一方面理解教師講的內容,思考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獨立思考,鑑別哪些知識已經聽懂,哪些還有疑問或有新的問題,並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課內一時不可能解決,就應把疑問或問題記下,留待課後自己去思考或請教老師,並繼續專心聽老師講課,切勿因一處沒有聽懂,思維就停留在這裡,而影響後面的聽課。一般,聽課時要把老師講課的要點,補充的內容與方法記下***也就是記筆記***,以備複習之用。

  三、複習的方法

  複習就是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進行學習,以達到深入理解,融會貫通,精練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複習應與聽課緊密銜接,邊閱讀教材邊回憶聽課內容或檢視課堂筆記,及時解決存在的知識缺陷與疑問。對學習的內容務求弄懂,切實理解掌握。如果有的問題經過較長時間的思索,還得不到解決,則可與同學討論或請老師解決。

  複習還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找出其重點,關鍵,然後提煉概括,組成一個知識系統,從而形成或發展擴大數學認知結構。

  複習是對知識進行深化,精練和概括的過程,它需要通過手和腦積極主動地開展活動才能達到,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提供了發展和提高能力的極好機會。數學的複習,不能僅停留在把已學的知識溫習記憶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識是怎樣產生的,是如何展開或得到證明的,其實質是什麼,怎樣應用它等。在複習中,不斷對知識本身,或從數學思想方法的角度進行提高與精練,是十分有利於能力的發展與提高的。

  四、作業的方法

  數學學習往往是通過做作業,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加深理解和學會運用,從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發展智力與數學能力。由於作業是在複習的基礎上獨立完成的,能檢查出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能考察出能力水平,所以它對於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有著重要的作用。一般,當做作業感到困難,或做錯的題目較多時,往往標誌著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上存在缺陷或問題,應引起警覺,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決。

  通常,數學作業表現為解題,解題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因此,在做作業前許要先複習,在基本理解與掌握所學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否則事倍功半,花費了時間,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解題,要按一定的程式,步驟進行。首先,要弄清題意,認真讀題,仔細理解題意。如哪些是已知的資料,條件,哪些是未知數,結論,題中涉及到哪些運算,它們相互之間是怎樣聯絡的,能否用圖表示出來等,要詳加推敲,徹底弄清。其次,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探索解題的途徑,找出已知與未知,條件與結論之間的聯絡。回憶與之有關的知識和方法,學過的例題,解過的題目等,並從形式到內容,從已知數,條件到未知數,結論,考慮能否利用它們的結果或方法,可否引進適當輔助元素後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與該題有關的一個特殊問題或一個一般問題或一個類似問題,考察解決它們對當前問題有什麼啟發;能否把條件分開,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變更,再重新組合,以達到所求結果等等。這就是說,在探索解題過程中,需要運用聯想,比較,引入輔助元素,類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方法,並從解題中學會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在探索解題方法中,如何靈活運用知識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培養能力的一個極好機會。第三,根據探索得到的解題方案,按照所要求的書寫格式和規範,把解題過程敘述出來,併力求簡單,明白,完整。最後,還要對解題進行回顧,檢查解答是否正確無誤,每步推理或運算是否立論有據,答案是否詳盡無遺;思考一下解題方法可否改進或有否新的解法,該題結果能否推廣等,並小結一下解題的經驗,進而發展與完善解題的思想方法,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來。

  入初中後,許多孩子在學習上出現不會思考,不求甚解,知難而退,主動性和意志力較差的現象。即使在好同學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著只求分數不會學習的問題。許多父母認為只要分數好便是學習好,為了分數,不惜犧牲孩子的時間精力和其他愛好。

  父母不要把分數看成唯一,要更關心孩子方法和態度的表現。要引導孩子不僅關注成績,更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能力鍛鍊:要讓孩子將寫,講,想結合起來,加深對知識的長久記憶和理解;要引導孩子與同伴的合作學習,共同分享;在面對學習困難時,要鼓勵孩子養成輕鬆接納,認真對待的態度。

  建議父母經常和孩子進行學習情況的交流,共同分析問題和尋找原因:父母可以把幫助孩子學會制訂學習計劃,定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調整,儘快使孩子學會主動學習,認真思考,提高學習能力。

  重視對孩子合理,科學使用時間的指導,正確利用零星時間和切割使用在家的小塊時間;善於安排休息和業餘文體活動時間。通過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使孩子學會學習。

