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探究論文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係到其自身的成長,同時也關係到家庭的和睦穩定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家庭、學校、社會都應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懷,保證他們在良好的環境裡健康成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現狀及對策》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大量的農民湧進城市打工,留守兒童越來越多,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分析了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並提出瞭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對策,指出應關愛留守兒童,建設和諧校園。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 教育
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不斷加快,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由此農村留守兒童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龐大群體。這個群體中大多數留守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或者隔代家庭裡,有的甚至不得不獨自生活,這樣就造成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文化氛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們在學習、心理、身體上存在著很多問題。許多孩子出現了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頑皮任性、衝動易怒、神經過敏、逆反心理強等問題;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心不在焉,應付了事;部分孩子紀律散漫,不遵守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網咖”等。這些不良習氣的存在給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造成極大危害,也給班級教育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因此,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構建和諧校園問題,已經是一個很現實且嚴峻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存在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1.導致留守兒童出現許多問題的原因是監護不力、管理不到位
由於較長時間父母不在身邊,年邁的祖父輩文化水平不高,既沒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藝術。而有的親戚和朋友的責任心更差,許多隻是口頭應承而已,形成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盲區,導致留守兒童出現許多問題。
2.導致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原因是父母在外,缺乏親情撫慰
由於不在父母身邊,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缺乏與父母之間深層次的感情溝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孤獨、自卑、精神壓抑、性格孤僻,不願意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從而導致行為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範、行為失控。
3.導致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氛圍較差
由於父母長期外出務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圍較差,孩子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和刻苦鑽研精神,在生活、學習中往往缺乏熱情和愛心,逆反心理重,進取心、上進心不強,不少孩子認為“讀書沒用”。
4.學校、家庭不合拍,導致學校、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盲區
留守兒童在家中由祖輩或者親屬照看,在學校讓老師、學校監管。但是學校在許多時間、空間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不能代替家長,從而造成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諸多不便。這樣,孩子在學校可能是一個好學生,而在家中卻是另一個樣子。
二、家庭、學校、社會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三個重要因素
因此,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
1.重視親情關懷,強化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對於孩子的個性發展、人格形成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對夫婦要外出打工,臨行前對女兒說:“你要聽爺爺、奶奶的話,好好學習,我們回來,你要什麼,我們給你買什麼……”。到年底回家後,問女兒:“你要什麼?”“我要你們不要離開我”,女兒回答到。
2.要發揮家庭教育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針對當前我國農民工家長家庭教育知識缺乏的特點,輸入地政府可以通過開辦“農民工家長學校”,加強對農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導,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與留守兒童的情感交流,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
3.轉變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也是留守兒童最聚集的地方,為了改善和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學校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開展“三個一活動”即:一個老師管護一個留守兒童,一個學校領導掛鉤一個村莊,一個優秀學生帶動一群孩子。解決留守兒童缺乏親情撫慰,導致出現心理偏差、學習成績差、安全等問題。
3.2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改善農村學校的軟硬體設施,實行留守兒童寄宿制。確保在時間和空間上對孩子的有效監管,解決對留守兒童管理監護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實際問題。父母不在家,學校的作用就變得非常重要。
3.3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置心理輔導室,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作用,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3.4積極推行家長學校的建設,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解決家庭教育氛圍較差,對留守兒童教育偏差的問題。
4.用父母般的師愛守護留守兒童失落的心靈
班主任要制定具體詳細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加強學生、家長、教師三者之間的聯絡與交流。我認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動作:摸摸頭,展展衣角,一個微笑……孩子們都會高興的。有一次,我班的娟娟穿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我問她:“誰給你買的衣服啊?真漂亮”,“媽媽”,叫得多甜,要是媽媽在身邊她一定會更幸福的。有一次一個孩子用“像”說話,他是這樣說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好。可見,他們的心目中有多依賴老師。
4.1用溫暖去撫慰留守兒童失落的心靈
首先,班主任要關愛學生,更加關愛留守學生。再者,班主任要經常家訪,瞭解留守學生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狀況,管理、指導他們的吃、穿、住、行、睡等問題,幫他們解決困難,用真正的師愛撫慰留守兒童的心,使其對父母的依賴轉到對老師的依賴,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後,開展以“留守學生”為主題的結隊幫扶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幫助一、二名貧困留守學生,樹立留守學生自立自強勤學守紀的榜樣,以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班集體為留守學生集體過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禮物、送祝福等。
4.2視其為親人,貼近孩子的心靈
班主任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不僅要做好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扮演好學生心靈的撫慰者的角色。班主任應俯下身子,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瞭解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針對性地與他交流;班主任應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班主任應以美麗的言行滋潤留守兒童。對本已缺乏親情的留守兒童,班主任的教育更應是“和風細雨”式的,用親切的話語去打動他,以誠摯的情感去感染他。
4.3博大的胸懷看待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
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應有博大的胸襟來對待留守兒童身上所存在的問題。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出現反覆現象是難免的。班主任應冷靜對待,認真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時啟發誘導他改正錯誤,切忌急躁而前功盡棄。作為教育者,我們要用真正的師愛去關注這些孩子,用溫暖去撫慰他們失落的心靈。
5.發揮班集體在留守兒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
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對留守兒童教育。如開展“每半月一個電話”活動,鼓勵兒童多和父母打電話,學會向父母彙報在校在家情況,讓外出的父母不用擔心。再如“感恩之心”活動。可組織全校學生集中開會,讓“留守兒童”代表上臺演講,說說他生活中發生的,真實的,和父母之間的一些故事。同時,邀請部分外出家長代表也上臺談談他們在外地時是如何想念在家的孩子,在外地的生活狀況,他們外出的原因等。讓我們的“留守兒童”感受父母外出打工的不易,懂得節約用錢、認真學習、遵守紀律等就是對外出父母最大的支援,最大的愛。還可以開展“向家長彙報”等活動。
6.加強與社會聯絡,共同關注留守兒童
僅憑班主任教育,留守兒童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我們在做好校內工作的同時應積極爭取校外教育資源。比如聘請校外輔導員、發揮留守孩子身邊的老黨員、老教師等的作用,請他們幫助管理照看等。還要全社會的積極配合,努力形成了政府、村委、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路,營造出濃厚關愛氛圍和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讓我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彌補父母未能給他們的愛,讓我們共同攜手為他們編織一個色彩斑斕的夢。
參考文獻
[1] 徐群.關注留守兒童教育與建立和諧新農村[J].現代農業科技,2007***11***:156-157.
[2] 常青. 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特徵研究——以江西玉山縣為例[D].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17-23.
[3] 方銘琳.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機制[J].中國農村教育,2007***10***:32.
作者簡介:田永鋒,男,1969年生,本科學歷,小學高階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擅長小學教育管理;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其中部分在論文大賽中獲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兒童心理髮展的研究論文