  父母指導孩子正確學習的方法

  一、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和目

  學習動機是孩子在社會和教育的影響下,對學習活動所產生的一種強烈的需要,它是推動孩子進行學習的一種心理動因,學習目的是孩子進行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那個結果,前者是達到學習目的動力,後者是學習的方向。動機和目的雖有區別,卻又緊密相連,樹立正確的動機和目的,是孩子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強大動力;在正確的動機和目的支配下,孩子就能在學習上表現出專心致志,仔細認真,精力充沛,頑強堅韌的品質,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績。如果孩子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目的,那麼他們總對學習缺乏積極主動的精神,常常是精力分散,不易集中,厭惡學習,當成負擔,因此作為父母必須以極大的努力來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和目的。

  二、要學會正確使用教科書

  孩子在校學習要以書本知識為主。教科書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一個來源。孩子在校能否掌握基本的又比較完全的知識,主要在讀書。但同樣讀書,效果卻可大不相同,這裡就有學習方法問題。

  1、預習。在講授之前,引導孩子學會正確使用書,自己先去這習教科書上有關內容,初步瞭解教材,並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這樣上課時帶著問題聽課,效果會更好。

  2、複習。在講授之後,再引導孩子去讀書,把教師講的與書上寫的結合起來,對照比較,加深理解,鞏固記憶,使知識更加系統與完整。

  3、根據教科書回答問題。根據教科書的內容,提出一些複習題,要孩子根據教科書來回答。在回答時,即可從教科書中摘引,也可利用教科書來回答。培養孩子正確使用教科書,還要注意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指導孩子閱讀課外讀物

  孩子閱讀必要的課外讀物,不僅能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於擴大他們文化科學知識的眼界,發展多方面的興趣,培養自學能力和習慣。但讀書必須得法:

  1、要“專”不要“亂”。

  所謂“專”就是圍繞所學各科知識,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讀,專心致志地讀。不加選擇,碰到什麼讀什麼,或憑興趣出發,有趣就讀、沒趣就扔,這種亂讀的習慣,第一違背知識系統性的原則,第二也不符合青少年認識發展的規律,其結果是空耗了時間,學不到東西。

  2、要“深”不要“浮”。

  “深”,就是深思熟慮,必求甚解,開動機器,大動腦筋。對所讀的書必須進行深入鑽研。要知疑善問,不能自作聰明,浮光掠影,一目十行,“淺嘗軌止”,不求甚解。“浮”必淺,浮讀只能崐形成淺薄的初步觀念,稍過一段時間,就會遺忘。浮讀雖快,但收效甚微,這是青少年讀書的一大弊病。

  3、要“恆”不要“躁”。

  俗話說:“人貴有志,學貴有恆”。所謂有恆,就是有恆心,有毅力,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不讀便罷,讀則讀懂,讀通,讀完。做到讀有所得。躁,就是急躁。急於求成,不肯下苦功夫,總是欲速則不達。因此,不要貪多求快或一曝十寒。

  在對孩子進行讀書方法指導的同時,要教他們學會使用各種工具書,如字典、詞典、百科全書、索引與資料彙編等,並培養他們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四、培養孩子正確思考問題的方法

  兒童的思維是處於由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發展階段。培養孩子正確思考問題的方法,必須從這一點出發。

  1、憑藉具體事物、現象進行思維活動。

  青少年閱歷淺,生活經驗少,缺乏思考訓練,容易產生沒有根據或不加認證輕易得出不著邊際的結認論,這是一種不良傾向。培養孩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方法,首先必須培養孩子研究具體事物,依據可靠事實,經過科學論證,區分本質與非本質,再把事物本質特徵綜合起來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孩子能夠正確地進行比較、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推理論證的思維方法。比如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孩子分析課文、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主題思想等,在數理化教學中,要引導孩子審題、分析題目、確定解題步驟,進行論證的一般方法。

  3、要培養孩子勤思多想、質疑善問的好習慣。俗話說:“多想出智慧”、“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要我們勤于思考。學習是複雜的腦力勞動,只有勤於動腦在學習上具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才能學得深學得紮實。

  讀書要有疑,疑是探究知識的起點,父母要鼓勵孩子提出疑問,引導孩子提出問題,保護孩子質疑的積極性。

  學問、學問,連學帶問。一個人要博學多才,既靠學又靠問。要培養孩子善問的好習慣。使孩子虛心向別人請教,具有不恥下問的精神,這是一個獲取知識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瞭解孩子的學習方式

  很多人問我,孩子幾歲上小學合適,實際上我希望我們的孩子8歲上小學。這不是一個普遍認為的孩子上小學的年齡,但我想說的是,孩子幾歲進入小學學習,孩子的學習能力。對每一個孩子而言,他真實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他學什麼和怎麼學是適合自己的,是否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瞭解孩子的學習方式,你就可以更好地觀察和把握孩子的能力。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我經常發現,有的孩子通過聽來學習的能力很好,比如老師講授課文的內容,他複述的時候就好像自己讀過一樣;而有的孩子卻必須通過動手實際操作,用體驗去了解所學的內容;還有的孩子又正是依靠講述來學習。一個典型的依靠聽和體驗來學習的人,他讀書的效果就遠不如去聽和體驗。而一個依靠活動去體驗的人,一體驗,他就能把所學的東西內化,將知識和經驗整合在一起。還有的人一讀起書來廢寢忘食,他通過讀和知識反覆發生著關係,這就是屬於他的學習方式。

  我們並不知道孩子天然是用什麼方式學習的,這一點必須通過對孩子的接納和觀察來獲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只按照一種學習模式來教育孩子,勢必就會與許多孩子的學習方式相沖突。在許多學校的教育中,老師按照大綱和知識點講解著,孩子們無一例外地只能坐在那兒聽,缺乏實踐自己學習方式的機會,勢必會導致許多孩子的學習出問題。我認識一個孩子,他是個以思考為主的孩子,一定要思考清晰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老師上課講解完後,沒有留出讓孩子們反饋的時間,結果他跑到講臺上說:“不行!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思考完。”如果我們一刀切的話,就只能僥倖地看個體老師的風格跟孩子的學習方式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那這個孩子可能就會遭受挫敗。

  曾經一次在西安,一位家長請我跟他的孩子聊一聊數學,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我問那個孩子:“你為什麼數學不好?”孩子說:“因為我聽不懂老師說的話!”我又問:“你聽不懂什麼話呢?”他說:“我不知道什麼是乘數和被乘數。”這下我明白了,孩子之所以數學不好,是因為他壓根還沒有理解基本的概念,就更不用提接下來的操作了。任何學科都涉及到許多概念,假如老師沒有把概念以適合孩子理解的方式,沒有以實物教學的方式講解清晰,那麼孩子會在學習中感到茫然和有壓力。比如,你想讓孩子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那首先要讓他知道長和寬是什麼。你會發現,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和拿一個實物長方形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實物讓孩子有看和接觸的機會,邊聽概念邊和實物聯絡起來,他們很快就能理解什麼是長和寬,繼而理解面積。

  對此我有特別深刻的體驗,來自我的孩子。有一次他寫作業,題目是“請將1到100的自然數從大到小寫一遍。”他先在作業本上寫了一個大大的“0”,然後是1、2……越寫越小,最後是一個小小的“10”。我奇怪地問他:“為什麼這樣寫?”他說:“媽媽,這是我們的作業!”我這才明白,原來這就是他理解的“從大到小”寫一遍。

  學習有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孩子需要有對具象概念的大量積累,最後形成抽象概念,這個過程中學習必須和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有一次,我的孩子寫“警察”的“警”寫了一個晚上,寫到後來,他哭著說:“媽媽,你有能力做到,我沒有能力做到!我只能看一眼!”這個經驗讓孩子很挫敗,漢字的學習進度對他來說太難了。可這個孩子是能夠把他的挫敗說出來的,有多少孩子是說不出來的呢?說不出來,孩子是怎麼去面對這些壓力的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學習的,時時調整自己,以便能到達一個瞭解孩子的角度。我們看待孩子的角度,不能只從成績出發,一個偏重發展認知的人,儘管頭腦可能很發達,但他的生命是僵硬的,缺乏敏感的,欠缺了其他方面的發展,人的內在就處於殘缺的狀態。而完整的發展是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跟自己的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都有連線的人,這樣的人能跟自己連線,他的生命是豐富的、立體的、流動的。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就是尊重他和自己內在各個部分的連線。而我們追尋幸福生活的能力,就來自內在的完整。

不認識單詞怎麼學英語怎麼說
不認識單詞怎麼學英語怎麼翻譯英語怎麼說
相關知識
闡述孩子的學習方式有哪些
一年級孩子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闡述幼兒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闡述幼兒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提高孩子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有哪些
初中孩子的學習計劃有哪些
父親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有哪些
小學語文的學習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